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策- 第11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霾卟懔斓既酥忻挥屑父鍪茄目瞥錾淼摹�

可以说,皮汉宗出任全体代表大会委员长,绝对是轰动一时的大事。

裴承毅仍然记得,在8月5日,也就是皮汉宗当选的第二天,共和国、乃至全世界的新闻媒体都集中报道了这件事情,而且都在报道中用了“变革“这个字眼。在众多新闻媒体看来,这不仅仅是一次政治上的变革,更是思想上的变革。要知道,在中华民族数千里的历史中,特别是在长达2000多年的农业社会期间,商人一直处于社会的最底层,即便在最近几十年中,随着共和国厉行改革,打破了很多条条框框,商人的社会地位迅速提高,甚至一度成为共和国改革的最大受益人,但是在皮汉宗之前,商人要想成为政治家,而且是拥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政治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事实上,就在纪佑国执政期间,商人也很难在政府中获得一席之地。在王元庆推行政治改革之后,商人才找到了从政的捷径,那就是成为全体代表大会的代表。问题是,在最初的几年中,商人当选代表的比例并不大,在2042年的时候,全体代表大会中的商人代表、以及与商人有关联的代表仅占代表总数的17%,而到了2047年,这个比例也仅仅只有32%。由此可见,商人从政难,不但是历史问题与政治体制问题,也是思想上的问题。

皮汉宗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必须承认,商人与政治并不矛盾。

严格说来,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文明能够在文艺复兴后迅速崛起,并且在工业革命之后称霸全球数百年之久,就与英美的重商传统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正是重商的传统,让英美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要知道,当年帮助维多利亚女王战胜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就是由海岛率领的舰队。另外,美国能够独立建国,就是因为不满宗主国的垄断政策,为了打破东印度公司的垄断贸易而引发了独立战争。总而言之,共和国要想取代美国,除了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之外,还得改掉一些陋习,学着用西方世界的方式方法去对付西方文明。

当然,颜靖宇的初衷肯定不是为了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不管怎么说,皮汉宗代表的商人集团只有与颜靖宇合作,才能获得更多的好处。如此一来,皮汉宗就会积极支持政治改革,甚至代替颜靖宇推动政治改革。

作为回报,颜靖宇必须得为皮汉宗代表的利益集团牟取好处。

因为第二阶段政治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用直接选举取代间接选举,将属于公民的权力交还给公民,所以在与利益集团合作的时候,颜靖宇不可能成为帮助利益集团剥削即将获得选票的公民。也就是说,为了让利益集团获得好处,颜靖宇必须在推动政治改革的时候开始对外扩张。因为对外扩张也是王元庆执政时期的主要特点,加上共和国已经拥有对外扩张的基础条件,所以颜靖宇在这个问题上表现的非常积极。为了掩盖共和国的战略意图,颜靖宇不可能亲自过问相关问题,自然会将对外扩张的工作交给国防部长。

由此可知,在颜靖字的团队中,裴承毅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按照一些西方新闻媒体的评价,裴承毅是自赵润东之后,共和国第一位能够在国家重大决策中说上话的国防部长。因为赵润东是在纪佑国执政后期,也就是在第四次印巴战争的时候才开始发挥作用的,所以很多人认为,裴承毅在国防部长这个位置上取得的成就已经超过了赵润东。

不管怎么说,谁也不能忽视裴承毅的影响力。

当然,国防部长这个位置并不是那么好坐的。

虽然在当选之前,颜靖宇就承诺让裴承毅当上国务院副总理,而且在当选之后也兑现了承诺,但是裴承毅的主要工作还是管好国防部的事情,并且在对外军事行动与安全问题上为元首排忧解难。

前面已经提到,共和国在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前,必须找准方向。

这也正是裴承毅在2047年8月初再次出任国防部长之后,到2048年8月底之间的主要工作。

与外界的估计一样,裴承毅仍然把重点放在了中东地区。

在2047年10月份的时候,裴承毅就以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的身份,对包括伊拉克与叙利亚在内的多个阿拉伯国家进行了巡回访问,并且在访问期间与这些国家的领导人商讨了成立“大阿拉伯联合军”的相关问题,得到了伊拉克与叙利亚等多个阿拉伯国家的积极支持。

事实上,在裴承毅出访前,叙利亚与伊拉克的国防力量已经整合到了一起。

当时,两国正在商讨统一问题,即在两国中央政府的基础上,成立联合政府。只是在具体的方式方法上,特别是在要不要提前整合两国的立法机构,也就是国民议会,或者是在两国国民议会的基础上成立一个具有法律约束能力的联合议会的问题上,叙利亚与伊拉克当局的意见还没有得到统一,也就没能在国家统一谈判上取得重大突破。事实上,裴承毅访问巴格达与大马士革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两国解决这个问题。他提出的建议是,通过成立一个具有有限法律约束力的联合国民议会,以叙利亚与伊拉克为核心,成立一个开放性质的阿拉伯邦联,以便吸收其他阿拉伯国家。因为肯定要吸收其他阿拉伯国家,而谁能成为核心谁就能主宰阿拉伯世界的未来,所以叙利亚与伊拉克当局都对裴承毅的提议很感兴趣,并且在当年年底就组建邦联的事情进行正式谈判。

必须承认,作为国防部长,裴承毅有很出色的外交天赋。

用阎尚隆的话承说,只要与军事有关的外交活动,都不需要外交部操心,完全可以由国防部处理。

当然,强大的外交能力也为裴承毅赢得了很多政治资本。

在杜奇威为民新党党魁奋斗的时候,裴承毅已经通过几次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进入了共和国民众的视野,并且在舆论宣传的配合下,被很多人认为是共和国未来国家元首的理想人选。

谈这些,确实太早了一点。

在现实问题面前,裴承毅要想有所作为,还得解决一个非常棘手的,已经困扰了共和国数届政府的问题,那就是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权力之争。

    卷十三 道义之争

第17章 正名

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当上国防部长之后,裴承毅才知道为什么国防部会与总参谋部格格不入。

作为国防预算的申请者与管理者,以及掌握的军队人事调动与任命权,按理说,国防部的权力远远超过了总参谋部。更重要的是,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总体方针就是在提高国防部的同时压低总参谋部。如果一切按照第三次军事改革来的话,总参谋部将成为是一个“双委任制”的机构,即在和平时期接受国防部领导,在战争时期协助国家元首指挥作战。为了确保元首的军队军事领导权,国防部长的地位将得到提升,兼任国家安全事务副总理(国务院只有4位总理,即总理与负责日常工作的常务副总理、以及负责外交、经济与安全中的两项事务的副总理),直接向元首负责。

问题是,第三次军事改革并没完全落实。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共和国的政治军事制度上。

顾卫民上台之后,不是不想推动第三次军事改革,毕竟帅永康是他提拔起来的国防部长,通过国防部控制军队,肯定要比通过林啸雷控制的总参谋部来控制军队好得多。问题是几乎没有人支持推动第三次军事改革。林啸雷自然不必多说了,作为总参谋长,他没有任何理由把权力交给国防部。颜靖宇既没有支持顾卫民、也没有支持林啸雷,而是想利用两人相争的机会从中渔利。阎尚隆的态度非常暖昧,毕竟在此之前负责国家安全工作的副总理是由他安排的,而不是由顾卫民安排的。叶致胜的态度也很暧昧,在顾卫民与颜靖宇分出高下前他不会轻易表态。

总而言之,到裴承毅入主国防部的时候,摆在他面前的是一副烂摊子。

用跟随他前往国防部、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助理的东方闻的话来说,在裴承毅之前,国防部只是个具有象征性意义的行政机构,虽然名义上,国防部掌握着共和国的军事预算与军人调动大权,但是实际上,国防部的权力非常有限,很多政令过不了总参谋部那一关,也就别想下达到基层部队了。

由此可见,根本问题就在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关系上。

在共和国,国防部与总参谋部是两家平行的军政机构,国防部属于行政管理机构,总参谋部则是军事指挥机构。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发达国家,总参谋部基本上都是国防部下设的军事指挥机构,两者是隶属关系,而不是并行关系。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在这里,即改变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关系,让总参谋部成为国防部下面的军事指挥机构。

毫无疑问,这不是裴承毅能够做到的事情。

以2042年到2047年的情况来看,裴承毅根本不可能让总参谋部成为国防部下设的军事指挥机构,因为顾卫民不可能让与颜靖宇关系密切的裴承毅插手军事指挥权,更不可能撕毁与林啸雷的准同盟关系。在这5年间,裴承毅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理清国防部与总参谋部的关系,把属于国防部的权力要回来。

由此可见,裴承毅确实有不俗的政治才华。

要知道,国陆部一直“萎靡不振”,就是因为很多事情没有按规矩办,原本属于国防部的权力落到了总参谋部的手中,导致两大机构的关系倒置,国防部反而成了总参谋部下面的专门负责管理国防预算的“会计事务所”。只要按照规矩来,把属于国防部的权力交还给国防部,那么国防部就能站在总参谋部之上,成为真正的军事管理机构。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非常困难。

暂且不说与所有军人息息相关的人事任命与调动权,仅军费开支与管理这件事,就让裴承毅花了足足3年,才让林啸雷放手。

从2042财年度到2044财年度,围绕国防预算与军费开支这两个问题,国防部与总参谋部进行了三场惊心动魄的“大决战”,以及数十场围绕着权力进行的斗争。用外界的话来说,这三年是新老交替的变革时期。

因为才上位,对局势还不太了解,而且与国务院其他部委的关系不太顺畅,所以在就任国防部长的第一年,裴承毅没有要求获得国防预算的支配权,只是在向全体代表大会申报国防预算的时候,与林啸雷达成了一份“君子协议”,国防部不会对总参谋部的预算分配方法进行干预,但是需要掌握每一分钱的去向。随后,裴承毅让东方闻聘请一家独立会计事务所,专门负责国防经费的审计工作。

看上去,裴承毅做出了很大让步。

实际上,裴承毅已经借此机会为夺回国防预算大权打下了基础。

2043财年度,国防部在国防预算阶段开始发挥作用。按照列界的传闻,制订该财年度国防预算计划时,裴承毅带着独立会计事务所的国防经费使用审计报告去了总参谋部,只用了5分钟就让林啸雷做出让步,同意由国防部负责国防预算的审批工作,并且在具体支出的时候由国防部行使监督权。

由此可见,关键就在那份2042年国防预算支出审计报告上。

虽然国防部没有披露这份审计报告,总参谋部也没有透露任何消息,负责审计的会计事务所更是在此事之后关门了事,参与了审计工作的几十名会计师改名换性,离开了公众的视野,但是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份审计报告肯定点中了总参谋部的死穴,甚至存在极为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

事实上,这也就是让裴承毅出任国防部长的最大价值。

在裴承毅之前,帅水康也知道在国防预算开支上存在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但是作为对总参谋部的情况不甚了解的文职官员,就算知道有问题,也没有办法查出问题,更不可能让总参谋长低头。更重要的是,精通行政管理的官员都过于老练,做事圆滑,从而缺乏一查到底的魄力。虽然在这个问题上,裴承毅也表现出了老练圆滑的一面,没有在国防预算开支不实的问题上一查到底,但是他却取得了文职官员怎么也不可能取得的成就,那就是让总参谋长交出了预算大权。

可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而且至关重要的胜利。

在此基础上,国防部获得了挑战总参谋部的实力。

当年,裴承毅就以国防部长的身份,亲手砍掉了17项意义不大的军事装备与技术发展项目,额外增设了9个重要项目,并且为16个关键项目增加了拨款。因为裴承毅在第三次军事改革的时候,在装备办公室干了好几年,随后又在物理实验中心参与了基础科研项目的开发工作,所以在军事装备与技术发展方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