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莲谋- 第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省得,哪一个胆敢误了军中所需,莫要等钱了,只等着一副枷锁便罢。”
  她嗓音远不及那些个乡野妇人,且谷场宽阔,即便是特意扬了声,那声音仍不十分洪亮,仅勉强能让场中的人听见罢了。可这话,却透着力道,干脆直白,颇有点不怒自威的意味。就连一边的里正,也不禁抬头小心地望了她一眼,心中奇怪,这妇人究竟是何来历,看着似是普通商妇,又全然不像。
  他眼角的余光瞥到后面立着的杜如晦,只见他气定神闲,从头至尾不曾发过一言,仅半含笑意脱离事外地观望着。里正原比别他乡人有见识,及此他没来由地头皮一阵发紧,事已至此,恐怕这差事已然推脱不得,要想保得平安无事,惟有自己紧加敦促,小心伺候了。
  诸事既已讲定,穆清便请鲁阿六一众人将车尽数赶至场内,打开板木箱子,让布料尽显于人眼前。最后一口箱子比之前那些小些,看着却更加坚实,穆清上前亲自打开了,请里正过目。“这里有一百缗钱,充作定钱,请老丈点算。”
  里正唤了人来点算过定钱,并那些布料,一同锁入仓内,苏副尉安排了两名亲兵及八名鲁阿六带来人手,以此数例为一组,轮换着看守。
  这一日只闹到午后,谷场中的农妇挨着个儿地上报哪一家,所预领的布料,交付成衣的件数、时限等具体事宜。照着穆清事前的吩咐,三人专管记写造册,记录完了,便依照册上所录的数量,一人报数,一人发放,将布料一一分发予众人。
  待到谷场上的人皆散去时,车上的布料已去了一半,穆清方才松了口气。叨登了大半日,竟连一口茶水都未及吃,也未应里正的邀往他家去歇坐,便留下看守兵丁,登上马车,自回城去了。临行,穆清又再叮嘱苏副尉,“凡事以礼相待,约束兵丁切勿惊扰了乡人,验收时却要从严。事无大小,若有异变,速遣人进城传予我知。十日后,我便再带了余下的四百缗来。”
  “杜先生,顾娘子,且放心去。这里自有某看顾着。”苏副尉抱手同他们别过。
  回城的途中,穆清已是累极,在车中才晃荡了不到一刻,已垂头昏昏欲睡起来。阿柳推摇了她几次,每每皆是醒了又困过去,无奈,她只得掀开车帘幕,向杜如晦道:“七娘困倦得跟什么似的,这两日吃着药,眼见着好了许多,夜间也能安眠了,可现在一睡,到了晚间自是不睏了,又不得眠。阿郎且唤她说会子话罢,好歹混过乏去便好。”
  杜如晦抬手命阿达停了车,下马往车中望去,见她半身歪倚在锦靠上,轻轻蹙着眉尖,脸色原本苍白,因这两日调养得当,泛出了淡淡的粉润来,几缕从发髻中滑落的发丝飘飘荡荡地拂在面庞边,一手撑垫于另一侧面颊之下,一手随意搭放在侧,散乱着帔帛裙裾,正是一幅娇花春睡的图样,他赏看不够,心下实是不忍唤醒她。
  瞧了一会儿,他探进半身,轻拍了拍她的额头,“莫再睡了,外头景色极好,再不多看几眼,便要辜负了。”穆清茫然地睁开眼睛,还未醒透,只觉被拉拽出马车,迷迷登登中,又被托举上马,跟着便有个气息极其熟悉的怀靠,将她整个人裹挟其中,刚醒过神,不禁又迷醉了三分。
  “晨间在过来的途中,一出城,便有人尾随着贴来,也不知是什么人,你可有瞧见?”才刚沉醉了一小会子,杜如晦便在她耳边说了这么一句,顿将她从融融暖意中拉出来。
  “来时倒不曾留意。”她努力忆着这一日的情景,忽意念一动,想起一件事来。“我在谷场上宣讲时,似乎远远地见过一身影鬼鬼祟祟,本以为是好奇又胆怯的乡民,躲在暗处瞧热闹,莫不是……”
  杜如晦点头道,“应就是出城后跟梢的那个了。分发布料时,我留神看了,那人绕着谷场闲转了一圈,便不见了踪影。”
  “究竟何人暗中窥探?可是要紧?”穆清心头一抽缩。
  杜如晦却轻声一笑,伸手将她向自己揽得更近些,“管他是何人,只待他显出招数罢,见招方能拆招。”言说着,他眉梢眼角的笑意加深,俯首放低声音道:“眼下春色醉人,何必理那起忧烦事。”
  
  ☆、第八十九章 人心所归(七)
  
  隔了几日,临着端午正日。自前一日始,天甫刚放光,常日静悄悄的坊间兀自跃动起来,各色的踏步声,低语轻笑声,回旋在错落有致的坊道上。略宽敞些的道边,歇着几个生意担子,卖菖蒲艾叶香囊的有,卖应节吃食的有,卖小孩儿家顽耍物件的亦有,吵囔囔的十来二十个大大小小的孩童,围拢缠绕在担子前。应着这番光景,这坊巷间方才有了袅袅人间气。
  便是坊间边角那座常年安谧的小宅子中,竟也有了几丝响动。
  穆清连日来吃了汤药,渐从梦魇中抽脱出来,前两日晚间只惊醒了一次,到了昨夜已是一夜安睡无梦。夜间歇得安稳,白日里愈发的神清气爽,原如死灰般的面色,也日益复常。故此阿柳心中甚是欢畅,在宅中走动的脚步也不觉轻快起来。
  那日往乡间去时,带回了不少菖蒲,回来她便囔着要裹角黍。于是少不得一番欢忙,客中宅子里仆婢少,只她同阿达,并另买的一个小丫头,家事上穆清本就是个不济的,又有阿郎的吩咐在先,不许她太过耗劳了,只得略略地帮衬两手而已,因此备办角黍的事便教阿柳连着两日忙得脚下生风,沾不上地。到了端午前一日晚间,终是裹完了红豆泥,火腿,艾青,白玉,肉脯五色的角黍,连夜蹲了大锅釜在灶上,分次将这些角黍尽煮了。
  前一日英华便已差人来说,端午沐休,要回来与阿姊姊夫一处过节。正日一清早,穆清才梳洗过,盘扎好发髻。大门上已叩得呯呯直向,紧随而来的是英华脆亮的唤声,“阿姊,阿姊,我回来了。”未等穆清出正屋去开门,她又在外头唤起来,“阿柳姊姊。快来与我开门呐。”
  阿柳小跑着去开门。才开了半边,英华便跳蹿蹿地进了院子,一壁走着一壁用力吸了吸鼻子。“好香的角黍。”穆清从正屋出来,笑点着她道:“仍是没个正形。”
  “二郎跟前倒是另一番模样呢。”杜如晦笑语晏晏地随后跟出屋子。英华着恼似地跑开,也不向他行礼,拉着阿柳便往后厨去寻角黍吃。穆清却闭了口不言语,她不愿在李世民跟前提起英华来。自是更是不愿在英华跟前提他。
  英华伴着阿姊欢闹了一日,暮时将近闭坊时分,却仍要回营中去。饶是英华这样利落爽快的性子,亦不觉不舍起来。穆清取出早已备下的镂空莲叶缠枝纹银香囊。前日已仔细地以莪术、山奈、艾叶、茅香、藿香、细辛、零陵香等物料捏成蜜蜡丸,填塞进银香囊内,又在香囊的银链子上缀了一挂五彩丝线打成的辟兵索。教她随身带着。
  临出门前,英华倒是显了端稳。拉着阿柳的手道:“犹记得上一次热闹过节,还是初到东都的第一年,伴着阿姊姊夫过的年节,阿姊性子淡,一向是懒待过节的,节庆里家中难免冷清,少不得辛苦阿柳姊姊时常操持,总教她过得欢腾些才好。”阿柳笑着点头称是。
  末了她又转头向杜如晦道:“今日一早二郎得了信,唐国公后日便能到弘化郡,请姊夫早作准备。”说着又看向穆清道:“二郎还说,另四百缗钱已齐备,只待唐国公抵了告知过便能发放,军中夏衣甚是紧要,劳烦阿姊多催促着些。我这便先回营了。”言毕朝着牵马来的阿达顽皮一笑,因头里听阿姊讲起过,一回东都便促成他与阿柳的亲事,犹想调弄他两句,阿达却一把将马缰绳塞到她手中,“还不紧着走,就要闭坊门了。”
  两日后,城门口如李世民进城那日一般,再次挤塞满了百姓。于大多数百姓而言,统兵进城的景象一生也只得见个一两回,故满城的百姓似乎倾巢出动,挤占了大道两侧,自城门口直至留守府。
  消息一向是走道最是快的,唐国公人未到,弘化郡的张长史早已获悉了这位将至的显贵,已不是半月前听说的卫尉少卿。因唐国公夫人猝然离世,李公尚镇守在怀远镇,且就地办了丧仪,并不扶灵回家,圣上听了动容,又是赏赐又是进官,如今已然是弘化留守了。府衙自然也不该是原来的叫法,他的手脚倒是勤快,速速地换成了守备府。
  张长史此刻在城门口迎候,心内甚是复杂,忍不住低声同立在他身边的亲信商道:“按着上头加急送来的文书之意看,该是着紧监查着这位唐国公,事无巨细,但凡异常皆要上奏,可,可他接连着升官受赏的,真要有些甚么,报奏之后吵囔出来,我岂不没趣?倘若不久再往上受封了官阶,何止没趣,恐怕脸也没了。”
  说不得连命也没了。亲信腹内又替他暗补了一句,口中自是不敢直言的,只道:“甚是,究竟是上意难测。”说着他垮了脸,试探着问道:“眼下就有这么一桩,李家二郎身边的那位苏副尉如今仍在乡间,那么许多的布料,尽数制成军衣,少说有五万之众,显见里头有古怪。到底,奏是不奏,长史可要尽快拿了主意。”
  张长史瞬时脑晕目眩,烦闷至极,不耐烦地挥手反问:“你何时能拿个像样的主意来?”说话间,隔着老远正望见李世民与杜如晦一同往这边走来,倒是提醒了他一桩事。“与苏副尉同去乡间的那商妇,可摸查清楚了?”
  亲信连声回:“查了,查了。见着李二郎身边那位高个的没?那商妇便是他的妻室,是不是个行商的,究竟不知,只闻说出自江南顾氏,同金城郡薛家的那位顾二娘,竟是同族同宗的。”
  一听到金城郡薛家的那位娘子,张长史不由得一缩后脖子,重重地闭眼叹气。曾几何时,弘化郡如同存在于化外,无有战乱,风雨顺和,平静到帝京鲜少有目光会汇聚于此。全拜杨玄感所赐,为了阻截叛军后路,弘化郡自此便招了邪风,前后赶着进了那许多惹不起动不得的人物,他这位太平长史算是做到了头,原还想着趁乱或能谋下奇功一件,岂知到了今日便只剩头痛欲裂,不知所措。
  正哭丧着脸胡乱思量着,李世民已与杜如晦并行着到了他面前,他只得暂搁下旁的,堆起笑脸,拱手上前,“李郎,杜先生。”
  杜如晦暗自讪笑,这位长史变起脸来甚是快,方才远远的就见他面上愁苦不知所为何,一眨眼间笑意盎然。顾念张长史年岁长,李世民也不拿大,随口与他寒暄过几句,刚抬脚要走,他身边的那位亲信,许是少见显贵,忙不迭的上前问安。
  这身形落在杜如晦眼中,却瞧着眼熟,他心中一动,回味起张长史之前的愁容,略有了几分恍然,便有心试探一二,遂温煦至极地笑着向张长史道:“张长史辛劳,郡中诸事,哪一件不得亲自操持着,日夜烦忧,我等晚辈皆敬佩得紧呐,改日还请长史百忙中拨冗指点,也好教后辈们敬习一番。”
  言罢杜如晦故端起意味深长的一笑,深深地看向他。果不其然,听闻了这话,张长史面上一凛,一息间闪过些许心虚,为着努力把持住笑容,整张脸便显出尴尬怪异来,犹要边调整着神情边讪讪道:“哪里,哪里。”
  杜如晦抬手作了揖礼,心中大定,幸是个稗草填腹的。
  
  ☆、第九十章 人心所归(八)
  
  转眼间,唐国公那三万大军,已将地面踏得隐约震动起来。头里已三人一组,驰来三拨开道的,随后左右两排擎着硕大唐字旌旗的骑兵,带着风鼓吹旌旗的咧咧声响,意气风发地入了城门。
  紧随其后的便是一身戎甲的唐国公,虽已近知天命的年纪,神彩却还张扬。他身后轰轰隆隆地随着他最为精悍的骑兵营,离着城门还有大约十来步的距离,他一手带住马缰,另一首向后抬举示意止步,方才还小跑腾跃的骑兵队伍,竟快速地停驻了,队伍丝毫不乱。
  围观百姓不知谁先发的声,一时之间众人哗然,啧啧声,惊叹声,议论声,沸腾成一片。
  张长史不敢跑在头里,偷眼瞧见李世民上前去了,才拱抱着手疾步跟在后头。
  李世民恭敬地行过礼,端素着脸站在一边。唐国公下得马来,将二郎上下打量了一番,大笑着拍抚了几下他的肩膀,“这一番历练,果然精壮了。”
  说着又向着上前行礼的杜如晦道:“可见托付予克明是无误的。”杜如晦又再拱手,口中直歉然推让。
  后头自张长史起,一应大小官员俱拥立着,寻找合适的时机上前行礼寒暄。唐国公忙于应付,不曾留意到李世民犹寒着脸,拖拖蹭蹭地在后面随着。杜如晦轻叹了一口气,低唤一声“二郎”,向他丢了个眼色。
  窦夫人离世之时情形他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