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头望去,那情形却教她浑身一凛,满地横躺的尸体,死相各异,有怒目圆睁的,有惊惧畏恐的,有面无表情的,再往前一些,更有方才被燃火的箭镞射中,黑乎乎烧焦蜷缩的尸首,有几具燃得并不十分厉害的,犹能见那狰狞可怖的面目。
她胆寒心惊,颤抖着自胸中呼出一口气,紧紧地阖上双眼。
“这境地,不看也罢,免得心惧。”贺遂兆回头瞧了瞧她紧闭的双眼,好言相慰。
穆清仍闭着眼,喃喃低语道:“这场景又非初见,早祛了惧怕,教人心惊的却是,这遍地的惨相竟由我一手铺排了,罪业深重……”一行眼泪自她紧阖的眼中滑出,跌落到地下,掺着地下黑红黏稠的污血,化入泥土中。
贺遂兆从右边扭转过身,举起手臂,迟疑着伸出右手,眼见着她的眼泪滑下,终不敢去碰触她的面颊。踌躇间,又两道泪水滑下,她紧咬起嘴唇,下巴不能抑制地微微颤动,竭力隐忍着不教自己哭出声来。
他再不能自控,探出手指去拂拭她面颊上的泪水,温润的眼泪落到他的食指和拇指上,有如灼烧,直痛到他心底。
却不待他的手指有机会去承接第二滴眼泪,穆清蓦地睁开双眼,向一侧避开他的手指,抬起手臂,就着胡袍袖口上干净未沾上血污之处,三两下拭去残泪。
☆、第一百三十章 揭竿而起(九)
贺遂兆一时不知该做些什么,亦不知要说什么,带着马缰怔立在原地。
“你要呆驻于此瞧这骇人情形到几时?还不快遣人收拾了这一地糟烂,另再安排些人先将长孙夫人送回城中。”穆清在他身后淡然道,声音中的慌张哀惧全然消失,仿佛在她举袖拭泪的时候,一同干干净净地擦拭了去。
贺遂兆伸了手到眼前,若不是方才承接的那一滴眼泪尚在他的食指指背上未干透,他倒真要疑惑刚才她哀哀啜泣的一幕是否真的存在过。
贺遂兆命人进林子去接出众人,穆清下了马,自往林子外头走去,林外的狼藉更是教人不能目视,一个时辰前尚是一幕施粥济民,饥饷暂缓生机重回的祥和形景,仅仅一个时辰,几个熬粥的大釜倒扣在地,篷帐早不见了踪影。
在她入密林前地上到处横躺着饥民的尸首,至少大多仍是全尸,千余铁骑踏过,此刻再看肢体残破,脑髓迸裂,血肉模糊的与土地融在一处。
她痴痴地呆立于小河边,小河那一边不远处正有两个大石臼稳稳地放置在那处,一丝冷笑慢慢地爬上她的唇角,那大石臼不日前或还和骨舂捣过孩童尸首,转眼丧了心性的分食之人,皆成了满地的烂肉泥,那些踏烂饥民的流寇随即又尽数丧命于林中,成了刀下新魂。却不知黄泉路上他们可还会互相怨恨。
阿爹时常教导人命贵重万分,不得轻易糟践。阿爹定是从未亲睹过这惨绝人寰的修罗场。穆清沉沉吐出一口浊气,只觉自己的心肠之外迅速包裹起一层硬冷。
身后尖叫声连连响起,她回头望去,贺遂兆正亲领着一众内眷仆妇从林中走出。一面走一面向两旁划拉开尸首残体,辟出一条道来。有几个胆小怯懦的已然不能自行站立,另有男丁家仆架扶着在走在后头。
长孙氏戴着帷帽,皂纱遮面,手中一方绢帕捂着口鼻,由两名仆妇搀扶着走在贺遂兆身后,只勉强稳得住脚步罢了。穆清往人群中去寻阿月。扫视了两圈方才见着她低头于人后默然走着。瞧着倒是镇定,待她抬头才望见她面上布满着泪痕。
穆清拂去心头一应心绪,往那队中去与众人汇合。来时的车驾毁了大半。勉强拼凑出两驾能坐得的,先安排了夫人娘子们坐了,众仆只得在地下随行。穆清牵过一匹马来,刚要翻身上马。却见长孙氏自头里一驾车中探出头来,向侍婢吩咐道:“请顾姊姊来同坐了。
穆清依言坐入车中。一路不语,只不断地提醒自己,河津叛乱已平,剩余的千余逃贼亦尽数剿灭了。许是明日,唐国公便可搬兵回晋阳城,明日便能见着杜如晦。只需见着他平安归来,万事皆可抛却去。
“顾姊姊?”入了城后。静默了一路的长孙氏似是缓过气儿来,忽然开口轻声探问道:“那些贼兵……你却是如何破了他们的?”
穆清好容易将心绪带出了那一场杀戮,实不愿再想起那些,因着她问不好不搭理,便只轻描淡写道:“曾有幸见过二郎率玄甲军击破突厥骑兵,不过迫急了仿着他的法子尽力试一试罢了,再有死士们骁勇悍猛,这才挣出大家的命来,实与我无多大干系。”
长孙氏无声地点点头,欲言又止了半晌,又提起话来问道:“我见顾姊姊镇定从容,那,那惨象……当真无惧么?”
“骇怕,怎会不怕。”穆清苦笑笑,“见多几回,惯了便无惧了。犹记得首次见杀戮,便是夫人婚仪过后,往金城郡去的途中……那时,我远不如夫人这般镇定忍耐,立时便唬懵了,动弹不得,瘫软着坐了半晌方回过神来,极是狼狈。”
长孙氏不再接话,二人沉寂了片刻,快到穆清所居的宅子,她刚要开口与她说些别过的言词,未待开口,冷不防长孙氏张口道:“我瞧着那贺遂兆,待顾姊姊很是不同。”口吻听着随意,穆清岂能听不出她这一句已盘桓了一路。
念着长孙氏年纪尚小,她不愿同她在口舌上计较,亦不想她在这一问上纠缠不清,当下只淡然道:“贺遂兆与克明同为李公亲信之人,较之李公本人及其余子嗣,他二人待二郎亦很是不同。此不同于夫人所说的不同,确是一般无二的,若当真要明辨起来,只怕……”
“原是我年轻不懂事,又十分着紧姊姊,怕贺遂兆对姊姊有所不敬,才多此一问,姊姊莫要多心。”长孙氏算得是个心窍玲珑的,乍一听穆清的口吻,忙一句一个姊姊,拂过话头去。马车骤然停驻,她支开窗格,向外瞧了瞧,“哟,顾姊姊到了。”
穆清向她略欠了欠身,“夫人今日受了惊吓,实是劳累了,回去好生歇着,莫多忧思。”
长孙氏客套过两句,自回府不提。
穆清带着阿月快步走回宅中,一进门便急急唤阿柳取干艾叶煮水要沐浴,她不进屋也不许阿月进屋,只在院中坐着,候着沐浴。
直到整个人闷头浸没入散着淡淡艾蓬香气的清水中,她才觉得自己身上的血腥味退散了去,仔仔细细地洗了头发,搓开发丝反复嗅闻过,确认了没甚么气味方才罢休。阿柳在一边闷头瞧了她许久,问她只说是在城外遭了贼寇,厮杀一场沾了血气,教人觉得恶心,又叮嘱阿柳将那身湖绿色的胡袍拿出去弃了。
阿柳还待要细问,听她这么一句,登时闭了口,大约也能猜测到些。闲坐了一会子,忽想起甚么来,未开口先笑眯了眼,“晌午有人送了口信来,说阿郎约莫明日暮时随军入城。”
穆清面上漾开浅浅的笑意,“可说了时辰?明日我好去城门迎他。”
“传话的人……”阿柳迟疑着道:“却说是阿郎的意思,不教你去城门迎他,只在家中候着。”
“这是何道理?”穆清疑惑地自水中直起身子,趴伏在木桶边缘问到。
阿柳哪里能知道,只一味摇头。因怕水凉了令她着了冷,遂催着打发她赶紧起身穿戴齐整了去用晚膳。
穆清皱眉摇了摇手,“莫替我置备晚膳,只过一碗乌梅酸浆来。”
若不是方才阿月亦说吃不进食,只想些酸冷的,阿柳指不定要疑心穆清是否有了喜讯,眼下她只暗自嘀咕,“怎的一个个皆不思饭食,到底是遭了甚么了。”
距晋阳城仍有三四十里,天色擦黑,再行不得路。十万大军在山谷外的辽阔地驻扎下来。白帐点点,篝火营营。
出城征讨时仅集了二万兵夫,现回城竟成了十万之众。二万原带去的兵夫损伤不多,加之降了的一万余贼寇,便有三万。六万被缴除了兵刃一路羁押着,硬是不愿降服。另有一万却是在板车上层层堆叠着。
杜如晦自唐国公的主帐中出来,外头一堆堆的兵将围坐,见他皆扬手向他招呼,邀他一同坐下说话,他笑着一一点头应过,婉拒了他们的相邀。
明日便要入城,这六万不愿降服的却教唐国公头痛了一路。按着杜如晦的主张,既不能使之服,便弃之不用,只管扣押着,遣人往东都皇城去讨要个主意,随着朝堂的意思来处置,该坑埋便坑埋了,该斩杀便斩杀了,该押送至东都充作兵役的便押送了去。
唐国公却万分舍不得这六万人马,执意要私昧下,且不说中间夹着一个虎贲郎将王威,一言一行皆在他督视之下,便是有法子瞒过王威,也得要这六万人众肯降服了才可行。杜如晦抱定了主意不愿再白花费心思,只随了唐国公的意思便是了。
月已升空,使这夜色中的万物皎亮能视,杜如晦独自踏着月光,在营地中四处转动,莫知莫觉地便走到了营地边缘,那一长溜的板车附近。已是初夏时节,天气奥热,板车上堆叠着近万遭斩杀的叛军尸首,放置了两日已开始发散出令人作呕的气味。
杜如晦背负着手,站立在这一溜的板车前怔怔立了好一阵,黑暗中忽有人出声道:“父亲仍是坚持要效仿杨广行事么?”
“劝了数次,李公执意如此,我亦无法。”杜如晦无奈道。
李世民自黑暗中缓步走出,同他站在一处,瞧着那些板车上的尸首,“靠这些,便能教那六万人服了么?”
“教人屈身不难,要人心服却要耗费许多心思。可还记得当日如何收拢起的玄甲军?”杜如晦漠然道:“那六万人数虽多,却皆为乌合之众,一击即破,远不敌五百玄甲军,收之何用,不值得白耗费一番心思。倘或李公命你收编了这六万人马,切莫应下,想法子推却了。”
“这是为何?”李世民惊问。
“他们心中藏怀旧主,便是降了必不十分诚服,怎堪用?用兵大忌。只怕日后招惹了事端,更要涣散了你麾下军心。”杜如晦道。
李世民垂头点了几下,隔了片刻,又抬头道:“接了贺遂兆的消息,今日在城郊剿灭了千余乱军,正是前日突围蹿逃的那些。恰遇着她们在城郊施粥……”
杜如晦惊转过脸来,“贺遂兆只有五十武人随她们出城,如何剿灭千人?可都无恙?”
“俱安然无恙。”李世民笑道,“七娘布排的阵,待明日归了家,杜兄自去细问了便知。
☆、第一百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十)
虽说接着的口信说要至日暮时分方入城,可刚过晌午,穆清便催着阿柳再烧了艾叶水,又找来阿月替她重梳过发髻。
阿月面色犹透着些许苍白,神情瞧着还算自若。“好些了么?若还不自在,待我去寻了赵医士来看过,开几剂安神平息的药吃上一阵。”
阿月停下手中正梳起的一绺发丝,微微一笑,摇头道,“并无大碍,阿月应付得来。娘子原说过,并非不瞧见便不存在了,那些惨绝的事,却并不因我躲着不想便没有的,既如此,何故自欺欺人。”
穆清笑着拍抚了她的手,“你知晓这理儿,可见是个通达的。长久留你在我身边,却是埋没了。”既说到了这一层,穆清不觉想多说两句,“你万莫多心,非是我要撵你,只是眼下你已双九,一年大似一年,这一两年也少费心思顾着你们,我这里虽有你的身契,却断无强留你终身的道理。”
阿月低垂下头,放下手中梳着的穆清的发丝,蹙眉不语。
“平日我只一味顾惜你样貌心窍皆是出众的,故不肯将你随意配了人,倒因着这个缘故耽误了你不少。如今你心中若有打算,便直管同我说,也好教我知晓你的心意,莫顾着扭捏。”
阿月垂眸怔了片刻,却又轻声笑了起来,重又挑起穆清的头发,“娘子今日作个朝云近香髻可好?”
穆清等她作答却等来这么一句无关紧要的,倒是意外,心下明白一时许也问不出甚么话来,便望向铜镜中点头,“只莫梳得太招摇。内敛着些。”
阿月静默着摆弄了好一阵,直至她将最后一绺散发掖拢至发髻中,方才幽然道:“娘子待我之心,阿月怎能不明白,既今日问了,却也不怕娘子耻笑我心气儿过高,阿月确不甘草草嫁于一憨常莽夫。只眼下未能有甚么打算。还求娘子好歹再容我一两年。从容计议了才好。”
倒真真是个心高气傲的,却也无甚不好,以她的出身若不多替自己挣巴些。又有何人会替她作打算,远好过任人摆弄误害终身。念着这一层,穆清也不再多问,点头应允。
午后太阳正毒辣着。穆清便要往城门口去,阿柳拦了一会子。只说,阿郎原不叫去迎,不若在家候着。这话却越说越无气力,她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