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诸多学子仍在皱眉苦思,提笔悬腕之时,乌衣诸郎首位的在家族中排名第十二辈分的那位别称王十二的青年站了起来,淡淡道:“小生不才,愿抛砖引良玉。”
说罢,提笔,蘸墨,悬腕,一气呵成。
第十一章【无人落笔】
第三轮比试开始了。
于寿阳楼大厅中气氛严肃紧张平静下暗含波澜。
而在楼外长长凉棚之中纷杂谈话声也不由得稍减音量,似乎深恐惊怕了楼中哪位才子发挥。天气一如既往地炎热,寿阳楼紧邻穿城大河,烈日下水汽蒸腾,凉棚中亦有时令瓜果,但是此处的读书人依旧时不时擦拭汗水。
老儒生有些莫名的紧张。
当传递诗词的青年再一次从寿阳楼里走出来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清晰地看出来他神情上的阴郁,坏消息总不会令人愉快。
“乌衣诸郎新诗到!”
莫名的,老儒生觉得这人的喊声与操办红白喜事的人十分相似。唯一需要他分辨的是这人是主红事还是主白事,是报喜还是唱忧。
这次传诗青年手里的纸张格外的厚实,那厚度粗粗看来竟然有上一次的三倍高度,当大家纷纷传阅开始的时候才发现这并不是一首诗,而是整整三首。
“三首……乌衣诸郎这么快就将这一轮的三首诗定下来了?”老儒生有些吃惊,但是神态依旧故作轻松。
每轮比试无论是沈城学子还是乌衣诸郎都要从各自阵营的几十份诗作中选出三首最好的,可是上两轮双方都是慢慢地一首一首地定下来,节奏有序有力。
而这次诗题才公布不久,乌衣诸郎竟然就已经选定了参加比试的三首最好的诗词,这速度实在不能说不快,而相对的,沈城学子却没有一张纸送出来。
“先生,这三首诗如何?”
年轻的学生皆面带紧张地询问观诗的老师,而老师们则集体沉默。
“这诗……我看也很一般嘛。”小乔捏着一张纸砸吧砸吧嘴,然后一挥手向其他人看去:“是吧?”
可惜无人应答。
“先生?您说呢?”他又看向老儒生。
“闭嘴!”忽然老儒生狠狠瞪了他一眼,须发半百的老头子这一眼极其锋锐,吓得小乔一哆嗦只觉得临面一柄刀砍来。
无人理会的袁来也偷眼瞅了一眼,然后忽觉好生佩服。
真的是一首好诗,虽然没有摆脱传统的菊花诗形势但是这一首寥寥几句已经将秋菊描写得尽态极妍,没有道理不是好诗的。
忽然之间有一位先生开口道:“他们如此之快就选定三首诗,这必定不会是临场所作!这三首诗质量皆属上乘尤其是王家十二郎这一首更加是高妙,定然是早就做出并经过多次锤炼之后今日才拿出的!”
其声微怒,似深感不公。
“没错!他们这是早有准备以有心算无意!”
只是这几人的话却并没有引动多少人义愤填膺,待他们抱怨完毕便有人道:“菊花诗哪有人没有作过?只要是自己所作此时拿出来也无可厚非,沈城学子难道肚子里就没有几首以前作的诗不成?拿出来正面比较即可,谈什么是否为现场做作实在无趣。”
“行了!争辩这些有何用处?现在只期盼我沈城大才能作出更好的诗词才是正经!”一位古板的老先生说道。
“可是……这三首已经将菊花之隐逸气质,寒霜品性写尽!这让我沈城学子该如何是好?就算是有人做出堪比这三首的诗作,但是时间已经在此三首之后,必然也无法比及!”
议论纷纷中气氛渐低,只是众人争吵谈论了好一会儿才发觉不对,这么久了怎么我沈城依旧没有诗作送出?
渐渐地人们目光投射在寿阳楼门口,神色紧张。
而在众人看不到的厅中,气氛则一分为二迥然不同,谢家十八郎饮了一口茶后慢条斯理看了对面人一眼,然后催促道:“茶都凉了,诸位沈城读书人可否开始作答?”
王十二却淡淡道:“贤弟稍安勿躁,再等他们三盏茶又何妨?”
这话不凶猛不爆裂不锋锐但是杀伤力却极其巨大,沈城在座学子脸色皆是涨红一片,手里的笔沉了又沉却是无法落下!
他们已经被对面三首诗震住了心神,此时只觉得肩上沉重万分但心中却毫无自信!
对方太强,他们自衬不敌,竟然无人敢于落笔!
唯有刘重湖默默看着桌上写好的诗文,暗暗对比对方诗作,唯有心中叹气。
他的诗作并不比对方逊色多少,只是这比试要的是三份诗作,他一人实在独木难支。
这时候对面谢十八忽然道:“刘重湖刘公子可是写好了?”
不等他回答,谢十八便笑道:“既然写好了就拿出来吧,刘公子的诗作我们十分佩服,至于其他人……呵呵,一群无能之辈还等他们做什么?”
“稍安勿躁,”王十二似有嗔怪地看了谢十八一眼,又重复道。
顿了顿,又道:“好诗需要时间酝酿,或许我等在此枯坐到太阳西下,也就能观赏到几十篇名传千古的佳作也说不定。”
“是吧?”他笑了。
……
……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自然更没有不透风的寿阳楼,当厅中情形传出来之后,顿时引爆一阵义愤填膺。
“厅中我沈城学子除刘公子外竟然无人敢于落笔!这真乃是奇耻大辱!”
“听听那王谢两家说的什么话?!等到太阳西下静待传世名篇,呵呵,这简直就是指着鼻子羞辱!
“我沈城该是何等无能?即便不敌也好过未战先降!”
一群读书人之间的义愤没有市井泼皮嘴巴里那么不干不净,但是愤怒郁积之气尚犹有过之。
“奇耻大辱!”老儒生这下脸上的风轻云淡瞬间就变成了风卷残云,花白的发须如同老猫发怒一般直立起来,他狠狠一拍桌子,竟然震得厚实桌板都晃了三晃,正郁闷地埋头啃西瓜的袁梨吓得一哆嗦,再抬头时候只是一脸无辜与茫然地看着忽然炸锅了一般的凉棚,嘴角的淡红粉色西瓜汁也来不及擦。
桌山其余人也是纷纷怒喝,似对本地学子的不争气失望透顶,忽然一青年高声道:“乌衣巷欺我沈城无人?!厅中学子不敢落笔不代表我沈城无人!”
说罢,他猛地从书箱中扯出纸笔,喊道:“我也是沈城青年学子,写一首诗参与比试也不算违规!”
喊完竟然真的就挥笔写了起来,这一下顿时仿佛是打开了众人的思路,一些义愤的年轻人纷纷开始寻找纸张。
一时间凉棚之内乱纷纷一团。
“先生,这可合规矩?”小乔愣道。
“自然是合!他乌衣巷只说是来我沈城会一会青年才俊,可没指定何人参加,按照规矩这里只要是年轻人皆可和他们比斗一番,如果不是楼中座位已满,这里的人皆是楼中座上宾!我沈城于学问上可以失败,但是气势上决不能失!你!也要去写!”
“我也写?”小乔指着自己哭丧着脸道:“我的诗可拿不出手啊!”
“说什么废话,快去!”老儒生喝骂道。
而楼外的动静终究还是引起了楼内的注意,坐在一楼正位上的几位翰林儒士也是对此很是惊讶,不过他们却没有阻拦而是面带微笑地点点头。
而楼内学子也是一脸惭愧地纷纷落笔,一时间气势倒是上扬几分。
“乌衣巷诸郎可否再静等片刻?恐怕沈城学子诗作太多要花费时间甄别一番了。”首座翰林问道。
王十二颔首微笑:“当然。”
只是神色上却毫无畏惧:“比试诗作可是和人数无关的啊……”
……
……
“少爷,您干嘛去?”袁梨忽然看到自家少爷起身。
袁来看了看棚中乱像,见根本无人注意自己,便笑道:“我去上个茅房。”
“那我陪你去。”说着,袁梨就放下了瓜。
袁来急忙按住了他,命令道:“我自己就行,一会儿就回来,你继续当你的吃瓜群众吧。”
说完他急走几步一头扎进了纷乱的凉棚,等从人群中钻出来的时候,手里已经有了几张纸和一支笔。
第十二章【他年我若为青帝】
无论上辈子还是这辈子,袁来都不是一个喜欢吟咏风月的风流才子,他喜欢枪械胜过于喜欢毛笔,他喜欢哲学书籍胜过唐诗宋词。
但是他曾经练过很久的字,所以要临摹很多的文章,要写很多的句子,所以他记忆里有很多的诗句。
关于菊花的不多也不少总归是有一些拿得出手撑得起台面的。
他原本并不打算掺和,即便是小乔一个劲儿的刻薄尖酸他也浑然不放在心上,但是当他看到沈城学子被压的不敢动笔的时候,他就开始不高兴了。
这里毕竟是沈城,是他这个身份生活了很多年的土生土长的故乡,如今竟然被人打上门来,打上门来不要紧,要紧的是竟然要输。
袁来不喜欢输,即便输的不是自己而是这座城市,他依然觉得不舒服。
这些日子袁来也偷偷翻了不少的书籍,对大启的历史文化也粗粗了解,熟悉的几位诗人的名字却是全都没有,这世界终究是和原来的不同,这倒方便他行事。
“秋菊为题,要是依然走传统的路子不写出新意出来那八成还是要输的。”他低声自语,躲在偏僻无人的角落埋头苦思,想了一会儿忽然抬起头来。
一个人名浮现在他的脑海。
……
……
寿阳楼门口人群蜂堵,雪白纸片纷纷自此递入大堂,有下人专门收集众人的诗作一并送入,袁来将自己写的两张纸趁乱也塞了进去,然后便一脸轻松地回到了座位。
他写了两首诗,本打算写一首就好,但略微思索就又多写了一首,怕的是沈城学子太过无能,也防乱糟糟弄丢。
等这一阵风波过去,凉棚里人们就开始紧张了起来,毕竟写诗之时全是一腔热血,而热血散了才想起来自己的半斤八两就算是扔了进去恐怕也不够人看的。
见不少年轻学子目露紧张忐忑之色,有上了年纪的读书人便纷纷宽慰,大抵无外乎输人不输阵这五个字的花式版本。
小乔也被迫作了一首诗,只不过自家本事自家懂,他倒也还不是那种眼睛顶在头顶的家伙,只不过即便心知肚明自己那两下子上不得台面但是心里未尝也没有一丝一毫的对奇迹的期盼。
特别是当他看到安安静静坐在椅子上的袁来的时候,心里自信陡然上了一个台阶:“袁大才子刚才有没有作诗啊?”
小乔瞥着眼睛,阴阳怪气。
袁来看他一眼,没有理会。
寿阳楼一楼里忙忙碌碌遴选,二楼上谢园和那人一同起身。
“看这时辰,楼下的诗词比试也该快有结果,王夫子阁中辩论怕是也将结束。”谢园笑了笑,一身洒脱,神情淡淡倒不像是领队挑战全城的,反而更像是一位过城的游览景致的客人。
“谢先生倒是不担心一楼战果。”男人轻笑。
谢园摇摇头叹道:“我倒是盼着自家的子弟能输上一城,可是老天也得让我如愿不是?”
“您的这话要是传出去可真不好听。”
谢园浑然不在意,只是提步和男人一同慢慢向楼下走去,对这句话倒是没有做出直接回应。
“走吧,看看最后的结果,不过不出意外沈城还是要输掉的,看了他们的诗文也就是那刘重湖才思算是鹤立鸡群,可惜听说他志不在科举,反而对修行更感兴趣,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带他去你们北宗走一走?”谢园悠然道。
那人点了点头,含笑道:“如果有缘也未尝不可。”
……
……
等他们二人出现在一楼大厅中的时候,对沈城学子的诗作整理也已经完成,诸多名流学问大家一一将百十份诗作过目,共同审查评价打分倒是一派忙碌景象。
几位老者更是被簇拥在首座周围,拂着花白胡须不断对雪花一样的诗作品头论足。
沈城毕竟是十大名城之一,大学问家历史上也出过多名,自然也不是任凭乌衣诸郎拿捏的软柿子,加上此题环绕“秋菊”,几乎只要是个读书人就写过这方天地间这株惯常花卉,梅兰竹菊既然被称作四君子那必然不是虚名,谁人又没有几首相关的得意诗作?
沈城学子集体家乡荣誉感涌动,倒是纷纷把压箱底用来勾搭书香门第千金或者调戏青楼歌姬的本事都使唤了出来,倒也是佳作频频显现,让几位老先生看的十分过瘾。
“晚菊绕江垒,忽如开古屏。莫言时节过,白日有余馨……这首不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