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的是院门——我用小刀拨开了门闩,就在这时候,我听到了招娣的哭声。”
这也就是说,招娣是在杨大顺离开谢家后不久醒过来的。
“你把回到家以后的情况说一下。”
“我本来以为,往床上一躺就没有事了,结果还是被王娟发现了。王娟还发现了我胳膊肘上的血——胳膊肘上也沾了一点血。我知道瞒不住了,就一五一十地跟王娟说了,女人是经不住吓的,我担心她说漏了的嘴,就和她商量好了该怎么和警察说。我们在厨房刚商量好,谢永国就来敲我家的门了。”
“不一会,村子里面的人都到谢家来了,谢永国的老婆一边保护现场,一边和乡亲说谢家的事情,她只听到了招娣的哭声,但谢永国没有听见,这——我们就放心了。”
“这是为什么呢?”
“谢永国没有听见,我们夫妻俩也可以听不见。只要我们两家反应的情况没有什么大的出入,我们就不用担心什么了。”
“不过,王娟——她打心眼里面还是不相信我的话。”
“是啊!我当时脑子很乱,虽然大顺不是什么好人,但他横竖是我男人,我——我就跟着他说了谎,骗了公安同志,现在想一想,很对不住公安同志,更对不住家财兄弟和凤英嫂子。当时,如果我们说实话,说不定案子早已经破了。事情过去了这么多年,大顺又没有看清那两个该死行温,遭天谴的脸,要不是被逼到这个份上,我还是不会说的。”王娟道。
第一百零二章
“大嫂,你们现在说,为时不晚。只要杨大顺说的实情,对我们的侦破工作就一定会有帮助。”
“天地良心,事情都到了这个份上,我要是再说假话,那天上的雷公也不会放过我。郑局长,我可以指天发誓,我刚才说的,如果有半句假话,就让雷公在下雨打雷的时候劈死我。”
“你要感谢你们的女儿小翠,你们生了一个好女儿啊!”
“可不是吗?现在,我的心里踏实多了,这件事情在我心里憋了五年多,要是不说出来了,这心里一辈子都不得安生。”
“行,今天的谈话就到这里,回去以后,如果想起了什么,请随时告诉我们。”
“那是一定。”
郑峰和李云帆将杨大顺夫妻俩送出院门。
三月八号,吃过中饭以后,郑峰把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案情分析会。
在这个案情分析会上,经过讨论,大家形成了以下共识:
第一,凶手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女人脚上的黄颜色塑料凉鞋和腿上——或者脚踝上的疤痕是调查的重点。
第二,凶手和谢家的关系很熟,可能还不是一般的熟悉,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能知道谢家财夫妻俩藏钱的地方的人,应该是和谢家关系非常亲密的人,杨大顺也知道谢家藏钱的地方,但他是在深夜潜入谢家财家才发现的,什么样的人能在和谢家人相处的过程中——在无意之中发现谢家的秘密呢?只有和谢家走得最近的人。
第三,凶手是在谢家财和周风英认出他们的真面目以后才杀人灭口的。谋财是凶手的唯一目的。
第四,凶手在杀害周凤英和掐昏招娣的时候,都表现出他们的不忍,只有和谢家关系亲近的人才可能有不忍之心。
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一个死结,一方面,种种迹象表明,凶手和谢家的关系非同一般,同志们,包括刘长松他们,在最初的调查中都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另一方面,同志们已经和周凤英的兄弟姐妹一一接触过——并且一一排除了他们的嫌疑,事实证明,他们和“6。30凶杀案”没有一点关系。这就是死结。除了同志们已经接触过的和谢家关系比较亲近的人之外,还有谁和谢家过从甚密呢?此人藏匿之深,让同志们颇费思量,此人究竟是谁呢?大家明显地感觉到此人的存在,可为什么踪迹全无呢?
现在,案子唯一的线索只剩下那只黄颜色的塑料凉鞋了。
吃过早晚饭以后,郑峰、李云帆、刘长松、张鹏和王萍驱车前往周家营。
五点钟,汽车驶离谢家集派出所的大门。
汽车照常停在张庙油坊的院子里面。
半个小时以后,郑峰一行走进了周家营。
同志们走进周金锁家的院门,堂屋里面响着缝纫机的声音,大娘正在厨房里面烧饭,那条狗好像认出了同志们,只是礼貌地叫了一声。
狗的叫声招来了招娣的舅母大莲,她将同志们引进堂屋。
第一百零三章 不能喝酒
大娘也跑进了堂屋:“郑局长,有啥子要紧的事情?”
“招娣在家吗?”
“招娣到大塘洗衣服去了。你们等一下,我去叫招娣。”大娘一边说,一边朝院门走去
五个人在堂屋坐定。
五分钟左右,招娣右手臂上挎这一个竹篮子走进院门,大娘手里面拿着一个棒槌跟在后面。
大莲接过招娣手中的竹篮子,放在厨房门口的石磨上,将招娣领进堂屋,然后到厨房烧饭去了。
王萍将大娘扶到板凳上坐下。
“郑叔叔,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招娣,你好好想一想,在和你爹——你娘接触的女人中,有没有穿黄颜色塑料凉鞋的人呢?”
招娣眉头紧蹙,做沉思状。
“塑料凉鞋的鞋帮成渔网状。”郑峰想启发一下招娣。
“穿塑料凉鞋的女人倒是有,但穿黄颜色塑料凉鞋的女人,我没有见过——叔叔,我一点印象都没有。”
“大娘,请您也想一想,在和您女儿周凤英来往——或者和您女儿家关系比较亲密的人中,有没有穿黄颜色塑料凉鞋的人呢?”
“没有,郑局长,您讲的这种鞋子,只有城里的女人才会穿,咱们乡下的女人,整天和泥巴打交道,穿这种精贵的鞋子,没法干活,也不合身份。”大娘一边说,一边走出门外,朝厨房喊道:“大莲,你过来一下。”
大莲一边用围巾擦手,一边走进堂屋:“娘,您喊我?”
“大莲,您好好思量思量,在你见到的女人中,有没有穿黄颜色塑料凉鞋的人呢?”
“没有,咱们农村的女人,思想都很保守,没有人穿这种颜色的塑料凉鞋,反正我没有见谁穿过。”
大莲说的也是事实,文革十年,衣服的颜色,不是灰色,就是蓝色,要么就是黄颜色,我们所说的黄颜色是土黄色,而且这种土黄色只限于黄军装,当年的红卫兵和造反派,都以穿黄军装为荣,如果衣服的颜色太过鲜亮,太过晃人的眼睛,那就是封资修,那就是小资产阶级情调。
招娣,招娣外婆,招娣舅母的记忆里面没有黄颜色塑料凉鞋的信息。
“招娣,据我们所知,出事的那天晚上,你爹回家很迟,而且还喝了不少酒。你有没有印象呢?”
“我爹到家的时候,我已经睡着了,他什么时候回来,我不知道。”
“招娣,你爹经常在外面喝酒吗?”
“我爹很少喝酒,我爹不能喝酒。”
“这是为什么?”
“他经不住别人劝酒,我爹是一个老好人,我娘怕我爹吃亏,伤了身体,就不让我爹喝酒。他只要一喝酒就醉,有一回,他在外面喝酒,结果被人家送回家,那一晚上,我娘被折腾的够呛,除了闹人,吐得一塌糊涂,最后连黄疸都吐出来。那一次,我爹在家里躺了两天多才缓过神来。我有点想起来了,那天晚上,我隐隐约约地听到我爹和我娘嘀嘀咕咕了好一阵,但我不知道他们说些啥。”
第一百零四章 寻找鞋子
“你爹平时会和什么人在一起喝酒呢?”
“不知道,他为人家运砖瓦,一般人家都会留他吃饭。”
在郑峰和李云帆看来,案发当晚,和谢家财在一起喝酒的人,很可能就是杀害谢家财夫妇的凶手,如果不是酒精的作用,谢家财的反应不会那么迟钝,酒精和安眠药一样具有麻痹的作用。只有在谢家财和周凤英神志不清、反应迟钝的前提下,凶手才能得手。把谢家财灌醉和在碗里面放安眠药,目的是一样的。
遗憾的是,同志们这次到周家营来,没有寻觅到任何线索。
临离开周金锁家的时候,郑峰示意王萍将五百块钱交给了大娘,当然是在大莲不在堂屋的时候交给她的。五百块钱,毕竟不是一个小数目。
“郑局长,这钱是怎么回事情?”老人并没有接王萍手中的钱。
“这是杨大顺让我们转交给您的,他曾经向谢家财借过两千块钱,他只攒了五百块钱,余下的钱,他们夫妻俩会尽快交给您。”
“我和老头子怎么没听大顺两口子提过这件事情啊!”
“他怕我们怀疑他和谢家财夫妻俩的死有关系,所以,迟迟没有提这件事情,他们想等合适的时候跟你们提这件事情。”
“那么,杨大叔和我爹娘的死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招娣还是非常敏感的。
这个问题不是太好回答,说杨大顺和“6。30凶杀案有关系,可没有事实做依据,说杨大顺和案子没有关系,可杨大顺确实在案发当时出现在现场。
“我们正在调查,相信我们一定能把这个案子查一个水落石出。”
大娘朝厨房里面瞥了一眼,然后掀起棉衣的下摆,解开用布条做成的腰带,将钱卷进了腰带之中。
大娘和招娣将同志们送到村口。
同志们走出很远以后,祖孙两人仍然站在村口的老槐树下。
郑峰加快步伐,看到老槐树下的两个模糊身影,郑峰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下面,郑峰和他的战友们只剩下塑料凉鞋和疤痕这两条线索了。在回谢家庄的路上,郑峰和李云帆商量好了下一步的工作:先设法找到那双黄颜色的塑料凉鞋,找到凶手难度很大,但找到凶手脚上穿的鞋子,应该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到县城和集镇以及各供销社,凡是买鞋子的商店查一查,就一定能找到这种鞋子。当然,在调查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杨大顺带上,他见过这种鞋子,必须由他来辨认,只要能找到这种鞋子,然后再用这种鞋子去寻找穿鞋子的人,或许会有结果。
回到谢家集的时候,天已经黑透了。调查的工作只能放到明天早晨进行了。
回到谢家庄,郑峰把杨大顺请过来,说了自己的想法,杨大顺非常爽快地答应了,他还说,只要看到这种式样的鞋子,他一定能认出来,那天夜里,在他的脑海里面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那只黄颜色的塑料凉鞋——自己永远都忘不了那只鞋子。
一夜无事,第二天早上八点钟,郑峰、李云帆、刘长松、张鹏和杨大顺走进了谢家集百货商店——这是谢家集唯一一个百货商店,在这个商店,有一个专门买鞋子的柜台。
第一百零五章 终见踪迹
柜台上只有一个五十岁左右的男人。五个人走到柜台跟前。
中年男人丢下手中的报纸,打量了五个人以后,走了过来,他的嘴上叼着一支香烟。
“张所长,你怎么有空到我们这里来啊!”
“老唐,我们跟你打听一件事情。”张鹏站在柜台的外面。
“什么事情?”
“你在这里工作了多长时间?”
“有十年了,怎么了?”
“在五六年以前,你们有没有卖过一种网状的、黄颜色的塑料凉鞋?”
“你们等一下,戴菊仙马上就到,她在鞋柜干了年,她应该能记得。她既负责营业,又负责进货。”
“你们是几点上班?”
“八点,但一般人都会稍微迟一点。你们先抽烟。”老唐从口袋里面掏出一包烟来。
老唐的香烟还没有抽出来,张鹏的香烟已经递到了老唐的手上。
老唐将五个人领进柜台里面的一间办公室。
大家刚坐下,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女人走进办公室。
老唐站起身:“张所长,她就是戴菊仙。戴菊仙,张所长他们找你有事。”
“找我什么事啊?”
王萍站起身,将板凳让给戴菊仙。
戴菊仙谦让了一会,才欠着屁股坐在板凳上。
“戴菊仙,张所长他们想问问我们柜台有没有卖过黄颜色的女式塑料凉鞋。”老唐道。
“鞋帮成渔网状。”张鹏补充道。
“我们这里不进这种货,我们服务的对象,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在鞋子的颜色和款式地上不讲究。乡下人一般不买塑料凉鞋。你们可以到县城的百货商店去看看。”
紧接着,戴菊仙和老唐领大家到后面的仓库看了看,现在,正值冬末春初,凉鞋是不会放在柜台上的,今年,凉鞋还没有开始进货,仓库里面的塑料凉鞋是以前卖剩下来的。
两个人领着大家走到一个货架跟前,货架上放着几个纸盒,戴菊仙将纸盒子一一打开,里面放着一些塑料凉鞋,颜色不是灰色,就是浅蓝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