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 第1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仁贵眼睛一亮,手中方天画戟挥舞的越发快了”虽未说什么,但心中已是意动,一行人突入数万人大阵中,马槊长矛飞舞,杀声震天,血肉横飞,纵横往来无可挡。
    那在云车之上观察的杨孝云、周轻候相视,暗暗吃惊:“沙场征战,气象果是大大不同于江湖群殴比武,哪怕武功再高”千军万马中,最多不过自保”这等数十万大军交战,却是此等酷烈。”
    引兵大战的薛万彻”此时看着不断败退的薛延陀均,高举血淋淋的佩剑,大喝道:“薛延陀人快败了,众将士再杀一阵,万不能让他们跑了!”
    唐军闻言,顿时高呼:“杀,杀,杀!”那本已疲惫的陌刀军,更是咬紧牙关,奋起余力,劈砍的更急了。
    梯真达官此时学那小女子,咬紧自己的下唇,良久,终是低头长叹一声,知道此时大势已去,乘着大军元气还未耗尽,当即下令道:“向西北阴山退军,退军,全军撤退。”
    中军传令亲卫兵,闻听撤退,也不像刚才大吼大叫,而是悄悄传下号令,后军转作前军,向西北阴山疾驰而去。
    薛万彻见之大喜,道:“薛延陀败了,薛延陀败了,追杀薛延陀,追杀梯真达官,杀啊!”
    说完率数万弓骑兵,在鼓声大起中,急急追赶上去。
    薛仁贵本就从斜后方冲杀来,薛延陀这一退,梯真达官就与他迎面而来,登时大喜,笑道:“上天待薛某不薄啊,梯真达官,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来闯。”
    足尖一夹,胯下“烈焰”长长的嘶叫了一声,薛仁贵猛地身子一矮,竟于乱军中藏身马腹,纵马冲梯真达官直冲过去。
    眼见离他只有数百步而已,手上“破军”,弓如满月,在马腹之下拉开强弓,“咻”的一声,一箭射去,战场厮杀声,早已掩盖了箭矢破空声,但意外的是,梯真达官的戎车此时竟是一晃,箭矢从梯真达官头顶上擦过,竟将梯真达官的金帽子给射了下来。
    “是你,那汉人将领,薛仁贵!”梯真达官又惊又怒,刚才要不是车颠了一下,自己已经见长生天了,此刻一头乱发,十分狼狈。
    不甘的暗“哼了一声,薛仁贵纵马急驰,连珠三箭,但战场太乱,哪怕薛仁贵箭术通神,在如此乱的战场中,梯真达官身边又尽是亲卫死士,所以往往箭射出去,都被途中不小心的薛延陀军士无意间挡住了,抵消了箭势。
    但薛仁贵离梯真达官的距离却也越来越近了,而且途中羽箭不断射出,后面数千骑兵间自家将军如此骁勇,都是大呼的跟着薛仁贵凿阵来了。
    途中烈焰速度太快,虽有长矛来刺,弯刀来砍,但倒还未落,人已无影,再加上此时撤退,乱军中,薛延陀军你推我拼,自相践踏,却哪里刺得着薛仁贵。
    猛地离戎车近了,薛仁贵纵身而起,胯下烈焰长嘶着直直的撞开一条道儿,薛仁贵又从马腹坐回了马身,大喝一声,突到梯真达官面前。
    在梯真达官惊骇欲绝中,猛地把他打下马来,上前将晕头转向的梯真达官,提上马鞍来,顿时仰天叫道:“梯真达官已被擒,薛延陀人还不放下兵刃,更待何时!”
    后面的唐军见此,纷纷大喜,跟着大吼“梯真达官被擒,放下兵刃。”
    一人吼出,还无事,但此刻数千人朗朗大声喊出,薛延陀大军的喧哗声急转而下,静了下来,后面的薛万彻见了,赶忙大叫:“薛仁贵,快,快将王旗大纛砍到,快啊。”
    薛仁贵心中恍然,惊喜中竟然忘了此等大事,王旗一倒,才算最终定章,赶忙挥戟砍断碗粗的大纛旗杆。
    但变故就在此时出现了,不知从哪里射出的一支冷箭,一箭射中了梯真达官的脖子,穿脖而过,梯真达官猛地捂住自己的脖子,不可置信的睁大眼睛看着人群中一闪即逝的人影,伸出手指指着远方,想喊出什么,却一个字也没说出去。
    血出如涌,梯真达官终是死不瞑目,乱军中的冷箭,薛仁贵也不曾注意,尤其是他心思都放在砍断大纛旗上,一时间竟是呆了。
    “大王死啦,大王死啦,汉人要杀光我们,大家跑啊!”大军中突然响起了一声大呼,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薛延陀大军又是一片寂静。
    原本“呛啷啷”已经掷下手中长矛弯刀的薛延陀人,又重新捡起武器,突围冲杀了起来。
    还剩下的十四五万大军,一起突围奔跑,尤其是都还有马,又是在原野上,怎么拦,如何拦,哪怕百万大军也拦不住啊,彼此感染之下,原来准备投降的大军,或者踌躇不决的人,霎那之间,呼啦啦的又呼叫的冲了起来。
    那后面的李绩站在云台上,看的清清楚楚,皱着眉及时下令,旗帜挥动,后方的薛万彻立马接受到了,大喝道:“大军放行。”
    唐军没有阻挡这些薛延陀大军,马蹄声阵阵,薛延陀残军逃得更加欢喜了,每个人都以为逃出升天了。
    看看人已经走的差不多了,不会让薛延陀残军起困兽犹斗之心,薛万彻突然大叫道:“李敬业、薛仁贵,在原定制定的计划上加一条,追杀薛延陀大军,不死不休。”
    “末将领命!”
    “末将领命!”
    两人同时一抱拳,不再多说,相互看了一眼,各引数万人追杀而去。
    此战,薛延陀损失十五六万大军,梯真达官被杀,加上国内残存大军,薛延陀举国只剩下三丰多万,其中还有不少附属国之兵,明眼之人,都可以看出,内乱爆发在即。
    而唐军的千里追杀才刚刚开始。





    大唐皇帝李治。。。 第十一章 饮马出长城,薛仁贵的自嘲
     更新时间:2011…10…13 2:33:24 本章字数:4210

    “长城外,古道边,让人历来想到的似乎永远是荒凉和蛮夷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好像塞外是历来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
    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辣,软绵绵,所看到的听到的都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啦啦啦”
    “噶嘎嘎*……”
    薛仁贵抬起头看了看天空中飞过的一群白乌鸦和长颈雁,深深的吸了口气,大地回春了,惊蛰过后,天,声音色泽都起了的变化,但薛仁贵却闻到了一股浓郁的血腥气,一低头才看见是自己身上铠甲上厚厚的血痂散出的
    “春分河自*……”不同于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也不同于春雨贵如油的华北平原,在塞外,清明时节是不会有雨纷纷的,碰到阴天,说不定还是会飘几片白雪
    数日来的连续千里追杀,让薛仁贵这只大军疲惫不堪,哪怕薛仁贵这样的猛人,也顶着两只熊猫眼,时不时的还挤一下干涩的双眼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薛仁贵一行数万大军,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就在流经草原的一条波光粼粼的长河边,扎了营,下马歇息,因为匆忙,哪怕身为主将,薛仁贵也是要露宿于野
    残阳如血,落日的余晖罩在宁静的草原,让黄昏的平沙落雁格外美丽,那怕疲惫了数天,连话也不想说一句的薛仁贵都不由的深深的沉迷其中,正在此时,远处驰来一队数千人的铁骑,坐在战马上”薛仁贵老远处就看见那大队骑兵队伍里的大唐军旗
    在骑兵前方则是成千上万的牛羊驻马,正在不断嘶鸣低叫,亡命的向前奔跑,他们每一个都被薛延陀人照顾的很精细,初春高及人头的牧草,让这些牛羊吃得饱欣欣地,也胖油油地,这让薛仁贵很欣慰,自己这数万大军,除了一点点干粮外,可全指着这数万头畜生呢
    当初大军追击,自己派人去劫了薛延陀的牧群牛羊,如今果然是救命的灵丹”今夜吃饱喝足后,定要舒服的睡上一觉,哪怕是行军途中,也必须如此,否则数日来不眠不息,要是遭到一只完好的敌军突袭,说不定功亏一篑,太累了
    幕色渐渐降临,整个草原,白日里碧玉如洗的蓝天,也蒙上了厚厚的黑幕,明亮的星星点缀其中,一眨一眨的
    河边宿营的唐军”除了少数卧在草家常,或者成群的沿着河岸双双在散步,当然也不缺精力旺盛的在拉开嗓子唱歌的唐军汉子”大多数还是闭上眼,枕着长戈马槊,鼾声连连
    远处一队骑兵悄然奔来,那是四野守卫之人正在换队交换岗位
    拒绝了亲卫的帮助,薛仁贵一个人牵着马来到河边,看着烈焰也没了往昔的活跃,有点精神萎靡的低下马头,只顾着痛快淋漓的饮水,薛仁贵干脆坐在绿油油的牧草上,呆呆的脚边河水中那不断起伏的月亮,想着心事
    以前也曾想过踏上草原,学那先汉卫霍两位将军一般,逐亡漠北,但世事变迁,正当薛仁贵自己都开始丢弃了那个不切实际的想法时,却不想,一眨眼的时光,自己已率数万虎狼之师飞度阴山,天青日白,策马万里草原,埋骨青山流水前,做出如那卫霍一般的壮举
    薛仁贵是山西绛州人,平生从未屡过草原半步,真到了这里,薛仁贵才知道原来草原是这样的,感叹昔日的无知
    印象中北方草原,应该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才是,正如现在,但一路行来,薛仁贵才知并不是如此
    北方草原的地形原来不仅仅是草原,沙漠戈壁山川河流样式齐全,因为是以草原为主,所以才一般这么代称
    正如那突厥大汗国里除了真正纯种的突厥人,还包括铁勒人的薛延陀、契苍、回纥等部以及契丹、奚这些民族,都各占一块地盘在草原上来回游荡
    “薛将军,早些歇着,明日还要行军呢”
    点点头,又摇了摇头,薛仁贵拍了拍身边的草地,示意一脸疑惑的孙青阳坐下,才道:……众将士太累了,让他们好好睡个大觉不在乎这一两个时辰,薛延陀此番大败,人心散了,哪怕再来个三十万大军,也没有什么威胁可言了*……”
    舔了舔嘴唇,孙青阳沉思了片刻,也轻笑了一声,嘲笑道:“北方胡人统治阶层,例如原来的突厥,势力强大时,那些外族部落老老实实跑来臣服,交租子出壮丁,这没得说,但一旦占统治地位的部族衰弱了,其他部族瞅准机会必会造反偷袭,翻身农奴把歌唱,而且内部也是如此,各个领统率自己部落,可汗对他们的控制并不严密
    蛮夷部落,连文字都没有,父子继承又乱,王族的父子兄弟叔侄,都有自己的部落,相互结仇,往往就会乱打一气……
    那些北方胡人历来信仰,强者通吃,弱者灭族,法则,实力强大时,处处归顺部臣服,如今薛延陀一战之下,自己实力衰弱了,哪怕我们不出兵追杀,也必是四面起火,八方冒烟,跑断腿都救不过来
    贞观初年,那突厥大可汗烦利偷袭长安,虽说结了耻辱的渭水之盟,但终究和原定战略计划不符,结果先是北边的铁勒人的薛延陀部率先造反了
    贞观二年,薛延陀和突厥死磕的消息就传到长安,先皇雄才大略,马上派人绕道北上,偷偷跑到薛延陀,封官许愿大灌迷汤,叫他们坚持跟突厥人对拍下去
    并且结成了反突联盟,薛延陀呢,借着我大唐的声望吓唬收拢漠北其他部落,我大唐则拿凶悍善战的薛延陀当枪使
    后来雪灾,突厥人饿肚子,先皇拿着大饼在大唐边境一晃,那烦利可汗的两个侄子带族人飞奔过来,突厥的实力也就哗啦啦一下子丢掉了一半
    可笑,那时候领利竟还奢望娶公主,想借此缓和两边关系,利用我大唐威望压服各部……
    却不知此时先皇已经开始痛打落水狗了,卫国公英国公,一众国公呼啦啦全出场了,他突厥还有活路?如今薛延陀境遇还不如当年的突厥,梯真达官被冷箭偷袭射死,他那两个儿子有能力继续领袖薛延陀,我看我们也不用去抓那两子,跑了算了,让他们窝里斗去*……”
    薛仁贵心中暗叹,作为这数万大军的政委,孙青阳生性活泼,成熟稳重不如张文旦,但和一众军汉却是关系最好,人叫开玩笑粗俗,有时涉及了祖宗,要在普通士子眼中,这可是莫大的侮辱,哪怕不是生死相见,也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但孙青阳却是没心没肺,一笑了之
    但此刻听其说话,却从骨子里透出一股骄傲,那语气都是在模仿着陛下,倒是深怕别人不知他为天子近臣,倒是稚嫩许多
    “孙政委,莫非忘了陛下密旨”,薛仁贵静静的回道,不带一丝烟火气
    “如何敢忘,如何敢忘啊孙某也不瞒将军,孙某是日日夜夜遥想那陛下昔年为我等天下党描绘的盛世武功,这才刚开始呢,夜里兴*奋的难以入寐,何以出妄却之言”孙青阳手撑着地,猛地跳将了起来,语气中满含感慨和一丝很少出现在他身上的深沉
    薛仁贵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