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战斗机以最大作战半径出击。如果执行的是战场支援任务,特别是协助地面部队发起进攻的支援任务,战术战斗机的作战半径都要受到严格限制,一般为最大作战半径的三分之二,以便让战斗机携带更多的弹药,或者获得更多的战场巡逻时间。
也就是说,战术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最好控制在800千米以内。
根据前期作战情况,因为地面部队对空中支援的依赖性很大,往往需要空中支援力量伴随行动,所以战术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最好能够控制在600千米以内。只有这样,战术战斗机才能在携带5吨弹药的情况下。在战场上空停留至少1个小时。
虽然陆军航空兵对基地的依赖程度比战术航空兵小得多,但是作战半径的问题同样存在,甚至更严重。DW…26B代表的陆航低空攻击机的作战半径本来就比不上J…17A代表的战术航空兵,而陆航在执行战场支援任务的时候,受作战空域与基本战术的影响,滞空时间比战术战斗机多得多。按照前期作战行动的统计数据,DW…26B执行反装甲任务时的平均滞空时间长达48分钟、是战术战斗机的2。5倍,执行辅助进攻支援任务时的平均滞空时间为33分钟、同样是战术战斗机的2。5倍,执行大范围轰炸任务的平均滞空时间为42分钟、是战术战斗机的2倍。也就是说,陆航的低空攻击机必须更加靠前部署。这一劣势基本上抵消了陆航对基地依赖性的优势。
空中支援的重要性不用多说,不管炮兵多么厉害,地面部队离不开空中支援。
当然,空中支援不仅仅是火力支援。
在前期作战行动中,空运支援发挥的作用甚至超过了火力支援。
用裴承毅在战后做的总结来说:如果没有强大的空运力量,共和国陆军不可能用一场超乎想像的“闪电战”击败印度,更不可能在5个月之内占领整个印度;决定地面部队进攻速度的不是装甲部队的推进速度、也不是支援火力的延伸范围,而是空运力量所能承担的最大支援力度;只有在空运力量足够强大的情况下,地面部队才能在不用顾虑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发起大纵深战略突击;如果没有强大的空运力量,共和国陆军只能打一场半岛战争式的地面战争,能在1年、甚至2年内结束战争就算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可以说,最后一句话非常直观的反映出了空运力量的重要性。
半岛战争,共和国用了大半年。印度的面积是朝鲜半岛的数十倍,如果按照半岛战争的方法攻打印度,失败的肯定是共和国。正是如此,战争爆发前,几乎没人相信共和国陆军能够在印度取得胜利。同样如此,战争爆发前。共和国才不遗余力的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支援航空兵与陆军航空兵;在“轻型化”还没有完全完成的情况下,共和国陆军率先提出了“空中化”的发展战略。
虽然印度战争还没有结束,但是“空中化”已经成为未来陆军的风向标。
用西方军事专家的话来说:印度战争是检验陆军空中化的战争,也正是这长战争,证明了陆军空中化的可行性与强大性,要想打赢未来战争,必须拥有一支空中化的陆军;共和国陆军再次走在了世界前列。
当然,在陆军发展史上,并没严格区分“轻型化”与“空中化”。
按照比较普遍的观点,“轻型化”是“空中化”的第一阶段,以扩大空运力量、建立以垂直起降运输机为代表的陆军航空兵为“空中化”的第二阶段,“空中化”的第三阶段则是按照战略与战术区别空运力量、陆军获得了独立空运能力。
不管怎么说,在考虑空中支援的时候,裴承毅必须考虑空运力量的合理分配与利用。
在战略运输机、战术运输机与垂直起降运输机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垂直起降运输机与战术运输机。因为战略运输机的航程都足够大,往往承担运送作战物资的任务,所以受地域的影响并不大,即便部署在共和国本土,也能参加作战行动。战术运输机的问题稍微麻烦一点,虽然战术运输机的适应能力远超过战略运输机,Y…14C甚至能在长度不到600米的沙质跑道上起降。但是受航程与作战任务的限制,战术运输机往往得靠前部署,尽量缩短运输半径,以提高空运效率。垂直起降运输机的问题最大,虽然DZ…25C与DW…26B一样,可以在任何地点部署,甚至不需要专用基地,但是DZ…25C需要承担大量物资运送任务,部署地点必须靠近交通枢纽中心,最好是火车站,减轻地面运输的压力;这一要求极大的限制了垂直起降运输机的部署范围,也带来了相应的麻烦;要知道,大部分火车站都在城市或者城镇内部,附近缺少部署DZ…25C机群所需的场地。
与战术航空兵一样,空运部队也分成三个级别进行部署。
提出要求后,裴承毅把这项工作交给了专门负责后勤的参谋人员。虽然这让人觉得他有点不负责任,但是裴承毅没有多少后勤管理经验,基本上只知道提要求,不知道该如何解决问题,特别是细节问题。如果让他胡乱安排,结果肯定不会好到哪里去,还不如让懂得后勤工作的参谋去负责。
安排好这件事,裴承毅开始着手制订作战计划。
按照他最初的想法,首先集中力量攻打海得巴拉,然后挥师南下,在东西两个方向上同时推进,最终占领印度半岛南部地区。按照这套方案,大规模作战行动最快也就只能在春节之前结束。当然,这么做的好处非常明显。即在战役初期集中力量打下海得巴拉,减轻地面部队的作战负担,让更多的部队得到充足的休整机会,向南挺进的时候,可以投入更多的地面部队,加快挺进速度。如果不考虑作战时间,这套方案的可行性最大,而且对各作战部队的要求也最低。
现在的问题是,必须考虑作战时间。
要在年内结束大规模作战行动,就不能只在一个方向上做文章。
攻打海得巴拉的行动不能变更,而南下进攻的时间必须提前。
如此一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支援力量再次被分散,空军、陆航与海航不得不为两个方向上的进攻部队提供支援。
分散支援力量的直接后果是,必须投入更多的地面部队。
与安排后勤保障工作一样,裴承毅把细节统筹交给了袁晨皓。
在前期作战行动中,袁晨皓的表现非常醒目,处理细节事务的能力最值得称道。某些时候,裴承毅都不由得感叹,如果当初选的不是袁晨皓,而是一个跟他差不多的军官,恐怕很多事情就得由他亲自负责了。
根据袁晨皓的计算结果,如果海得巴拉方向上的支援力量减弱50,就得多投入1个野战军。这还是最低投入。为了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打下海得巴拉,还得准备至少1个旅的预备队。如此一来,光是攻打海得巴拉就需要动员3个野战军与1个空突旅。
3个野战军中肯定有39军,而按照裴承毅的意思,另外2个野战军为战略反应军,要么是21军与24军、要么是36军与37军,而裴承毅倾向选择后者,因为36军与37军有在该方向上的作战经验。空突旅比较好安排,不管是哪个旅,问题都不大。
确定了攻打海得巴拉的兵力之后,裴承毅与袁晨皓在南下主攻方向上产生了分歧。
按照袁晨皓的意思。既然已经在海得巴拉方向上投入了重兵,就应该把南下主攻方向放在阿拉伯海沿岸地区,用2个重装甲军、3个战略反应军与至少2个空突旅组成一支规模庞大的突击部队,重装甲军负责扫荡沿海平原地区,战略反应军负责扫荡内部山区,空突旅负责前进突击任务。如此一来,只需要投入支援力量的30就能在该方向上取得突破,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特里凡得琅。而根据袁晨皓的估计,最快能在12月初、最晚能在12月中旬占领特里凡得琅。
看上去,袁晨皓的建议很有道理,可是裴承毅却并不认同。
分析战局的时候,裴承毅只提了两个问题,一是后勤保障,二是突击的正面宽度。
地面部队从苏拉特南下,向特里凡得琅突击,沿途需要攻占包括孟买、胡布利、塔尔瓦尔、门格洛尔、卡利卡特、科钦等数十处城镇,其中不少是大城市与战略要地,就算投入5个军加2个旅的兵力,推进速度都不会快到哪里去。更要命的是,部队南下的时候,跟在后面的只有共和国陆军的后勤保障部队,孟加拉国与尼泊尔的军队不会南下,巴基斯坦的军队则在印度西北地区晒太阳,占领科钦后才能得到斯里兰卡陆军的援助。也就是说,在长达1500千米的后勤保障线上,只得靠自己了。
针对这个问题,袁晨皓认为可以通过占领港口解决。提出这个想法之后,袁晨皓也觉得站不住脚了,因为每占领一处港口,就意味着将要留下一支部队守卫港口。虽然出发的时候有5个军加2个旅的兵力,到达特里凡得琅的时候,恐怕就所剩无几了。如果真要按照袁晨皓的方法打,就得出动7个军加5个旅的兵力。在总共只有14个军,且3个空降军的空降旅无法在战役初期参战的情况下,裴承毅没有任何理由将半数以上的作战部队放在一个方向上。
如果说后勤保障拖住了后腿,那么突击正面宽度就挡住了去路。
与后勤保障相比,突击正面宽度的问题更加突出。
印度半岛西高东低。从南到北横贯半岛的西部山脉成为了一道无形的屏障,将两侧的平原地区分割开来。相对而言,东部平原更加广袤,西部平原则非常狭窄。如果按照袁晨皓的提议,出动2个重装甲军与3个战略反应军,以半岛西部沿海平原的宽度,别说让2个重装甲军同时推进,就连1个重装甲军都容不下。让战略反应军扫荡内陆山地更加离谱,战略反应军不是山地部队,最适合山地作战的是空中突击旅,而裴承毅手里只有6支空突旅,不能随意浪费。因为正面摆不开、侧翼难以取得突破,投入前线作战的部队非常有限,所以用上再多的兵力,也等于浪费。
按照裴承毅的看法,重点还是得放在东面。
攻打海得巴拉的时候,派遣2个战略反应军与2个空突旅从沿海平原南下,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到金奈,并且占领金奈港。到此,突击部队分头行动,1个战略反应军与1个空突旅向西突击,攻打班加罗尔,另外1个战略反应军则继续南下,扫荡印度半岛南端东南部地区。战役行动的初期以攻占金奈为主要目的,原因很简单,按照共和国与斯里兰卡达成的秘密协议,共和国占领金奈之后,斯里兰卡将派遣地面部队协助作战,也就是为共和国陆军提供后勤保障。
当然,裴承毅不是哪种喜欢一只手打仗的人。
东线为主攻方向,不等放弃西线。按照裴承毅的想法,东线突击开始前,就得从苏拉特派遣至少1个战略反应军向南推进。该突击部队的任务不是沿途攻城拔寨,而是从沿海平原地区以最快的速度南下,争取在东线部队攻占金奈的时候到达门格洛尔,从西面包围班加罗尔。因为攻打海得巴拉的行动不会太轻松,所以两支突击部队包围班加罗尔的时候,海得巴拉方向上的战斗也许没有结束,或者刚刚结束。在阐述战役思想的时候,裴承毅非常明确的提到。如果包围班加罗尔的时候,海得巴拉方向上的战斗还没有结束,就要首先打下班加罗尔,不给印军任何退路,到时候打下海得巴拉,就将成为印度战争的收尾曲。如果情况相反的话,则要以最快的速度合围班加罗尔,然后集中兵力扫荡周边地区,调整好支援兵力之后再强攻班加罗尔。也就是说,战争要么在海得巴拉结束,要么在班加罗尔结束,从而避免陷入长期扫荡战。
可以说,这是在年内结束大规模战争的唯一办法。
为此,裴承毅必须留下足够多的预备队。按照他的计划,战役初期投入的作战部队只有6个军与3个旅,担任预备队的则多达5个军与3个旅。因为只动用了1个重装甲军,所以在攻打班加罗尔、或者其他战略要地的时候,裴承毅手里还有3个重装甲军,足以保证顺利打下任何一座大城市。
从两人提出的战役部署就能看出,裴承毅更注重灵活应用兵力,而袁晨皓更喜欢打大规模会战。或者说,裴承毅更愿意留下足够多的预备队,然后根据实际战斗情况决定如何应用预备队,而袁晨皓则喜欢一上来就打垮敌人,不给对手太多的机会。
这两种不同的军事思想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看如何应用。
简单的说,打得顺手,袁晨皓的打法更有效,打得不顺手,则裴承毅的打法更理想。
从这也能看出两人的区别。裴承毅走上指挥岗位的时候,共和国的军事实力还没有如今这么强大,东海战争、南海战争与半岛战争都打得很艰难,使他在指挥部队作战的时候养成了多留点余地的习惯。袁晨皓比裴承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