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前十万年》
作者: 老歌
文案:
一部丰富的动物世界;
一册专业的荒野生存;
一页蛮荒的史前非洲;
一场奇幻的穿越历险;
一次艰难的抉择成长;
一个氏族的崛起分裂——尽在史前十万年!
史前十万年三不是:不是很多人想象的那么丑陋与原始,人类已经进化为中期智人,类似于现代人;不是恐龙遍布的侏罗纪公园;不是恶搞历史、一味侵略争霸的小白文。
第一章:惊雷逆世
暴雨如注,电闪似练,轰轰隆隆的雷声不绝于耳,闪电再一次划开阴云密布的天空。在这刹那的芳华中,只见一个全身泥污的魁梧身体从一大滩泥水中缓缓地爬起来。喷浴似的雨水冲刷着他僵硬的身体,他环视着四周,一望无际的草原像这厚重的雨幕一样把他重重包围了。枯黄却又有最后傲骨的干草被暴风雨吹残得东倒西歪,上下起伏不定、左右摇摆不停,兀自坚持着自己的晚节;碧绿苍翠的嫩草显然没见过这样生猛的天气,被欺压得静静地伏在大地母亲的怀抱,看起来可怜又可气。
张凡虎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在这儿,在这种“好天气”里,自己没在越野车或小木屋里整理照片、录影带等资料,而是在趴在这熟悉又陌生的草原上“锤炼”身体呢?
张凡虎,中国四川人,28岁,身高1。68米。世界著名动物学家、野外摄影师,只要有了这两种称号,当然离不开“探险家”这个名号了。张凡虎出道三年就打破了世界上“偌大一个中国,居然找不出一个优秀野外摄影师,没有一个完全专业的生物学家!”的耻辱谬论。在张凡虎摄影半年后,其纪录片《高原精灵——可可西里藏羚羊》就以观众身临其境的真、众多前辈也没能发掘到的新、高原无人区险的特点在世界纪录片中一举成名。从此,多个cctv频道播放的优秀纪录片也终于有了国人作品。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张凡虎以前职业,充其量有些好友知道他参过军,而且时间不短。
是的,张凡虎的确当过兵,而且不是普通的兵,因为某些原因而退役。最终却找到了最初理想,当了动物学家,研究、拍摄它们。多年的军旅生涯和三年的野外生活锻炼出了他惊人的对外感知力,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但却真实存在的现象。
“嗯?”张凡虎迅速转头、略微扭腰、双膝微蹲,在第一时间就做好了对突发情况的准备,而且动作幅度适当,避免了打草惊蛇,这种对时间、动作的惊人把握度绝对不是寻常人能做出来的。
出现在张凡虎眼中的是离他约有五十米远三块一人高的条形石,在齐膝深的草环绕下,雨滴打在上面,溅起如花般的水珠。张凡虎刚把微皱的眉头疏开,一把抹掉总想挤进眼里的雨水,突然,一块石头向前一晃!不,却切地说因该是向前挪了一步,尽管离了五十米,尽管那一步很小,尽管风雨使张凡虎眼睛极难睁开,但是他敢肯定那块“石头”的确走了一步,他甚至看到了草丛被“石脚”分开的草浪。没等他有更多的惊讶与不安,在第一块“石头”动了一小步过后,紧挨着的两块石头也向前挪了一步!现在,即使是神经大条的张凡虎想欺骗自己是因为眼花看错的缘故也不行了。因为那三块“石头”尝试着并把步幅慢慢加大了,草丛被分开而相互摩擦发出的沙沙声透过风雨声清晰地传了过来。
危险!危险!极度的危险!这种危险的感觉是张凡虎上百次面对生命危险都不成有过的,这种感觉使人全身骨头发冷,令人不容反抗。头皮发麻,似乎还听见了只有干头发带静电时才发出的“喳喳”声,浑身的汗毛简直要把紧贴在身上的湿t恤撑起来。
“啪!”张凡虎以他这辈子最快的速度、最狼狈的姿势趴在刚起身不久的泥水坑,泥浆四溅。尽管张凡虎紧闭着双眼,而且眼睑上还沾着刚溅起来的泥浆,但还是感觉到了白光一闪,眼前一花,紧接着就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二者时间差不到半秒!以空气中声速每秒三百四十米来算,这个雷在张凡虎头上一百五十米左右!真是风雷压人人欲吹!一般的暴风雨即使看起来只有数十米高,压在房顶上,但闪电与雷声之间的时间间隔怎么也得有一两秒。而刚才这种雷电,即使是在天天雷雨的美洲雨林中拍摄了两年的张凡虎也没见过。没想到因为要赶上一年一度的非洲角马大迁徙,但才到南非半月居然就遇到这种事。
张凡虎郁闷了两秒钟,猛地一跃而起,做好了搏击准备。但一看离他约有四十米远的三块“石头”时,不由得呆了一下:只见最前面的一个最高大的“石头”冒着袅袅青烟!随着雨水的大力冲刷,青烟慢慢的变小了。“啪!”那块“石头”侧身直挺挺地倒下了。
“啊哇!艾娃!哦哦!”离倒下的“石头”约有三米远的另两个“石头”发出了惊恐万分的声音。尽管张凡虎心里还是有些吃惊,但心里也有底了——这分明就是三个或者两个原始部落的非洲人!虽然在二十一世纪初全世界都还有数百上千个原始部落,它们大都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巴西、刚果等地的原始森林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在亚马逊河流域生活的两年里,张凡虎与当地至少十个部落有接触,并拍出了优秀的纪录片。但是还没见过这么——嗯,黑的人。这根本就是几块巨大的烧焦了的碳!
剩下的两个人慢慢地走过去蹲下,又叽叽咕咕地说了一通,言语透露着深深的悲伤之情。张凡虎略微放松身体,看着慢慢向他走来的两个人,他也慢慢地走过去。
当离双方相距二十米时,张凡虎心里又一惊,或许刚才那个巨雷是上天的最后的疯狂,现在雨和雷都小多了,以张凡虎良好的视力可以清晰地看到那两个人身上浓厚的体毛!它们大约有一厘米长,这样看上去黑黝黝的一层,雨水顺着毛尖低下来,让张凡虎想起了小时候亲眼看见爷爷用棕树的棕毛编织的蓑衣!现在看上去它们只是有颜色的区别罢了,张凡虎甚至怀疑他们皮肤是不是干的?
这并不是让他惊讶的主要原因,因为体毛浓密的都市人都很多,更何况是全年赤膊的原始部落人了。这两个人的眉和嘴唇略微向外突出!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用现代人身体特征来解释的,因为,这是生活在二十万年至一万年前的智人头骨特征,晚期智人与现代人几乎一样了,在身体上几乎没有怎么进化了。
只是有很重要的一点,两万年前智人比现代人的脑容量大约百分之十,达到了一千五百毫升!但这并不能说明他们就比现代人聪明,因为智商是由大脑表面的沟壑纵深来决定的,因为这关系到人们思考利用大脑细胞的多少,也就是说,人人脑细胞都是等量的,只是聪明的人大脑能利用更多的脑细胞的原因。但是,如果先天条件不如别人的人也不能自暴自弃,因为如果多动脑可以锻炼脑细胞的活跃性,少量的活跃性强的脑细胞也能赶上众多迟钝的细胞。
生物都是向能更好适应环境、更容易生存下去的方向发展。在人生活工作时,大脑消耗身体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的能量,而休息时却要消耗百分之七八十的能量!所以,如果白白拥有一个大脑袋的人在进化途中会被淘汰,因为,他们很容易被饿死!所以人类的大脑先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而进化。
眼前这两个智人的头就比现代人的略大,再结合他们的其他身体特征,拥有丰富生物知识与推断力的张凡虎几乎可以断定:这是十万年前的智人!也可以说是两个中期智人。
张凡虎一站立不动,他静静地看着这两个慢慢向他走来的智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说出这句话的人太有才了!只要是热血生物就适合这句话,没多少生活经验的人是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张凡虎当然深有体会。中国少林功夫里面就有很重要的一部分——眼功,专门锻炼眼睛。
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很多部队也有这样的训练,比如:09年我国六十周年国庆阅兵典礼,有许多的坦克兵、装甲兵只漏出头胸部分,所以专门特训他们的眼睛。只有看过他们的眼睛才知道什么叫做“炯炯有神”!
张凡虎早当年的部队里当然也受过这样的训练。
在他退役半年远赴亚马逊丛林时,刚进丛林就遇到一只全身漆黑如墨的美洲虎。身负重物的张凡虎当然不可能爬树躲避,因为没人爬树能比过强健又敏捷的美洲虎。
他原地不动地与其对视,身心不动安如山。那才是真正的虎视眈眈,两虎相瞪必有一退。虽然张凡虎取名“凡虎”,但他从来就没平凡过,只是很低调。当时他压住最初的一丝慌乱,静静盯着美洲虎,眼里有着不可抗拒的自信与不怒自威。
如果美洲虎看出你眼中有丝毫的惧色和异动,那它就会一跃而起,瞬间跨越七米距离,用六厘米长的四颗犬齿轻松地咬断你的咽喉和颈椎骨。张凡虎清楚地记得当时他与美洲虎对视了近一分钟,清楚地听见自己的心跳。
最后美洲虎在咆哮了数声都没有见到令它满意的结果后终于转身走了,但它不能输面子,竖起尾巴向一棵树干撒了泡尿,用利爪在地上使劲抓刨了几下,咆哮了两声,看了一眼张凡虎,慢慢地走了,它的意思是:这是我的地盘!当它走了十几米远时,张凡虎仍没动,他清楚地知道:此地的对面——地球的另一面的孟加拉国周边生活的孟加拉虎是世界上伤人最多的猫科动物,而被其伤害的人几乎都是刚转身的一瞬间遭到袭击的!
第二章:史前智人
事实证明,最了解自己的不是知己就是敌人。张凡虎与要至他于死地的美洲虎关系很复杂,但张凡虎很了解它的性格特点,这一条才是最主要的。比如刚才美洲虎临走时突然发出的那几声巨大的咆哮,那其实是许多猛兽的一张王牌。
猛兽一般是不以命相搏的,因为在危机四伏的野外,本来生活在生物金字塔顶端,但如果被猎物的临死反扑而受伤的话就太不值得了,那甚至会相当危险,使其余竞争对手有可趁之机。所以猛兽在遇到有能力反抗的猎物时,有经验的猎手都是先大吼两声;许多猎物在猎手的眼睛威压下明明坚持到了最后,但却被最后的咆哮吓破胆!没错,就是吓破胆囊,许多的动物在遇到巨大惊恐时,很有可能把胆囊吓破。
但是美洲虎的这招在张凡虎这儿显然不顶用了,张凡虎只把它当成了高中上的数学课——耳边风。美洲虎见张凡虎这么轻松地就接下了这招,才会使出最后杀手锏:回马枪。当张凡虎看见美洲虎走了后,在心里长舒了口气——自己当然不可能被它杀个回马枪。
果然,美洲虎一边走,一边有意无意地回头斜瞟,但看见张凡虎的那种安之若素的神情时,终于完全放弃了。
回想起刚才的一幕,张凡虎不禁心中一阵后怕:美洲虎以自己为圆心,画着半径为十余米的半圆!期间还配着阵阵惊心动魄的虎啸。
张凡虎是发自心底地感激教官和对他启蒙教育的爷爷,记得爷爷曾说:“以前的练武之人,白天练体,晚上练神。在漆黑的星空下,集中全身的精气神,逼视星星数小时。先从那些亮的星星开始,当最后能看清那些微弱的小星星时,在夜间视力也相当好,即使年老后,看上去眼睛也是神采奕奕的……”
眼前的智人离张凡虎只有十几米了,他们左手紧握两米长的木矛。张凡虎不愧为一个优秀的动物学家与退役军人,他现在想的是:“嗯,十几年前的一位前辈的确没错,当时他发现百分之六十以上的黑猩猩、大猩猩等灵长类动物习惯于用左手,现代人中男人左撇子也远多于女人。就跟据这两点他推断,史前人类也应该习惯用左手,再深入推测一下:可能是习惯于用右手的女人照顾小孩更多,所以言传身教下,导致了现在的现代人习惯于用右手。这位前辈真是个人才!”
并不是张凡虎神经有问题,到现在这种情况下还胡思乱想这种问题。而是因为细心的他清楚地看到了两个智人那轻微颤抖的右手,这就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是两个对他无危险的智人。
现在,张凡虎可以较放心地打量两个智人了。其中一个足有一米八!这在原始社会能长到这么高时相当难得的。
中国古代喜欢用“身长八尺”来形容男人身体的伟岸。比如“身长八尺”的孔子、齐国谋士邹忌。他们都是读书、当官的人,古时候能读书的人家都是有良好物质基础的,这就为将来他们的“伟岸”打下了基础。
这个一米八的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