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妖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门妖孽- 第5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集。”
    听到鲁卓群这样说;盛登峰微不可及的点头;同时低声的说:“以后让兄弟们离这小子远一些;别因为他而让大家难做。”
    “知道了”鲁卓群缓缓的点头;两语三言就决定一个人与整个小圈子的关系。这就是玄齐目前在京城的影响力;合则利来;大家本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条形长桌上铺着红绸;左边摆着玄齐的十件古董;右边是李默收藏的十件古董。李默站在左边眼睛微微眯起;大体的看了看玄齐拿出来的古董;都说玄齐在古玩上有很深的造诣原本李默还不信;现在看到了东西后李默也相信了;当真是件件精品;至少从第一眼的印象上来看;都好似是真的。
    古玩鉴赏最为关键的就是第一眼;行家人把第一眼称之为眼缘;只有对上眼缘的物件才有成交的可能。一般买古玩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就是眼缘;看到物品的品相;如果喜欢有购买的意向;就会进行第二步上手。古玩不光讲究光泽;还讲究质感;摸在手上的感觉很重要;有些老玩家只要上了手;真假就能看出个**不离十来。
    接着才是闲谈;通过跟卖家的交流来对这件东西进行重叠型的断代;如果卖家对这件东西不很了解;那么捡漏的几率就大大的增加;利用卖家的无知进行杀价;有些无良的买家还会张冠李戴;把年代久远的说成是近代的;甚至为得便宜还会把真的说成假的。
    最后一步银货两讫;他拿你给的钱;你拿走他的东西。不管是捡漏还是打眼;离手之后概不负责。
    所以古玩鉴赏用看是不行的;还要上手。至少这一批东西李默光用眼看是看不出什么端倪;于是回头望向玄齐:“能上手吗?”
    玄齐很轻松的点头:“上手当然没问题;不过你可要小心一点;行当内的规矩你是懂得;如果在你手中出了意外;那可是我说几个钱就几个钱了”
    “这点你放心;规矩我懂。”李默自然明白;如果上了手再没放下前这件东西就等于是买了;一旦出现了意外就要照价赔偿。所以在古玩界上手是很有讲究的;不会出现手递手的给东西;全都是一方把东西放好;另一方再伸手去拿;这样就能明确责任;即使出现意外;也能够很妥善的解决。

第七百三十五章 渊博的知识
    围着桌子走了一圈;李默先拿起桌上最不起眼的鼻烟壶;先是仔细把玩看了看包浆;而后又用放大镜看了看做工;最后还打开盖子仔细看了看接缝处与内壁。
    古玩界有个俗话;越小越精致的东西;越难以造假。在古时候有些手工艺人;可能一辈子就做出那么一两件传世的物件;所以他们都会花费很多的心血;精益求精。所以这些精巧细致的玩意儿;都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是后人无法用现代科技作假的东西。
    李默拿起来的是个掌心大的鼻烟壶;通体为玛瑙材质;外面雕刻着蔓藤般的花纹;防滑而精美;在放大镜的映照下;能看到藤叶上的纹路;精湛的雕工;用心的布局处处都透着匠心独具。内壁的打磨也很圆润;瓶盖与瓶身浑然一体;最难能可贵的是;瓶盖与瓶身采用的是同一块玛瑙。
    摸着鼻烟壶上的包浆;李默啧啧称奇;转头问玄齐:“哪里找来的这么件东西;摸在手里就感觉是真的;但从雕工来看却又不是清中期的风格;看这藤;看这叶;如果不是我看了看瓶口;差一点就把这当成是存疑的臆造品。”
    玄齐耸了耸肩膀;没对这个鼻烟壶发表任何的意见;手掌往前一伸;示意李默继续往下说。
    而李默把这个鼻烟壶举了起来说:“这是明末工匠用超越时代的嗅觉;用上好玛瑙雕刻而成的鼻烟壶;足足比清朝鼻烟壶兴盛时早了数百年;这是件真
    鼻烟壶的确是从明末传入华夏;后再清朝时期发展兴盛;道光年间才形成鼻烟壶的雏形继而量产。聪明而具备智慧的工匠们;不可能想不到制造一个简单的小壶用来盛放鼻烟;所以这个玛瑙鼻烟壶就在特殊的情况下出现了;就类似于现在超越时代的概念车;没有量产只是一种可行性的尝试。
    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很容易就会把这个当成是臆造的赝品;但真正的古玩行家仔细求证之后;会发现这个鼻烟壶是真的;因为瓶口处有日积月累使用过的痕迹。这一点是无法造假的;也许当年这个鼻烟壶的拥有者只是想彰显自己的富贵;并没有想到自己在无意间超越时代。
    当李默给出答案后;五人组先打开他们的信封;就看着信封内写着:“明晚期真品鼻烟壶。”而后再打开玄齐书写的信封;里面果然也是:“明晚期真品鼻烟壶。”
    旗开得胜的李默;脸上闪过一丝的小得意;也只有经验丰富老玩家;能够从细微之处辨别出这个物件的真伪。
    李老太爷可比李默高兴多了;男子汉大丈夫;总要有一份安身立命的活计;李默渊博的古玩知识;已经能成为谋生的技能;甚至能在上层社交圈里形成新的谈资;所以李老太爷很是为李默高兴。
    首战告捷的李默把鼻烟壶放回到桌子上;而后望向第二件藏品;也许这一件藏品并不是广义上的古玩;而是一个座钟;一个高约半米;混杂西洋风情与东方神韵的大座钟。
    钟表在古玩界属于是个较为奇特的行当;要知道钟表之所以被人重视;是因为他们的精准性;每天不错时间的走着;在对的时间为人们传达对的信息。一般的古董钟都是由发条与齿轮的机械构造;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正常的磨损;走起来也就没有原本那么精准。
    当然并不是说钟表在古玩界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钟表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代表一定时期内特定环境下的科技、文化、艺术发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记录着时代的痕迹;有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早在明朝西洋钟就以被作为最珍贵的贡品由意大利传教士带入皇宫;乾隆皇帝更是成为华夏历史上最重要的西洋钟收藏家;这些都展现钟表所展现的厚重文化积淀和历史文化内涵。
    但是玄齐所拿的这个古董钟;与一般的古董钟有着明显的不同。相对其他西方工艺显著;甚至富丽堂皇的钟表来说;玄齐拿出来的这个座钟显得太过寒酸;没有金粉银箔的装饰;更没有西方浓郁显著的风情。
    木质的底座好似一座苍翠的山峰;空缺处进行小范围的镂空;一个硕大的钟摆从上面穿下来;山顶上才是原型的钟;并不是传统的阿拉伯数字;也不是罗马数字;而是华夏独有的天于地支。
    围着这个中转了两圈;李默很想说它是假的;但直觉又感觉这个钟是真的;不由得回头望向玄齐说:“玄总你可真是好手段;从哪里搞到的这些东西?”说着还不由自主的拍了拍脑袋:“伤脑筋啊伤脑筋”
    玄齐耸了耸肩膀;故作轻松的说:“这也都是朋友们抬爱;知道我喜欢古董;所以什么都往我这里送;一开始我也没在意;送的人多了还别说真有几件好玩的东西。”
    李默凑到钟的前面;伸手打开钟盖;里面的构造一目了然;不管是发条;还是其他的齿轮;仔细看上去都透着特殊历史的味道;让李默不由自主的低声说:“这是真的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东西存在?”
    闹不明白的李默双手握着大钟的底座;想要把它搬起来;一开始力气用小了;沉甸甸的大钟他居然没抱起来;李默的眼中闪过异色:“这么的重难道是阴沉木?”说着不由得往前凑了凑;还拿起放大镜观察底座木质的纹路;仔细一瞧从纹理中有了发现;果然是阴沉木。
    确认了木质后;李默对这个大钟有八成的把握;双手再次用力把它抱了起来;李默看向大钟的底座;一行纤细的满文出现在李默的瞳孔中;李默的眼中闪着喜色:“内务府;果然是内务府”李默对这个大钟已经有了定论。
    内务府是清朝独有的机构;职官多达三千人;比事务最繁的户部人数多十倍以上;可以说是清朝规模最大的机关。内务府主要职能是管理皇家事务;诸如皇家日膳、服饰、库贮、礼仪、工程、农庄、畜牧、警卫扈从、山泽采捕等;还把持盐政、分收榷关、收受贡品。内务府主要机构有七司三院;最重要的是广储司;专储皇室的金银珠宝、皮草、瓷器、绸缎、衣服、茶叶等特供品。
    再仔细观察了一番细节后;李默大声的说:“这是一件清早期的内务府匠人们仿照的钟表;是真品无疑。”
    “清早期的断代有些笼统;请给出确切的朝代。”已经的对这个古钟有过确切断代的评委会;要求李默给出更为确切的朝代。
    “自明朝末年至康熙年间民间的用钟、造钟、修理钟表有了一定规模。再从康熙至清末的两百年间;逐步形成御制钟、苏造钟、广造钟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广造钟尤其受到清帝的青睐。”侃侃而谈的李默;说起自己过目不忘掌握的知识;而后指着这座木质钟说:“这个钟下面篆刻有内务府;属于是御制钟;看工匠的手艺与冶炼技术都比较落后;制造的也不够精美;所以年代可以往前提;如果我没有看错;这是一尊康熙年间的御制钟。”
    为了增加说服力;李默还高声的说:“古董钟我也曾涉猎过;华夏国内仿造的古董钟我也曾见过;乾隆时期的工艺已经达到巅峰;要比这个精美的多;所以我敢断定这个不是乾隆时期的;而雍正时期并不推崇这些奇淫巧计;那么只能是康熙年制的古董钟。”
    五人组见李默已经确认;也打开了他们的信封;上面写着:“康熙年制古董钟。”而打开玄齐的信封;就看到上面写着:“康熙九年制古董钟。”
    九年断代能够精确到年份的事情还真不多见;五人组包括李默都望向了玄齐;卢广延首先没按耐住好奇;出言询问玄齐:“你怎么知道这个钟是康熙九年制造的?”
    玄齐伸手指着钟面说:“你仔细看;九点位方向的文字是不是比别的文字厚重一些;就好像是写了两遍?”
    卢广延揉了揉昏花的老眼;仔仔细细看了还看;结果没能看出什么端倪来;又与周围的人互望;结果大家也都没能看出那些文字哪里厚重。
    玄齐只好拿出一个强光手电筒;再给大家一个高倍的放大镜;卢广延凑了上去仔细看九点位方向的钟面;还别说真的有收获;在强光的照射;放大镜的放大下;钟表盘上有着一行微雕;清康熙九年。
    周围的人也有这个发现;不由得对玄齐啧啧称奇;赞誉玄齐的好眼力。而李默则有些失落;他居然忘记用强光电筒加放大镜去看钟面;要不然他也能把年代断在康熙九年。
    看得出孙儿的失落;李老太爷走了过来;拍了拍李默的肩膀说:“孩子;你可别多想;那五位德高望重的鉴赏家;不也只能把年代断的和你一样吗?”说着望向面沉似水的玄齐:“你可不能跟玄总比;他就是个妖孽凡人与他有着无法追赶的察觉。”
    李默缓缓点头;收敛心神;又看向玄齐拿来的第三样藏品。

第七百三十六章 真与假
    这是一幅字画缓缓的打开卷轴后;原本还很淡定的李默不由自主的眨了眨眼睛;就连站在李默身旁的李老太爷;都不可抑制的发出一声的惊呼。
    这是一幅仇英的山水画;而且还是极具代表特色的玉洞仙源图;这不是李默第一次见这幅画;如果加上宝岛博物院的那一副;李默一共见到三幅;除去玄齐的这幅和宝岛博物院的那副;在李家也有一幅玉洞仙源图。
    有些兴奋难耐的李老太爷;已经让人去把那副图请过来;不大的功夫;两幅一摸一样的图都摆在桌子上;大家都围在那边端详;一面看一面啧啧称奇;当真是一摸一样。
    图以高远法展示从山脚一直到山顶的全景;然而细劲的铁线勾出蒸腾的云雾;将山分成三段;有些像隋唐画法。用留白减少画面着色的面积;用绢的底色加以调节、平衡浓艳的石青、石绿色对视觉的冲击。
    山顶峰峦间;有琼楼隐现于林中;半山的溪流中有水阁筑其上;这些地方都有人类活动。山下是一个巨大的溶洞;有溪水从洞中潺潺流出;洞外坡石上;一个高士面溪盘膝;停琴静息;松柏围绕;宁静祥瑞。背后有侍童或煮茶;或端盘;或陈设;溪桥上有侍童正在过桥。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与沈周;文征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明四家、吴门四家;亦称天门四杰。沈、文、唐三家;不仅以画取胜;且佐以诗句题跋;就画格而言;唐;仇相接近。仇英在他的画上;一般只题名款;尽量少写文字;为的是不破坏画面美感。因此画史评价他为追求艺术境界的仙人。
    仇英擅长画人物、山水、花鸟、楼阁界画;尤长于临摹。他功力精湛;以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如临宋人画册和临萧照高宗中兴瑞应图;前册若与原作对照;几乎难辩真假。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青绿山水和人物故事画;形象精确;工细雅秀;色彩鲜艳;含蓄蕴藉;色调淡雅清丽;融入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玉洞仙源图是仇英的代表作;作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