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清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皇清秘史- 第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磕过头拜过把子。这人姓徐,单名一个诚字。从前做过户部的库丁。后来因屁眼里塞银子塞了不少,就大发其财。在前门外开了一座木厂子,生意兴隆。又包过颐和园的工程,赚了三十多万银子。徐诚有了钱,便想运动做官。孝敬了李莲英十万块钱,走他的门路,捐了一个二品衔,又捐了道员资格。李莲英又特别保举他,得了个四川监茶道一缺。李莲英便紧赶嘱咐吏部,把徐诚补上。可巧碰一对头,文廷式就落了空。因此恨李莲英。文廷式心中暗想,李莲英那厮,我虽然势力敌不过他,但是姓徐的这王八蛋须倒运在我手里非要把他弄得做不成,才出我心中之气。打定了主意,又探得那徐诚不但是市侩出身,连一个字也认不得。文廷式大喜,于是暗中写了一个节略,将徐诚运动道台的情形,都写在上面,托一个心腹小太监,送呈珍妃。请珍妃代奏光绪皇帝。珍妃本也是痛恨李莲英的人,又因文廷式是她的师傅,不好推却,便乘着光绪皇帝进宫时候,代奏一番。皇帝大怒,对珍妃说道“李莲英这小子,太大胆了,朝中的臣子,一大半是他的党羽,如果真有能耐,也未尝不可用。”

  可笑他们都是目不识丁,与这徐诚差不多。别的不说,只说那些御史侍郎们都是不知书,不识字的。记得那一次,有一位侍郎,名叫王永化的,忽然递一个摺子请开复黄天爵的原官。又如那一次朝鲜的事,有一位铁御史,奏调用薛礼领兵去打朝鲜,或用檀道济守长城。你说这岂不是笑话吗?那徐诚大约比王永化铁御史还不如。若放他出去做监司大员岂不害百姓。明天我自有办法。”

  说完这一件事,皇帝又与珍妃谈了些闲话,就安寝了。一夜无话。到了次日,吏部照例要将那新补四川监茶道徐诚带领引见皇上。徐诚这天早朝,便靴帽翎顶补褂朝珠的充起官来。到朝房候着引见,不多一刻,内监传旨,宣他在养心殿见驾。徐诚遵旨,到养心殿跪见。徐诚上得殿陛,见珠帘高卷,隐隐地瞧见上面有一个穿黄衣服的人,心中明白,这一定是皇上了,但见威严肃静,不由得心中害怕,两腿直抖,勉强三跪九叩道已毕。俯伏在品级石上,敬听皇帝的圣训。只听上面问道:“你是徐诚吗?”

  徐诚忙答应道:“臣……是……徐……诚……”

  又听上面问道:“徐诚你从前是做什么事的?”

  徐诚更慌了,半晌回答不出来。挣扎许久,才嗫嚅奏道:“臣是做木……厂生意的。”

  光绪帝喝道:“你原来是木厂子的掌柜啊!你为什么不在木厂做事?却来京谋官做呢?”

  徐诚更慌得无法,忙在地上磕头奏道“不瞒皇上说,做买卖的人,没有多大的出息,自然是做官的好,所以想谋官做。”

  光绪帝怒道:“你知道做官多少出息呢?”

  徐诚又磕了一个头奏道:“臣也不想多,只想三十万两就够了。”

  皇帝又问道:“你可晓得做一任道台,有多少俸银呢?”

  徐诚战战兢兢奏道:“奴才听人讲过,做官的靠俸银,是要饿死的,到了任,自有百姓们来孝敬。”

  说到这里,只见太监掷下一张纸,一支笔下来,喝道:“皇上命徐诚写履历,快些写!”

  徐诚听了,吓得魂飞天外,又不好说不会写。一面抖着,一面伏在地下,握着一枝笔,如同千斤一般重,再也提不起来。太监又喝道:“快些写!快些写!”

  可怜那徐诚急得满头是汗,同黄豆一般大,直流下来。挣扎了半天,只写一个彳字。那半边可真写不出来了。太监便将半边徐字呈上去。光绪皇帝冷笑道:“连自己的姓都写不全,还要做官发财呢就叫你上任去,你能干得出好事来吗?反正老百姓倒霉就得啦!来,将他顶子摘下,撵出去。”

  太监听了,赶快上前将顶子从徐诚帽子上摘下来。那两旁侍卫上前一扶,左右扶着把徐诚撵出殿外。徐诚吓得屎尿直流,抱头鼠窜去了。这一段大笑话,顿时轰动满朝。徐诚又到颐和园见了李莲英哭诉一顿。李莲英又气又恨,允许替徐诚报仇。徐诚去后李莲英便与李大姑娘商议,仍由李大姑娘造成谣言,向太后跟前蒙禀,反说文廷式与珍瑾二妃卖官鬻爵。因此才有要打二妃,以及幽禁的事。光绪帝因此太觉伤心,于是又传翁同进宫。到了上书房,翁同行礼已毕。光绪帝又垂着眼泪,将太后幽禁二妃的事说了一番。问翁同可有什么妙计没有。翁同奏道:“只怕此事发生了之后,李莲英还要再进一步怂恿太后,收回政权。那可糟得利害了,依臣愚见,皇帝此时,仍在装做若无其事的样子,不但不怪太后,反说太后办事认真。再把文廷式加以处分,自然太后不疑。李莲英纵有巧言,一时也说不进去,将来再想别法,以除他们,不知皇上以为何如?”

  皇帝道:“翁师傅此言甚是。”

  于是君臣二人又商议了一回,才定了文廷式降级罚俸,以示薄惩的旨意。皇帝又问翁师傅道:“上次朕问师傅物色的人才,现在怎样了?”



  翁同奏道:“臣那年做官会试总裁的时候,曾选着一个才学优长的人,给他中了第七名进士。现任工部主事,此人姓康,名有为,别号长素,乃广东南海县人。他正想上书言事,只因官职太小,不能上达天聪。所呈的几个条例,都被大臣们扣住。他还有一个弟子,名叫梁启超,学问也很渊博,与康有为同是广东人,也深知世界大势。陛下如欲整理朝政,将来可以用此二人。”

  光绪帝道:“师傅既有这等贤才,何不早些保荐呢?朕若知道,也早擢升他二人了。”

  翁同奏道:“皇上且慢,这时尚非擢这二人的时机,大凡要做一件大事,必得慢慢入手,切不可锋芒太露,皇上是天禀聪明的人。对于这种道理,当然明白。若此时忽然擢用了这两个人,被李莲英知道了,见皇上破格用人,又不知皇上有什么大举动,他们更为留心,而且引起疑惑,必又在太后面前造出许多谣言来太后是耳软心活的人,又非常多疑,那时要信了他们的谣言,反把大事弄糟,更为不妙了依臣的愚见,只可暂时忍耐,候机会到了,再擢用新进。”

  光绪帝听了,连连点头,说“翁师傅的话,真有深意,朕就慢慢地再进行吧。”

  君臣二人又谈了一会时事,然后翁同退下。次日皇帝果然下了一道上谕,将文廷式申斥了一番,加了一个降级罚俸的处分。文廷式便奏请告假省亲,就离开北京回江西原籍去了。正是:卖官鬻爵藏私露忧国求贤圣虑长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一百回 辞旧岁太后调五味 贺新年皇帝救二妃
却说皇太后见皇帝不但不以为气,反申斥文廷式,自然心中欢喜。过了几日,皇帝到园内请安,恰巧李大姑娘在殿中。皇帝一见李大姑娘,恨入切骨,两眼直望着她。李大姑娘误会皇帝的意思,便在皇帝面前,十分卖弄。太后命李大姑娘退下,皇帝心中,倒很痛快。正要对太后说话,忽听太后道:“皇帝看李丽嫣人很聪明,面貌又生得美丽,我因碍于礼制,未便给她指婚,但是留在宫中,也有些不便。我想皇帝近来在宫中,似乎寂寞,不如令她早晚伺候皇帝,倒还不错呢!”

  皇帝听了,陡然面上飞红,一时答不出话来,迟了半天,方才奏道:“子臣日夜勤劳无暇安乐,再说宫中寂寞,亦有书可解,至于起居饮馔,有太监们照应,子臣近来连宫女都不许近前,何况李丽嫣呢?额娘这里,留下用罢。”

  太后道:“她在我这里,也没事可干再说我也不是叫你收她为妃嫔,不过早晚伺候着就得啦。”

  皇帝又忙奏道:“子臣见李丽嫣行动轻佻,装饰妖艳,久在宫中,殊非所宜,额娘这里,既然也无事可干,用她不着,如果额娘成全她,不如早些令她出宫,任其择配,也免得误了青春呢?”

  太后道:“这又奇了我时常默察皇上,屡在她身上注目,所以才有意,怎样竟会看错了呢?”

  皇帝笑奏道:“子臣所以注目,正是为她打算,想叫她不要误了青春,仍求额娘准子臣之奏,令她出宫择配吧。”

  太后点头,皇帝退出。次日太后果然准了皇帝之奏,命李莲英将他妹子领出去。李莲英不敢违旨,只得将李丽嫣领回他新造的屋子里。李莲英心中明白皇帝的用意,无非为珍瑾二妃雪恨。因此把二妃恨入透骨,而对于珍妃,更为切齿,暗中道:“好个珍妃,将来我定叫你死在我手里。慈禧太后在颐和园中住了许久日子,光阴迅速,不觉已是鼓催人。皇太后便由园中起驾回宫转瞬又是年底。由二十六日早晨起,太后升座,宝座前设下一张长大的紫檀案子。皇后,大公主,在皇太后左右侍立,众人站在大案四围。案上铺着大红毡子,放着十余份针线簸萝。太后命取袍褂料一份,太后说明袍褂长短肥瘦尺寸,皇后用剪子去裁袍子,大公主裁褂子,裁褂已毕。命瑜,晋二妃各做一件。太后对皇后说道:“妇女们第一要学针业所以我朝家法,皇后贵妃们,必须懂缝纫之学。今天就是为这个道理,这是历朝的祖制。”

  二十八日早晨,太后又升座。各府格格排班而入,敬献所做的荷包,由瑜晋二妃陈列案上。都标明各位格格的名字,排齐之后,太后阅看,评定优劣。有做得不好,由太后亲自教训。二十七日早晨,太后换上一件青布皮袄,皇后穿上青布袍子。由太后率领着各府格格到御房做菜。太后对众人说道:“为妇女的,要晓得亲操井臼,调和五味。我朝祖制皇后贵妃,亦须于今日练习。”

  说着太后便亲自把袖口挽起,拿着菜刀,先切猪肉,皇后也跟着拿刀切白菜,瑜,晋二妃忙着预备作料,配合油醋。然后太后拿起炒勺,就着火炉炒起来。不多一刻,热气腾腾,把一碗炒肉白菜已炒好了。太后说道:“这碗菜名叫百岁菜大家都得吃一点的。”

  于是赏给大家吃了。太后又命各位格格也学着炒菜。一时刀勺齐鸣切的切,炒的炒,不大工夫,都做好了。各人所做的菜,都标明姓氏,呈与太后阅看,太后阅毕,又尝了一尝,却还咸淡合宜,并无挑剔。只尝到礼亲王六格格的一碗豆腐,太后觉得难闻,便教训了几句,然后众人退下。二十八日早晨,皇太后又升宝座,教导各位格格们,应对进退的礼节。有不对的,太后便训诲一番。二十九日上午,又派皇后教导众人洗衣服及打扫屋宇等事。这三天已毕,祖训上的事,全干全了。到了下午,太后宝座前仍是放着长案一张,案上设洋烛一对,绿瓶一双,松柏树枝一束。两边设长方木盘两个,内盛江米面粉。又有瓷缸两个,内盛杂样蜜果。每人面前,设瓷大碗一个,方白布十余块。先由皇后动手去做,将面粉铺在白布上,然后摆上蜜果,做成花样。于是大家都学着皇后的做法齐做起来,做成一方一方的年糕,由早晨做到正午。用完午膳,又做到下午三点,太后才命歇息。原来这种年糕,名曰万年糕。是太后新年正月初一供佛所用。到了初六日,命由佛座前撤下,赏给各亲王大臣。这件事却不列在祖训,是太后的懿旨。历年皆是如此。次日就是三十日大除夕了。太后起身更早,皇后等须在天尚未明的时候,便要上殿。众格格也都由夜里起来,梳洗打扮。这一天众人的服色,与寻常日子不同。皇后贵妃大公主及福晋命妇等,都是官服头戴翠钿。皇后九凤,贵妃以下七凤。命妇皆用七鹤,身穿衬衣,外套红青长褂,宝石挂钮,耳戴坠子。格格们仍是大红敞衣衬衣,惟有人人头上,加戴红绒镂成福寿二字。两把头上,各插大红穗子两支,垂至肩头。太后由寝室出来,身穿黄|色绣龙衬衣,外套一件红青大褂,褂子前后心,并两肩之上,绣着四团金丝正龙,下绣五色彩水,也是戴着钾子。李莲英等,全都是身穿花衣蟒袍。太后升了宝座之后,皇后等挨次请安毕。太后命皇后率领贵妃等供献佛前供花。又命大公主率领福晋格格等,供献佛前蜜供香果以及一切的供品。直到午膳,这才制齐。午膳后,太后又亲笔写二十多张“福寿”大字,然后命皇后贵妃福晋格格命妇等,凡能写字,都照着笔法画写。写好之后,皆由宫女秋云,盖用慈禧太后御宝是预备新年颁赏各亲王大臣们的。下午五点多钟,皇帝身穿黄|色绣龙袍褂,率领各近支宗室满蒙各王公,及满洲一二品各大官员等至宁寿宫,行辞岁礼,是满州旧俗。先由礼部派赞礼员数人,在殿上赞礼。皇帝与亲王二人为首对,在太后面前跳舞。其所舞的手式身段,有进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