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 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抢粮、抢女人”。
    在大唐的政治中心,肆无忌惮到如此,天下少有,由此可见,天下党如今的气焰何其嚣张,尤其是这些嚣张的年轻人不仅是朝廷重臣家的嫡子,而且同样身后牵连着无数的世家。
    孔颖达等一干老爷子显然被李治等一帮年轻人刺激了,有点受不了他们那颗叛逆的心,好,直接晕过去了,李治手一抬,直接有殿前金瓜武士将这些老爷子抬了出去。
    没了掣肘的李治,之所以敢如此嚣张,不仅是因为登基了,而是因为此时李治雄厚的实力,又拜武媚娘所赐,遇到了一个天大的机遇。
    首先十一年来,李治利用自己超前的知识,将自己所能想到的一切东西都带给了这个时空,除了一些还在研究的东西,如今大唐市面上,雪花的白糖、高纯度的烈酒、玻璃制品、新式的茶叶。。。。
    甚至还引进了雌黄、胡粉、安息香、良马,又借着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引进了胡麻、胡葱、胡桃、胡豆、胡椒、胡萝卜,还有苜蓿、葡萄、石榴、琥珀、狮子。除了这些,还有骆驼、棉花两者,旗下的种植园无数,直接与间接的服务于李治产业的就达到数百万之多。
    借着自己是堂堂晋王殿下,李治笼络了无数的世家豪族,再托庇于李世民的名下,李治的产业说出来多得吓人,虽然绝大部分产业,李治并不是全股,甚至不能控股,但也正因为如此,李治的战船上绑了无数的世家豪族,要沉,大家一个也别想好。更何况,李治掌握的丝绸之路和海外贸易,让无数世家豪门收益呢。
    更何况,李治的策略并没有打到世家豪门的意思,不错这些世家豪门都是家国天下,先有家后有国,李治不想指责什么,因为他本身也是这种人,除掉世家豪族的唯一好处,就是能够维持李家皇朝的稳定,然后和过往所有王朝一样,继续愚民。
    科技永远不会出生在中国的古代,这就像一个魔咒,而李治就要去打破这个魔咒,摸着石头过河,也许他会失败,但生逢此大唐盛世,如果不拼一把,就真的太浪费了。
    正如中国人有很多次机会都可以征服世界的,但都浪费了,所以李治要拼一把。
    当然李治可不会搞什么社会主义,像如今的封建制度,三四百年内,恐怕都不会变,而且私心里,李治也希望自己家族未来会成为像英国皇室那般,大唐能够存在到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的那天。
    当然,李治也不是一个冲动的小白,大量的财富并不是心中最重要的,李治的底牌就是军队,枪杆子里出政权,李治特别崇拜毛太祖这句话,一切都是空,钱、军权抓在手里,才是真,其它民心啥的都是浮云,李治就不相信有那个变态能够和自己打一场人民战争。
    征辽之战,沐浴在自己神话般战绩的大唐精英们将成为大唐皇家军校第一批学生,未来这五万经过洗脑的兵痞们,将被派往四海五洲,成为李治的眼,成为李治的手。
    而无论是李靖、李绩、苏定方,还是尉迟恭、程咬金、段志玄、刘弘基等,都是大唐硕果仅存的军神、大将,而如今这些老爷子都站在李治这一边,天下那些戍守的将领,皆出自这些大将们的帐下,或为属下,或为同僚,或为好友,这无疑就将最大的绊脚石踢走了。
    至于长孙无忌一干文臣,呵呵,长安帝都那么多官员都死了,李治现在是爱死武媚娘了,实在太爽了,将李治这些年来调查的有关长孙无忌一脉的所有大臣,基本上一股脑的全给剪灭了,长孙无忌如今的实力,李治都懒得去关注。
    朝廷外、朝廷中都没有任何掣肘,又有大量的金钱支持,名义上自己又是皇帝,建国也才二十多年,李世民本身就是个明君,一切都在掌握之内,现在不做,何时去做。
    正因为这一切,李治现在是放心大胆的慷慨陈词,豪言壮语,让后面无数的青壮年的官员们,面色通红,狂热的看着李治。
    从震惊中醒悟过来的李靖等一干老爷子,相互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军方第一巨头的李老爷子站了出来,小心翼翼的看着李治,问道:“不知道陛下准备如何控制军队?”
    不得不说,李世民的眼光极其毒辣,李靖是个合格的帅才,但政治方面,还是稚嫩了很多,至少长孙无忌要玩死他,有无数种方法,老好人的形象让他在朝政上一直无所作为,但这样的军人才是让李治放心的,军人不能干政啊,否则,国家就会失控的。
    军人如刀,文臣如手,君主则是大脑,相互制约,共同发展,才能刀越来越利,且不会伤着自己。
    “老爷子应该知道朕征辽时亲卫队的制度,朕在实践过后,觉得可以推广到全军,不知老爷子以为如何?”李治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李靖,笑道。
    “微臣当不起陛下如此称呼,如果是龙骑军的军制,微臣支持陛下的军改。”
    原来还一脸担心的众将领们,都松下一口气,还好,还能接受。
    不就是往自己的军队中放一些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当什么政委吗,建立那个劳什子什么政治部,负责一些生活还有那个思想上面的事吗,指挥权还是自己的,最怕就是派一些监军太监什么的,门外汉插手,那就麻烦了。
    “另外就是军政分离了,军不干政,政不靡军。”李治又是一道惊雷劈下。
    ※※※※※※※※可爱的分界线※※※※※※※※
    第三更送上,小章而已,呵呵,也厚脸皮求推荐和收藏





    大唐皇帝李治。。。 第六章 还没完啊,报纸是神马东东
     更新时间:2011…10…13 2:31:30 本章字数:4404

    “相信各位臣公心里也明白这方面的好处,朕也明明白白和诸位臣公在今天把话都摊开了说了。
    自古以来,文臣武将最怕的莫不是功高盖主,狡兔死,走狗烹的局面,而军政分离,把行政权利与军事权利互相分离的优点,就是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利用,如果行政权利与军事权利合而为一,哪怕是再贤明的君王,久了难保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这对君臣和国家都不是一件好事。
    同样,政不靡军行政权利不合适干涉军事权利,否则就是将领不能主导国家的军事事务,无论是开疆拓土还是抵御外敌都会变得难以控制,更由于在一个具体的国家中,行政权利一般高于军事权利,比如长孙爱卿职位上要高于李靖老将军。
    这样在出现行政权利干涉军事权利的行为后,一般军事权利的执行者---各级别的将领,需要无条件地服从行政权利的执行者---文人,也就是会出现了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最后导致乱军引胜的后果。
    只有军不干政与政不靡军的同时实行,并且形成制度,富国强军才能够有制度保障,来确定朝廷与军队都不能采取不恰当的方式,越权管理对方。
    我大唐是靠武力夺取天下的,因此长期地军政不分,但是正如父皇所言:在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却不可以在马背上治理。。
    朕之前说了那么多,短短数百年,汉人荣光不在,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内乱,而且很多时候都会出现这两种局面中的一种,最后导致家破人亡,君臣相互猜疑,将领无奈兵败的局面,不知众位臣公意下如何?”
    重新坐回御座上的李治,仔细的打量着众人的表情,似笑非笑的。
    不得不说,李治的一番军政分离的话,实在是名利动人心,但也有利有弊。
    对长孙无忌一脉的文臣来说,军政分离,意味着大唐七位宰相日后将全部是文官一脉,李靖、李绩都将自动挂印而去,此后大唐政务将全收文官手中,将天下那些不懂治理地方的武将们手中的权力全部收回,想到这儿,那些世家豪门出来的文臣们,眼睛都红了,就连呼吸都急促了。
    如果真的能实现的话,天下一下子空出来的职位可就多了去了,那样的话,自己的家族将会有更多的人从官,家族兴旺有望啊,但弊处是,军权从此很难插手了。
    而对李靖等军方人士来说,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那些屁都不懂的文臣们以后会要多远,滚多远,忧的是。。。。。。
    “顺便说一句,以后对外战争中。所获得战利品,牛羊马匹、珠宝金银、战俘,六成归军队所有,当然土地例外,收归国有,战死的士兵,进大唐英雄墓,并且朕将在天下大建城隍庙,城隍庙中将供奉这些为大唐战死的士兵,每年享受无数百姓的香火,如何?”
    李治看似百无聊赖的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武将们最后一丝忧虑,要知道如今大唐的战利品归属,八成都是要上缴国库的,好家伙,这一下,就翻了三倍,还犹豫什么,干了。
    尤其是李治的最后一句话,那简直是疯狂了,古人最敬神明,其不闻举头三尺有神明之说,这一下好了,享受百姓烟火,入英雄墓,这是神仙一般的待遇,较之衣锦还乡,更甚数倍,一干老爷子眼睛都红了,好事啊。
    “陛下,如果如此分配战果、大建城隍庙的话,国库恐怕供应不消的。”
    长孙无忌苦笑的上前秉道,虽然心里着实不想得罪那些恶棍老货们,但国库真的没那么多钱啊。
    果然,长孙无忌话音刚落,刚才还在兴奋的老爷子们,如今看长孙无忌的眼神都变了,恶狠狠的,断人财路,犹若杀人父母,这些打了一辈子仗的老兵痞们,那个没有一个利益小团体啊,可还有一大堆孩儿要他们照顾呢。
    更何况,李治最后一个建议,连他们都动心了,这一下长孙大人的搅局,让众老爷子的心都揪起来了,纷纷眼巴巴的瞅着龙椅上的李治。
    紧锁着剑眉,一副割肉的样子,咬的牙齿咯吱咯吱的响,让一干老爷子的心也渐渐沉了下去。
    “罢了罢了,从今日起,将国库,分为外库和内库,外库为国税所得,即使朕要取用,也要得到七位宰相中四位以上的同意才行,至于内库则是朕旗下产业所得,供应皇宫中一切消费。战利品中的四成全部归于外库,朕无论是吃喝拉撒睡,都不用国库一分钱,为了我大唐将士,朕苦点,没关系。”
    悲哀到了极点,一脸的无奈,说出的话让一干老爷子又是暖心,又是惭愧,任谁看了都觉得仁君啊,天大的仁君啊。
    这个说的太极殿中的其它大臣都是面面相觑,这,这还是皇帝吗?
    如果自己家里有人敢如此要求自己,不准动自家的银钱,自己非提把横刀,跟他拼了不可,这也就是李治,放了以往的皇帝那儿,可不敢这么说这样的话。
    哪怕是雄霸如秦始皇、汉武帝也是一样,宫廷的消耗,可是十分惊人的,但耐不住咱小李同学有钱啊,不,是相当有钱啊,国库根本就没放在眼里。
    眼中湿润的雾气,也是自己咬舌头,痛的,如今看来,效果不错啊。
    不过,从另一方面说,李治这也是为自己找了一个借口,日后可以奢侈豪华一番,花自己的钱,如孔颖达和魏征一流的谏臣,该管不到了。
    到时候自己也试试“满汉全席”,吃一桌,扔一桌。
    “这,好。”
    长孙无忌郁闷的看了一眼端坐龙椅上的李治,也不早说,缩了缩脖子,妈的,那群老货还在拿眼朝自己放飞镖呢。
    “另外七位宰相日后将组建内阁,专门负责天下政事,如果七位宰相同时反对的话,甚至有权利驳回朕的圣旨,诸位臣公,这权利,如何?”
    李治今天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啊,长孙无忌、房玄龄、许敬宗、温彦博等文臣对视一眼后,眼中惊喜一片。
    左右两边文武,同时拜伏,“臣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陛下分忧,为天下黎民造福。”
    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让众人起来,此刻的李治在众臣眼里,实在是千古未有的仁君、明君啊,所有臣公都笑的如同菊花一般。
    李治面上平静,心里也是乐的好似掉进了米缸里的老鼠一般,差点块笑死了。
    政委?看不起?政治局?看不起?思想教育?看不起?
    好家伙,只要给李治两年的时间,李治一声令下,你就只能和自家亲兵玩玩了,其它军队,你一个毛也别想调动,要知道,这可是当年毛太祖一众老一辈革命家总结出来的经验,绝对是坑爹的,先是来一片诉苦大会,然后宣扬李治“爱的主张”,教他们什么是三个凡是?什么事大国沙文主义?叫他们应该怎么样崇拜自己的领袖--李治,最好每人再发一本“红。宝书”,每天晚上背背李治的经典语录。
    两年下来,你不疯狂谁疯狂?个。人崇拜,懂不?坑死人不偿命啊。
    真正的帝王心术,核心永远就是平衡。
    钱钟书老爷爷说的好啊,中国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帝王的家史,看历史就要用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