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飞残月天》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雁飞残月天- 第2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金台之高,轻功不佳之辈只有望莲兴叹的份儿。格天社最后设下的这一关,正是有意要让身怀绝技的各派高手大显神通。
  此刻赵祥鹤正在祈安坛上持旗静立,面上波澜不惊,心底却如乱鼓齐震。
  在他跟“风满楼”最初的算计中,第一步便是让心魂受制的陈铁衣摘得龙莲——这一步并不麻烦,格天社准备的龙舟看似形制相同,实则建王府和格天社的两舟更加轻捷,何况赛会开始后,还有格天社的黄龙舟不择手段地为建王府清除夺冠的障碍。
  第二步便是由采得龙莲的陈铁衣到孤山玉坛下敬献龙莲,再乘机跃起行刺皇帝。然后他再一掌将这胆大妄为的狂徒当场击毙。到了这时,太子赵瑗谋逆的大罪已成,百口莫辩。哪知此时瑞莲舟会一起,赵祥鹤却遇到两个没有料到之事。
  原来雄狮堂主罗雪亭善于因材施教,曾创下一门真气贯通之法,以应付群战。其后喜好赛舟的雄狮堂弟子以此法操舟,能将数名弟子的真气贯通一处,威力倍增。在这瑞莲舟会上,雄狮堂白龙舟上的众划手以真气贯通之法异军突起,与紫龙舟并驾齐驱,实在大大出乎意料。而最让他意料不到的,便是白龙舟上的卓南雁几次呼喝,竟使陈铁衣挣脱灵巫印,回复神志。
  赵祥鹤鹰隼般的眸子凝在疾驰来的两艘龙舟上,五指紧攥着红旗,心念如电般疾转。忽地,陈铁衣的身后有一道瘦削的身影骤然立起。赵祥鹤那比水面还要苍暗的脸上终于破出了一丝笑意:“怎地忘了他?这时或许只有他才能反败为胜!”
  ……
  龙舟转瞬间便冲到了莲池旁。晚霞般的红缎、金浪状的高台在淡青色的湖水中显得格外刺眼。沿岸百姓喊声震天,金鼓齐鸣紧密得像是连成一片,震得湖水也似沸腾了一般。
  随着卓南雁龙旗招展,众划手忙变换桨法,白龙舟立时在莲池前打了个横,荡出大片水幕。潋滟的波光中,卓南雁双臂一振,白鹤冲霄般疾掠上赤红的木桩,正待再次飞起,陡闻背后响起陈铁衣的一声怒喝,声音短促沉闷。
  卓南雁一惊回头,却见身后跃来一袭紫影,奇快如电地直向木桩上射去,而陈铁衣却趴在紫龙舟头对他愤声咒骂,但身子僵直,显是被那人点了穴道。“余孤天!”卓南雁只扫了一眼那紫杉划手的背影,登时心底剧震,“我怎会忘了他!”
  赵祥鹤的眼芒却是一灿,阴郁的脸上终于破出一丝笑意。“风满楼”以巫力降服陈铁衣,余孤天自然乘机混入紫龙舟内。他夺了龙莲,一样可以登坛敬献。而他此时扮作建王府的划手,若是乘机行刺皇帝,只需做做样子,也一样可以置太子于死地!
  这正是龙蛇变生出的第二种变化。余孤天击倒陈铁衣的手劲轻巧,陈铁衣少时便可复原,待余孤天行刺之际,陈铁衣必会冲上阻拦。到时他赵祥鹤要做的,便是不分青红皂白地将气势汹汹赶来惊驾的陈铁衣击毙,再诬他个率众弑君的罪名。那时余孤天便会乘乱逃跑。太子仍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卓南雁和余孤天几乎同时掠起,疾向高耸的金台扑去。二人身在半空,已各展奇能,以快打快,瞬间狠拼数招。自木桩到金台间隔数丈,两人凌空激战,几招后都是真气难继,又硬拼一掌,各自向下坠去。
  卓南雁疾展开九妙飞天术,在水面上绢制的荷叶上轻轻一点,借力而起,再向金台扑去。身子才近高台,便觉身旁劲风飒然,余孤天已如蛆附骨般地同时掠至,摄血离魂抓拦腰卷来。卓南雁左掌紧抠住台柱上的白玉波纹,右掌斜斜挥出。掌势挺秀,如一朵芙蓉自矫夭难测的爪影中绽放开来,批亢捣虚,反向余孤天前胸印去。
  余孤天沉声低笑,双足在白玉波纹上交替疾点,身子忽地诡谲难测地一阵扭动,卓南雁这招秀拔峻厉的“手把芙蓉”竟然走空。余孤天低笑声中,脚上似是长了钩一般紧紧盘住台柱,双手或抓或掌,如蛇吐芯,如鹰探爪,奇快无比地劈头罩来。
  “怎地这一两日之间,天小弟的武功又进一层?”卓南雁心底微凛,双足发力,脚下九妙飞天术展到极致,几乎化身为游龙般绕着高台盘旋疾转,双掌齐发,“独鹤与飞”、“荏苒在衣”、“独飞天鹅”连环三招绵绵而出。
  此刻身处险地,性命相搏,他的忘忧心法登时发挥了极大效应,这几招看似随意,实则已将这古雅高台上下的凹凸遮盖尽数算计在内,绕柱盘旋之际应机出招,妙处尽现。余孤天笑声顿敛,两手纵横疾掠,恍似数只鹰隼乱飞,掌势暴涨,秋潮横生一般劈面迎上。
  沿岸百姓见他二人一白一紫的两道身影绕柱盘桓,就若白鹤紫凤凌虚齐舞,看得目眩神驰,愈发跺脚振臂地呼喊,喧天价热闹。
  四掌倏合倏分,交接数下,两人已腾身掠到高台顶端。卓南雁暗自心惊,适才他这几招连使龙虎玄机掌、忘忧心法,更将《灵棋剑经》上参悟出的剑法化为掌法施出,居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回想适才余孤天接招之际,身子若随波荡漾的湖藻,应招飘摇游动,诡异莫名,令人思之心悸。
  天色愈加阴郁,漫天都是淡墨色的惨淡黯云。风也大了起来,带着浓浓的潮意。两人都是窄短打扮,劲装衣角临风劲舞,双足却似生根一般牢牢扎在高台之上,隔着那条似要随风腾空的玉龙凛然对望。
  那朵黄金打就的龙莲便在两人的脚下熠熠生辉,但二人谁也不敢低头瞥它一眼。高手对峙,只要有一丝疏忽,便会死无葬身之地。
  “天小弟!”卓南雁盯着余孤天那张带着人皮面具的死板板的脸,终于呵呵一笑。余孤天也露出雪白齐整的牙齿,低笑道:“卓大哥!”卓南雁吁了口气,道:“直到此刻,你还不认输吗?”
  余孤天缓缓摇头,一字字地道:“我没有输!也不会输!只需杀了大哥,便可大功告成!”不知怎地,他平日对卓南雁恨得要死,但每次站在卓南雁身前时,竟都生出一丝心虚,长长地吸了口气,黯然叹道,“大哥执意与我为敌,小弟也只有杀你这一途!”
  他最后那声叹息低郁消沉,便似是做错了事的小弟面对兄长一般,但话一说完,修长的五指已如尖刀般疾向卓南雁脖颈斩下。两人各自凝立在高台边缘,原本相距丈余,但余孤天瞬间便抢到卓南雁身侧,身法快如疾风。
  卓南雁面色凝重,双目紧锁住余孤天这看似平平无奇、实则一直在诡异颤动的“手刀”。直到铁掌临颈的一瞬,他才大喝一声,化掌为拳,猛向余孤天掌上撞去。这一拳迅若雷霆,后发先至。余孤天沉声怪啸,倏地化掌为爪,曲曲折折地扣向卓南雁脉门。
  本来常人招式使老,绝难变招,但余孤天却在看似决不可能之际硬生生变招,且灵动如蛇。卓南雁冷哼声中,铁腕挂风,如挽千钧重物般划了个圆,陡向余孤天的双臂圈去,招式圆转如意,正是补天剑法中的那招“天地之心”。余孤天心头一凛,铁爪疾吞疾吐,青烟一般从卓南雁的掌圈中钻出。
  顷刻间两人疾拼数招,招势都是激变疾化,手掌竟不再交接。卓南雁将补天剑法化入掌法,大开大阖,气象雄浑奔放。余孤天则双掌如飞,恍似万千条手臂一同舞动,在卓南雁身周盘旋萦绕。
  这座雕龙金台自湖边竖起,恰似一朵硕大无朋的出水白莲,怒放在祈安坛下。他二人在台上龙争虎斗,祈安坛上的文武百官、四方贺使全看得真真切切。
  秦桧觑见黄罗伞盖下的高宗赵构眉峰微蹙,忙赔笑道:“本次瑞莲舟会,最妙的便是最后这一轮龙莲之争。”说完虚着老眼向太子赵瑗一笑,“这争夺龙莲的两少年雄姿英发,竟全是太子手下,难得,难得!”
  赵瑗虽知大金龙须的“龙蛇变”说不定会在今日发难,却也不明其要,更不知陈铁衣受制后的诸般变故,但见陈铁衣僵立船头,却由另一名建王府的划手与卓南雁在雕龙台上激战正酣,心底疑云四起。
  听得秦桧的又一回夸赞,赵瑗也只得干笑两声,不冷不热地道:“难得的是太师妙计筹划!今日这瑞莲舟会当真异彩纷呈,让人大开眼界。”
  听他话中有话,秦桧“嘿”了一声,默然向下首之人扫了两眼。在他下首端坐的,正是殿帅杨存中。这人为人素来猥琐怯懦,虽为赵构器重,却畏秦如虎。这时瞥见秦桧扫来的目光,杨存中忙赔笑道:“我大宋卧虎藏龙,在这圣节上大展身手,正可让众国瞻仰我大宋雄风!”
  赵构微微点头。他一直对秦桧深存戒心,想到这二人左右都是赵瑗手下武士,倒暗松了口气。眼见二人妙招迭出,赵构不由向赵瑗笑道:“这两人都不错,将你那铁捕陈铁衣可都比了下去!”两旁文武听得皇帝笑赞,忙也抢着争相喝彩。
  这片刻工夫,丐帮、格天社等龙舟已先后抢到莲池之旁。但各派中武功最高的首脑均因赴洗兵阁之会而未及参战,此刻前有铁索阻隔,上有金台高耸,舟上高手均是心底彷徨。几只龙舟绕着铁索打转,群豪仰望高台,口中吆喝,却全不敢贸然跃上。
  莫愁见卓南雁难以取胜,心下焦急,扭头对白龙舟上的方残歌嚷道:“方老三,你快快上去帮忙啊!”方残歌苦笑摇头:“这瑞莲舟会定下的规矩,每船只能有一人登台夺莲!”莫愁撇嘴骂道:“狗屁规矩!”叉腰仰望,给卓南雁大声吆喝助威。
  这时落汤鸡一样的南宫堡众划手也气喘吁吁地驱舟而来。南宫禹本来跃跃欲试,但仰见卓南雁和余孤天掌风呼呼,势道雄浑,心下暗凛:“我此刻攀柱而上,这两人若是居高临下地给我一掌,那是万难抵御。不如在此静观其变,待他二人斗个两败俱伤时,再行出手!”各舟高手大多也是如此心思,仰头观战,振声呐喊。
  沿岸观舟的百姓何曾见过如此精妙绝伦的激战,这些天子脚下的“笼袖娇民”浑不知这一战背后的惊心动魄之处,只当是瑞莲舟会上别出心裁的压轴武戏,群起鼓噪,喝彩助威之声如山呼海啸一般响荡不休。
  如潮的呼声中,林霜月悄立在白堤之上,玉颊上颜色如雪。她深知余孤天内力雄浑,武功奇诡,卓南雁在连番劳顿之下,委实凶多吉少,但她的武功较之二人尚逊一筹,在那高台险地,更是无从下手相帮。眼见两人的身影在金台上飘来荡去,似乎是云端中飘荡的两道疾电,她却全然无能为力,只有心中暗自祈祷。
  卓南雁与余孤天各展奇能,酣斗数十招兀自不分胜负。蓦然间余孤天振声怪啸,裸露在短靠外的臂上肌肉一阵蠕动,陡然粗了数分,箕张的十指便如怒展的鹰翼,当头拍下。卓南雁翻掌迎上一招“贵妃救局”。四掌交接,只觉余孤天掌上劲力骤增,他腹内气血翻滚,疾退三步,“咔”的一声,踩断了台顶的半块青砖。
  余孤天狞笑声中,展开天罗步飞也似的掠来,双掌暴吐,大天罗掌如利箭离弦般再次击下。卓南雁双眉一轩,两手齐划了个圈子,这一招“周流六虚”实乃他全身功力之所聚,气势沉浑,端的稳如渊渟岳峙。
  劲气再接,余孤天的双臂“咯咯”作响,身形竟然一滞。卓南雁却觉胸口如遭巨锤轰击,脚下盘旋,沿着圆台疾转出半圈去,仍消不去对手汹涌的劲气,身形疾晃不已。
  林霜月望见卓南雁摇摇欲坠,霎时双腿发软,似乎整个心魂都随着他那雪白的身影在高台上摇晃不已,忙嘶声高呼:“雁郎……不要打了,快快下来!”但沿岸喧闹震天,她的声音如何传得上去。林霜月只觉芳心急跳,几乎再没气力站稳,双耳嗡然作响,连身周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啸和鼓声都听不到了。
  卓南雁连退几步,只觉这劲道无比熟悉,蓦地心念电闪,惊道:“是三际神魔功!”他双足踏上高台边沿,才勉力顿住退势,苦笑道,“……那天遁宫内石壁上的法本,是你刮去的!”
  余孤天凝立不动,缓缓点头:“还得多谢大哥帮我寻到这天大的机密。大哥怎地忘了,那石壁上的圣火灵文,小弟也略知一二!”
   
                  第四十五节:图穷匕现 血雨弥天
  原来天遁宫的遗址所在,本就是明教教内的一大隐秘。林逸烟为了破解这谜题,曾在大云岛内遍翻教内的遗典,终于发现天遁宫与九幽地府间相互关联的一些蛛丝马迹。他化名风满楼潜入林府,其中的一大目的,便是利用秦家之力收服九幽地府,再寻找到天遁宫。但九幽地府深广难测,近来林逸烟又要全力筹谋瑞莲舟会,一直难以分身细查。
  知道这天遁宫与九幽地府之间的隐秘关联的,在明教内也只寥寥数人,余孤天却是其中之一。当年因余孤天是个“哑巴”,决不多言泄密之忧,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