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1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知道,在7月份的时候,一些西方新闻媒体就宣称获得可靠消息,颜靖宇不会参加于11月在欧盟总部羊行的双边合作发展研讨会,而是由国务院总理阎尚隆以政府首脑的身份参加研讨会。

果真如此的话,这将是三十年来,第一次没有共和国国家元首参加的合作发展研讨会。在此之前的九届研讨会上,不管共和国国家元首有多么繁忙,肯定会抽空参加研讨会,至少也得去转一圈,与欧盟国家领导人见个面,吃顿饭,拉近感情,而不会连这个面子都不给。

正是如此,从7月份开始,欧洲的新闻媒体就在炒作这件事情。法新社就对此事发表了好几篇社论,认为共和国元首缺席研讨会,将是中欧关系急剧倒退的标志性事件。虽然在很多人看来,作为法国政府喉舌的法新社发表这种社论,除了向共和国示威之外,更是在暗示共和国,欧盟不会在关键问题上与共和国为敌,比如在6月份的时候,法国议会就以不涉及人道主义问题为由,否决了一份价值15亿欧元的对土援助计划,因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除了英国之外,几乎所有欧盟成员国都表示,如果法国政府不能按照欧盟理事会的决议帮助土耳其进行战后重建,他们都会重新考虑援助行动。虽然15亿欧元不算多,但是由此产生的影响却非常巨大,甚至可以说,就算这只是个“玩笑”,因为法国议会已经批准了法国政府在欧盟理事会上签署的援助计划,所以法国肯定会包括这笔15亿援助款项在内的所有援助金额,欧盟帮助土耳其进行战后重建的工作也将受到严重影响。也就是说,法国已经向共和国示软,不希望在这个时候与共和国敌对。但是从共和国与欧盟的关系来看,法新社这几篇社论的关键目的还是在为欧盟的立场说话,即欧盟可以让步,却不会在涉及到根本利益的问题上让步。

当然,还得考虑共和国元首的个人因素。

谁都知道,颜靖宇是个非常强硬的领导人,不然也不会在上任之后就去了伊拉克,而且在访问伊拉克期间,前往伊拉克北部地区看望了驻军。根据CNN的报道,颜靖宇在看望驻摩苏尔的共和国驻军时,还乘坐共和国陆军的垂直起降运输机去了北面的库尔德斯坦,并且在此期间秘密会见了几个库尔德人抵抗组织与独立运动组织的领导人。也就是说,颜靖宇已经违背了共和国与美国、土耳其签订的停战协议。当然,CNN空口无凭,根本拿不出证据来证明其说法。

不管怎么说,颜靖宇在对外问题上的立场非常明确。

正是如此,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法新社发表了那几篇社论之后,就算共和国当局想与欧盟改善关系,出面的也不是颜靖宇,而是阎尚隆。原因很简单,国务院总理阎尚隆是个非常圆滑的外交家,不会与欧盟斤斤计较。

如此一来,当共和国元首府新闻发言人宣布颜靖宇将去布鲁塞尔,还会在此之前对欧盟的九个主要成员国进行正式访问之后,几乎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用“破天荒”来形容了这件事情。

准确的说,应该是“破冰”。

谁都知道,中东战争之后,因为欧盟为了拉拢土耳其,不但在停战谈判期间向共和国施加了压力,还在停战协议签署之后,不顾一切的帮助土耳其进行战后重建,而共和国打压土耳其,争取在占领区内成立一个单纯的库尔德人国家的意图非常明显,所以欧盟与共和国已经分道扬镳,不再是大萧条期间,那两个联手让美元从金融霸主宝座上跌落下来的“准盟友”。

用欧洲新闻媒体的话来说,2042年之后,共和国与欧盟的关系遭到冻结。

如果是“冻结”的话,那亦好说,因为冻结的东西不会减少。问题是,共和国与欧盟的关系不但没有进步,反而在急剧下滑。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找到新的利益共同点,共和国与欧盟肯定会分道扬镳。

正是如此,很多西方国家的新闻媒体在评价中欧关系的时候,都认为颜靖宇上任之后迟迟没有对欧盟主要成员国进行正式访问,就是因为找不到新的利益共同点,也就没有理由对欧洲国家进行正式访问。不管怎么说,对日理万机的国家元首来说,不可能没事找事的去访问其他国家,而且其他国家也不见得愿意搭理。

反过来说,颜靖宇决定在10月21日到11月18日期间正式访问欧盟9国,证明共和国与欧盟已经有了新的利益共同点,至少共和国当局已经找到了新的利益共同点。

外交访问不是谈恋爱,需要惊喜,因此肯定会提前发出外交照会,安排访问日程。

也就是说,在颜靖宇离开北京之前,共和国外交部的工作人员就会带着访问日程安排前往将要访问的国家,并且与该国外交部门、安全部门一道安排访问活动。如此一来,外交访问基本上没有秘密可言。从时间上计算,最迟不过10月15日,共和国的外交官员就得与法国当局交涉。因为共和国国家元首对外事访问的安全保障要求非常高,不但有专门的安全保障人员,还会要求对所有预定访问地点、以及备用访问安排做足安全工作,所以共和国当局应该提前半个月做准备。也就是说,在元首府公布消息之前,共和国当局就已经在与颜靖宇欧洲9国之行访问的第一国家,即法国政府进行合作。

正是如此,10月11日热闹过后,新闻记者全都涌向了巴黎。

12日上午,法国外交部公布了颜靖宇即将到访的消息。虽然在法国外交部公布的消息中,共和国当局是在10月10日,也就是正式宣布前24小时才联系法国,并且由共和国驻法使领馆的安全人员负责前期安全工作,但是用几家美国电视台的话来说,法国当局这么做只是为了让自己更有面子。要知道,按照惯例,如果美国总统要访问法国,并且计划在法国呆上两三天,去好几个地方,美国白宫的特勤队就会提前1个月派人前往法国,对计划访问的地区进行现场考察,制订安全保卫计划与突发事件应急计划,在此期间,肯定需要法国安全部门提供帮助。虽然颜靖宇不是美国总统,但是作为共和国元首,其影响力绝对不在美国总统之下。如果颜靖宇在巴黎有个三长两短,就算法国当局有再多的理由,也不可能挽回因此造成的损失。要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费迪南德大公在贝尔格莱德遇刺而爆发的!

不管怎么说,颜靖宇决定正式访问欧盟9国,绝对是件大事。

对于真正关心国际局势,特别是中欧局势的人来说,更应该关注的是颜靖宇访问欧盟的原因,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共和国与欧盟是不是拥有了新的利益共同点。

事实上,这也正是几家“专业”电视台的重点报道内容。

11日夜间,半岛电视台就在报道中提到,共和国与欧盟的关系很有可能在颜靖宇到访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判断的依据非常简单,那就是欧盟主要成员国的国家领导人会不会在几个月内密集回访。如果是的话,足以证明颜靖宇在访问欧盟期间,向欧盟主要成员国的领导人提出了促进中欧关系发展的积极建议,而且得到了欧盟国家领导人的认可与支持。如果不是的话,就证明由共和国发起的这轮外交行动以失败收场。

虽然半岛电视台没有做太多的猜测,但是从这则报道中能够看出两个问题。一是此轮外交行动是由共和国发起的,而不是由欧盟发起的。二是共和国当局肯定找到了解决中欧矛盾的办法,不然不会一下访问这么多欧洲国家。

到这一步,到底是什么办法已经不重要了。

对一个超级六国,以及一个有能力成为超级大国的世界头号地区性国家组织来说,绝对不缺乏共同利益,也不缺乏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发展的动力,缺少的只是契机,即让双方都能接受的动因。相对而言,共和国积极采取外交行动,主动向欧盟抛出橄榄枝,而且是由对外态度一向强硬的颜靖宇亲自出马,更加值得重视。

正是如此,CNN从一开始点认为,共和国当局在进行外交冒险。

10月12日(北京时间,美国东部时间是11日),CNN在做第一次全时段重点报道的时候就提到,颜靖宇先在国内频繁召开高层会议,然后向伊拉克与叙利亚提供军事援助,紧接着高调访问欧盟9国,参加合作发展研讨会,足以证明共和国当局正在用实际行动改变当前的国际局势,制造不稳定因素。

要知道,只有在国际局势不稳定的时候,才会出现变动。

如果国际局势波澜不惊,哪怕共和国有最强大的实力,也不可能压倒美国。只有在国际局势动荡的时候,处于后来者位置上的新兴强国才有机会取代老牌帝国。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国际局势都动荡不安,老牌帝国极力维稳,而新兴强国则极力打破局面,创造机会。

CNN的报道即表达了美国当局对颜靖宇访欧的担忧,又传达了美国的意图。

作为老牌帝国,美国自然不希望国际局势出现动荡。

在做相关报道的时候,CNN就一再提到,欧盟实际上也是“老牌帝国”,不管是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英国、还是积极摆脱美国影响的法德意等国,实际上都是当前国际局势的既的利益国,只是获得的利益多少不同而已。按照这个逻辑,如果国际局势动荡起来,并且最终彻底洗牌,欧盟也别想从中获得好处。

问题就在这里,欧盟是当前国际局势的既得利益者吗?

也许应该话换个问法,即欧盟获得的利益与其付出的代价相当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欧盟就没有理由与美国一道维持当前的国际局势。

事实上,答案就是否定的。别说早就对美国心存不满的法德意等“大陆国家”,就连与美国关系密切的英国也认为没有获得相应的好处,不然福克兰群岛就不会丢失,而且事隔10多年还没有收回来。

如果不是既得利益者,欧盟有理由维护现在的国际局势吗?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如果无法从新的国际秩序中获得更多的好处,或者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将付出过于高昂的代价,欧盟就没有理由站在共和国这边。

也就是说,共和国要想拉拢欧盟,就得让欧盟相信,新的国际秩序能够给欧盟带来更多的好处,而且在重新洗牌的过程中,欧盟不会付出多少代价。

实际上,这就是裴承毅对颜靖宇说的那些话。

这也正是颜靖宇访问欧盟9国的时候需要传达的意思。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51章 待价而沽

因为预料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所以10月13日,刚到以色列两天的美国国务卿就将未尽的工作交给了驻以大使,以总统特使身份飞往巴黎,与法国总统会晤,希望能够在颜靖宇到达之前,让法国当局更多的考虑与共和国合作带来的严重后果。

不得不说,美国的行动非常积极,而且效果明显。

虽然在世人眼里,法国是众多欧洲国家、特别是西欧发达国家中与美国关系最为疏远的一个,不然也不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也就是法国光复后不久,就与帮其重新建国的美国分道扬镳,成为西方国家中的另类(法国还是第一个与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西方国家)。但是必须承认,在对外问题上,法国一直以“嬗变”著称。

别的不说,法国与美国的历史就很有戏剧性。200多年前,那些被英国流放到新大陆上的囚犯、破产者与探险家的后裔对英王的苛捐杂税感到严重不满而爆发动乱的时候,首先提供支持的就是正在与英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法国,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法国的援助,就不会有现在的美国。即便在数十年后,即“第二次独立战争”与南北战争期间,法国都是美国的坚定盟友,而且都为美国提供了有力支持。从某种意义上讲,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支持法国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法国是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唯一没有能够保住国土与政权的),甚至暗中为法国提供了核武器的相关技术,都算得上是在报答法国的恩情。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与美国已经“恩断义绝”,两个国家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从某种意义上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欧洲国家的一次“洗劫”,并且由此对全球格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可以说,战后爆发的独立浪潮、红潮等等,实际上都是因为老牌的欧洲列强再也无力支持其全球殖民体系,而美国对此又无能为力的结果。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在印度战争前,规模最大的越南战争。这场战争最初时的交战双方是法国殖民者与越南的独立运动组织,奠边府战役之后,法国因为国力不济而迅速败退,美国为了维护与西方国家为核心的世界体系,迅速出兵越南,并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