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问题就在这里,训练周期不算长,可是训练设施并不多。

拿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来说,到2058年5月初只有4支专门用来强化预备役飞行员作战技能的航空训练大队(和平时期只有2支),按照每个大队72架教练机、每架教练机能够同时培训3名飞行员,且飞行员的训练合格率在95%左右,那么1个大队在一个训练周期内也就只能培训200名合格飞行员。按照2个周期计算,到塞班岛登陆作战时,海航最多培训了1600名战斗机飞行员。考虑到塞班岛为主要战场,将8成飞行员派过去,也就只能补充大约1300名飞行员,而在塞班岛登陆作战期间,共和国海军航空兵损失的战斗机飞行员在2000名左右(包括伤员)。

由此可见,共和国海军航空兵培训飞行员的速度比不上损失速度。

类似的情况在美国海军也存在,即损失的飞行员要比损失的战斗机多,而补充飞行员要比补充战斗机更加困难。

有人将塞班岛登陆作战当成太平洋战争中第一次用鲜血与生命堆砌成的战斗,与航空兵的惨重损失不无关系。

问题是,与陆战队的损失比起来,航空兵的这点损失就算不了什么了。

虽然前面已经提到,共和国陆战队依靠“蜂群战术”出敌不意的登上了塞班岛,并且迫使美军撤出塞班市,退守塔波乔山,轻而易举的获得了登陆场,并且在占领塞班市之后获得了供运输舰卸货的码头。但是在随后的战斗中,共和国陆战队的官兵怎么也没有想到,之前还那么不堪一击的美军陆战队竟然振作了起来,而且爆发出了非常惊人的战斗力。更加重要的是,塞班岛是一座面积接近200平方千米,南北长20多千米、东西宽近10千米的“大岛”。全岛最高的塔波乔山海拔大约470米,是一座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山脉,或者说是一块巨大的花岗石,加上美军修建了贯通全岛、四通八达、无处不在地下坑道,攻占塞班岛就不再是“热带岛屿七日游”那么轻松的事情了。

共和国陆战队上岛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0日,伤亡数字就超过了500。

要知道,在第一天的战斗中,伤亡官兵还不到100人!

5月13日,随着第二个陆战旅的先头部队到达塞班市,率先登陆的第1陆战旅的2个营开始向南面的塔波乔山推进。

2万多名共和国陆战队官兵的噩梦从此开始了。

南下进攻的第一天,1500名陆战队官兵用了近10个小时,前进不到500米,就在美军的顽强阻击下,准确的说,是在美军依托地下坑道系统建立的防御阵地面前停了下来,并且把推进的希望寄托在了火力支援上。

随着夜色降临,应召而来的火力支援舰队粉墨登场。

针对美军防御阵地的炮火打击持续了整整一个晚上,6艘火力舰与伴随行动的10多艘战舰总共向面积不到20平方千米的美军阵地投掷了大约2万吨弹药,其中两成是按照陆战队提供的目标数据进行的精确打击。

问题是,当陆战队在天亮后再次前进的时候,从地下钻出来的美军再次成了拦路虎。

5月14日下午,火力支援舰队再次赶到,又用密集得如同暴风雨的炮弹与导弹将美军防御阵地从头到尾耕犁了一遍。

不得不承认,美军在修建地下防御工事的时候,非常舍得。

根据战后实地考察,美军几乎用专门锻造的装甲钢板加固了每一条地下坑道,以及每一座地下防御工事,并且根据工事的位置、深度、重要性等等数据,精心设计了顶部装甲钢板的厚度与敷设结构,在一些面积较大的地下事内还设置了底部承载系统,以加强整体防御能力。保守估计,仅在塞班岛上,美军就用掉了大约120万吨钢材,对长达150千米的地下坑道与总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的地下防御工事做了加固处理,即便是防御级别最低的地下坑道也达到了抵抗450千克级电磁炮炮弹直接轰击的水平。

可想而知,火力支援舰队的第二轮打击仍然没有多大效果。

5月15日下午,第1陆战旅不得不停下前进的步伐,开始寻求新的进攻战术。

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人意识到,塞班岛登陆作战将是一场非常艰苦,也非常血腥的战斗,而这些人中就包括共和国元首裴承毅。

按照裴承毅的命令,5月15日夜间,第三个陆战旅就登上了塞班岛。

制订作战计划的时候,陆战队只准备了3个陆战旅,当时连裴承毅都认为,在火力支援充足的情况下,动用总兵力接近2万的3个陆战旅已经足够了。毫无疑问,从5月15日之前的战斗来看,3个陆战旅肯定不够。正是如此,从5月16日凌晨开始,驻扎在琉球联邦的第7陆战旅,也就是唯一的一个战役预备队就登上了垂直起降运输机,经“海南岛”号海上基地,在5月20日之前全部到达塞班岛。到此,参加塞班岛登陆作战行动的共和国陆战队已经达到4个旅,总兵力大约25000人(大约2万名战斗人员,因此实际战斗力相当于陆军的5个战斗旅)。

实事求是的讲,共和国当局也对塞班岛上的恶战有所准备。

进攻受阻之后,除了增添兵力之外,陆战队还在积极寻求新战术,以及更加有效的进攻手段。

当时,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威力钻地弹药。

根据陆战队的作战记录,在5月底之前,陆战队航空兵(编制上隶属于陆战队,作战时则由海军航空兵统一指挥)就在岛上使用了好几种专门为攻坚作战、特别是对付坚固的下防御工事设计开发的新式钻地炸弹,其中就包括采用第五代战术核弹头的钻地武器。不可否认,这些大威力武器的效能非常惊人,陆战队能够在5月30日将战线推到塔波乔山,占领国会山镇,基本上歼灭岛屿北面的美军,就与这些弹药有很大的关系。问题是,大规模使用大威力弹药的后果也非常严重。要知道,塞班岛是一座火山岛,准确的说,是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岛屿,虽然岛屿下面的火山已经好几万年没有活动了,塔波乔山也只是一座死火山,但是马里亚纳群岛本身就是太平洋板块与菲律宾板块积压形成的,群岛东面就是世界上平均深度最大的马里亚纳海沟,而该地区的地质活动非常频繁,用地质学家的话来说,在塞班岛上使用那些爆炸威力达到数十吨、甚至上千吨的大威力弹药,等于向沸腾的油锅里洒水,是愚蠢而且危险的举动。事实上,在5月27日,也就是陆战队航空兵首次在岛上使用千吨级战术核弹头的当天,塞班岛东面大约200千米处发生了一次4。2级地震。虽然是深源地震,而且震级不高,没有引发海啸等自然灾害,但是谁都知道,这次地震肯定与共和国军队在塞班岛上的作战行动有关,与那些威力惊人的弹药有关。

在数百名地质学家联名上书之后,裴承毅在5月31日下达命令,禁止使用爆炸威力超过1吨的大威力弹药。

虽然陆战队的将士有点不以为然,毕竟没有几个军人懂地质学,也没有多少军人会把地质学家的话放在心里,但是元首的命令仍然得到了执行,毕竟军人是纪律性动物,没人敢违背最高统帅的命令。

不能使用大威力武器,就只能另寻他途。

从某种意义上讲,塞班乌登陆作战持续数个月,也与战术探新有很大的关系。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陆战队的官兵想出了很多办法,比如用推土机掩埋美军地下工事的出口,或者对的下工事的出口进行爆破。还有人提出向地下工事灌水,甚至有人提出用毒烟把藏在地下的美军熏出来。当然,这些办法不是没有效果,而是实施起来的难度太大,且效率不高。拿“掩埋法”来说,美军的地下防御系统里有好几套可控聚变反应堆,能够以电解的方式制造氧气,加上有地下水源与足够守军坚持大半年的给养,就算把美军埋住,也不等于高枕无忧了。更何况,美军早就有所防备,比如准备了不少的钻探设备,随时可以在别的地点开辟出口。共和国陆战队再厉害,也不可能用钢筋混凝土与钢板把整座塞班岛包裹起来吧。

直到5月下旬,陆战队才获得了一种真正能够让美军胆怯的攻坚利器,即代号“掩体终结者”的智能反坑道弹药。

与其说是弹药,还不如说是一种智能机器人。

这种相当于一个篮球大小的智能机器人,由一具精力螺旋桨驱动,配备了可见光与红外线摄像机,因此可以由士兵操控。进入坑道之后,如果通信受到干扰,则可以按照预定程序作战,比如利用配备的小口径电磁枪消灭坑道内的有生目标(因此该机器人上还有一具生命传感器,专门用来在坑道内搜寻活着的敌人)。更重要的是,如果遇到地下掩体,而且没有能够赶在敌人关闭掩体大门之前进入掩体(如果进入了掩体,智能机器人则会引爆携带的炸药,直接摧毁掩体),智能机器人就会用携带的超声波探测系统对掩体进行探测,确定掩体的结构之后,转为挖掘模式,并且将携带的炸药敷设在掩体外面的金属壳体上。当炸药引爆之后,就会以共振的方式在掩体内产生足以让人员致死或者致残的震荡波与次声波,达到杀伤掩体内有生力量的目的。

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残忍的武器。

在最初的时候,美军还不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智能武器。到战役后期,随着美军搞清楚了“掩体终结者”在对付有装甲防护的地下工事时的方法后,美军也找出了相应的应对办法,比如设置更多的隔音层。

问题是,几乎没有任何材料能够隔绝次声波,也就没有办法彻底消除“掩体终结者”的威胁。也就是说,就算美军不会被震荡波震死,也会在高强度次声波的攻击下致残。甩为次声波最容易对脑组织与神经系统产生破坏,所以被“掩体终结者”致残的美军官兵基本上都成了疯子。根据共和国在战后公布的资料,塞班岛登陆作战中,几乎所有被俘美军官兵都出现了智力障碍,半数完全丧失自我生存能力。比杀死一个人更加残忍的,肯定是让他发疯。

当然,“掩体终结者”也是极为昂贵的“先进武器”。

即便得到了海军陆战队的批量订单,“掩体终结者”的成本价也超过了陆战队的所有主战装备,更别说那些弹药了。这也很好理解,作为智能武器,“掩体终结者”中最昂贵的就是具备初级智能的火控计算机。

问题是,比起陆战队官兵,“掩体终结者”的价格问题就不那么重要了。

要知道,按照战时标准,1名工人1年就能生产10台“掩体终结者”,按照军人价值为工人的2倍计算,为了拯救1名军人的生命,消耗20台“掩体终结者”也不会亏本,如果算上阵亡军人家属抚恤金等等,那还赚了不少。

正是如此,在塞班岛登陆作战的后期,“掩体终结者”几乎成了陆战队的万金油。

按照陆战队的作战记录,到塞班岛登陆作战结束的时候,总共使用了4200多台“掩体终结者”,而回收的不到500台(如果没有遇到地下工事,“掩体终结者”还能由地面上的操控人员回收再利用,也就是说消耗了3700多台。按照美军的作战记录,塞班岛上的地下防御工事在6000个左右,按照半数被摧毁计算,差不多也需要3000多台“掩体终结者”,所以共和国陆战队的消耗不算惊人。

当然,“万金油”不是万能的。

面对共和国陆战队的“新式武器”,在防御手段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美军只能改变防御战术,即不再依靠地下工事被动防御,而是来到地面上,与共和国陆战队交战。

因为美军缺乏重装备,所以反击行动主要在夜间进行。

如果说“掩体终结者”让美军发疯的话,那么美军在夜间的反击行动就让共和国陆战队的官兵难以忍受。

根据共和国陆战队在战后做的统计,大约半数伤员都是因为忍受不了美军在夜间的反击与骚扰,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做出错误举动,而被美军打伤。另外,在塞班岛登陆作战期间,至少有400名陆战队官兵因为“精神状况不适合继续作战”而被送离战场,而这些官兵几乎都是因为得不到足够的休息而过度紧张,最终精神崩溃。

对军人来说,这就是战争最残酷的地方。

某些极端情况下,过于巨大的精神压力,往往给人生不如死的感觉。虽然这只是暂时性的极端情绪,只要能够冷静下来,就不会做出愚蠢举动,但是在战场上,不但不具备必要的条件,也很难得到帮助,所以这种暂时性的极端情绪会对官兵的生存造成巨大威胁。按照一些军事心理学家的分析,绝大部分的战斗伤亡都与情绪失控有关,而军人在战场上犯的错误,也与情绪失控有关。

更重要的是,这种磨难很难忘记,往往会伴随一生。

如果在和平时期,还可以以提前退役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可是在战争时期,在完成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