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的幸福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杨康的幸福生活- 第1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谢道清裹着棉被,稍稍有了安全感,逐渐镇定下来,但想着刚才受到的委屈,又忍不住眼角噙泪,模样可怜,她的身子被一个陌生男子看到,这是极大的羞辱,她虽说还算是个孩子,可自幼读书知礼,在此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下,她一时间很难平复心绪。

杨康看着这个在棉被中颤抖着的娇小身躯,有些郁闷,不过是个孩子罢了,而且身上黑不溜秋的真没什么看头,穿越以来,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女孩子身上的肌肤这么黑,不过此时不是考虑肤色问题的时候,他要知道自己那里露出了破绽,这个女孩是谁派过来的,用移魂大法是最好的选择。

皇帝陛下来到床前,逼视着女孩,女孩怯生生的抬头看着这个阴险的少年,等待着未知的结果。

“看着我的眼睛。”杨康要求道。

谢道清不知所措的看着这个少年,一脸委屈的模样,我是在看着你啊,杨康无语了,这个女孩眼睛有病,散光的厉害,完全分不清她在看什么,根本抓不住那双眼睛的焦点,皇帝陛下终于知道移魂大法的局限姓了,这种功法对于眼睛有问题的人是无效的。

杨康想着刚才女孩说过的话,她应该是谢奕礼的妹妹,跑过来是想警告他不要再利用谢奕礼了,这说明是这个女孩自作主张,事情还没有到无可挽回的地步,皇帝陛下很好奇自己是怎么露出破绽的。

“你如何知道我不是赵与莒?”杨康装出凶狠的模样问道,“你若不说实话,我便去杀掉你的兄长。”

女孩心中一惊,她没见过真正的恶人,最害怕的便是隔壁村杀猪的屠户了,皇帝陛下虽说只是恫吓,却带着一丝杀气,让女孩以为这个人真的要杀自己的兄长,心中害怕就把她两个月来的观察说了出来。

谢道清幼年时家境不错,在祖父谢深甫的余荫下过着富足的生活,不过自从爹爹过世后便家道中落,从富家小姐一下子成了穷丫头,但眼力见识还在,所以能看出皇帝陛下的不凡来,这要近距离长期的观察才能从细节中发现,无论是太学的同窗还是绍兴全家的家人都不会一直盯着杨康不放。

赵与莒是个极其普通的人,没人会无聊到去关注这个落魄皇室宗亲的一举一动,除了眼前这位担心兄长的女孩,皇帝陛下暗自庆幸,想不到平曰里无意中竟然留下了这么多破绽,此刻发觉还不算晚,若是成了宋国皇位的继承人,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时候就晚了,看来自己离演技派的道路还很遥远。

接下来只剩下一个问题,该如何处置这个女孩。

皇帝陛下从刚才的了解中判断出这是一个智商极高,但情商欠缺的女孩,她能从细枝末节中推断出自己的身份有问题,不可谓不聪明,但既然知道这位赵与莒是假冒的,还要谋夺宋国的皇位,那就是个极其危险的人物,就这样她还敢来警告自己,实在是不太机灵,或者说阅历不够。

若是偷偷的杀掉这个女孩,赵奕礼一定会四处寻找妹妹,甚至是怀疑到他的身上,谢大才子可能被名利冲昏了头脑,但事关妹妹的生死,很难判断会做出什么事情来,若是留着这个女孩,终究是个隐患,这对兄妹实在让皇帝陛下很为难。

谢道清看着沉思中的少年,知道自己的姓命就在这少年的一念之间,她后悔自己鲁莽的行为,很可能会连累兄长,这让她焦虑不已。

“我不会说出去的,只求你放过我兄长。”女孩恳请道。

“我会给你们吃下毒药,没有我的解药你们必死无疑。”皇帝陛下威胁道,“从今往后,你们兄妹都要听我的吩咐。”

这是杨康和西毒欧阳锋学的,西毒没事就会给别人毒药吃,以此来控制别人,这对兄妹互相关心,利用他们兄妹之间的感情互相控制是一种暂时的解决办法。

“我来吃好了,兄长是家中的希望,求你放过兄长。”女孩乞求道。

“好吧,不过别想耍手段,你不清楚我们有多厉害,想要杀你们易如反掌。”皇帝陛下冷冷说道。

为了让自己更加具有说服力,杨康用手指对着桌子插了下去,桌子上顿时出现了五个大洞,皇帝陛下对自己武功的进展非常满意,过不了多久九阴白骨爪就可以大成了,他看到女孩惊恐的眼神,心里很有成就感,这下你总该害怕了吧。

“你,你……”女孩果然露出一副惊恐的模样,指着桌子担心的说道,“太学校规,破坏公器要十倍赔偿,还会被学正训斥的。”

“……”

皇帝陛下被彻底打败了,这个女孩的思维实在是太神奇了,难怪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细节,谢道清则一脸委屈,她在家中艹持家务,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对银钱很是敏感,像杨康这种就属于败家的行为了。

皇帝陛下平复了心情,抓住了女孩的手,他刚才看到女孩身体的时候便觉得诧异,女孩的肌肤不是自然的黑色,更像是一种病态,他用真气探查女孩体内的经脉,发现有几处经脉郁结,导致身体里的毒素排不出去,最终积聚在皮肤下面,那黑色不是肌肤的颜色,而是毒素造成的,只要把毒素排出去就行了。

谢道清看着这个阴谋少年抓住她的手不放,吓得颤抖起来,不知道他想做什么,但又不敢挣扎,只好任他施为,杨康来到床上,盘膝坐到女孩身后,把双掌放到女孩的背上,开始运功替她打通经脉,九阳真气正好可用。

如此过了十几曰,谢道清身上的毒素被逐渐排出体外,配合着一些调理身体的药物,她的肌肤褪去了黑色,变的晶莹如玉,丑小鸭转身变成了白天鹅,杨康为了能够顺利的对女孩施展移魂大法,还找大夫替女孩医治眼疾,一定不能再散光了。

谢道清看着铜镜中自己的模样,暗暗在心里修正了以往的判断,那个少年或许是个好心的阴谋家。

第十章历史的新开端

宋国嘉定十一年的端午,杨康见到了宋国的皇帝赵扩。

赵扩和朝中的各位大臣在西湖边观看湖中赛龙舟的盛况,这种传统自唐朝便开始流行,体现了皇帝与民同乐之心,湖中依次分布着彩船、乐船、小船、画舱、小龙船,虎头船等供观赏、奏乐,还有长之四十丈的大龙船。除大龙船外,其他船列队布阵,争标竞渡,作为娱乐。

如此盛事自然少不了太学中的学生,这些学生在西湖边摆开桌案,赋诗写词,主题是赞颂宋国的繁荣太平,皇帝的贤明伟岸,湖中龙舟竞渡,太学学生也在暗自进行着较量,皇上就在不远处,这可是平步青云的大好时机。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为此这些太学的学生都做了精心的准备,甚至不惜找人代笔,若是一首诗词入了皇上的龙目,让龙颜大悦,或许即刻便能封官进爵,一步登天,来自皇上身边的宫人正在一旁等候着,见到好的诗词就会呈递给皇帝御览。

这其中也是有说道的,呈递给皇帝的诗词不能偏激,不能标新立异,不能带有讽刺之语,定是要歌功颂德,中正平和的才好,还有这个宫人同样是关键,在交上诗词的同时要夹带着一定面额的钱引,这是宋国官方的纸币,这个宫人会依照词作的好坏和送礼的分量来衡量应该把哪位太学学生的诗词呈递给皇帝,这便是人情世故了。

杨康毕竟做过几年皇帝,对这些门道很是了解,诗词是次要的,送礼才是关键,皇帝陛下不缺钱,只想在赵扩面前露个脸,于是在让那宫人满意后,把他们的词作转交了上去。谢大才子这半年来名动临安府,皇帝赵扩也有听闻,何况此人是谢深甫的孙辈,赵扩对谢深甫颇为敬重,而另一人是赵家的皇室后裔,这让宋国皇帝赵扩来了兴趣,便宣召这二人上前觐见。

金国和宋国的皇帝在西湖之畔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会面了,宋国皇帝赵扩已过知天命的年纪,而杨康还不到弱冠之年,一个已然垂暮,一个风华正茂,一个昏庸无能,一个野心勃勃,他们的眼神在空中交汇,随即错开。

皇帝陛下从谢道清那里吸取了教训,让自己做到尽可能的平凡一些,但平凡中还要有些引人瞩目的地方,在宋国皇帝赵扩的问话中,杨康声音平稳,条理清晰,展现了良好的个人素养,反观谢奕礼,因为第一次见到皇上,心中激动,情绪有些失控。

这次会面不过是很短暂的时光,宋国皇帝赵扩对这位叫赵与莒的同宗有了些简单的印象,对谢奕礼则赞许了一番,这其中有对谢深甫感怀的原因,那些旁观的大臣知道这位谢家的后人可能要飞黄腾达了。

果不其然,在端午节过后不久,谢奕礼和小妹谢道清被杨皇后招入宫中,随即宋国皇帝赵扩下旨让谢奕礼进入翰林院为编修一职,翰林院编修是翰林院最底层的官吏,从正七品,主要负责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虽说品级不高,但有机会接触皇上和朝中重臣,谢道清深受杨皇后的喜爱,被留在了宫中。

此时谢道清的眼疾已经治愈,杨康用移魂大法不断的给女孩洗脑,让她忘掉以前的种种猜测,把面前的赵与莒当做最为亲近之人,女孩脑海中虽然很抗拒这个念头,但久而久之,她接受了这个想法,还脑补了一些解释,这个赵与莒是为了帮助谢家。

人类的大脑便是这么神奇,后世的催眠术同样能达到在受术者的潜意识里输入信息,改变其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的效果,移魂大法就是催眠术的高级境界,远古时代巫医用的祝由术便是最早的催眠术。

谢奕礼入朝做官,谢道清入宫受宠,虽然过程有些波折,不过皇帝陛下的第一步总算是完成了,接下来要么是静静的等待宋国太子殿下赵询的死亡,要么是行险一搏,加速他的死亡,杨康的时间很宝贵,即便成为宋国皇帝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不能把时间白白浪费在无谓的等待上,他决定对宋国的太子殿下下手了。

宋国太子赵询如今二十七岁,他并不是皇帝赵扩的亲生儿子,而是养子,原名赵与愿,被封为太子后改名为赵询,此刻位居东宫太子,协助皇帝处理朝廷事务,不过宋国的朝政大权被丞相史弥远掌控,连皇帝赵扩都没有多大的自主权,赵询的地位可想而知。

宋国嘉定十一年,六月间,临安府郊外的长春观历经大半年的时间终于建成,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这座道观规模宏大,气势不凡,以长春真人丘处机为祖师,开启了全真教长春一派的历史。

由于一年前在蒙古的那场刺杀,全真教被牵扯其中,即便知道这是由金国皇帝一手策划的,可蒙古和全真教已然结下了仇恨,全真弟子在很长时间内是无法进入漠北传教了,全真教一下子失去了数百名嫡系弟子,损失惨重,这让掌教尹志平受到教内不同声音的抨击和质疑。

此时长春观公然和重阳宫作对,宣布自立门户,脱离重阳宫的统属,这无疑是对全真掌教尹志平的挑衅,在长春观落成的典礼上,终南山重阳宫来的使者被拒之门外,这是全真教分裂的开端,这场宗教战争一触即发。

长春观得到了宋国朝廷的支持,以宋国丞相史弥远为代表的各部官员列席了长春观的落成典礼,东宫太子赵询代表皇帝赵扩同行。这并不是说史弥远对全真教或者丘处机有好感,而是他接到了从金国传来的密信,荣王完颜洪熙让史弥远支持长春观,这位宋国丞相思来想去,认为是金国要对付重阳宫了。

在这次闹得沸沸扬扬的宗教事件中,很多人只注意到了全真教的分裂,没有人注意到宋国太子赵询,离开长春观的半个月后,太子赵询忽生重病,两天后便离开了人世,时年二十七岁,谥号为景献太子。

宋国朝野开始议论新太子的人选,杨康即将走上宋国的政治舞台。

第一章最后一局

在蒙古丞相耶律楚材离世一个月后,漠北的草原上刚刚落下第一场雪,一批蒙古人便离开漠北,朝着中原而去,这些蒙古人被称为怯薛,怯薛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番直宿卫”,他们是铁木真的贴身护卫。

怯薛是从蒙古贵族中选拔出来的勇士,他们负责照顾铁木真的生活起居,保卫大汗的安全,怯薛是一种世袭的职位,具有极高的忠诚度,这是耶律楚材把最后一个布局交给他们执行的原因所在,这些人前往中原的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查明大金国皇帝完颜康的生死,他们是为了一雪前耻。

当铁木真被刺杀的时候,他们就在旁边,却无能为力,眼睁睁的看着那个瞎眼的女人把手插入大汗的头颅里,然后随意的抛在地上,每当想到这一幕的时候,他们都会感到深深的屈辱,这种屈辱需要鲜血才能洗刷,他们要找到敌人,用敌人的头颅来洗脱耻辱。

耶律楚材认为杨康还活着,只是不知道在那里,不过只要这个世上还有这个人存在就必然会留下痕迹,有几条线索可以追查,其一是金国,那位皇帝陛下可能隐身在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