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唐- 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消息虽然浮夸,却也能从中判断出一个事实,那就是咄曷占了便宜,不仅没有被急于返家的波斯部族冲垮,反而是在一一击破占据上风。这样的状况是马璘最想看到的,粟特人和大食人相互消耗,河中之地人口越来越少,才能为汉民留下一块真空地带。这样的战争时间短了可不行,时间越长,对马璘就越有利。

安西的胡商以粟特人和大食人为主,大食人占据优势,不过大食人也分为两类,一种是阿拉比亚人,另一种是大食化的波斯人,前者是传统上的上等人,白衣大食的政权基础,后者则是代兴的黑衣大食的支持者。

大唐是宽厚的,虽然安西军败于黑衣大食,却没有对大食人展开报复,胡商们往来葱岭东西做生意没受任何影响。在四镇汉军的威慑之下,白衣大食商人和黑衣大食商人之间也没有武力上的冲突。

而现在,葱岭西边的种族冲突已经是在安西影响越来越大,渐渐有压制不住的趋势。胡商们越来越喜欢抱团,粟特人不喜欢所有的大食人,大食人不喜欢粟特人,黑衣大食商人不和白衣大食商人交易,白衣大食商人也不鸟黑衣大食商人。

市上的竞争越来越剧烈,不过毕竟是胡商,面上还都能过得去,也都保持着遵守契约精神的好传统。而暗地里,却终归是开始流血了。仅仅龟兹市上,最近半个月来已经有七起胡商被灭门事件发生。

七宗案件牵扯的都不是大的胡商,全都是小本经营的商人,那些有着上千头骆驼驼队规模的胡商家里还算安静。纵然是这样,七宗案件死的胡人也达到了一百以上了。如今胡商们人心浮动,出门一定要带着护卫,被灭门胡商的亲属天天到大都护府门前哭嚎,要求都护大人为他们做主,早点儿揪出凶手。

王正见根本不理事,把一切俗务都交给了封常清。封常清知道这是马璘在河中所为带来的结果,河中形式的发展对于马璘的计划极为有利,他生怕马璘行差踏错,一门心思帮着马璘训练新军,哪里肯理会这等小事。结果就是这些胡人们在大都护府门口哭坏了嗓子,眼泪都流干了,也没有一个人出来理他们。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六十章整军(下)

七宗灭门案无人理睬,自然是加剧了龟兹市上的紧张气氛。不同阵营的胡商之间对立的气氛越来越激烈,粟特人、黑衣大食商人和白衣大食商人基本上已经相互之间不再做生意了。反倒是有些汉族坐商抓住这一机会,趁机扩大自家的铺子,兼并胡商的买卖,比如有着马璘将军为背景的马家商行便开始插手不同的行当,在龟兹市上很是盘下了一些商铺。

置办产业这种事情自然是高芊芊干的,马璘如今忙着训练那五千战兵,哪里有时间理会这些。自从这五千新军聚集龟兹开始,高芊芊那里每天都能入手大量的铜币丝帛,龟兹市面上出现了动荡,她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好时机。

蹄铁,铁蒺藜,精钢打造的横刀,铁丝网……所有这些东西段秀实都要求用最好的,自然是只能从高芊芊手里购买。如今高芊芊又找来了大量从将作营退伍的老兵,从附近李嗣业田庄里雇来一两百个庄户,把田庄里的作坊扩大了几倍。属于公库里的财富流水般的流到她的手里,变成了马家的财富,又变成更多的作坊和商铺。

她虽然疲累,却极为开心。马璘心疼她,让她多注意休息,不要太拼命,小丫头根本就不听。马璘忙着训练战兵,也只能由她去了。

这五千士卒乃是从四镇汉军中优中选优挑出来的,年龄不超过四十岁,大部分都上过战场,其中有一半都是跟着马璘一起扫荡河中然后翻越葱岭回来的健儿。没有上过战场的只有一千余人,这一千余人可是从新近递补入军的万余新兵中选拔出来的,各方面的素质都没得说。

在马璘看来,安西军步骑协同的战术已是完美,并不需要做太多的改变。他想要做的,就是让这支军队彻底的脱离生产,变成一支真正的职业化的军队,成为大唐最为锋利的一把刀。

大唐军制,十人为伙,伙有伙长,五十人为队,队有队正,三百人为团,团有校尉,这便是最为基本的编制。伙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每伙除了战士自乘的战马之外,还有驮马六匹,用以装载军用灶具,甲床,工具等物。战士最基本的装备是一弓,三十箭,一柄横刀,另根据作战时负责任务的不同又有各种不同的武器。

安西军虽是以步兵为主,作战时两翼也有骑兵跟随,就算是步兵,也是马上步兵,机动时骑乘马匹,临敌作战时才下马结阵迎敌。大唐最恐怖的武器,便是各种射程的弩箭,对于诸草原民族和吐蕃人来说,唐弩便是他们最大的噩梦。

大唐立国一百余年,唐军已经证明了他们的强大。马璘并不准备改弦易辙,而只是准备利用手里雄厚的财力,把唐军装备上的优势以最大化。

这五千最彪悍的安西健儿,来到龟兹最先做的事情,便是训练骑术。安西军是马上步兵为主的军队,骑马自然是人人都会,一人控制两马也不算太难,可是在战斗中一人控制多匹战马就不太容易了。

这五千人的安西新军,马璘为之配备的战马超过了一万五千。骑兵的机动能力,他准备发挥到极限。奔袭之时一人两马那是必须的,多的马匹则是用来作为补充。

在他看来最理想的骑兵,便是原本数百年后才出现的蒙古骑兵。

安西军中并不缺马,不过马璘要的战马也是最好的。这一万五千多匹战马中,三成是从马璘带回安西的大食战马里跳出来的,三成是跟附近的回鹘部族买的,另外的则是从金山以西的葛逻禄人手里获得。

怛罗斯之战中,葛逻禄本是大唐盟友,最后却先撤了,让唐军遭遇腹背受敌的局面,导致了最后的惨败。葛逻禄叶护慑于大唐之军威,逃回去后还是选择了派出使者去长安朝贡天子,为的自然是求得天可汗的原谅。

使者就在不久前到了安西,却是被马璘给拦住了。见葛逻禄叶护表文里写得谦卑,知道他并不准备和大唐翻脸,马璘便利用这个机会,要求向葛逻禄叶护购买一批战马。

使者被马璘派人护送着回到了金山以西,葛逻禄叶护本就要缓和和大唐的关系,哪里敢不应允,立马命人挑选了六千多匹好马卖给了马璘。当然马璘也没有让他吃亏,给出了一个让叶护极为满意的价格。使者带着这六千多匹战马回到安西之后,马璘才允许他继续去长安朝见天子。

安西府库内存着的明光铠,全部被封常清拿了出来,做到了每位新军健儿都有一套。这些健儿们个个膀大腰圆,穿上明光铠作战并不吃力。

五千人之中,两千人是主要作为骑兵,两千人作为步兵,另有一千人则是负责控制骆驼上的各种弩箭,同时必要时将会作为陌刀步兵出现。这一千人乃是最为健壮的,关键时候的作用不可小觑。

至于战术依然是唐军惯用的法子,步兵结阵前突,骑兵两翼包抄,靠着阵中弩箭的超越射程压制敌人,一点点削弱敌人的有生力量。不同的是原本唐弩是装备在牛车之上,现在马璘则是把弩箭都装到了骆驼之上。

这一支军队完全是以大食人为假想敌的,沙漠作战是未来不可避免的。在河中之时,马璘已经成功地把床弩装在了骆驼背上,如今经过改造,唐军的大小弩箭都已成功地装在了骆驼背上。相比牛车而言,骆驼的机动能力要快上很多。

相比原来的安西军,这一支军队中弩箭的装备多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马璘既然把汉家儿郎们从河中带回来,便没有想再让他们轻易去送死。说到底插足河中这件事情是他的私心,跟这些健儿们实在关系不大,他考虑的是汉民族的将来,这些与边军健儿真的是没有多大关系。战争便意味着伤亡,他只能是尽量让这支军队的装备更好一些,伤亡率更好一些,这样心里才能过得去。

从河中地带回来的两千多头骆驼,全部装备进了这支军队。作战之时,将会有一千骆驼位于中央,陌刀步兵们在弩箭发射完毕之前,是不允许离开骆驼背的。

花了一些时间练习骑术之后,五千人的军队便开到了绿洲与沙漠交界的地方,开始进行沙漠作战的训练。装备了蹄铁之后,戈壁上的沙砾已经不再对战马造成威胁,五千健儿在戈壁上挥汗如雨,开始一点点把马璘的设想变成现实。

马璘心中理想的安西军,是在远程武器上有着绝对的优势,靠着远程武器便可取胜的安西军。同时也是在失去了远程武器优势之后,依然能够硬碰硬战胜对手的安西军。仅仅靠着远程武器优势压制对手,没有近身搏杀勇气的军队,是绝对不能依赖的。

戈壁之上,人欢马嘶,五千战士如墙而进。两千步兵手握陌刀长枪护卫着中间的骆驼,骑兵护着两翼,骆驼背上田名远挥动旗帜,低级军官不断发出一个个短促的号令,伴随着一阵阵“崩、崩”的声响,一根根巨箭如乌云一般飞出,轰击在远处的地面之上。

韩武李安各自带着一千骑士突然加速,于马背上弯弓搭箭连续射了三箭,然后便是同时从身后拔出短矛,投向了两队骑士之间的空地。连续四根短矛投出之后,两支骑兵之间的空地之上,到处都是羽箭和短矛,若是这里有着敌人的军队,可以想象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这种短矛是马璘为这支新军特别设计的,灵感自然是来自并。波悉林的骑兵。当日在飒秣建发动之夜,大食人的短矛曾经给没有战甲的安西军战俘造成了严重的损失。对于马璘而言,这就是一个血的教训。

短矛大小完全一样,乃是用精钢所铸。能够做到这一点儿的,自然是只有高芊芊手下的马家作坊了。不仅是骑兵有这种东西,步兵们背后也都有四把。至于那些最健壮的骆驼背上的家伙,每个人的背上则是背着十把之多。

这几万把精钢短矛凝聚着高芊芊的心血,当然也给她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只要有钱赚,高芊芊便不觉得什么是苦累。

马璘和封常清陪着边令诚站在一个沙丘之上,看着下面战士们再次集结在了一起。边令诚笑道:“雄壮如此,果然是王者之师!仁杰,若是天子能看到这些,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马璘笑了笑,封常清却是叹了一口气道:“这样的军队,根本就是用铜钱堆出来的。五千人已经掏空了老夫的全部家当,老夫那里已经没有了一件明光铠,也没有了一架八牛弩。现在安西的府库里,就成了一个空壳子。五千人倒还好,若是四镇汉军全部这般装备,老夫可就要吐血了!”

“军械长安有的是,与其留在将作监府库里发霉,还不如运到这里。老将军无须担心,这件事情某家愿出一把力。”边令诚笑吟吟道。

“如此多谢天使了!”封常清大喜过望,连忙向边令诚躬身一礼。

“老将军为的是大唐社稷,某家可当不起老将军的大礼。”边令诚笑着避开,又道,“只是这里很多什物,将作监里也没有见过。八牛弩明光铠某家可以帮你们要来,其他的东西还要仁杰自己多多辛苦了。”

马璘笑着点头,无非是扩大作坊规模而已。只要保证足够的利润,高芊芊便会有很大的动力。

第六十一章故人

从河中掳掠所得抚恤阵亡将士后,原本完全可以归马璘自己所有,却被拿出去充作公用,小丫头便是颇有微词,现在所做不过是把原本该属于马家的财富赚回来罢了,高芊芊自然是干劲十足。

边令诚愿意帮忙,这让马璘有些意外,对于这个在原来历史上恶名昭彰的家伙也多了几分好感。他只是个中官,并不能直接给安西军调拨军械,只能是在天子面前替安西军提一提这件事情。不过能有这个态度,已经是不错了。

中官未必就不愿建功立业,边令诚屡次来安西,数次参与高仙芝的行军,显然也是想有一番作为的。

“某家不懂军务,却也能看出这五千战兵已磨砺完毕,却不知道仁杰准备先从哪出开刀?”边令诚看着马璘,笑吟吟地道。

“眼下安西境内无事,只能是等待机会罢了。”马璘笑道。

“希望不要让某家等太久,某家可也是很久没上战阵了。”边令诚笑道。

马璘咧了咧嘴,心道这个家伙居然还要跟着上战场,倒是一件麻烦的事情。这一支军队本就是准备大肆烧杀抢掠的,让这位中官跟着未免要受太多限制。

不过看这家伙的样子,是铁了心要钉在这里不肯走了。

……

这里不比葱山以西,乃是大唐疆域之内,想要出兵作战,首先就必须得师出有名。想要像在河中地那般,不管青红皂白想杀就杀想砍就砍是不可能的。吐蕃在河源屡战屡败,几年没有越过昆仑山口攻击于阗了,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