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出我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跑出我人生- 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实上,十年后的国内,在短跑项目上一级运动员到健将级这个层次还是有着很大的基数,而很大的原因就是这个时候运动员们的自我怀疑,没有了之前再坚守的训练的状态。
  最典型莫过于之前曾说过的章裴孟,他好几年的时间都停留在10秒2、10秒3的这个阶段,那是他最好最巅峰的几年,二十二三岁的年纪,因为之前中国短跑运动员的极限差不多也就到这里了,他自然也感觉自己天赋可能是到顶了。
  而等到有人打破了全国纪录,他才算是重拾旧梦,再次迸发了训练的热情。如果他能早一点醒悟,也许打破10秒大关的可能是他吧。
  而这一次很多代表团的选手都是第一次和苏祖同场竞技,苏祖的实力自然是足以让人仰望的,但谁又没有一颗火热的心呢?!
  很多时候,最艰难的就是前面没有路,不知道能否做到。
  而当这个可能实现的时候,便能鼓励后来者不断为之努力。
  至于是否能够达到前面开辟者的成绩另说,但只要有了后来者不断去努力,总会不断一点点缩小这个距离。
  在原时空,全国纪录是10秒17的时候,谁能想到这个纪录会尘封13年之久呢,而这个纪录被打破之后,相继跑进10秒10的运动员就有了好几位。
  世界在变,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百八十一章 离开金陵
  “师父,上面同意了吗?”
  一间理疗室内,江大恒正在给苏祖进行双腿的肌肉理疗,苏祖看着旁边一直沉吟不语的李志忠,出声问道。
  “还在开会讨论,上面的意思东亚运动会不太紧要,还是你明年的比赛和训练安排。”
  李志忠看了看苏祖,眼里有几分疑惑不解,“你真是这个想法的?”
  “嗯。”苏祖肯定地点点头,“我现在到哪都脱不开身,实在太不自在了。我也知道田管中心,甚至总局那边也可能会有阻碍,但我还是想静下来好好训练。”
  说着,苏祖又笑了笑,“师父,我觉得我还是有进步空间的,但是这样下去,我怕自己都不知自己是谁了。我还是挺想破纪录的,还有08年的奥运会,我也想赢的。”
  “输不了。”正在给苏祖做理疗的江大恒插一嘴,“苏祖啊,你肯定赢。你现在就快跑过那个什么鲍威尔来着,到时候咱们在家门口的奥运会,‘嗖’一下,那些黑人就只能跟你屁股后面吃灰了。”
  “江师傅,你这可真是乐观了啊。”苏祖微笑着摇了摇头。
  “我不是乐观,我对你有信心。”江大恒嘿嘿一笑。
  “江师傅,你那点心思谁还不知道呢。”一旁的张平秋戳穿了江大恒的想法道。
  “唉,你们别老把我当成占公家便宜的人啊。”江大恒辩解道,又小声嘀咕了一句,“我这不是怕自己有高原反应嘛。”
  苏祖笑了笑,抬头看了眼李志忠。当前其实很多国人对他的看法也和江大恒差不多,毕竟从他崛起到现在,一直是一路往前冲,离世界纪录现在不过是0。02秒之差。
  再加上他的年龄,到时候08年奥运会,那可是最值得期待的冠军种子,谁又会想到那时候会出现一个牙买加闪电呢。
  “我和余指导再去做做工作。”
  李志忠叹了口气,也不理会江大恒的嘀咕,继续和苏祖说道,“这个肯定不太容易,不过这个说法是足够了,我也担心你再这样下去,很快就没心思训练了。现在这个场景,啧啧……”
  说着,李志忠砸吧了一下嘴,即是欣慰,又多少有那么几分惶恐。
  现在外界对于苏祖的追捧到了什么程度,李志忠心知肚明,国人多少年难出现这样一个短跑天才,可以说全民关注。
  各种商业洽谈、节目邀请,就是他这个教练都接了不少。
  但是正因为这样,老李心里也有些悬着,从八十年代参加奥运会开始,国人出现了不少现象级的运动员,在成绩好的时候,自然是被大家所赞叹,但出现了滑落,发挥不佳,就跌落泥里。
  运动员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这一点也不独是国内,日韩、欧美,世界各地其实都是一样。很多时候人们都无法接受失败,越是到了顶峰的运动员越不能失败。
  “我也怕自己没心思训练了。”苏祖靠在椅子上轻叹了一声。
  从去年雅典奥运会之后,苏祖就感受到了外界对他的影响,人不是机器,再好的克制力,也难免会有动摇的时刻。
  以魔都大奖赛的那种欢迎程度,苏祖现在也怕自己真的被这波风波推得自己晕头转向,拍广告,上节目,被人崇拜,到哪都有掌声,这比田径场上日复一日的枯燥训练可要舒服得多。
  他不认为自己有牙买加闪电那样的天赋,一旦开始沉迷在鲜花和掌声中还能够驰骋赛场。
  “好,其他先不说,等全运会结束我们就直接去滇南冬训,其他先看看吧。”
  李志忠拍了拍苏祖的肩膀,和江大恒打了个招呼,转身离开了理疗室。
  他之前在大奖赛就已经和媒体放过风,希望苏祖要休息要训练,减少不必要的各种活动,那算是一种试探。
  但这次全运会,苏祖也再次跟他提起,两人其实都有些意识到了。
  现在的大环境肯定是好,但苏祖受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想要沉下心来训练已经不太可能,至少要换一个比较偏僻的训练基地。
  像辛庄训练基地地处魔都范围,即便能够躲得开一些记者,但想躲开各种商业活动,或者是一些重要的场合出席根本不可能。
  当然,和总局田管中心谈这些肯定遇到的困难是挺多的,但说实话,李志忠也没想到苏祖能够以这样冷静的心态去面对外界的热潮。
  “新的训练计划还是要进行下去。”
  打开门走出理疗室,李志忠脑子里也在思考着后面苏祖的训练计划。
  苏祖跑出了9秒79的成绩,他结合这苏祖自己的体会,和其他教练组成员分析过了。这个成绩苏祖能够跑出来是超过了他当前身体负荷的。
  有些专家教授一直在叫着如果人体跑到9秒5以内,可能身体就承受不了,跟腱断裂,肌肉拉伤之类的。
  李志忠虽然没办法判定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但还是上了心的。
  短跑是人体从静止状态到最高速度的转变,对于身体方方面面的负荷都是相当大,而苏祖这方面明显还可以再提升。按照李志忠曾经设计的理想模板,苏祖现在一米八六左右的身高,应该要到达85公斤的体重才比较理想。现在才78公斤,和他预期还是有差。
  体重和肌肉并不完全决定速度,但和身体的承受能力是直接相关联的。
  而且李志忠对苏祖那不时冒出来的迫切心理,虽然不解,但作为教练,他还是持肯定态度的。
  运动员就应该像伊辛巴耶娃那样,即便没有了挑战的对手和纪录,但还是一直在努力地挑战着自己,一厘米一厘米不断地刷新着个人成绩。
  在男子100米的比赛结束之后,间隔了一天,开始进行的就是男子200米的比赛。
  10月20日上午9点,男子200米预赛;10月21日上午9点,男子200米半决赛,再就是21日下午19点,男子200米决赛。
  预赛和半决赛,苏祖都是在收着跑,到最后的决赛的时候,苏祖才放开了一些,以20秒12的成绩顺利夺冠。
  尽管200米的项目的热度不像100米,但依旧是整个全运会里颇受瞩目的几个项目之一。
  有苏祖的参赛的项目,总是会成为一大热点。而且很多对于田径有所了解的观众也惊奇地发现,不少地方队的选手表现也相当的不赖。
  成绩虽然不算多少好,但是在20秒和22秒这个区间涌现出来的新一代运动员数量确是达到了一定程度。
  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期待的。
  在体育界其实有一个规律,人只会越跑越短,越游越短。
  比方后世的游泳的张、孙等人,他们原先是游长距离的,主攻1500米,后来慢慢的就越游越短,200米、400米都游。
  在田径界同样如此,伊东浩司和末续慎吾这些选手原先是跑400米、200米的,后来慢慢的主攻方向转而到了100米上。
  另外诸如像泰森盖伊和牙买加闪电其实都是有这方面的因素,个人选择是一方面,但普遍的是训练会符合运动员的个人成长。
  田径项目,运动员职业生涯的早期其实普遍会是以400米和200米入手,因为这个时间段个人的身体素质未曾进入到最好的巅峰时间段,但是速度耐力却可以练得相当不错。
  在短跑项目上,60米和100米,这种高爆发的项目,身体的肌肉和总体素质不占优势,而在适当的400米和100米这些项目则具备比较好的条件。
  随着年龄的增长,技术经验逐渐老道,身体肌肉成长也达到更具有爆发力,就会转向短距离跑。这一点也有速度耐力出现下滑的情况在。
  像莫里斯格林,曾经是世锦赛男子100米和200米冠军,但两千年以后,他几乎就没有再跑过200米,一个方面是功成名就嫌累训练的重点发生偏移,一个也是身体对于短距离跑更加适应,在200米的竞争力上不那么强。
  苏祖和这部分运动员不同,他是以100米项目起家的。这点和贾斯汀·加特林类似,但同样两人在200米项目上的成绩都还不错。
  结束了男子200米的比赛,苏祖的全运会之行就告一段落。后面的接力项目,尽管榕海省有再三邀请,但最后苏祖还是拒绝了。
  而有苏祖的两枚金牌在手,榕海省代表团也没太去计较,毕竟苏祖无论比赛还是生活早就是归属田管中心安排。有这样一个冠军选手在自己的代表团,偷笑还来不及呢。
  10月22日,苏祖结束了他的全运会之行,离开金陵。


第二百八十二章 躲不开的邀请
  “李指导,李指导,能说一下苏祖为什么没有参加闭幕式吗?”
  “苏祖是不是提前离开了全运会,他后面的东亚运动会还会再参加吗?”
  “听说苏祖准备进行封闭式的训练,暂时不再和外界接触,这个真是田管中心的决定吗?”
  “据说苏祖是因为总局施压拍摄广告不满而先行离开,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苏祖是不是有伤病在身,之前大奖赛就有传出苏祖后面有紧急治疗的情况?”
  李志忠看着面前乱糟糟的记者,面上依旧保持着微笑,等着众人一个接一个的问题逐渐告一段落后,才抬起双手朝前方压了压。
  “大家先不要激动,我一个一个回答。苏祖先行离开全运会主要还是为了冬训,大家都知道这一年过来,苏祖参加的比赛有很多,接的广告还有一些代言也不少。正常的训练计划已经有所耽搁了。我们现在的目标主要还是放在了08年的奥运会上了,苏祖需要进行一个长期封闭的训练,以求得比较大的成绩突破。至于去了哪里,我肯定不会和在座各位说的。如果有知情的媒体工作者,也请尽量保密,给予他一个安静的环境好好训练。我们都想有个世界纪录不是,这也是我们教练组的目标……”
  ……
  “呼……”
  办公室内,李志忠结束了刚刚的新闻发布会,长长出了一口气。
  尽管已经在这几年里应付了无数次媒体记者的穷追猛打,但刚刚这个阵仗李志忠还是差点Hold不住场面。
  苏祖悄然离开金陵后的第二天,还是让众多媒体发现了端倪,在最后的闭幕式最佳运动员领奖台上,也没有见苏祖出现。
  一瞬间,媒体上下各种猜测都抛了出来,各路人马各种花样找上了他李志忠。
  “看看什么时候能消停一点吧。”
  老李摇了摇头,从桌上捡起了一份最近几天的报纸,不少报道都在围绕着全运会里各个代表团的表现,以及那些新人露头之类的,而其中一篇文章引起了李志忠的注意。
  标题名为《鄂省十运会遭重创,出国集训是“形象工程”》,内容大意就是本次鄂省代表团表现不佳,“夺金”“冲金”的项目全部折戟沉沙,金牌总数和原计划的前十相去甚远。
  尤其讲到的一点是鄂省的某位运动员,今年年初曾被送往美国接受了为期半年的训练。这位运动员此次出国花费了78万元,而省田管中心一年才一百多万的经费,而这位运动员回国后基本一次400米都没有跑过。最后在全运会上也只得到了第六的成绩,成为了一个“形象工程”。
  到了李志忠这个位置,看待问题自然不会片面,出国训练运动员一直都有,之前苏祖在田管中心的安排下有出国训练,此时还在国外杨光宗也是。这里面出国训练是不是就能成功,这个肯定是说不准的,因素有很多,个人训练态度,经费去了哪里等等。不过这个想法和闯劲是值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