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歌- 第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仲武大声说道:“好,那老哥就给你一个胜战之法!”然后,拍了拍手掌,“吕军师,你出来吧!”

    话音刚落,营帐的背后,走出了一个四十岁左右的书生!

    书生来到灯下,在宋歌和刘仲武的中间,坐了下来,“想要在不可能处寻找可能,就要出其不意……”

    ……




胜战之策 (1)

吕师爷名叫吕深显,与刘仲武同乡,亦是秦州人,是个落地秀才,追随刘仲武十几年,是刘仲武帐下最得力的军师。因看清世事,看淡功名,一直对于战事的功劳,不让刘仲武上报朝廷,而只愿意以客卿的身份跟随刘仲武。

    吕深显坐到了宋歌和刘仲武的中间,说道:“此次大军出征,甚至没有一支像样的战斗小队,以在下估计,肯定是朝廷中有人要陷害宋侍郎!”

    果然有两把刷子,一刷就刷出了底细。顿时,宋歌对这位留着两撇小胡子的读书人刮目相看,给了他一个欣赏的眼神,但却保持沉默,等待着他把胜战之法说出来。

    这就是高级文人的说话艺术,一句话就能抓住交谈者的兴趣!

    吕深显继续说道:“把这些草包士兵带上战场,也只是西夏骑兵的箭靶子,练习刀枪的人偶而已,根本于战争毫无益处,反而使得士气崩溃,使那些有战心的士兵,都无法再战,从而会导致全盘皆输的局面。”

    他这样一说,等于把宋歌所有的退路都堵截了!不行军,是欺君大罪,行军到前线,是死路一条。

    宋歌脸色木然,恭敬问道:“本人也是这么认为的,可是,怎么才能避免呢?还请先生告知。”同时他也听的出来,接下来,就是吕深显讲胜战之法的时候了。

    吕深显微微而笑,“既然带这些人上战场无益,那何必还要带去呢?留下他们不就得了!”

    什么?朝廷让进发到前线的大军不带到前线?!岂不是等于把朝廷命令当儿戏玩,比欺君大罪还要欺君的多?

    “吕先生是何意思?”宋歌没法明白,这项罪名可是谁都担当不起,这可是战争,万千将士的生命,边疆百姓的安危,都系在这里,真的不是儿戏,闹着玩玩的!

    吕深显却没有正面回答,反而反问道:“宋大将军不是想要胜战之法吗?在下就是在讲一个胜战之法!”

    “不带军队去边疆,难道就我们几个人去对抗西夏的大军吗?”宋歌疑问重重。

    吕深显哈哈大笑,“非也,非也,大将军可以在这三万禁军之中,挑选愿意上战场立功且体格能力出众的将士,骑上快马火速赶往边疆,而这些草包,就让他们驻扎在此地,当胜利班师之后,再把这些士兵带回京城即可。”

    宋歌听的目瞪口呆,“这,这能行吗?”这里涉及的问题太多了,如何安抚士兵,如何挑选进发边疆的将士,如何搞定监军梁师成,如何应付朝廷的责问……

    吕深显说道:“没有不可行的,只需大将军愿意承担这个责任!”




胜战之策 (2)

宋歌沉默一会,这可还真是从来没有过的出征,听上去似乎也挺有意思,和大汉开国皇帝刘邦遣散上战场的士兵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是,这毕竟是万劫不复的一次冒险,万一战事失利,他宋歌可就无法再回大宋朝了!

    刘仲武在边上慢悠悠地对宋歌说道:“老弟,战争本就是你死我活,不存在第三种可能。”

    宋歌斜视了刘仲武一眼,“可是,大哥怎么三番两次告诉小弟保命的办法呢?”

    刘仲武呵呵一笑,“那些都是扯蛋!我见老弟坚决不选择保命之法,是条铮铮汉子,才让军师告诉老弟这最冒险也最有可能胜战的方法。”

    狗日的刘仲武,跟我还玩了两次阴的!宋歌心里骂了一通刘仲武,一咬牙,下定决心说道:“好,我同意这个方法,请先生详细说明如何操作。”

    吕深显点了点头,说道:“大将军只需向朝廷修书一封,陈述大雪漫天,无法行军,大军在此地等候雪晴,再行出发,因边疆战事紧急,故而遣先头部队,先行赶往前线,支援战事即可。”

    这是明显的欺骗朝廷啊!宋歌问道:“朝廷会相信吗?”朝中,蔡京正巴不得抓住他宋歌的把柄,这根本就是漏出来的最大的尾巴。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就需要大将军的勇气了,大将军如果想要胜战,可以完全不顾朝廷的指令。刚才在下说的对朝廷的陈述,只不过是给朝廷一个下的台阶而已,等到大将军打退西夏,凯旋回朝的时候,朝廷只会大奖赏而小惩戒,功劳依旧不会少。”吕深显侃侃而谈。

    宋歌听的道理不错,点了点头,又问道:“监军梁师成怎么办?”

    吕深显道:“监军最好办,大将军身边的叫林冲的小将,是个人才,可以让他带几个士兵,今晚下半夜悄悄潜入监军的营帐,暗中制服监军以及他的心腹,捆绑起来即可。”

    宋歌还有担忧,“可是,会不会惊动副将王厚,这家伙貌似和梁师成是一伙的。”

    刘仲武立即问道,“谁说他们是一伙的?”

    “我。”宋歌说道。

    “哈哈,老弟多虑了。王厚是个不错的战将,肯定不会和梁师成是一伙的。”

    “哦?可是王厚和梁师成走的很近。”

    “老弟,告诉你,要不是我和老弟你是结拜兄弟,我也会和梁师成走的很近。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胜战之策 (3)

“我们大宋朝必须要有边功,才能晋升高位,这梁师成虽是个太监,但是年纪轻轻,即作为大军的监军出征,这是干什么来了,是来立功来了,是为以后的晋升做准备呢!因此,他要么有强硬的后台顶着,要么八面玲珑,深得皇上宠爱。你想想,这样的人,谁不巴结他啊?即使不巴结,也没有必要和他这种小人闹僵,以致他跑到皇上面前背后捅刀子,岂不是坏事?!还有,大军出征的功劳,最终是由监军呈报给皇上的,多添一笔少写一笔,功劳薄上的功劳可就千差万别,因而,王厚和梁师成走的近,只能是说王厚比较会做人而已!”

    看来,老狐狸就是老狐狸啊!刘仲武对于王厚的了解,比宋歌深的多了。

    “这么说?王厚也可以拉拢?”听了刘仲武这样分析,宋歌听了直点头,对于人性的了解,他宋歌即使混迹江湖,也参悟了不少,但是远远不够啊!

    “王厚是整个大军的副将,当然要拉拢,不然如何行事?让王厚在此稳定军心,等待雪晴冰融,再慢慢往前行军即可。”刘仲武说道。

    “可是,王厚会答应吗?”宋歌不无担心地说道。

    刘仲武呵呵笑道:“此事最简单,我们先行队伍,把监军梁师成带往边疆,然后老弟以大将军的名义,命令王厚服从命令即可,不由他王厚不答应!”




帐中议策

宋歌回到自己的营帐之中的时候,已是午夜时分,他叫来林冲,面授机宜,然后又端坐着,运行起了大棒周天,修炼他的大棒神功。

    这大棒神功,果然有奇效,昨晚宋歌第一次修习,即有成效,不仅全身冷热调和,冷时不冷,热时不热,而且仿佛能从天地之间吸取营养成分,使腹中不会感到饥饿,即使不吃饭依旧精力充沛。

    林冲受了宋歌的指示,从营帐里走了出去,叫来他作为朝廷八品武官修武郎的几个信得过的直接部下,坐在一起喝了一通酒。

    子时之后,林冲带头,各人穿上了夜行黑衣,悄悄来到了监军梁师成的营帐之前,无声无息地敲晕了站立在营帐之外的卫兵,随后潜入了梁师成的营帐之中……

    梁师成虽是一个太监,但是为人机灵,读书很多,学问渊博,特别是练就了一手好字,而且还有一套模仿他人写字的特殊本领,只要被他看过的字体,他一下子都能模仿的八九不离十,而皇帝赵煦的字,他模仿的几乎到了乱真的程度。

    因而,自从去年赵煦病重,他就在赵煦的授意之下,时常在养心殿中帮助皇帝一起批阅奏折,深得皇上的器重。

    他又和首辅宰相章惇关系密切,故而虽然才三十五六岁年纪,在童贯死后,俨然已是宫中第一太监。

    这一次,他随军出征,本来只是走个场子而已。他是监军,不是主帅,不是战将,只要按照皇帝的步骤走过场,最终的胜负根本不关他的事情,他只要回到京城,就算是增加了一次边庭的经历了!晋升的时候,这既是资历!

    可是没有想到,出征没两日,即和大军主帅宋歌闹翻了。本来,以他在宫中的地位,本以为这么一个毛头小子作主帅,还不得好好拍他这个大太监的马屁啊,没想到,人家不仅不尿他,反而取笑他,打击他,给他脸色看,让他下不了台。

    于是,他立即抓住主帅宋歌贻误行军的小辫子,大书了一部奏折,准备明日命人快马回报皇上,让皇上治一治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

    奏折写好之后,他把奏折塞到了枕头底下,才在郁闷与期待当中沉沉入睡。

    不知睡了多久,他突然觉得营帐里有人影晃动,立即睁开了眼睛,只见一个铁陀似的硬拳头,朝着自己的脑袋砸了下来,“嘭”——下一瞬间,他就失去了知觉……

    宋歌端坐在营帐中运行了一个晚上的大棒周天,感觉神清气爽,不用睡觉,精神依旧非常好,第二天一大早,即走出了营帐,天空依旧阴霾,大雪依旧纷飞,一个晚上下来,地上的积雪都有二三十公分厚了。

    宋歌顺便又用手试着提了提立在帐前的帅旗,依旧纹丝不动,当然,宋歌不会傻到继续码下屁股去抱它了!只是心中说道,这大棒修炼看来就只有这点不冷不热,不饱不饿的功效了!

    林冲早已在帐外等候,见到宋歌出来,对他说道:“报告大将军,事情已经办妥。”

    宋歌点了点头,说道:“好,你现在去把所有战将都请到帅帐来,就说本大将军有要事相商。”

    “是。”林冲转身而去。

    ……

    半个时辰之后,大军帅帐内,二三十名战将,就都坐到了一起。

    宋歌坐在上首,扫射一眼帐中诸人,假装说道:“监军大人呢?怎么还不来?”

    林冲说道:“回禀大将军,监军大人没在营帐里,找不到人!”

    宋歌说道:“哦,是吗,估计是昨日与本大将军闹别扭,跑回京城去了!呃,脚倒挺长挺快,但愿路上没被饿狼吃掉。”

    诸将议论纷纷。

    主将刘仲武没有说话,稳稳端坐着,仿佛不关己事;副将王厚也没有说话,睥睨着宋歌。

    宋歌接着说道:“既然找不到监军大人,那么,我们就不等了,开始议事。”

    诸将当中,也有真的以为监军大人跑回京城的战将,那都是棒槌;而明白监军大人的失踪,跟主帅宋歌有关的将领,又都是已有相当阅历的狐狸,根本不会去说破。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哲保身是长命的保证。

    “连日大雪,地上积雪已快没过膝盖,如果强制行军,可能会引起士兵的不满,而在此扎营,等待雪晴后再行军,又会贻误时间。现在大军处于两难之境,诸将可有什么办法吗?”宋歌接着询问道。

    诸将讨论几句,没有一个头绪,其中一个二愣子跳出来说道:“我看呐,大将军你跟皇帝说一下,这大雪满天,天寒地冻的,怎么行军打仗啊,不如回军京城,大伙开开心心过个年,等到开春三月,阳光暖和的时候,再出兵打仗,才是最好的!”

    宋歌鄙视了他一眼,大军都出征了,这小子居然说出退回家这样的混帐话,冷笑着说道:“你娘把你生出来这么大了,你觉得外面冷,就又想爬回你娘的两腿之间里去,可能吗?”

    众将听了都哈哈大笑。

    二愣子战将火爆地跳起来,“大将军,你什么意思?”

    宋歌藐视一下,“没什么意思,你小子想回家吃你娘的奶,本帅不拦你,回家去好了!”

    二愣子战将顿时火大,瞪圆眼睛,蹭蹭朝着宋歌大步窜了上来。

    “大牛,别乱来!”边上的将领拉都拉不住,被他夺路冲了出来。

    二愣子大牛还没走到宋歌身前,小可怜一声吼,拦住了他的去路,他握着拳头,盯着小可怜,揣摩了一下实力,心中胆寒,不敢再上前,口中骂咧着宋歌:“那你问个屁啊,不能行军前进,又不能原地扎营,那不就只有后退回京了吗?”

    宋歌站了起来,“谁说就只有后退一条路了,本帅还有一条路可供选择,但是需要诸位将军的支持!”

    副将王厚沉默不语,紧紧盯着主帅宋歌的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