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跑出我人生- 第19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时间是如此的快。
  一年前的时候,他还是个普通的中学生,学习成绩不算多好,但只要在赛场,他从来是第一名。
  从校运会到香山市中学运动会,他当之无愧地成了冠军。
  他享受那种驰骋赛场的感觉,享受第一个冲过终点线被人追逐的场景。
  然后被面前这位宁教练带到体校,才真正打开了他的视野,懂得短跑有那么多的门门道道,简简单单的想在田径场跑得快,他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体校的训练很苦,很枯燥,每天5点就要起床训练,刚进体校的不久的一次训练他就遇到了肌肉拉伤,当时他也想退出体校。
  但他自己还是坚持了下来,战胜了自己。
  因为真的很想进入国家队呢,能够穿上国家队的队服去各种大赛上跑!
  只是很不容易,他不过是一个普通的体校学生,他离这个目标还有着遥远得如同天边一样的距离。
  今年宁教练曾推荐过一次像让他进入省队,但他的成绩还不足以打动省队的那些教练们。
  但他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他能够跑出来。
  跑,是需要智慧的!
  “男子100米决赛的选手请准备!”
  工作人员提醒的声音响起,他轻吸了一口气,抖擞精神,比赛要开始了!
  ……
  “怎么样了?”
  海根训练基地的田径场上,李志忠走到苏祖身边轻轻拍了拍他的背。
  苏祖跪在田径场边,双手撑地,感受着胃部的翻腾,轻吐了两口之后,才晃悠悠地站起了身。
  用手背轻拭了一下嘴角,看着李志忠喘了几口粗气道,“教练,我好几年训练没吐过了。”
  苏祖记忆里比较深刻的练到吐还是在第一次进入体校训练的时候,那时对于训练量还没有很清晰的概念,直接一节训练课都没有练完就吐了。而后来体能提高,身体适应程度逐步加强,这样的情况就渐渐少了。
  而在进行第一阶段训练的第十三天,苏祖又练吐了。
  “这是高原地区,氧含量少,开始要不是让你先适应一下,估计第一阶段的训练都没办法开展。”李志忠解释了一句。
  对于亚高原训练面对的问题,李志忠一开始心里就有准备的。这种组多次的大肌肉群参与的无氧运动时,会产生代谢大量乳酸,乳酸的堆积会导致内平衡失衡,内稳态被打破,大脑作出反应,就呕吐,所以是大脑的抗乳酸能力弱导致的。当然也有可能是大脑氧供不足,或是腹压升高胃部不适。
  “休息下吧。”
  “好!”苏祖点点头,这个时候休息也不是直接坐下来不动,还是按着赛场慢走着,调整个人的呼吸。
  今天下午这一单元训练的是加速跑、快速反应练习、跳跃练习、投掷铅球和80%强度的200米跑,每一项完成起来都不容易。
  加速跑要完成五组50米加速跑,每组4次。快速反应练习则是听枪起跑,跳跃练习算是强度大的一种,原地收腹跳,蛙跳等。投掷铅球,则是协调身体的核心历练爆发力。最后的200米则是和加速跑一样,五组每组4次。
  这些训练项目原本苏祖完成起来并不算多难,但大概是海拔缺氧的缘故,现在感觉就不太一样了。刚开始几天还好,渐渐的各个训练单元展开之后,就有些困难。
  不过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他系统面板内的耐力一项,竟然在短短两周的时间,就提升了一点,达到了24点。同样,一直增长较为缓慢的潜能值,在这一阶段也稍微有了点进展。从开始训练的36。9%提升到了40。2%,算是近期增长最为快速的阶段。
  到了现在,苏祖已经不太指望完全依靠潜能值获取来提升自己,或许有效,但这个速度很缓慢。而且潜能值的效果也不算明显,与其完全把成长的希望寄托在这上面,还不如来得踏踏实实的训练的好。
  他一向都觉得这个系统面板属性最大的效用就是在检测他的成长记录,有获得潜能值,证明他的训练是有效果的,而这一点就够用了。
  多余大多数的运动员,无法确定自己的各种训练是否有效,而他现在能够看到自己努力的付出是有效果的,这一点已经不知道比别人胜出了多少。
  很少有人能够长久坚持看不到回报的努力,苏祖能够保持着一天天单调、枯燥、辛苦、乏味的训练,完全沉浸其中,他的自制力是一方面,而每一次付出都有所收获则是最重要的原因。这让他乐在其中,一步一步地看着自己变强。
  知道努力就会有收获,他又如何敢放慢了脚步!


第二百八十八章 2006
  北京时间3月10日,第11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拉开战幕,美国名将斯科特与同胞特拉梅尔及俄罗斯选手叶皮申在比赛中。当日,第十一届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开赛,斯科特在男子60米跑决赛中,以6秒50的今年世界最好成绩将金牌收走。叶皮申和特拉梅尔分获二、三名。
  赛后,本届世锦赛新科男子60米冠军斯科特表示,能够获得这个冠军很高兴,是对他实力的认可。只是可惜这场比赛里,当前男子百米最快的三个人,阿萨法·鲍威尔,苏祖和贾斯汀·加特林都没能来参赛,他感到有些遗憾。
  加特林是2003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冠军,他当时的成绩是6秒46,苏祖是2004年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男子60米冠军,他的夺冠成绩是6秒48。如果有他们参赛的话,斯科特的这枚室内赛金牌或许可能不保。
  据悉苏祖是因为进行封闭式训练缺席了本次世界室内田径锦标赛,而我国另一名将刘阳宇未参加本次大赛的原因是在进行最后的伤病恢复。
  中国军团因缺失了两位在世界田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这届室内世锦赛上无缘奖牌,但也不乏亮点。
  男子60米新人小将文勇易和陈宇航,在本次室内赛中都跑出了6秒61和6秒62的个人最好成绩。
  男子60米栏石东鹏以7秒63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了第九名。
  30岁的老将冯芸在女子60米栏的比赛中,以8秒04的成绩打破了尘封12年之久的全国室内纪录,冯芸在师从孙平江一年多以后,终于实现了新的突破……
  ……
  海根训练基地内,章裴孟和苏祖正坐在田径场边晒着太阳,翻看着余亚玲和易桢他们带到训练基地的一些报纸信息,其中一篇就是刚刚报道了在莫斯科举行的2006年室内世锦赛的情况。
  三月份的滇南因为海拔的原因,气温不算太高,但也不低,一直没掉下15摄氏度。彩云之南这边四季如春不是一句空话,对于训练的运动员来说,环境非常舒适。
  “这个斯科特我看资料和比赛录像,他个子也不低吧?”章裴孟指着报纸版面中的一张图片,当中的是伦纳德·斯科特,左边的是美国选手特拉梅尔,右边则是俄罗斯选手叶皮申。
  “他有一米八。”苏祖瞟了眼章裴孟指着的斯科特,“伦纳德·斯科特的技术特点就是他前半程很快,他爆发力强,有点像莫里斯·格林,起步速度比起很多矮个子的运动员都有优势,我在前10米也很难追得上他。”
  说着,苏祖看了章裴孟一眼,“你是觉得有借鉴的地方?”
  章裴孟点点头,他身高有一米八五,也是典型的前半程起步加速慢的选手,自然想了解一些各路好手的技术特点,借以完善自身。
  “风格不一样,他是力量型的跑法,鞭打蹬伸的能力非常出色,只要起跑反应不慢的话,爆发起来是很凶猛的。不过,对于身体的负荷也是非常大的。”
  苏祖和斯科特交手过很多次,对于斯科特的跑动技术还是有所了解,是那种力量爆发型。
  “嗯,这也是,我现在下肢的力量还是不够。”
  章裴孟点了点头,也没想着一定要学习人家的跑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不过能够了解一些国内外名将的技术特点,对于一个运动员成长是很有用的。
  当你陷入瓶颈的时候,当你不知道该如何突破的时候,至少有可以借鉴参考的地方。
  短跑虽然简单,一百米二百米的,但是细分到每个细节以百分秒计算,就有了很多门道可言。
  一般来说,身高普通或者较矮一些的运动员,重心低,腿短肌肉爆发力强,步频要更快一些。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前半程加速具备优势。
  而身高超过一米八以后,在一个水平的运动员在起跑阶段腿长、重心高、步频相对慢,但是只要加速充分了,速度提起来,到了中后半程凭借身体优势就能够比较好的保持住速度。
  苏祖和章裴孟两人的身高虽然差不多,但跑法也是有不小的差别的。
  苏祖是偏向力量型的跑法,因为他下肢与核心力量都比较高,而章裴孟是在黄种人里少有的身高达到一米八五还有不错步频的选手。
  他跑动的技巧也是以轻灵、迅猛为主,强调身体部位的配合,但不是纯粹的力量型爆发。
  “对了,林振耀真的不来了。”
  两人聊了一会,苏祖问起了他的另外一个训练搭档,章裴孟是今年春节之后才到海根基地训练的,但这次过来的就只有他一个人,那个由袁郭华教练推荐过来的少年,似乎选择了退出。
  苏祖和章裴孟一起训练,后面也一起参加过世锦赛和亚锦赛,关系近一些,但对林振耀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他应该退出了吧。”章裴孟看着田径场远处的碧蓝天空下面绿油油的景色,声音微微有些低了下去。
  “太苦了,他直接从体校被选上来,但熬不住,之前我们去参加世锦赛的时候,他就偷偷溜出去了几次,让队里的几个教练很是恼火。”
  “也是。”
  苏祖轻叹了一声,他重生后的多次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田径项目热起,尤其是短跑,各个地方队体校都开始注意起选拔青少年人才。
  但真正最后能够坚持走到巅峰的,从来是少数,体育竞技很残酷,如果在职业生涯没有取得突出的成绩,往往最终的结果比起很多正常按部就班上学工作的普通人还要差。
  他印象里那个仅仅一起训练过一段时间的少年,可能家境还不错,最终也因为个人原因选择了退出。
  这几年一路走过来,苏祖其实也见了不少这样的场景,体育竞技从体校到地方队再到国家队,每一步都是门槛,竞争激烈的程度有时比高考更甚,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够出成绩的才能再往上走。
  “苏祖,你真的很厉害。”
  章裴孟突然开口道,“说实话,我们练体育的时间差不多,可能我还比你早点。但我从来没有像你这样刻苦过。那时候被选进帝都队,我还有好几次偷偷跑回家。太辛苦了,但最后我家里人又把我送了回去。03年的时候你打破全国纪录的时候,那时我的教练就在用你的例子来督促我了。”
  “就是别人家的孩子都特别好。”苏祖笑着插了一句。
  被章裴孟这样说一下,他也没觉得有太多喜色,毕竟他两世为人,而且有一个系统辅助,选择竞技体育这条路的时候,他当时也没想过会这么辛苦。
  章裴孟微微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也笑了起来,“就是这个。不过,那时候你离我还远着呢,我也没有什么概念。后来进了国家队然后吕教练跟我说,你要选我做训练搭档,我才比较意外。也就那时候起,我才知道我以前训练的态度有问题。”
  苏祖听着章裴孟比较坦诚的话,心里微微有些惊诧,在这一世里,他和章裴孟算是真正的同龄人,但两人现在取得的成绩差距,自然会让他心生急迫的追赶之心。
  运动员一项很重要的品质就是好强,强烈的胜负心,有这样的心态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才不会迷失自我,在胜利了也会想着追逐更高的荣誉。
  “差不多了,继续训练吧,我们还需要努力!”苏祖站起身左右扭了扭腰,“08年奥运会估计会遇到很多高手,我一个人罩不住的。”
  “什么罩不住?”
  章裴孟微有些疑惑,“是在说接力项目吗?”
  他到海根训练基地的时候,苏祖在这里已经训练了三个多月了,拒绝了春晚,甚至春节也就回去呆了短短一周而已。
  他来的时候就听说这次亚高原的冬训十分有效,李志忠春节前还犹豫是否要让他过来,到了春节后,已经完全没有顾虑。
  现在所有人对苏祖打破鲍威尔的纪录都有了信心,即便今年没有打破,到了明年后年,肯定没有问题。
  而苏祖对于章裴孟的问题没有马上回答,只是脱了身上的长袖,走上了跑道。
  噗噗噗的脚步声响起时,有声音传来:“你赶快跑进10秒吧!”


第二百八十九章 多哈
  2006年5月10日,多哈国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