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皇帝李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唐皇帝李治-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援军”
    听的自家将军的大笑,众将士目露惊喜,原本气喘的,也挺直了腰,到了此刻,却是万万不能死了的,否则可就真的冤了去,个个鼓起最后的余力。
    不再如刚才一往无前的杀敌,只是就地防御,保命要紧。
    马蹄声阵阵,太原城守将王大通,带着三千骑军,应援而来,号角声齐鸣,战马奔腾,喝声连连,浩浩荡荡的冲向那乌压压的叛军战俘,一路上势如破竹,叛军兵力虽众,却是武器简陋,纯属乌合之众,被三千铁骑一冲,立马做鸟兽散。
    那金正宇心中大恨,但见事不可违,也只有调头在身边几个同样是衣衫褴褛的汉子的护拥之下,仓皇而逃……
    “追杀叛军。”王大通也是一狠人,率军冲散叛军后,衔尾追杀起来。
    但十万之人,连同小孩还有妇女,四散开来,亡命奔跑,哪怕十万大军也拦不住,更何况是三千骑兵,那漫山遍野跑得都是惊呼连连,神色中混杂着惊喜和惶恐的战俘们,或为男子,或为妇女,或为稚童……
    ※※※※※※※※可爱的分界线※※※※※※※※
    五百唐军对十万相当于手无寸铁的战俘们,也算是势均力敌了。虽然比不了斯巴达那些变态们。话说今天限电,没电了,这一章还是靠别人笔记本打出来的,我问候国家电网。今天至此一章了。
    bk





    大唐皇帝李治。。。 第二十五章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更新时间:2011…10…13 2:32:50 本章字数:4804

    第二十五章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
    “壮哉赵虎壮哉,五百大唐将士壮哉,男儿当杀人,有此雄兵立于世,我大唐何愁不盛海何愁不平,痛快,着实痛快,桂子,取酒来,如此快事,当浮一大白。”李治握着手中的八百里加急快报,一脸快意,气息浮动,眼神尽是欣赏。
    “陛下,那赵虎身为看押战俘的游击将军,玩忽职守,致使十万战俘暴动,如今河东地面上,尽是三国流民,对地方上产生极大的危害,赵虎虽镇压及时,但毕竟失职在先,应当治罪。”长孙无忌出众道,眼神漠然,说出的话,却也公道,后面几个本待上谏之臣,纷纷附议其后。
    李治一脸平静甚至带着点冷漠的重新坐回了龙椅之上,深呼吸一下,平抑了自己的心情,刚才的邸报,对自己有了不的冲击,此时听到长孙无忌和其它众臣的上谏,嘴角勾勒出一丝莫名的笑意。
    恰逢此时桂子端上一壶沉香扑鼻的花雕,这种存放不知道多少年的酒,哪怕在市面上,一掷千金也不一定能够求到。
    李治摇晃着手中盛满酒的牛耳三足青铜云纹酒杯,高高坐在御阶上,望着殿外,眼神清澈,直透人心,仰,一口将杯中酒饮尽,李治笑了笑,“长孙爱卿啊,这杯子未免太了。”
    长孙无忌和殿中群臣闻言,沉默了下去,咀嚼着李治话中之语,长孙无忌带着满眼宽慰恭声道:“酒杯其实并不,是陛下您的心胸太大了,大唐的天下,对您来说太,恐怕陛下目光早已经越向臣等不可想象之处。”
    李治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旁边的桂子继续倒了一杯酒,道:“杀一人是为贼,杀万人为雄,杀得九百万,方为雄中雄。各位爱卿啊,这赵虎,朕很喜欢。”
    长孙无忌眯起眼睛,低着头,没有说话,殿中其他人也是不语。
    杀了人,血债血偿,那不是权势,那是法律的尊严;杀了人,皇帝宽恕你了,你无罪了,那才是权力。
    虽然仅仅才十六岁,但身为皇帝,李治要说保一个人,放眼天下,没有任何人敢置喙。
    “各位爱卿知道朕是如此看待此次奴隶暴动吗?”李治把玩着空空的酒杯,坐在龙椅上,弯下腰,意味深长的突兀的冒出了这么一句。
    “还请陛下指教。”长孙无忌上前道。
    酝酿一下言辞,李治方道:“纵观历史,无论是春秋五霸,还是秦汉,任何一个王朝在扩张时期,总是一手持着刀,一手抱着书,野蛮和文明并存。
    天下没有野蛮的民族,只有野蛮的国家。
    秦皇扫**,汉武横空霸世,用强兵肃清宇内,杀戮天下,本身就不言自明地说明了自己的野蛮。
    我大唐值此盛世,强势崛起,何尝不是踏着无数异族甚至同胞的血肉,所以朕从来不否认自己的野蛮。
    知道朕,为何让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百姓为奴吗,固然是因为我大唐的建设需要他们贡献力量,更为重要的是,那三国之人,至今仍认为他们是高句丽人,是百济人,是新罗人,在他们心里,还没有模糊忘记自己的种族,我大唐战士以在大战中的牺牲,视为爱国,但他们能吗?
    如果三国的臣民能够像我大唐百姓一般,去牺牲,那么他们还有什么区别,朕又何惜海纳百川之胸怀。
    我大唐如今的奴隶政策,野蛮是野蛮,朕也知道很是野蛮,这也是朕刻意为之的,从我大唐在大败突厥后,先皇采取朕的建议,迁突厥牧民战俘为奴,从那时,朕就旨在打造一种制度,一种野蛮主义制度。”
    野蛮主义制度?在倡导仁以为先的华夏礼仪之邦,还是第一次有人喊出如此铮铮之言。
    又饮下了一大白花雕,李治眯起眼,缓缓道来:“所谓野蛮主义,既是一种思想,又是一种统治模式。我大唐未来的奴隶,随着对外征战,将越来越多,其中的监督、人口统计每年都将获得大量人力财力,不仅如此,随着奴隶数量的增加,说不得到时候会生诸如此类的暴动,人数也会出今日,席卷天下又何尝不可能,到时候,必玩火自残,如今太原暴动,也不出朕之意料,随着奴隶政策在大唐实施了十来年,此时看样子,也是时候更改了,要不然,这此暴动不仅不是结束,仅仅是一个开始,朕可不想将国力都耗在这些奴隶身上。”说完眼角随意撇了一下立在左手边的褚遂良。
    褚遂良当即会意,配合李治,问道:“陛下,且不知这改是如何改,微臣甚感不解。”
    李治点头,眯起眼,极其无耻的冷哼道:“先皇还有朕,可是历来都信奉‘有教无类’,可不同于那些只知道强者为尊的野蛮人,咱们大唐接下来的‘大奴隶时代’,不像那天竺,也不能像那罗马,咱么不搞种族隔离那一套,咱们要让大唐的天空和谐。
    自此后,我大唐要将无数归顺我大唐的异族当成汉人一样,视为我大唐可以相信依靠的力量,当然我们也要让他们相信,只有汉人作为统治者,才能让他们获得更加幸福。
    以后这些异族百姓,嗯,对我汉人每一个都要自称奴才,‘奴而有才’,如此与我汉人关系不是亲近了许多了吗?
    还有,李敬业,你身为大唐宣传部部长,以后可身负重任,你要让他们知道我大唐民众的可爱、善意,对那些破坏太平安乐之人,要予以唾弃和打击。”
    “嗯,陛下,微臣明白,但却不知,要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成功的释放我们的爱意呢?”李敬业有点晕晕的,怎么又出了一个大奴隶时代,刚才的野蛮主义,还没领悟过来呢。
    皱了皱眉,李治有点恨铁不成钢的瞪着李敬业,看的优秀的李敬业同志,羞愧的低下头,为不能领悟领导的话,而感到歉意。
    李治叹了一口气,看着殿中不少大臣眼中冒圈圈,一脸迷茫不解,心头恼怒,非逼着朕,将话说透不可,没一点领悟力。
    “好啦,好啦,简单一句话就是,我们不仅要在武力上征服他们,还要用文化征服他们,教化他们。让他们做着奴才,却还以为自己是主子,让他们无知,让他们忠心的为我们去打仗,去管理,去生产,去开垦,去出生入死,他们将是最好的工匠,最好的管家,最好的农民,但唯独不是主子,明白吗?”
    李敬业恍然大悟,殿中其他人也明白过来,看着李治的眼光都变了,这是要让这些异族们,永世不得翻身啊。
    “不仅如此,大唐以后的科举考试,甚至史书编纂,都可以用这些异族人嘛,让他们有事做,不要老想着反我大唐,不过他们的科举得另开,内容嘛,不能如我汉人士子考核之物,那数学、物理等如今大唐新式学科,更不能让他们涉及。就考四书五经,想要做官,就得按照我大唐的意思来,这也算用孔圣人之言,教化万民了吗,另外,许爱卿?”
    “臣在。”骤闻皇帝叫道自己,许敬宗,赶紧应声出队。
    “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毕竟称国过,不妨从国库中,拨出银两,修缮修缮他们的王陵,以后每年入冬之时,朕也叫德妃会辽东祭拜一下那些三国的先人们。”李治冲许敬宗露出一丝邪笑,果然话一出,众臣先是一惊,随后眼光骤亮。
    “另外,从今天起,凡是异族入我大唐者,必须学汉言,他们故往的衣冠必须放弃,嗯,型也要改,要换成汉人式,总之留头不留,留不留头。
    有攻讦我大唐者,立斩不赦,想要摆脱奴隶身份,成为家奴私仆,甚至参加我大唐特设的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必须先学会汉言,而凡是能说汉言者,还继续说本国语言的,一经现,充为最下等贱奴,永不翻身。总之,在大唐,朕只想听到一种声音,那就是汉言,所有其它族的语言,都要废弃,当然那些异族关于医学、天、农作等实用之学,还是要保存的,翻译成汉言后,立马烧毁,众臣明白吗?”
    “臣等明白。”
    “陛下,那已经谋反的三国战俘,不知如何处置?”长孙无忌问道。
    李治沉默了,众臣也悄无声息,李治拿起狼毫金笔,饱蘸了朱砂,在一张雪白的卷轴上,狠狠的画了两笔,随即将卷轴扔下御阶,起身离开了太极殿……
    “退朝”李治出了太极殿,殿后响起了桂子的尖细声,随后赶忙跟了上去。
    长孙无忌、房玄龄一干文臣,李靖、李绩、程咬金等一干武将,全都凑了上去,长孙无忌将雪白的卷轴捡起来,铺展开来,一个血红色的叉,跃然纸上,那还未吹干的朱砂墨迹,像血一般,划过纸面,滴在太极殿的地上……
    众臣彼此相视一望,倒吸一口冷气,脑海中响起今日皇帝所说之言,再看了看,雪白卷轴上那血红色的大叉,心中一片冰冷,好狠的皇帝啊。
    从今之后,那些异族,真的要亡国灭种了,没有文化语言,谈何传承,夷狄入中华者,则中华之,但这个过程可是充满血腥的,留头不留,留不留头。
    ※※※※※※※※可爱的分界线※※※※※※※※
    晚了,抱歉。继续码字。





    大唐皇帝李治。。。 第二十六章踏雪寻墨,终南山中……
     更新时间:2011…10…13 2:32:50 本章字数:5890

    第二十六章踏雪寻墨,终南山中……
    前世之时,欧美老是希望其它国家能有和其相同的价值观,李治认为那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及至当世之时,大唐既然能够霸道,李治又何必假惺惺的谦虚呢,能够彻底同化,又何必善良而又愚蠢的无原则的传播中华文化,最后不仅孔子成了人家的祖宗,就连泡功夫茶都不如别人。
    大唐竟出现奴隶暴动,李治从来没有想过。
    料事如神,更是笑话,要是知道会出现大唐的斯巴达克斯,李治肯定会把他消灭在萌芽中,那种任由敌人展,自己一脸不屑,最后遗祸无穷,甚至被当初蔑视对象消灭的狗血情节,李治历来就是嗤之以鼻的。
    但出掌握之中的意外之事,让李同学那颗帝皇之心,突然少了一丝安全感,所以一出太极殿,李治就吩咐桂子备快马,赶往“墨院”。
    大唐墨院,并不是官方组织,而是一个私人机构,准确的说,是属于李治的私家产业,这里聚集了大唐最精英的工匠,建成之初,本是为锦衣卫提供各种各样的秘密武器的。
    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李同学的恶趣味了。
    穿越前,李治曾看过一部介绍锦衣卫的电影,其上甄子丹饰演的青龙,手上拥有一把大明仅有的武器匣“大明十四式”,内藏十四把造型不同的刀,功能齐备,性能直逼零零七的装备库,创意十足。
    有鉴于此,李治也不想让自家锦衣卫输给朱重八那老货,即使成不了青龙,成不了零零七,哪怕马哥也行啊。
    于是绑架、威胁、胁迫、金钱、美女,在一连串特殊的邀请和攻击后,这些能工巧匠们,纷纷体会到李同学一片为国为民的赤子丹心,满怀孺慕之情的成了李同学锦衣卫后备武器研究所的研究员。
    于是乎,袖里箭、背里箭、腿里箭、吹箭,还有极具武侠味的各种奇毒,零零总总,五花八门,若是心志不坚之人,光听的那些名头,都要胆寒。
    墨院的总部设在洛阳,这是很多人想不到的,毕竟洛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