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淘宝去古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淘宝去古代-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陆斯乐认真点头,小脸的表情意外认真。
  陆斯羽还是微笑,对陆斯乐的想法表示认可,然后四个人坐在门口,晒着暖暖的太阳,他又给三人讲起了故事。
  在这个家里,陆斯羽终归是外来的灵魂,对这个家并没有太大感觉,只是觉得自己既然穿成了大哥,又父母双亡,在长兄如父的原则下,他自然要好好照顾三个小孩。
  但是久而久之,他开始觉得自己真的把三个孩子当成了弟弟妹妹,不为别的,大概是懂事的孩子更让人心疼。
  他的故事从盘古女娲到后裔再到封神榜,一直都在按照时间顺序推进,不过因为他讲的比较少,所以如今的故事进程还是在封神榜。
  讲着讲着,他突然想起了什么,抱着陆斯乐去旁边拿了一根细木杆子,在仍然有些泥泞的地上开始写字。
  “月月,云云,大哥教你们写字吧?”
  “可是我是女孩子。”陆斯月有些犹豫。
  “女孩子怎么了,女孩子也可以学写字啊,大哥先教你们怎么写名字吧。”说着,他就在地上写了“陸斯月”和“陸斯雲”,两个名字并排在一起,十分醒目。
  “大哥,乐乐也要学。”陆斯乐拉着陆斯羽的手臂撒娇。
  陆斯羽笑了:“乐乐也要学啊,可是乐乐的名字太难写了。”
  “啊?”陆斯乐茫然。
  于是陆斯羽笑着写下了“陸斯樂”三个字,原本“樂”就比较复杂,因为在地上写字的局限性,更加看不清里面的笔画。
  陆斯乐看着地上自己的名字,许久都没有说话。
  陆斯羽偷偷暗笑,唉,笔画太多的悲剧。


第36章 买田种地
  在古代推广番薯,这是陆斯羽在一开始就想好的,只是因为季节因素,时机还不够成熟,如今天气渐渐热了起来,正好是种植番薯的好时候。
  陆父虽然是秀才,但他名下也有六亩田地,量不多,但是因为秀才不需要缴纳税收,所以相对而言还要比其他村民过得好一些。
  古代的水稻产量不高,一般一亩地最多也只有三四百斤的产量,这还是在伺候的很好的情况下,而大多数时候一亩地平均只有两百斤的产量,交了税收之后就更少了,所以必须要省吃俭用。
  陆父秀才的身份给这个家带来了不少便利,然而因为之前陆母重病,好不容易积攒下来的银两又全部用完,再加上没有了秀才的优势,这些水田就是这个家最大的支柱。
  陆斯羽之所以想办法推广番薯,就是因为番薯的亩产至少四千斤,如果伺候的好,可能会达到七千斤,这个数据不管在哪里都值得赞叹。
  “小羽,你在吗?”
  “在的,大伯有什么事?”陆斯羽好奇,眼下时间已晚,他有些好奇大伯到底有什么事找自己。
  “我听你有地哥说你买了一些苗子,想要种?”大伯直接问道。
  陆斯羽恍然大悟,点头:“嗯,是有这个想法。”
  听到这话,大伯皱了皱眉:“小羽,我知道你有主见,但那只是别的事,地里的事你还是得听我的,你家那几亩地都是好田,过段日子种上水稻还能收获不少稻米,可不能随便折腾了。”
  农村的土地也分为好田和次一点的田地,好田自然是能够种植水稻的水田,地里的养分比较充分,适合水稻生长,这一类的田产出稻米的量也会比较多。
  而次田相对而言就差一点,因此很多人家都会用来种些黄豆、花生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没有水稻那么重要,但种一些也能拿去买些钱补贴家用,总比荒废在那里好。
  大伯的话一说完,陆斯羽就笑了。
  “大伯你就放心吧,我没打算用水田种我的东西,我的意思是在村里买几亩差一点的田。”陆斯羽解释道,他也没打算用水田种番薯,水田之所以叫水田,不仅仅是因为土地比较肥沃,还因为比较适合水稻的种植,所以会比较湿润。
  番薯的种植条件却没有那么挑剔,即使是次一点的田地也能种,没必要用到上好的良田,而且他只要把番薯种出来了,肯定会有不少人开始跟风。
  果然,听了陆斯羽的话之后,大伯理解松了口气:“这就好,我还以为你要用你家那些良田种那东西呢。”
  陆斯羽笑着摇头,又想起什么:“大伯要一起买田吗?”
  大伯愣住,皱眉沉思:“这个……”
  陆斯羽也没有强求,只是道:“其实这次我买这东西也不是瞎买,主要是因为它跟我之前在一本杂书上见过的一种植物很像,那本杂书也不知道是哪里的,当时看了就丢了,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不过里面很多植物我都没见过,根据书上所说,这种植物喜欢温热的环境,不喜潮湿也不喜干燥,但对于土壤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更重要的是亩产量很高。”
  “亩产量?”大伯一下就抓住了重点,显然对这个词十分记忆深刻,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自然知道亩产量指代什么。
  “嗯,”陆斯羽点头,“据说亩产量至少在三千五百斤以上。”他说了一个比较保守的数据,相对正常的记录低了不少,毕竟这也是他第一次种番薯,也不知道具体情况。
  不过大伯却还是被这个数字吓到。
  “三千五百斤,这么多啊?”
  陆斯羽微笑:“所以我想问问大伯要不然跟我一起买地,反正现在我们手里都有钱,多买些地总没什么坏处。”
  农村里就是这样,手里有田就能安枕无忧,所以一般家庭只要稍微有点钱,就会想买田,只是农村里普遍都不是很富裕,因此也不会有那么多钱买地。
  之前的三样生意让三家都赚了不少钱,只是本着财不露白的原则,都表现得很低调,村里人知道三家赚了一些钱,却不知道赚了多少钱,因此偶尔虽然也会说道说道,却不会有嫉妒的情绪。
  陆斯羽手里有钱,也知道大伯二伯家手里也捏着一些钱,所以才会想拉着两家一起买田,一方面是存着能拉一把就拉一把的心思,另一方面也是想要隐藏一下自己,毕竟如果只是自己买田,确实是有些太引人注目。
  “我去跟你大伯娘商量一下。”大伯犹豫道,其实心里已经被陆斯羽说服了,毕竟这次陆斯羽的建议并不是把钱砸在什么看不到收益的地方,而是砸在田地里,相对于生意,他还是更喜欢把钱砸在田地里,至少看得见。
  “好,顺便可以问问二伯,要不要买,如果一起买的话,我们明天去找村长说一下这件事。”陆斯羽还是微笑,对于能拉人一起干这件事感到十分开心。
  走出陆斯羽家,大伯步伐很快,不一会儿就回了家。
  “怎么样?小羽改变主意了吗?”大伯娘迫不及待说道。
  “改变……啊,你说什么?”大伯下意识反问。
  “你想什么呢,我问你小羽有没有改变主意,他的脾气那么倔,你不会没有说服他吧?”大伯娘皱眉道,她觉得自己很了解陆斯羽的性子,所以觉得肯定是失败了。
  听到这话,大伯猛地惊醒,想起来他好像是劝陆斯羽放弃种那东西的,结果好像发过来自己被说服了。
  “小羽说不用良田种那东西,所以想要买几亩差一点的田地,想问问我们有没有想法。”大伯连忙道,虽然反应过来了,但他还是觉得陆斯羽说的很有道理,田地嘛,总归是越多越好。
  “买地?”大伯娘诧异道,“你们怎么说到买地了?”
  “是这样的……”大伯把之前陆斯羽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道,“我想了想,反正买地也没什么坏处,就算没有那么高的产量,地在那里也不会丢,即使种不好,下一季重点别的也行,比如说种黄豆什么的,还能磨豆腐赚钱。”
  说着说着,大伯突然觉得自己说的也很有道理,已经快被自己说服了,于是看着大伯娘眼神里满是坚定。
  大伯娘思考了一下:“我觉得买地这个想法挺好,反正我们手里也有一些钱,藏在家里我还觉得不太放心,小羽办事就是让人放心,听他的没错,反正买了地不会亏,买吧,明天就去找村长说这件事。”
  “行,那我去跟二弟说一声,小羽让我问问他二伯有没有买地的想法。”大伯认真说道,认认真真办起了陆斯羽交代给他的事。
  “那你快去问吧,跟二弟说一声这是小羽说的,他相信小羽。”大伯娘连忙说道,其实这话也不是单指二伯,这么些日子下来,四个长辈都很相信陆斯羽,仿佛陆斯羽说的都是对的。
  大伯点头,立刻去找了二伯。
  只是稍微说了大概,二伯就立刻点头答应了:“买地好啊,我也觉得银钱放在家里不放心,还是买地好。”
  二伯娘在一旁听着也立刻点头:“还是小羽聪明,就该买地,我们之前怎么没想到呢。”
  两人的话让大伯听着都有些惊叹,但他还是解释道:“小羽的意思是我们暂时不要买上好的良田,而是买普通的田地。”
  农村里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家庭到底有多少上好的良田,所以很多人存钱就是为了能够多买几亩田,哪怕只是一亩,也将使得一个家庭的生活条件上升一个档次。
  相对而言,次等的田地就没有那么受欢迎了,所以价格也相对比较便宜。
  “不买良田,良田太贵了,就买差一点的田,多买几亩,还能多种点黄豆。”二伯娘立刻道,豆腐豆芽的甜头她可是吃过的,最近虽然没生意了,但她还是想着等过年了再继续做豆腐和豆芽的生意,所以对于买差一点的田完全没有任何异议。
  二伯也点头:“就听小羽的,明天我们一起去找村长,三家人一起买,外人就没必要知道其中的比例了,免得有人在背后说三道四。”
  “这事我怎么没想到,”大伯点头,“确实不能让小羽一个人买地,明天我们一起去找村长,最好是把我们的地买在一起,回头我们也好照看照看。”
  “嗯,小羽身体太弱了,干不了重活,我们肯定要搭把手。”二伯说道,对大伯的话表示认可。
  这边两家在交谈,那边的陆斯羽完全不知道自己又被冠上了“身体弱”的名头,他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又套上陆父干活的鞋子,因为两人脚的大小不一样,他还想办法绑了绑,然后出门跑步去了。
  路上也遇到一些村里人,听陆斯羽解释说是为了不再生病,也纷纷表示理解,毕竟农村人最怕生病,一病就花钱,还有可能掏空家底,关于这一点陆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于是乎陆斯羽跑步锻炼身体这件事也没有人说什么,反而许多人都纷纷表示“可怜的孩子早当家”。
  如果陆斯羽知道这一点,一定会告诉他们自己真的一点都不可怜,可惜他不知道,毕竟说人可怜这种事一般也不会去当事人面前说。
  陆(蒙在鼓里)斯(可怜孩子)羽。
  作者有话要说: 之前重量单位都写了公斤,没有太在意,但是古代没有这个单位,我就全部改成斤了,不过因为古代的斤每一个朝代重量也都不一样,所以这里的斤跟我们现代的意思一样


第37章 辛苦干活
  第二天; 三家就一起去找到了村长。
  “买地?考虑清楚了?”村长有些惊讶,他不是不知道三家的情况; 特别是陆斯羽这边; 之前的情况明明很是拮据。
  “是,买地,我们考虑清楚了,想问一下村里有没有次一等的田地出售。”大伯说道; 三人中辈分最高的就是他; 所以自然由他开口。
  “有倒是有,”村长拿出了一本册子; “正好几天前有一家说是要出售十五亩地; 不过他们的意思是最好集中出售; 唉,算了; 我还是看看有没有散田。”
  “村长; 这十五亩地的价格是多少?”陆斯羽突然问道。
  听到这话; 村长惊讶抬头:“你真的要买?可是……”
  他还记得当初陆斯羽手里捏着两百多文钱到他这里买粮食; 着实是让人同情。
  “嗯; 但是要看价格合不合适。”陆斯羽认真道; 他也清楚自己的情况,绝对不可能独自一人种地,所以必须要大伯二伯帮忙,如果能在一起是再好不过。
  “这个价格嘛,按理说次一等的田地价格一般在两千文到三千文之间; 这次卖田的这家人虽然卖的有些急,十五亩地也有好有差,所以两千五百文一亩,十五亩地一共是三万七千五百文。”村长看着本子上的数字念道,显然这个价格是早就算好的。
  三万七千五百文,也就是三十七两半。
  陆斯羽在心里默默计算了一番,看着大伯和二伯:“大伯二伯,我的意思是十五亩地我占七亩,拿一万七千五百文,大伯二伯各占四亩,各拿一万文钱。”
  之所以这么计算,是因为之前做生意时陆斯羽占的比例比较高,所以手里捏的钱也比较多,而大伯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