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 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戴上面具,西门十三摇了摇头,“老大,十四跟你学坏了,居然也喜欢从窗户出去,真是,好大的门为什么不走。”说完,他自己也从窗户跳了出去。
    “唉,果然像我们这些刺客都不是常人能够理解的啊。”
    说完,这位被西门十三称为老大的,也从窗户跳了出去。
    ※※※※※※※※可爱的分界线※※※※※※※※
    随着武媚娘的策划,一片血腥笼罩了整个长安帝都!
    京城之中街道巷尾不断有暗影若影若现,不断的有一个个朝廷大员的家里燃起火头,然后就是一声声惨叫。
    在夜刺卫出动之后,无数的黑衣人,脸上带着夜叉面具,似乎是从地狱里突然现身人间的修罗,跳进了一个个官员的府邸。。。。。。
    一些官员家里,根本来不及反抗,手起刀落,血光四溅。。。。。。
    那些当初站错队,保魏王的大臣府邸,平日里便与李治一脉很不对付,在今夜首当其冲的遭殃了。
    那些宅院里已经刷刷刷跳进无数个蒙面人,仿佛鬼魅般,冲进了卧房,途中遇到的家奴都在无声无息间,泯灭了生息,这些可怜的朝廷官员连话也没来得及说,就被砍掉了脑袋,接着全家无一幸免,随即就是火光冲霄。。。。。。
    另一位谏臣,这位在李治成为太子后,还捣乱,揪李治的小尾巴,晚上搂着小妾呼呼大睡,也许正在做着美梦,梦想着魏王能够成功登基,就在梦中,一柄闪着寒光的利剑无声无息的割开喉管,本能的睁开眼睛,却只能瞪着死不瞑目的眼睛看着自家的宅院火光冲天。。。。。。
    另一边的刘姓高官,老老实实的,十足的中间派,却祸从天降,被人割了头颅,卧室也被浇上了火油,熊熊燃烧,火光好似映射了长安城的半边天。
    这些属于李泰阵营的,曾经的或者现在的,以及一些无辜的中间派都纷纷遭遇不测!
    一时间,整个长安城,如同世界末日!
    疯狂的夜刺卫,彻底的点燃了整个长安的恐惧!
    天下党李治秘密的力量全面展现,借着李泰占领长安皇宫以外城池的名义,在这样的一个夜晚,疯狂的屠戮!
    当李泰和崔善游赶到的时候,整个长安无数的高官府邸,火光冲天,惨叫声让长安无数的平民们纷纷关紧自家门户,搂着自家婆娘,心头乱颤的等待着黎明的到来。
    李泰傻了,崔善游也闷了,两人本能对视一眼,此刻就算是再傻,也明白自己似乎掉入一个阴谋之中,被人利用了。
    就在此时,身边的护卫惊叫起来。
    “殿下,不好了,有大批的军队正在向我们包围。”
    李泰和崔善游的身体同时的颤了颤,脸色如槁木死灰,同时大叫起来:“突围,突围。。。。。。”
    ※※※※※※※※可爱的分界线※※※※※※※※
    第二章送上,收藏可以有吗?推荐可以有吗?打赏可以有。。。吗?还有签到可以有吗?哦,我承认我自己贪心啦。。。。。。





    大唐皇帝李治。。。 第六十三章 终于登基了(第一卷结束
     更新时间:2011…10…13 2:31:21 本章字数:7431

    旌旗蔽空,绵延数十里,当李治率一众四万骑兵,丢弃了大批辎重,日夜奔回长安后,见到的就是这个景象,长安城外,绵延数十里,尽是欢迎大唐征辽军的文武百官和布衣百姓。
    归海一刀等人都是昂扬着头,把胸挺得高高的,深怕别人不知道自己胸大肌是多么发达,就连李靖、长孙无忌等一干老爷子也是不顾一路疲惫,摆出最完美的姿态。
    骑在马上的李治一如所有受欢迎的领袖,脸上挂着最亲切的微笑,让人如沐春风。
    俊美潇洒的风姿,贵不可言的身份,享誉士林的才名,名动天下的战功,无数光环让李治看起来真的颇有天使的感觉,近乎完美,此刻感受着李治充满男性魅力的笑容,长安城外迎接征辽军的大姑娘、小媳妇,大声的欢呼着,高高的朝李治挥舞着手上的锦帕,希望吸引李治的注意。
    本来心情不是太好的李治,嗯,有点害羞了,尤其是大唐女子很多都喜欢穿仕女服,坐在马上,居高临下的李治,贼眼中尽是一片雪白,李治的笑容更加灿烂了,差点就要飞吻了。
    等到李治率大军近城十里时,两边的人群,挎着竹篮子,不断的往天空中抛着金黄的秋菊,花谢花飞花满天,马蹄一路过去,当真是步步生莲,留有余香。
    “臣妾在此恭迎夫君凯旋而归。”
    “臣等恭迎监国太子殿下凯旋而归。”
    就在长安城外的土地上,武媚娘和长安数百位不同官阶的文武百官,也不顾满地尘土,一股脑全部三叩九拜,行大礼,跪迎李治。
    这种近乎五体投地式的大礼,平常除了一些朝会外,私下里觐见,并没有如此繁琐,毕竟皇帝有时也是怕麻烦的。
    此刻却不言而喻,李世民病逝,两日前谋逆的四皇子魏王李泰又失手被擒,这大唐天下已经十成十的注定落在李治的头上,此时是来效忠来了。
    很是狠狠的盯了盯一身太子妃衮服的武媚娘,可惜人家此时也跪了下去,根本看不到李治的“大献殷勤”,不过女性强烈的第六感也许能够感受到此刻李治的怒意。
    笑意盎然的跳下了马,后面的大军见此,也是纷纷下马,动作整齐划一,四万骑兵引得整个长安城的地面似乎都震上三震,极具震撼力。
    “太子妃还有各位大臣,平身。”
    “平身”
    很是机灵的小桂子不需要人说,就自主的取代了他的老前辈来喜的职位,响亮高昂的声音传遍四野。
    果然很有当公公的潜质啊,如果要是有孩子的话就好了,说不定可以成就一个古往今来的“第一太监世家”,这也不是不可能的嘛,世世代代都是太监?李治恶意的YY起来。
    “众爱卿且随孤入城再叙”一脸春风化雨的李治,上前拉着武媚娘的手,对着大臣们扬声道,大步朝长安城内迈去。
    突然的动作,差点将武媚娘拉到,粗鲁的动作让武媚娘似乎突然明白了什么,武媚娘咬紧了嘴唇,明眸中充满了委屈,似乎开始汇聚雾气,但却又倔强微微侧过头,吸了一下鼻子,重新微笑起来。
    离城门还有一里的路程,李治笑语连连的与身边的大臣交谈着,长孙无忌、李靖等人却是急急的询问着长安最近的情况,等听到自己家的府邸安然无恙才松了一口气,但在了解了情况后,还是暗暗心惊。
    及至到了宫门承天门的时候,李治突然停步了,身后数万人也是纷纷止步。
    “父皇啊父皇,稚奴回来了,可回来迟了啊,却没见过你最后一面啊。。。。。。”
    跪在承天门外,悲从心来,李治泪水哗哗的就流了,一眼望去,孝子贤孙,颇为感人。
    “殿下保重龙体,节哀顺变啊。”一众大臣也是纷纷跪倒大声宽慰李治。
    李治很是哭了一场,刚开始的时候还有点做戏的成份,后来是真的哭了,也许一半是为了父子亲情,一半则是为武媚娘而哭。
    在小桂子的扶持下,李治站了起来,独自走在前,一直走向以往李世民的灵柩所在--含风殿。
    步入含风殿后,待李治看到李世民灵柩的时候,又是悲从心来,再也忍不住,伏身大哭。
    长孙无忌、褚遂良两人见李治如此悲怆,心中也是宽慰不已,但两人还是叫交换了一下眼神,两个人上去架着李治,说:“殿下,现在还不到哭的时候,陛下崩逝,天下震动,殿下必须立即即皇位,以安天下人之心。”
    虽然不想表现如此紧急,但李治也明白两人所说确实有理,醒悟过来,抹抹了眼泪,红着眼对两人说道:“那就烦劳二位爱卿。”
    “臣等遵旨”
    ※※※※※※※※可爱的分界线※※※※※※※※
    夜里,庞大的皇宫里一改往日的寂静,人声、脚步声,不绝于耳,人人各司其职,彻夜未眠。一队队六府甲士迅速开进了皇宫,在褚遂良的有效指挥下,各占据要害部门与宫内的禁卫军并排警戒,赦令所有的警卫力量安置妥当后,未有李治、褚遂良、萧禹的联合手令,一律不准随便调动。
    六府甲士和带队的武官,半夜被集结到皇宫,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甲士们都是第一次入宫,深感皇上的信任和气氛的严肃,个个都精神抖擞,忠尽职守地警卫在各处。
    经历魏王李泰的谋逆,整个长安城禁军的行动效率都变的比往常快了十几倍。
    皇后所在的兴庆宫中,李治盯着躺在床上昏迷不醒的长孙皇后,紧紧的握着那双玉手,贴在脸上,泪水止不住的滴落,老半天才哽咽的朝一旁的孙思邈道:“孙老伯,我母后。。。。。。”
    听李治叫自己孙老伯,孙思邈心中一暖,看着床上的长孙皇后低低的叹了一声,道:“殿下,长孙皇后被陛下的逝世,刺激的心神大伤,微臣已经用了独家的护心丸吊住了皇后的命,但能不能醒来,微臣实不敢确定。”
    李治心瞬间凉了一半,如果连孙思邈也无法治愈,那么。。。。。。
    再看一眼长孙皇后苍白的脸,依稀间,李治似乎看见了长孙皇后,脸上薄施脂粉,眉梢眼角皆是春意,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便如要滴出水来,似笑非笑的看着满脸泪水的李治,心中大怆的李治很是干脆的俯身痛苦,低鸣嘶哑的声音,在整个兴庆宫中低低的波动着。
    即使是孙思邈这样见惯了人间生死离别的名医,也不由被李治悲伤感染的连连摇头叹气。
    “母后,你千万千万千万不要丢下稚奴啊,稚奴还希望以后能够领着儿女叫你祖母呢,母后。。。。。。”
    ※※※※※※※※可爱的分界线※※※※※※※※
    天色微明时,早早得到通知的文武百官已经全部集结在朝门外,不过人数竟比以前少了一半,看来那一夜的杀戮,着实可以说血洗了整个长安帝都的高官贵族们。
    辰时,赞礼官引文武百官依品级鱼贯地进入殿门。太极殿两旁的车骑兵卫比平时多了一倍,在各色旗帜下长长地排成两行。
    百官见了,无不震恐肃敬,无敢喧哗失礼者,就连程咬金、大黑子一干老匹夫,也是脸色肃穆,不苟言笑,这样的表情,一生中都没有几次的。
    文武百官和还在帝都诸王,及以下六百石吏依次按礼制,东西向分班排列。
    这时,长孙无忌、褚遂良等内侍簇拥着李治乘舆,从偏门走出来,诸王和文武百官自觉地跪了下来。
    赞礼官拉长了声音吆喝道:“太子诏令全体平身,令唐临为御史台官来回巡检。”
    唐临一听,即出班,在殿中往来巡视,监督礼仪。
    李治的安排的很对,唐临是东宫少保,为李治的心腹之臣,故让他做监察御史,维持朝堂的秩序。
    顶着两只熊猫眼的长孙无忌,白白胖胖的脸满是疲倦,站在红肿着李治的旁边他,相映成趣,深吸一口气,鼓起胸,长孙无忌扯着嗓子向低下的文武大臣们正式宣布:”先皇已于五天前亥时崩逝于含风殿,即奉先皇遗旨,扶太子李治登临大位。群臣依礼觐见。”
    接着,令符宝官进呈神玺,置于御案之上。因为李世民刚刚崩逝不久,灵柩尚停于含风殿,不宜礼乐,故登基典礼显得有些沉寂,静悄悄地进行。
    李治在太监的服侍下,把这些大礼服穿戴整齐,他看了看自己,几乎想咧嘴笑,即感觉有些滑稽,又感觉十分良好。
    摇了摇头,看来皇位真的是个好东西啊,哪怕是心中悲伤,一旦坐上这个位子,拥有为所欲为的权力,依然忍不住心中暗喜,自己实在算不上什么孝子贤孙。
    “请新皇登临大位。”赞礼官唱道。
    李治在长孙无忌和小桂子的扶送下,步过太极殿,步过两边跪倒一片的文武百官,健步登上九阶玉阶,然后转到龙案后,稳稳地坐在昔日属于李世民的御座上。
    “叩拜。”赞礼官又唱道。
    紧接着一片衣履的摆动声,诸王、群臣一齐跪倒,三叩六拜,磕地有声,齐声贺道: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免礼平身。”
    轻轻的呼出一口气,李治心中不免有点志得意满的扫了扫殿下的群臣,待见舅舅和褚遂良忙了一夜,脸色憔悴,怕他俩扛不住,晕倒在大殿上,那乐子可就大了,忙道:“小桂子,给长孙、褚爱卿旁边赐坐。”
    “谢陛下隆恩,微臣实不敢当”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赶忙躬身谢绝。
    长孙无忌赶紧挥手让小桂子把凳子搬走了,很是古怪的翻了翻白眼,心说:我的陛下啊,这都什么时候了,我哪还有空去坐啊。
    长孙无忌从怀里掏出拟好的一号诏令,双手奉于头顶之上,小桂子赶紧疾步而下,长孙无忌不为人注意的对小桂子低声说道:“桂公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