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战胜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唯一战胜国- 第36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微词是有一些,但并不代表反对政府,只是偶尔抱怨,对于现状还是比较满意的。

    华人在南洋共和国,此时非常自由。

    盖个别墅,在风景秀丽的热带地区居住,倒也是个很不错的享受。

    已经有很多华人跑来南洋共和国度假了,这里成为了度假热门选择,那些企业家、企业高管等高收入群体经常跑到南洋共和国。

    南洋共和国中华帝国的制度没什么不同之处,华人往返也很方便,就跟出省差不多。

    南洋共和国之所以不是王国,这是有原因的。

    印尼地区的华人,一定程度上普遍接受受**思想,因此肯定是不叫王国,而是叫共和国。

    共和之意,为调和一个群体的分歧。

    不是说共和就要排斥帝制,只是一种搁置分歧的做法。

    随着帝国的发展,南洋共和国对于帝制并不排斥,反而希望有一个汉人皇帝登位。

    印尼是印尼,本土是本土,概念不能混淆。

    印尼华人没有帝制传统,但他们是中国人,而中国是有帝制传统的。

    因此,南洋共和国相当于是帝国的一个省,因为表面上要独立,因此要有一个看似独立的政体。

    南洋共和国基本上各项法律,都是照搬帝国法律,但行政上倒也有一些创新之处,等于是一个省的改革,其创新的行政方式,很多也被帝国吸收,普及到了各个省份。

    国内的华人来到南洋国共和国,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的不适应,和在国内的环境差不多。

    但新鲜的东西很多,物产丰富的热带,总是有各种新鲜的事物,因此这里成为了度假旅游的好去处。

    同时在中华帝国,目前比较热门的度假地区就是海南、台湾两省,海南是一个发展比较早的旅游大省了。

    由于重视生态保护,海南不向后世那样到处都是风沙,风景很是秀丽。

    台湾的风景很也很不错,同样处于舒适的热带,也属于一个旅游热点地区。

    在那些度假地区,很多商人、企业高管,都在那里修起了漂亮的别墅,一排一排的,还有私人码头,码头上停着这个时代的豪华游艇,一切都是国产。

    日子过的确实十分不错,随着国家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质量是越来越好了。

    在旧社会,有钱能干什么呢?

    那时候的生活品质其实很差的,根本没现在这种好日子过。

    过上好日子的商人,都对夏钧十分支持。

    是元首让带着他们一步步的资本壮大,是元首创建了一个能够让他们过上这样的日子的国家。

    商人归心,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若是商人日子过得不好,看到其他国家的商人日子过得好,那自然变成走资派了,会把资本往境外转移。

    要想抓住商人的心,给他们创造一个最好的享受环境也是需要的。

    只要他们不往境外转移资产,不满世界的撒钱,不过分占有社会紧缺资源,不践踏普通国民的人格和尊严,随便你怎么玩,随便你怎么享受。

    在对高收入群体加大了税收之后还能生存下来的大资本家,是有一定能力的,或者是政府需要的。

    中国的奢侈品制造业也在蓬勃发展,几乎各个领域的奢侈品都在不断的涌现。

    这些奢侈品在本身材质上就是选用上等的,其次在技术、设计、工艺上也加以研究。

    使得中国的奢侈品开始走上了有组织、有意识的整体发展路线。

    中国主流商人用的奢侈品,大部分都是国产货。

    这给中国奢侈品带去了很大的市场,同时中国的主流商人在用,就带动了下面的商人也跟着用。

    同时在中国开始用电影对世界各国人民进行狂轰滥炸的过程中,也是在给这些奢侈品做广告。

    中国的对外宣传包装,就是要把中国的一切都包装成潮流的、时尚的、领先时代的、有档次的,连放屁都是香的。

    从而,就能带动奢侈品走向世界,不仅是奢侈品,也可以让大部分商品在其他国家畅销。

    不过此时帝国大部分的商人都还比较节俭,特别是那些主流商人,夏钧本身家财无数,却没有过穷奢极欲的生活,那些夏钧扶持的主流商人,自然也不会那样穷奢极欲。

    而且如今帝国依旧是有强敌环伺,帝国正在不断的进行军备和建设,那些民族商人也都忙碌在组织生产之中,以为帝国建设添砖加瓦。

    整个国家的生产都抓得很紧,这得益于帝国的精细化管理,以及不断的引导,能有时间去度假也不多。

    不过总是有一部分人闲的没事干,夏钧则大力引导这些闲的没事干的群体,让他们投入到精神生活当中去,而不是整天什么都不干,坐吃等死。

    ——————

    第二更到

第一卷 第340章:中日朝鲜战争的开端

    第340章:中日朝鲜战争的开端

    精神生活有很多,可以去登山、探险,还可以去滑雪、跳舞,从事各种体育运动,或者去练武、修道,都可以。

    此时中国除了拍摄电影,还有各类短片,这些短片不断的向海外输送,一律免费播放。

    这些短片,有诸如攀登世界第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有街头舞蹈、街头篮球、滑雪的、滑冰的、滑板、自行车、摩托车、汽车赛事。

    都是一些很有观赏性的短片,短片中的中国人在表演各种很‘酷’的各种高难度技巧,比如花样自行车,中国有一些人可以骑着自行车进行各种跳跃、腾挪,在复杂的地形中灵巧自如,世界各国的观众看了之后,才发现自行车可以这么玩的。

    闲得没事干,可以尝试一下挑战各种自我极限,可以去多从事户外运动。

    只要有神乎其技的特长,都会被拍成短片,短片中的中国人经常是戴着墨镜,穿着时尚的服装出境。

    这些短片的大量拍摄,并且不断送往各国放映,极大的改善了华人的形象,也提高了中华帝国的形象。

    包装是很重要的,就如同样是骑马,尽管马是一样的,但若是穿着不一样,一个是穿着游牧民族的民族服饰,一个是穿着赛马专用防护服,戴着鲜艳的头盔,从感官上,自然是后者更酷更有型。

    这些短片中,还有一些探险片、纪录片等等。

    这些短片大量的拍摄并且不断的向其他国家输送,大大改变在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的认识。

    中国开逐步的开始被许多国家的人民所认可。

    由于包装得很好,很多国家都人民都十分羡慕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过得充满奋进,也可以过得充满悠闲。

    这就是一个全新的中国。

    最近大熊猫的纪录片开始在全世界到处上映,这是中国纪录片导演张志林深入卧龙大熊猫保护区,经历了近三年时间终于拍摄完成,其在卧龙大熊猫保护区里拍摄到了大量的珍贵影像资料。

    这些影像资料经过剪辑之后,成了一精彩的故事,讲述了大熊猫在春夏秋冬各个时节的生活习惯,同时还记录了一个雌性大熊猫哺育两个子女的过程。

    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受到了夏钧的全面指导。

    来自后世的夏钧,自然看过很多动物世界这类的纪录片,对于这种野生动物纪录片的模式比较了解。

    当这部纪录片上映后,在中国也收到了不错的票房。

    纪录片这种东西并非是奔着票房去的,更多的是一种记录。

    在去年的华东电影节上,纪录片的奖金是最高的,因为拍摄纪录片可能最艰苦,但回报率却最低,因此政府以与扶持。

    张志林因为拍摄出了一部比较好看的大熊猫纪录片,因此成为目前唯一一个比较成功的商业纪录片导演。

    张志林决定下一部纪录片去非洲大草原拍摄食草动物大迁徙。

    为此,还专门有一个二十人组成的武装小组保护拍摄,政府会最好外交公关。

    同时,今年还有一个南极探险队已经蓄势待发。同样有一个摄制组跟随这支探险队。

    中国此时已经走向了全面包装的道路,为此已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虽然中国不提倡民主共和,但中国对外提倡仁爱,提倡孔子的思想。把中国人民都包装成你十分仁爱的形象,把军队也包装成十分正义的。

    孔子就是拿来忽悠人的,忽悠外部自然是要忽悠,别把自己给忽悠进去了就可以了。

    最近夏钧还整出了诸多舞蹈,什么太空步、鬼舞步,全部塞给艺术舞蹈学院,然后加入对外宣传包赚的一个环节。

    此时的中国就是通过不断的整出对年轻人的杀伤力特别大的东西,以影响下一代的世界人民。

    那些上了年纪的,思想观念基本定型,不容易影响。

    此时的中国很注重包装自己的国际形象,以及国民形象,力度比协约国的还要大,只是渠道没有那么广。

    协约国占据了世界各殖民地,他们不让中国宣传的话,中国就无法宣传,此时中国只能不断的靠侧面宣传。

    而在那些独立国家,中国和协约国之间的宣传优势是一致的。

    但从版图上来看,此时中国的势力在亚洲地区扩散得非常广,而南美洲也在积极的进行宣传。

    从人口上看,中国能够正面宣传的世界人口占到了二分之一以上。

    但这些人口并未掌控着世界的话语权。

    当帝国的发展走上正轨之后,夏钧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不过他每天的政务也比较多。

    这些政府内阁可以处理,只是看夏钧会不会去插手。

    内阁每天把处理的政务发到夏钧的办公室,夏钧看完内阁的处理方式后,通过的就盖章,感觉不妥当的就写上自己的意见,然后发回去让内阁重新处理。

    此时帝国高层的行政方面的效率是很高的,一个文件发上来,基本上两天之内就能解决,最多拖到三天。会拖到三天的,都是开会商议的。

    夏钧实际上主要抓的就是经济发展和工程建设方案以及军备的问题,其他的行政方面基本上不需要夏钧多插手,层层的行政人员自会解决清楚。

    这相比当初华东政府刚成立期间好了很多,那时候基本上要夏钧层层把关,每个部门怎么行政都要夏钧仔细的纠正各种问题。

    经过他耐心的纠正,此时中华帝国政府你各部门已经按照良好的模式运转,只要有监督存在,这些部门就不会松懈。

    不过行政上经常会面临新问题,就必须夏钧来定个处理方案,今后出现类似情况就如此处理。

    此时中国是将军备、教育放在第一位,而经济发展也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工程建设同样也是为了加强国力。

    中国的各种建设,当前大部分依旧是人围着建设去转。

    世界远未和平,中国未来面临全面战争的可能性极大,中国最大的敌人,一个是苏联,一个就是美国。

    在棘手方面,夏钧感觉苏联更棘手一些,美国的经济虽然看似强大,但只要比他更强大,美国就是个纸老虎。

    苏联不同,苏联的游击战是很让人头疼的。

    而像美国那样的资本国家,外敌入侵时基本上不怎么会打游击战。

    不过苏联在中国帝国面前,是必败的,相比美国,战胜苏联是更容易的,只是伤亡可能会比较大。

    像其他英法德日这四个国家,夏钧都未放在心上。

    这些都是弹丸小国,就算是占了殖民地又能怎么样,一样还是弹丸小国,人口就那么多,能打得了多久的持久战?

    就在1919年7月,中国葡萄牙经过数个月的谈判,澳门和平回归中国。

    葡萄牙不过是一小国,此时已经不敢挑战中国在亚洲的权威了,因此中华帝国很顺利的就从葡萄牙人手中要回了澳门。

    中国收复的地区的华人,此时已经没有了二鬼子心态。

    此时中国是亚洲第一强国,社会风气良好,法制建设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远比澳门、香港来得好。

    因此很和谐。

    而香港问题则迟迟未得到解决,中华帝国内阁在夏钧的授意下,开始启动收复香港的计划。

    中华帝国外交部向英国政府递交了一份照会,一份商讨香港归还中国问题的商讨照会。

    英国政府也知道不得不面对这个问题。

    随着中国的强大,不会再容许英国占据香港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还是比较识趣的。

    英国政府很快与中国政府开始了相关的谈判,英国政府的条件很简单,那就是把香港交换给中国可以,但中国要承认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地位。

    中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