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霞轻声说:“家母说的是实话,还盼公子三思。家母有幸拜在当今天下第一高手罗浮仙人轩辕集门下。公子如若愿意,家母定能求恳罗浮仙人——”
郭子岳打断了阳春霞的话:“请阳姑娘勿要说完。在下已蒙五叶禅师收录为徒,一日为徒,终生为徒。生亦罢、死也罢,父仇得报与否,这师徒名份却是不能变的。在下绝不改换门庭。再说,罗浮仙人与赵归真均是道教同门,在下就算想作不义之徒,也还放心不下哩!阳姑娘请离去吧!”
道姑怒道:“你叫她离去?这海阳山乃是当今敬宗皇帝赐与春霞的封地,你亦配叫她离去?”
郭子岳大惑不解:“阳姑娘,令尊这话是什么意思?”
阳春霞道:“家母笑谈,公子勿要当真。”
道姑冷笑道:“乖女儿,别做得那么可怜。贵为皇族后裔,还怕他知道了不羞得无地自容!”
阳春霞求道:“母亲!郭公子是血性男儿,他若信真了,只怕掉头就走,你要女儿做伤心之人么?”
正说话间,只听得马蹄声响,三匹快马沿小路急奔而来,马上是三个公差,奔到众人处,也不下马。为首一个公差大声说道:“岭南西路衙门布告海阳山山民及其余人等,此山已奉旨划作文安公主封地,一切在海阳山耕作、采药、狩猎之人,均应向文安公主交纳税赋,京中库银到日建府,凡在海阳山区居住的人,需服半年劳役,方外人有度牒观持的可免劳役,无度牒观持者照服劳役半年。特此公告,不得违抗!”
普解和尚大声问:“请问公差大人,文安公主在哪里?”
公差喝道:“京中行文已到,文安公主不日即来。”
普解笑道:“贵为公主,怎会来这荒山野岭看凄野山景?公差只怕传错公文了吧?”
那公差盯着普解道:“此事当真不是我等俗人能够懂的。公文到日,上至岭南西路衙公大人下至公差仆役,无不如此议论。
我等猜想,或许明为封赐,实为流放也未可一定。总之一句话。
和尚你若没有度牒,到时候那半年劳役是免不了的。”
普解道:“文安公主已经到了,你们大人知不知道?”
公差惊道:“文安公主到了么?在哪里?怎地我们大人也不知道?”
道姑冷笑道:“这位阳春霞姑娘便是文安公主,你这三个奴才还不下马叩见?”
公差大惑不解地说:“公主出朝,不坐风辇也坐轿抬,金吾卫侍卫宫女仆役一大群,哪会孤身一人来这荒山僻壤?”道姑怒道:“不信么?贫道这就叫你相信!”
话音一落,只见道姑上前两步,一掌拍在那公差所坐的马额上,一声响后,那马连嘶叫也没有嘶叫一声,便慢慢倒了下去。
马皮下面,马头骨深陷下去。而那公差,却跌了下来,直挺挺地跪在地上,吓得说不出话来。
这时候,从附近传来五叶禅师的声音:“徒儿,海阳山既已成了文安公主的领地,咱们就走吧。”随着话音,五叶禅师从山野间飘来。郭子岳这时才看清楚,这五叶禅师又高又瘦,又黑又脏。
郭子岳已是五尺多近六尺的高身材了,五叶禅师还要高出半个头,简直象撑船的竹杆一般。
郭子岳跪地道:“徒儿叩见师父。”
“免礼。这就随为师去吧。”
“咱们去哪里?”
“天下之大,还愁无处可去吗?普解一起走吧。”五叶禅师说着,便向山下飘去。
阳春霞大叫:“禅师且慢离去!”
五叶道:“公主有何话说?”
阳春霞涕泪道:“晚辈并不是什么公主。敬宗皇帝一时兴起,令晚辈承袭母亲的公主称号。晚辈知道郭公子是来海阳山投禅师学艺,也是一时兴起,讨了海阳山作封地。原想来此与前辈作个邻居。前辈嫌晚辈粗俗,晚辈这就离去,请禅师留下。”
五叶合十道:“公主宅心仁厚,必有福报在后。但老衲带他二人离去,也是另有原因。试想老衲今年七十有五,禅修达六十五年,内力武功不过比赵归真略胜一筹。而赵归真正当中年,得外丹之助,已跻身武林绝流之列。老衲若不带这徒儿遍走天下,奇遇会从天而降么?”
旁边道姑看得一清二楚,她发话了:“五叶老儿。”她冷声喊。
五叶禅师站住,他并不回身,却声音如常地问:“文安公主有何指教?”
“你走。这年轻人得留下。”
“文安公主以为可以支使老衲吗?”五叶禅师仍未回身。
“我不能支使你吗?”
“不能。”
“为什么?”文安公主怒声问。
“老衲自耕自食。不耕之时,食的也是天生之物。老衲数十年不食皇粮,你以为你姓李,便可以呼喝老衲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自耕自食,也耕的是李家的土地。
你吃的天生之物,也是李家的土地上长出来的。我还不配支使你吗?”
“不配。”五叶说,一直没有回过身来。
“为什么?”
“李氏家族还未得天下时,天下的山川大地已经早就有了。
那时候,李氏家族还不知在哪级轮回之中挣扎。天下有千年万年的百姓,况有千年万年的皇朝。所以,公主请好自为之。”
文安公主怒喝:“放肆!”她一边怒喝,一边手按剑柄,却没有冒然拔剑,显然她还在克制自己。“我李氏血统的人,向来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谁也别想阻止!”
五叶禅师慢慢回过身来,说:“传说二十二年前文安公主的性情绝无半点乖戾之气,不然,宏道小友也不会那般不能自持。
今日你是怎么的了?为什么非与老和尚为难到底?”
文安公主慢慢拔出长剑道:“毁我一生者,就是貌似你这样的佛门高僧。我倒要看看我这长剑杀得了你杀不了你?”五叶禅师伸手一招,郭子岳腰间的长剑就被他吸在了他的手中。他说:“轩辕剑法在罗浮仙人本人使来,确是,天下第一。
公主的性情这么暴燥,只怕练不到三成。和尚输了,便带着普解一人离去。和尚赢了,你二人勿再追踪。”
道姑冷笑道:“说定了!”话音一落,道姑已经攻出了剑招,阳春霞在一边大叫:“不要打斗!”可是,她的喊声迟了,因为道姑已经攻出了剑招,使出了轩辕剑法中的第一招,场中顿时一片剑光,铺天盖地地向五叶禅师卷杀地去。
这道姑先被囚在星宿海神尼庵的地下宫殿中,是为轩辕集隔地传音收为弟子并传以筑基的内功心法,然后轩辕集潜入地下,以道家丹药助其增长了百年内力,并传授罗仙人的独门轻功身法“飘云追日”以及三招轩辕剑法,让她行走江湖找她的亲人时可以自保。她第一次使用时,出其不意地斩断了天昊的一条手臂,第二次使用,却被佛门皇帝手下的十八大罗汉之第三位抢先机打出了六枚围棋子,迫她变招,而三罗汉却贴地射出,抓住她的脚踝,将她拖翻;另外几个罗汉则以三角网将她擒住。所以她这时攻杀五叶禅师,那是势必不能失了先机的。
她的速度比前两次攻杀别人都快,毫不留情,不是比输赢的打法,完全是决生死的打法。因为她明白武功比五叶禅师低,不快会失去先机,而且五叶不会杀她,尽可以放心攻杀。
如果五叶禅师武功比她高,不杀她,还不会想法制住她吗?
五叶禅师好象很熟悉轩辕剑法的招式,他不退反进,长剑伸出,竟然从道姑的剑势破绽中攻进去,攻进去后,不杀她不伤她,却顺着她的剑势跟了上去,二支长剑搭上后,已运内力沾住了道姑的长剑——道姑的攻势断了,那狂风一般浪潮一样的剑光剑气陡然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片金戈交接之声,只见一道银光直飞上天——道姑的长剑已被五叶禅师绞飞而去。
轩辕剑法乃当时天下第一的剑法,可是使出这套剑法的人力度速度尽皆不够,更加之御剑者对天下各门各派名家高手的武技缺乏通盘了解,于对敌之际的应变法门完全陌生,岂有不输之理?
五叶禅师伸手一送,已将长剑归还郭子岳腰间的剑鞘内,然后再伸手一抄,已经挟起郭子岳和普解和尚两个人,身形晃动,在海阳山的树林之中消失了。
道姑呆若木鸡,失败的耻辱和女儿失去郭子岳的痛苦深深地咬住了她。热泪夺眶而出。
阳春霞叫道:“母亲!……!”
道姑饮泣说:“不必安慰我,乖女儿。母亲技不如人,想为你留下那年轻人,却弄巧成拙。”
“什么郭公子?女儿毫不放在心上。母亲,江湖险恶,咱们还真不如结庐而居,就留在这海阳山吧。”
道姑饮泣半响,道:“咱们这阵无事可做,也只好留在这海阳山中住些时日了。”
“母亲,我们不去找父亲吗?”
“找不到呀——哦,住口,有三个公差在附近,怎可谈论这事?”
阳春霞因为阻拦五叶禅师离去,已离普解守庄稼防野兽的茅草房有七八丈远了。母女俩说到这里时,才调头去看公差——公差不见了。三个公差已将公差衣服脱下来扔在了地上,包括那假发和公差帽,如今是三个和尚各执单刀,分从三个方向,向道姑和阳春霞包抄过来。
道姑声道:“又是佛门皇帝手下的罗汉!杀!”一声杀字喝出口,才记起长剑已被五叶禅师绞飞,手中已经无剑,这才又改口喝道:“妮儿!快走!”手中无剑,她那拳脚功夫肤浅得很,对付常人还可凭百年内力一恃,对付当今天下势力最大武功最高的佛门皇帝的十八位护法大罗汉中的人,她可就有剑也无用武之地了。
母女俩一前一后向宝界岭上飞掠逃去。可是,怎奈易容为三个公差的罗汉武功之高,已入绝流!母女二人逃不上里许路,便被三个大罗汉追上了,围在了一个山坳上。
三个大罗汉围住道姑和阳春霞之后,并不打话,立即分了开来,两个人围向道姑,一个攻向阳春霞。阳春霞这时候还没有和道姑隔开,她和道姑只隔不到三丈远。她将手中的长剑扔向道姑,大声喊:“母亲!接住剑,用轩辕剑法!”
谁知她的剑刚扔出手,追近的一个罗汉抬手一扬,一块飞蝗石犹如怒箭一般后发先至,正击打在阳春霞扔出的长剑剑身上,不但将长剑打飞出去,而且击成二截。如此一来,阳春霞和道姑二人都没有兵刃可以对敌了。
两个罗汉首先攻向道姑,一人攻正面,一人在偏门游走。攻正面那人手持单刀,右手快刀如闪电,左手掌力藏在刀花之中,身形一晃就攻出了十数刀,刀刀紧扣,一刀快似一刀,如行云流水,毫无停滞。道姑身形晃动,游走闪避,而旁边在偏门游走的那个罗汉觅得战机,脚下一游走,便闪电般地到了道姑身后,双手食中二指同时打出四道隔空指力。顿时打中了道姑身上的四处要穴。
阳春霞在那边更糟,她的武功对付武林中一般沽名钓誉者尚还可以,对付天昊师太,便只能走得一二招,而在佛门皇帝的护法罗汉面前,刚一出手,便莫名其妙地被制住了。
她绝望地轻声说:“母亲,连敬宗皇上也保不了我们平安无事。”道姑说:“乖女儿,听天由命吧。不过我想,天若要灭我们全家,也不会拖到二十年后。他们还要利用我母女去寻找你父亲,就说明他们怕极了你父亲。他若真的还活着,肯定会来救我们的。”
两个罗汉互相望了一眼,同时出指,又点了道姑和阳春霞的哑穴,然后,另一个罗汉从身上摸出二个头罩,将道姑和阳春霞的头脸全部罩住。道姑和阳春霞便什么也看不见了。
她们感到被人挟起,往山下掠去,不久,便被装上了一辆马车,然后就一路颠簸着向北行去。
如此日夜不停地前行,路上换了几次马车,又换了几次船。
如此在路上行走了十来天,一路上饮水吃饭,皆有仆妇喂食,连大小解也有仆妇侍候,最后,二人感到被人绑在了什么架子上,这架子又被人背着,往什么高山爬去,整整爬了两天。在被绑在背架上爬山的两天,道姑和阳春霞仍然被头罩罩着头和脸,可天光透过头罩黑布,还有感觉。到了二人都感到一下子失去了任何光线的刺激感时,两个人都明白,她们进了什么山洞或地道地下室这类的囚身之处了。
背架放下来了,道姑和阳春霞被挟着,又再向下走。一路上,二人的脚不时碰到石壁和石梯。过了很久,两个人被人放在地上,被人扯去了头罩。
道姑和阳春霞慢慢睁开眼,看清了自己身处一间石室中。
石室很大,有一面窗,窗上装着儿臂粗的双层铁棍。一个身材高大魁武的男人,身穿黄衲衣,脸上却蒙着黑巾,站在窗前并没有回头,他不说话,室内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