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觅仙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聊斋觅仙路- 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玉叔顿时涨红了脸面,道:“国师此言差矣。所谓天子代天行范,权柄鬼神。国师现在既然代天子柄国,自然也是一般。吾等侍奉天子,如今规劝国师,原本也是正常。”

傅说顿时面色一肃:“宋大夫莫要气恼,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天子有权册封神灵,如今傅说cāo持国之大政。行的是天子的权力。所以大臣有义务劝谏。

“还请国师收回成命,”宋玉叔道:“以免给后世留下极坏的例子。”

傅说笑道:“这种事情,你就不懂了。我这是千金市马骨,只是为天下神灵做榜样而已。你也知道,如今神帝无道,暴雨连绵成灾。我驱使天下神灵。搬运云气,而大部分的神灵却都是敷衍塞责,不肯认真。所以我才这般奖励响水河神的忠勤任事!”

宋玉叔还是道:“国师此为权术,不足为万世之法。便是奖励,也不该这般太过!天下神灵升迁贬谪自有制度,岂能这般轻易……”

赏贵小,罚贵大。赏赐应该惠及最小的人物,这样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而惩罚,却是要在最尊贵的身份最高的身上开刀。这样才能杀鸡儆猴!

傅说本来就抱着这个意思。但是这其实却是出自兵书之中,确实是权术。而宋玉叔所言的万世之法,却就是垂范后世的制度。这么看来,自己真是开了一个很坏的头!

以傅说如今的身份来说,毫不夸张的说要被后世当做是圣人看待。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记载入史书之中,成为后世做法的依据。

两个世界古代的法律都是一般的习惯法。就如同汉朝刚刚建立的时候。朝廷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是刚刚洗干净脚的泥腿子。如同叔孙通这般的儒生也不过大猫小猫两三只而已。

所以指望这些泥腿子去治理天下。他们确实不知道该如何治理。一件事情的对错,要怎么处理,往往就是要去翻古书,看看古代的那些贤君良臣们是如何去治理的。

这便是汉代最重“故事”的由来,所谓的“故事”并不是现在讲的那些消遣的小说故事。而是古代发生的案例。要用古代的案例作为行政立法的依据。

这般习惯传承下来,历朝历代的先代皇帝的所作所为就最容易成为习惯法。所以这也是古代对皇帝这般有着极高道德要求的原因之一了。

后来的人不知道。以为做皇帝太可怜了。那些儒家大臣太过迂腐,什么都要管,言行举止,甚至上床睡觉都要管,管的太宽云云。却不知道。这都是有着实际的需要的。你享受什么样的权利,便应该承担什么样的义务。

只是这般高的道德要求,皇帝也是人啊,虽然号称天子,但是实际上也是**凡胎。哪里受得了这般事事约束?所以往往和儒家大臣起了冲突,越是终于原则职守的大臣,越不受皇帝待见。反倒是那些佞臣,因为会讨好皇帝,所以反而会受宠。

这也就是亲贤臣,远小人叫的这么响,可是历代皇帝还真没有几个能做得到的。很多时候,皇帝明明知道你是忠臣,但是我想日子过得轻松,就只能把你赶的远远的。

一个普通人身边有人罗嗦,天天跟在屁股后面不厌其烦的告诉你这个该做,哪个不能做。这谁都还受不了,更何况大权在握,执掌天下的帝王,很难不起逆反心理。

便算是唐太宗李世民这种以虚怀若谷,纳谏著称的皇帝,也被魏征管的这不能养鸟,那不能乱来的。虽然都虚心听取了,内心还不是继续了许多不满愤怒。所以等魏征一死,找个机会就把魏征的碑给砸了!

所以这道德治国,便很难实行下去。

“是我做的错了!”傅说昂然承认道:“这是响水河神的善举也需要褒奖,而且现在神阶升迁制度也没有确立。这事情便这样过去吧。等日后制度确立下来,自然要按照制度来办,不会在胡乱越级升迁!”

宋玉叔肃容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国师既然知道自己错了,何不直接改过来,何必推脱制度!”

傅说苦笑:“我现在出口成宪,言出法随。一言出去,响水河神已经成了云鹿泽的大神。他既然没有犯错,怎么能无罪贬谪呢?那岂不是错上加错!”

是啊,傅说一眼出去,这响水河神已经成了云鹿泽的大神。人家又没犯什么错,你怎么能轻易削去人家的神职呢?

宋玉叔道:“国师既然知道自己一言一行都法天行道,日后当要三思而后行。不过这件事情既然错了,便要受罚。臣是臣子,不敢议之,请国师自裁。”

这便是逼着傅说不仅要认错,而且还要自己惩罚自己了。傅说苦笑,终于见识到了儒家大臣的难缠了。连他这般的修养,就有一些快要不能忍受的程度了。

“好吧,免去我一年的俸禄,如何?”傅说道。

“如何自裁是国师自己的事情,臣子不敢与闻。只是国师为君,享受天下人供养,又何来俸禄一说?国师不如明发罪己诏,下诏天下,袒认自己的过错便可!”

要是换了一个皇帝在,便是再好脾气。也被宋玉叔这种蹬鼻子上脸的言语给惹毛了!他妈的,老子不过就犯下了一个小小的过错而已嘛,你这厮居然还抓着不放了。居然让我发罪己诏,那不就等于是在全天下百姓面前自己打自己的脸么?

傅说深吸口气,神光隐现,重新又变得古井无波:“宋大夫此言正是,便这般办吧!”

好不容易打发走了宋玉叔,杨韵来便又重新出现,失笑道:“此人让我想了一个人!”

傅说好奇的道:“是谁?”

“傅青主!当年我和青主公同殿为臣,青主公便是这般的脾气!儒门当有新的继承人了!”杨韵来含笑道。

傅说摇头失笑:“便是我这般样子,都差点来气。换了别的皇帝,肯定是不待见这些儒门大臣的,难怪这儒家之道不能大行于世!”

以道德治国,只是技术条件不允许下的一种无奈办法而已。可以儒门却将这道德看成了最重要的,以礼仪来维护道德。渐渐的便舍本逐末起来。

“国师当真要立神庭制度,确立神位阶级么?”杨韵来又问。

傅说颌首道:“早有这般想法,只是手下没有这般人才。又太过忙碌,一直没有顾得,如今见了河伯,忽然想起来,河伯便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

“我?”河伯杨韵来听了一惊一喜,确立整个神道秩序,这是何等的丰功伟绩?当下好不推辞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耳!这事情便交给我了!”

他说完,才发现傅说似笑非笑的盯着他看,不由老脸微红。即便他是神躯也是一般。这般重要的事情,怎么可能交给他一个人去办理?这是多大的权力?

杨韵来,马上改口道:“小神当仁不让,愿意去请青主公来。辅佐青主公修订神道阶级秩序!”

傅说这才满意的点头:“天地人三界,最为基础的是在冥土,最为重要的却是在这人间大地。只要我们重新确立地人两界的秩序,天地法则自然会生出变化。到时候,看那两位神帝如何自处?待得冥土和阳世的法则重新确立之时,便是神庭败亡之日!我与神帝之间的战争,靠的已经不是力量……”

这些话杨韵来很聪明的一只耳朵听了,另一只耳朵出去。这种层面的事情,已经不是他能够插手其中。看傅说再没有其他吩咐,杨韵来,身影一闪,便来到国师府的后院。

第十七章新天帝一

看见一座观音庙安安静静的在包围在竹林之中,竹影婆娑,冷风扫月。即使是在皇城之中,世间权力最高的所在,依旧有着遗世dúlì的感觉。这便是新神慈悲观音了。

杨韵来不敢多看,微微施礼,便一步跨入庙宇之中。慈悲观音放出一点神光,笼罩在杨韵来身上,下一刻,杨韵来就出现在了冥土。

冥土看起来似乎和旧日一模一样,但是以前随处可见的孽障便少了许多。一大队骑兵呼啸而过,见到杨韵来身上的神光,顿时不敢怠慢,连忙在马上施礼。。。

这些都是地府的兵马,杨韵来虽然是河伯,但是和地府毕竟不相同属。微微还了半礼,却问:“各位是执行什么公务么?”

“我等奉给位鬼王之命,剿灭那些在冥土之中私自割据一方,擅称帝王者,一律押入地狱受苦!”

杨韵来哦了一声,心里明白。这冥土之中自从地府设立,十殿鬼王分治之后,便不复旧日格局了。以前还有那些阴山鬼王,黑山鬼王之类的。占据一座大山,势力直达冥土,自称鬼王,割据一方的现在统统都要被消灭掉。要让整个冥土,都接受轮回的新秩序。

双方别过,杨韵来心头火热。看起来新的时代当真要来临了,不仅是人间的情势大变,便是冥土之中的也是有新的变革。在这变革的大潮之中,能占据什么样的位置,那就要看自己的表现了。。。

原来在神庭统治的时代,像是杨韵来这种没有跟脚的神灵,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便是那东河的河伯之位,还有那么多的人的觊觎,时时刻刻都如履薄冰。

但是现在不管傅说主导下的天庭如何建立。自己只要做好了规划神阶之事,便是无上功德。未来不愁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九层之台的阴影似乎扩大了,杨韵来似乎有着感觉。九层之台笼罩的范围似乎又扩大了许多,滞留在九层之台下的鬼魂在冥土安居乐业。再不会受到孽障,和那些冥土三君主的sāo扰。

不过这些也只是暂时的,随着轮回建立。慢慢形成法则。越来越严密,日后很少再可能有鬼魂可以在阴司之下定居。

这段的法则都要剥落出去,成为慈悲观音的权柄。建立救赎之地,使为善者享受福报。直到福报享受完了以后,然后再继续投胎转世,否则太多夹杂着大功德转世的魂灵,也会扰乱阳世秩序。

这些手段,是跟着佛门学来。佛门的六道轮回,便是这般!

而未来还要建立乐土。这却不是给为善者准备的。而是给虔诚的信徒准备的,相当于神国的作用,庇护信徒。使信奉仙道者,可以在死亡之后,转生乐土之中继续修行。

这些都是慢慢需要建立的东西,完备的神道体系,会十分的复杂。而且和西方的那种神道体系绝然不同!

一队队的鬼兵押解着新死的鬼魂,直接押入第一殿去。然后接受判决。转往第二殿。直到十殿过后,魂灵的记忆便会全部都被抹去。罪孽自然也跟着全部都被化解。重新变成白纸一张的新人,这般才能不带着丝毫业力的去转世投胎。

杨韵来是河伯,掌管三百两东河,几十万百姓的供奉。东河虽然不大,流经的地方也不多。但是这水利工程造福百姓太多,虽然神位不及归山君那些名山大川之神。但是论起神力来。却差的并不是太大,可以说是第二流的大神了。

进入地府之后,周身的神光就显现出来,在身后就显出了一圈金色的光轮。不论是鬼兵还是魂灵,见到这般情景就都知道这是金章的神灵。纷纷跪下行礼。

杨韵来一路行去,直到第十殿,便见着傅青主在门外相应,显然已经知道了他的来意了。

杨韵来不敢怠慢,不论是现在还是以前,傅青主的神位都远远在他之上。当时他被许多人觊觎神位,还是靠着傅说从中拉线,搭上了傅青主这条线。这才能度过危机,说起来傅青主还算是他的恩人。

“杨兄,许久未见了!”傅青主大笑:“故友重逢,不亦乐乎?”

杨韵来感叹道:“确实是太久没见了,怕有八百多年了吧。当年我们还曾经同殿为臣,说起来当年的事情也是我做的太过了!”说着就赔礼。

“过去的事情还提他作甚?世人都以为杨兄失节,但是我却以为杨兄那是虽然投靠了蒙人,却还是不忍心那东河的工程,半途而废。”傅青主笑道。

这话一出,即使是杨韵来这般的千年老妖怪,也有一种忍不住热泪盈眶的感觉。知我者,傅青主是也!

“杨兄这过程造福桑梓啊,我还要带乡里百姓多谢杨兄。否则我东郡之地,原本贫瘠,水旱频仍,要不是有杨兄的东河。如何能变成那鱼米之乡?”傅青主笑道,却一丝都没有介怀。整个东郡变成了鱼米之乡,但是傅家却被坑苦了,原本的田地都变成了贫瘠之地。

两人叙旧了半天,大有浊酒一杯,笑谈恩仇的架势。却是成神八百年了,昔日的故人还能健在一个,还有什么不能看开的?

“今日我来,便是喝青主公商量天庭神位之事。”杨韵来把话题扯入正题。

傅青主笑道:“是啊,天庭要建立,取代神庭。这些事情,都要预先做好准备。想不到我傅家居然能出这般有出息的子孙,当真料想不到!亏得我昔日还要把他逐出家门去。”

杨韵来便没有接口,这是人家的家务事。何况,看样子,傅说并没有那种忌恨傅青主的态度。想来也是,以傅青主这么老奸巨猾的人,便算是迫于压力,做出一个表面把傅说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