《祯娘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祯娘传- 第2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难道不要衣食住行?再如何俭省也要一笔开销的呢!
  然而有管家往祯娘那里递一句话,那就全然不同了,祯娘这里必然是会立刻有吩咐。而来自祯娘的吩咐,底下的人哪一个敢延后,哪一个又敢打折扣?到时候谁不上赶着把这件事办完?!
  果然,这管家趁着祯娘得空的时候就递了话道:“夫人,外头家里差遣的买办丁老三已经从老家那边过来了,这一回又带了上千人。如今正等在二门外,夫人说一句话,也好分配这些人。”
  祯娘正给已经玩儿疯了的两个小女儿擦汗,听到这样的话,想了想立即道:“哦?竟到的这样快,我记得上一批还没来多久,别个可没他这么快的手脚,倒是一个能人了。”
  那管家恭恭敬敬道:“夫人明见!竟能记得这样的微末小事——也确实是这样,这几年我冷眼看着,当初给家里产业介绍工人的买办里头,果然是这个丁老三最得用。他办事最快速也最牢靠,勤勉到如今从来没有过差错。而且据说他还是少见的有人情味的,在工人那里口碑不错。我正是见他有这样多的好处,才待他与别个买办不同,想着夫人以后要重用,也必然是重用这样的人。”
  祯娘淡淡地‘嗯’了一声,表示自己知道了。然后才点头道:“这说起来倒是及时雨,之前有好几位掌柜都说作坊和厂子里工人不够用,是扩张产量最大的障碍。上千人依旧是不够用的,不过至少暂时让他们少在我面前多些话了,我也耳根子清静一些。”
  说着又要了这一回的名单,才道:“这人倒是比旁的人多些机灵,旁的人比他手脚慢倒不一定是懈怠了,毕竟谁和钱过不去?多带些人,多跑一趟就是银子。只是如今大明的地界,哪里有那么多人来海外地方,带人过来也要费工夫。”
  祯娘最先看的当然是人数,有一千三百人出头。然后很快就发现这份名单的不同,这里面写的籍贯,竟不只是大明百姓。还有许多外邦人,倭国、高丽、暹罗、安曼,还有其他外邦,都是有的,人数还不少呢!正是因为此,她才有这样的评价。
  想了想,问这管家:“那丁老三有没有与你说,这些人里面那些人最要管理的严一些,那些人又格外好用些——到底是些外邦人,他们的习性不熟,如果没个底,不好随便有分派。”
  就祯娘自己的体会,哪怕是一省之中,东西南北的人也有不同,扩大来看就更不用说了。体现在如今吕宋招工上,虽然因为人力短的很而不能挑剔,但各个作坊管事也会隐晦地提醒要哪几省、哪几县的人掺活着来人。
  这种十分注意籍贯的做法,除了遏制工人之间结成类似‘客家帮’‘香山帮’‘苏州帮’,给管事带来各种麻烦之外,也就是为了选到更好的工人了——事实就是这样,同样都是大明百姓,有的人安分又勤快,有的人刺头又懒惰。这些不一定完全由地域决定,但在不能仔细筛选的时候,按地域划分也是一个办法。
  这管事也很会应对,一开始他见到名单上有这些外邦人的时候就问过这件事了,因此当下就能十分流利回答祯娘:“夫人看的精!确实有这样的顾虑。那丁老三也说过,这一批人都是穷苦出身,脾气也磨的差不多了,不然不敢给夫人带来。不过要说最得用的还是倭国来的女工,据说倭国之内最会教养女子服从,一应事务又多是由女子操持,包括那些极沉重的。因此这些倭国女子既安分又有耐力,不只能到纺织厂这样的地方做女工,就是下矿山采矿都使得,还比一般男人更好用。”
  祯娘听着皱了皱眉头,大概是因为她自己也是女子的关系,听到这种话自觉不喜。不过这也是人家倭国的问题,她一个大明的女子当然无话可说,因此没有表露什么,只是道:“没有那个道理,让女子下矿山什么的。还是按照分派,女工就去做女工的事情罢!”
  既然是祯娘这样说,这件事便没有什么疑义了,那管家立刻把这件事记下来,到时候要按着这个来。然后赶紧道:“夫人,那,那这一回新到的一千多人到底如何分?夫人给个示下,到时候我好与丁老三,还有各位要人的管事、掌柜去说。”
  这些事祯娘心里都是有本账的,因此并不需要多想。很快道:“既然是这样,到时候甘蔗种植园那边要两百个男人,榨糖厂那边男女各一百。至于烟草种植园那边要一百五十个男人,纺织厂要两百个女工。还有金矿那边,只要年轻力壮的男子,要四百人,至于几个金矿自己如何分,让各处管事自己商量。最后剩下的你交给港口龙掌柜那边,他一直嚷着差人,而且各色人都要得。”
  这五年,祯娘直把一个吕宋经营成了大本营,比当初的泉州还要夸张的多。一个是因为她也不是当初初到泉州的自己可比,另一个则是泉州已经繁华了几百年了,能占的都让人占下,祯娘去的时候什么都要和人争。吕宋则不同,仿佛一张白纸,随便她涂抹。
  也是因此,涂抹出了了如今的样子——处处都是祯娘的痕迹,产业也不必说。一千多人看着多,祯娘随随便便就消化掉了。


第174章 
  也不过就是几句话的工夫; 祯娘就解决了这件突然递上来的关于如何分配一千多工人的事情——这种事情也从来都不是麻烦的事情,只要她大概一说; 底下人就会具体去办。甚至她不说; 底下人也能看着办; 只是非要到她这里讨一句话而已。祯娘虽然不说; 但是这些人心里想什么她其实都是知道的。
  她虽然不至于随便处理这种事,但要说花费多少心力,那是不存在的——那管家也很有眼色; 得了结果就立刻退了出去。这时候可是夫人在与几位少爷小姐相处,难得的很; 谁也不会不懂事的。
  等到人走了,才有个豆蔻年纪的女孩子伸手拿过了祯娘手上的名册; 十分随意的样子。略瞟了几眼,咋舌道:“母亲每日就看这些做消遣?我只是会看这些而已,真的去做又觉得没趣味; 坐不住了。”
  这小姑娘正是祯娘的长女; 当初在太原生下的洪钥; 除了她又有哪个小姑娘能在祯娘面前这样‘肆无忌惮’?如今时光匆匆; 她原来也长到了豆蔻梢头的年纪; 祯娘每次看她,才恍然惊觉到岁月流逝,原来她的女儿也长到这样大了。
  祯娘发现洪钥的发髻有些松了; 吩咐人去拿自己的梳妆匣来,亲自替她一点一点抿好。一边弄这个; 一边道:“我是自己喜欢才这样的,你若是不喜欢有什么打紧?只要自己明白,日后也能上手就是了。”
  祯娘是自己喜欢摆弄商业上的事情才有现在的样子的,若是女儿们对这些不感兴趣,她也不会强求。又不是家里有一个顾祯娘,就人人都要做顾祯娘。只要日后不只于过不得日子,那也就是了。
  类比来说,这就好比祯娘曾经学的女红。她若是喜欢,做的精做的巧,那自然没什么。她若是不喜欢,也就是意思意思,应付得了场面,那也就罢了。女红对于她来说不是什么一定要做好的事,而这些对于顾祯娘的女儿来说同样也不是什么一定要做好的事。
  洪钥当然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也只不过是略说几句。然后就看到了祯娘梳妆匣子里头一支蝴蝶簪子十分好看——这是一支银簪,簪头用的是各色宝石和碧玉拼出的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搭配十分精致,就连蝴蝶的触须也是用珍珠珠蕊做的,珍贵又合适。
  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当然喜欢打扮,爱好看衣裳和首饰。祯娘见了顺手就把那簪子拿了起来簪到女儿的鬓边。看簪子上面的垂下来的穗子在洪钥脸颊边荡啊荡,的确是小儿女青涩又好看的时候啊!
  似乎是十分满意这个,祯娘多看了镜中的洪钥几眼。然后才打开首饰盒,回头与洪钰、洪锦两个小女儿道:“你们也过来看一看,有什么喜欢的,每个人选一样去玩罢。”
  只是年纪大一些的洪钰都才四岁,这个年纪哪怕是女孩子也不见得会对这些感兴趣。最多就是小孩子喜欢一些鲜艳东西——这样说起来,祯娘说是让她们拿去玩,倒真是说对了。
  最后两个小女儿果然是对这些钗环首饰、金镯玉钏、戒指耳坠不感兴趣,只是不知道里头什么时候放进去一个婴儿拳头大小由宝石镶嵌而成的金绣球。洪钰洪锦两个一见到这个就挪不开眼了,滚来滚去地拨弄。
  祯娘见了也不说什么,本来就是让她们玩的。叮嘱过两个孩子的奶娘照看好,又看了看这间小花厅里的座钟,这才问道:“洪钧现在在做什么?好似也到了红钊午觉醒来的时候,奶娘喂过之后就抱来这边——到时候也把洪钧叫过来。这种日子也用功,也该知道适当休息的。”
  旁边的婆子听到这样的话,赶紧回道:“大少爷最是听夫人的话。昨日夫人说过不要用功太过,到今日大少爷就不同了。这时候原本是来做功课的,倒是被抽出来与先生下棋、画画。”
  祯娘失笑地摇头,道:“这算什么,下棋画画就当是休息了?还不是一样劳心费神。不过——罢了,他真是喜欢就好,好歹多了一样消遣。你们再去与他身边的几个小子说,看着少爷,若是有一点不好,一律来回我。”
  洪钥在旁吃吃笑了起来,等到祯娘看她,她才故作什么都不知道一样道:“我们家里,如今二妹妹三妹妹,还有小弟,暂且是看不出来的。但是看我和洪钧两个就知道了,我是生的像娘,性子像爹爹。洪钧是生的像爹爹,性子却像娘多一些。那么娘也不必做出这样不解的样子,毕竟这也是您会做的事情啊!”
  说完,似乎是怕祯娘不承认,赶紧看向祯娘补充道:“我都听外祖母说过了,娘从小也在功课上十分用心。若是让您松快一些,您松快的法子就是画些画儿、弹些古琴、练些书法。现在看来,和洪钧有甚分别?”
  祯娘竟说不出反驳的话来,旁边的婆子笑着奉承道:“大小姐不知道,这样的根子才好呢!大少爷是男子,将来要撑起门户来。不是似老爷一般军功傍身,做个大将军。就是纸堆里做文章,日后中了进士,好当上个文官。如今大少爷的上进样子,外头不知道多少人家求也求不来的。”
  朝廷有意裁撤卫所,只是迫于压力不能成行。不过像周世泽这样从卫所转出户籍的,那就是名正言顺不属于卫所了。自然的,将来他的位置也不能传给周洪钧——这也是当初周世泽自愿从九边转入东南,周遭人都格外不解的原因之一。这本来稳稳当当的子孙富贵,就这样丢掉了,可惜不可惜!
  当真不可惜,当初周世泽还怕祯娘可惜,与她解释道:“儿孙自有儿孙福,若是他们上进的,晓得自己使劲。那么有我这样的老子在上面,哪里会出不得头!若是他们不上进,再厚的身家,再好的前程也不管用,都能叫他们败坏!”
  祯娘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不过也因此洪钧就没有什么世袭的武官官职可以做了——这当然也有好处,按照原本卫所的定例,洪钧自然是要继承周世泽的位置的。至于读书的路子,那大都是底下弟弟们的事。如今没得这个担子,自然是随他的意了。
  这也是那婆子会这样说的缘故,不然也没有这一说。不过祯娘对此不置可否,毕竟在她眼里的上进,只怕和世人不同。在她看来,儿女们只要承担地起自己的生活,做的事情没得什么不合国法的,那也就是了——不过这也不容易呢,真以为人生在世承担地起自己的生活有那么容易,那世间也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祯娘没得反应,倒是洪钥眼珠子转了转道:“嗳!这话怎么说呢?什么叫做洪钧是将来撑起门户来的,就因为他是个男丁?这我可不服!我虽是个女孩子,却是看着娘长大的,难道娘不是比时间男子还强!”
  那婆子虽不觉得自己说错话了,但面对家里大小姐,还是赶紧补救道:“大小姐说的极是!是老奴说话说差了,如今还讲什么生男生女。前些日子我还听我姐姐叹息,家里儿媳这一胎生的是个男孩。”
  这婆子极会讲话,这样一说就把洪钥的精神引住了,十分好奇呢!要知道就算洪钥并不觉得当今女孩比男孩差,也是知道世人重男轻女的看法的。只听那婆子接着解释:“说是生男孩就是花钱的,将来长大念书。娶老婆成家,哪一样不是财出门,难得见到进项。就是有,那也就是一丝丝。不若生个女孩,学厨艺也好,学针线也好——就算这些也没钱与她学,也还能做个女工。从小就能挣钱,不但自己嫁妆不要家里操心,反过来还能补贴家里。”
  这婆子并没有说假话,也难为她把话说得这样漂亮。只是瞒得过洪钥,却瞒不过祯娘。这种事情啊,听着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