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石。
这下可便宜了附近百姓,只消半天,那些碎裂成块,能够搬动的碎石就被一抢而空,存留多年的三元镜就这样真正的消失不见了。
第三十二章 落霞山风
又等了半月有余,依旧没有等到任何消息,小白也没有自己找回来,秋心才意识到事情不对,倘若是小白贪玩,跑了出去,现今也该到回来的时日。
此时没有消息,肯定是被人带走了,难道在自己失去意识的那段时间又发生了别的什么事情,加上小白是天山异种,珍贵无比,一般人可能认不出来,可是若被有心人瞧了去,抓走小白也并非不可能。
而且当日去观镜的人非常多,所谓人多眼杂,可能就是在那时盯上了小白,秋心越想越不放心,准备去一趟落霞山。
在菁芜州想要找到小白,也只有依靠菁芜观的力量,二来开观之礼在三月初,此时距离三月也只有短短半月。
收拾好行装,秋心便离开了客栈,出了东城门,直直赶向了落霞山,落霞山更像是一座山丘,并不是很高,但是从三元城看去,依旧可以看到其清晰的轮廓。
这一路上行人并不多见,道观并不像密宗那样广纳香客,反倒清静不少,而且山上的烟雾远远看去十分氤氲,更添了三月之暖,看去十分悠然。
在距离落霞山还有半里之遥,就看见路旁坐落着两座两人高的石碑,左边的石碑以青石雕成,上面写着“天下难为道难不阻行圣”十个苍劲古朴的大字,右边的石碑以黄石雕成,上面也是十个斗大的字,“世间苦唯心苦方通伦德”。
两句偈语正是告诫道家子弟世间之苦,苦在人心,道途险阻,方需静心无为,此中道理让秋心不觉对这些修道之人有了一些敬佩。
略微停留之后,便向着道观走去,可能是菁芜观故意将山门选在此处,山势不高,比不得泰山那般雄伟,整座道观就像建立在平道坦途之上,不甚孤高,又不似俗套,恰到好处。
由于是开观之礼,道观四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秋心将身份铭牌验过之后,便被一名弟子带往了客房。
“道长,贵观开观之礼将至,想必有很多大派弟子前来祝贺,落霞山上肯定热闹非凡吧。”道士一听秋心恭维之语,心中自是十分得意,面露喜色,开始耐心地给秋心介绍起来。
“敝观开观八百余年,历经四十代弟子,曾经也盛极一时,不是小道吹嘘,就在二三十年前,我菁芜观也是能够和三宗相提并论的大派,那自然是……”
说到此处,也正走到拐弯之处,突然传来一声大喝,“青玮,出家之人不起妄心,不出妄言,这些教导你都忘了吗?”
青玮本来准备滔滔不绝给秋心介绍一番,突闻此语,立即住了口,只见从拐弯之处走出一人,颧骨颇高,大约有四五旬的样子,先是向着秋心微微点头,又想着青玮说道,“出家之人本该清静修道,开宗立派实属无奈,又怎能与其他派别攀比,实力强盛又能如何?”
青玮连连躬身,头也不敢抬,小声道,“元肃师叔教导的是,是弟子起了妄心。”元肃也不逗留,绕过二人就走了过去。
秋心心道,菁芜观当真是紧张迂腐得紧,成天修仙问道,哪里有泰山上的日子来得快活,只怕能无聊死。
青玮见元肃离去已久,终于直起身子,长出了一口气,“师叔不让我们谈这些,还不是自己心中不舒服,实力差了就拿我们这些普通弟子撒气。”
秋心见此觉得有些失笑,元肃在时这青玮毕恭毕敬,走了之后又这般不敬,连自己也不避讳,当真是有失风范。
不过青玮看来也只有十一二岁,修道时日不长,正是贪玩的年岁,话语不忌倒也正常,不过听他这样说,秋心就来了兴趣。
“小道长,当心元素师数听见了要罚你,还是小心些。”青玮既然年少,哪里知道秋心正在激他,秋心倘若直接向他问为何有此一说,他可能还会顾忌不说。
这样一来,正好引起了年少争胜的心,只见那青玮眼神不屑,道,“莫说元肃师叔只是玄崆师祖的记名弟子,就算是师父,我也说得。
我菁芜观二三十年前确实盛极一时,还不是在我这些师叔手里受人打压,软弱之下就成了如今这个样子,他们听了心里自然不舒服。”
“受人打压?受谁?三宗?”青玮便要往下说,无意间抬头看了一眼秋心,似是才注意到秋心是泰山弟子,停顿了一下,接着道,“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秋心见青玮不想说,便没有再问,观内的建筑十分繁杂,走了半天也没有走到住的地方,而且这每一条走廊,每一条小径,都十分相似,如若不是青玮领着,秋心无论如何也找不到此处。而且走过的路越长,秋心就对修建道观的人愈加佩服。
二人话语一少,青玮也觉得无聊,道,“师兄你是泰山弟子,见识广博,定然知道我们走过的路线吧。”
青玮虽然拐弯抹角,但是毕竟年少,话语之间充满了狡黠,便是打定了主意秋心不知道,哪听的秋心缓缓说道,“路途我虽然记得不甚清楚,但是这些走廊与房间还有花园,甚至是道阁,正是道门之中的周天大阵,三曲九幽。”
“啊?”青玮见秋心识得此阵,便觉得不服,问道,“师兄认得此阵,那肯定知道如何走了,烦请师兄试试这九幽之六漓落。”
秋心大感不妙,既是阵法,那便不是死物,只见青玮身子一晃,秋心就要抓着他,可是不知青玮触动了什么机关,周围仿佛变了一个天地,四周有水滴而不落,浮而不动,正是漓落。
秋心知道自己一言更加触动了青玮的好胜之心,如今若是不破了阵法,真叫他看不起,这三曲九幽,是他从师父所藏书籍中看来的。
道家比试,以三曲九幽阵为关,考校天文地理,阵法武功,占卜星象,心性智慧,名气颇大,秋心也只见过少许阵法布置的图样,至于如何破阵,倒也未曾知晓。
秋心试着拨动了身旁的一个水滴,只见这个水滴一动,立即打破了原有的平衡,碰到第二滴水滴,紧接着这些水滴一生二,二生四,瞬息之间,天地之间所有的水滴都要摇动起来。
簌簌的声音不绝于耳,这幽静不动之极,便是亢奋散乱,让人根本难以静下心来,水珠的抖动毫无规律可循,而且速度极快。
秋心虽然封闭了听觉,闭上了眼睛,仍然觉得黑暗之中有无数的手掌想着自己拍打,引人心魄。
等到他再次睁开眼,眼睛红透,全身血液沸腾,只见肾脏之处的青蓝色灵水之息悄然而动,与四色真气中的灵水之息汇聚,脱离了其他的三色,破体而出。
只见那些晶莹的水滴一见灵水之息,似乎遇见了十分恐怖的事情,齐齐向着一旁飞去,一时间杂乱的水滴变得十分有序,但是灵水之息周边的水滴刚飞了出去,就被撞了回来,才一触碰青蓝之气,就尽皆溃散。
秋心急忙催动灵水之息向着周围环绕,此时光明突现,自己已经回到了观中走廊,青玮十分不解地看着秋心,尔后有轻哼了一声,“算你本事大。”
秋心微笑不语,灵水之息已然回到体内,尽然壮大了几分,跟着青玮继续向前走去,一路上青玮不再炫耀,带着秋心安排的住宿就离去了。
适才破阵实在是意外之举,倘若没有灵水之息,真的要被青玮嘲笑一番,不过这小道士也太大胆了,居然随随便便就启动阵法,将自己困住,当真是年幼不欺。
可能是被秋心气到了,轻微给他安排的住所十分简陋,正像是一处柴房,除却一个蒲团,一张方桌,别无他物。
但是秋心也不在乎,此处十分清静,周边数十丈的地方都没有住所,而且视野宽阔,从此看去,倒像是远离了道观。
等到傍晚时分,太阳落山之际,从此处看去,风景美不胜收,虽然秋心在须弥山上看过遍野的菩提树,十分壮观。
但是落霞山以晚霞闻名,由于山势低而辽阔,晚霞之光以极低的方向射来,而且向西看去地势平坦,一望无垠,正好像一把剪刀将太阳剪作两半。
当太阳恰好完全落山之后,远方平地上还会泛起淡淡金红之色的光晕,与地面连成一条线,而且这种光晕片刻将无,如若不是在落霞山上,如此胜景是无论如何也看不到的。
此时秋心倒有心感谢青玮一番,等到天色完全暗了下来,下方道观燃起灯火,而且房屋之光星星点点,杂而不乱。
少见人提着灯笼四处走动,所以这些灯火静而不灭,其方位正是漫天星辰的方位,除了星辰少时闪灭,而且灯火不动,竟然与此一般无二。
建此道观之人当真有心,山风簌簌,不烈不疾,与天地苍茫合而为一,正是:
天为弦,地为盘,风动而弦清,弦清而抚盘,盘起则引风。
此景,正是落霞山之风。
第三十三章 大胆贼子
“他往那边跑了,快追!”“抓贼啊!”半夜子时过后,寂静的落霞山上突然想起嘈杂的声音,秋心所处之地十分清幽,也听得真真切切。
从柴房走出之后,只见道观之中灯火通明,人影绰绰,抓贼声音盛起,秋心心道,有人竟敢跑到落霞山来偷东西,真是好大胆子。
“泰山师兄,看到有人跑到此处吗?”秋心就要转身回屋,不想掺和此事,身后突然传来声音,正是白天带他到此的青玮。
此时青玮大口喘着粗气,手中的火把映得满脸通红,秋心眉头一皱,回道,“并未见到有人来此,可是观中什么东西失窃?”
“有人偷了开观之礼的灯油,正在四处逃窜,如果师兄看到有任何可疑的人,千万不要放他走了。”说完还不等秋心回答,青玮就急匆匆地跑向另一处。
秋心从未听说过什么开观之礼的灯油,不过看山上气氛如此,看来也是重要之物,不过落霞山上都是道士,想来盗油之人也跑不远去。
………
“秋公子,好久不见,别来无恙啊!“秋心走进屋内,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定睛一看,蒲团之上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人,书生打扮,一身靓丽白色十分显眼,怀中抱着一团黑色的衣物,正是京墨。
秋心自从打通了任督二脉,五识俱佳,却没有意识到京墨何时到得屋内,定了定神,道,“你不是去赶考了么?为何今日又当起了盗油贼?”
“秋公子此语严重了,菁芜观的道士迂腐,灯油如此美味,却要烧了,在下不过取些来尝尝,何谓偷也?”
“你还是将取来的东西送回去吧,再离了此地,我就当作没看到过你。”秋心查看四周没有动静,关上屋门。
京墨仰首一笑,“我千幸万苦取来的东西,怎么能说送回去就送回去,还不被这些臭道士抓了,我想秋公子如此好心……”
“你,现在快些带着东西走吧,如若不然,我就喊人来了。”秋心原本想京墨会死缠着自己,没想到他听闻此言直接起身,推门而走,大声道,“昔时旧情,改日再叙,小爷这就走了。”
京墨没有将衣服换下,一身白色向着山下跑去,方向正是道观之中的三曲九幽,秋心想要将他喊住,不过相去已远,如果大声喊他,必定会暴露他的行踪,只能目送他离开。
一念及此,秋心心中莞尔,京墨偷了东西,自己竟然盼着他不要被抓了,心中哂笑一番,他又回到了屋中。
京墨离去没有多久,山中的呼喝声就渐渐平息了下来,不知京墨被抓了还是顺利下山去了。
夜尽天明,山上还有些微寒,昨夜的插曲扰得秋心有些烦乱,后半夜竟是一眼未闭,早早地来到屋门前。
不多时,青玮又来到此处,身后跟着五个道士,而他们中间,京墨被五花大绑,正笑意盈盈看着秋心。
秋心心下一沉,暗叫不妙,果然这些人径直来到屋门前,青玮二话不说,怒道,“泰山师兄,你是不是与此人一道偷了灯油?”
“在下姓尹名秋心,并不是什么泰山师兄,昨夜一直待在屋中,未曾有半步离开,又怎会做下偷盗灯油这种无耻的勾当?”
说着,秋心向京墨看了两眼,京墨依旧笑着,不见丝毫怒色,青玮闻言道,“既然尹师兄没有偷灯油,那这偷油贼又怎会认识你。”
“小道士,说话可要有理有据,我何时偷了灯油,反倒是你们不分青红皂白将小生绑了,我可是冤枉的啊。”
拉着京墨的五个道士手中绳子一紧,缠在京墨身上的绳子同时一动,顿时京墨脸涨得通红,再也说不出话来。
“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