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了木婉清与阿碧二女,却又忽地想起一件事来。乃是这二女那日走后,他寻周侗喝酒,晚上回客栈时,路过间青楼,起意进去逛了一回。却是恰巧遇上了同来逛青楼的当今大宋朝皇帝哲宗赵煦,也即是他初至开封时在街头遇到的少年周庸,还曾为他拿回过玉佩。后去皇宫盗酒,才得知了他是皇帝。是以那日青楼巧遇,赵煦邀他过去一叙,心中起意要收个皇帝当徒弟。便一番巧言说辞,诡辩道理,将这小皇帝忽悠成了自己的徒弟。还教了他一套金禅铁档功,只是因他是皇帝,教习甚不方便,便约定了每隔一段时日,两人会聚一次考察进度教习新武艺。那次约定的是百日之后,那日是元月十六,现下已是二月二十八,算一算,却是只剩一个多月了。若是跟童姥跑趟天山,再又返回来,这时日却是不够了。
其实这事却也算不得什么,爽次约也没什么大不了。只是再加上他又十分思念起了燕千寻,还有木婉清与阿碧二女,又担心着她们二人是不是回了苏州。这些事加起来,却是让他不想跟着童姥不远万里跑趟天山,自己再跑回来,跑个来回了。那天山远在西域,跟中原相隔万里可不是夸张的说,这一个来回,起码也得两三个月。两三月实是不短了,而且这还是往短了说。这么长的时日自己不在,说不得便会出些什么事故,实是让他放心不下。
想到此处,转过头来瞧着童姥,叹了口气,道:“我不能送你回天山了!对不住了!”说罢又叹了口气,解释道:“不是我不想送你,而是我突然想起来自己近日还有些事情要办,若是送你回天山,这一个来回费许多时日,便会耽误了。”
童姥盯着他冷声道:“你不想便是不想,何必找这借口!”
沈醉苦笑了下,道:“我这不是借口,而是真的有事!”
“什么事?”童姥问。
“私事!”沈醉答。
“不方便告诉我是吧?”童姥反问一句,冷“哼”道:“借口!”
沈醉叹气摇头,道:“如果你非要知道,告诉你却也无妨!这事乃是我的终身大事,却是耽误不得。”
童姥呆了一下,问道:“你要赶着成亲吗?”
沈醉摇了摇头,道:“不是。是要确定亲事!”
童姥道:“还未确定,你这么着急做什么。你只要送我回天山,姥姥我立马送你十个八个的美人儿做妻妾,若嫌不够。只要你开口,便娶个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姥姥也能给你弄够。”
沈醉不由得苦笑,叹道:“你的盛情我心领了。只是我自有心仪的女子,其她人却是不想娶的。”
“倒是未看出你还是个痴情种儿!”童姥语气颇有些怪怪地说道。
沈醉笑了下,道:“痴情谈不上,只是不想娶自己不喜欢的女人。”心里则加了句道:“女人可以乱搞,老婆却是不能乱娶。”
“既是如此,那姥姥便不耽误你的终身大事了!”童姥说到此处,低头看了看自己面前杯中的酒,然后端起来饮尽,看着他,道:“你帮了我的大忙。我曾说过事成之后,任由你挑选一件我灵鹫宫里的东西。现在你既不同我一块儿回天山了,我灵鹫宫里有什么东西你见都未见到,那是挑不成了。不若我答应你一件事情,你且尽管说来。只要不是摘天上的月亮,这天底下的事姥姥什么都可帮你办到。”
沈醉笑道:“月亮既不成,那摘星星呢?”
“那也是天上的,姥姥我说的是天底下!”童姥正色道。
沈醉笑了笑,道:“其实这报酬自你那天说后我就想好了!”
童姥轻皱了皱眉,道:“你从未去过我缥缈峰灵鹫宫,根本不知里面有些什么东西,怎么就想好了?”
“我是未去过你的灵鹫宫,不过我当时却确定一件事,那便是你绝对是灵鹫宫的。”沈醉说到此处,伸手指着她道:“所以我这个要求很简单,就是要你——叫我一声‘哥哥!’”
童姥听到他“就是要你”四字时,心里不由突地一下,面色便是一变。等他后面的话说完后,面色却是变得十分气愤,怒瞧着他喝道:“浑小子,还敢来占姥姥便宜!找打!”说罢伸手一拍桌面,“啪”地一声跟前桌上的两根筷子一震而起,而桌上其它东西却是一动未动,便是汤汁也未洒出来半滴。筷子离桌而起,到得她面前,她伸手一拂,两根筷子发出“嗤”的破空声响,向着沈醉面颊如电射出。
沈醉扣着中指与无名指连弹而出,两道拈花指力无声拂出,正中这两根向他面门射来的筷子。但听“啪”的一声轻响,这两根筷子在两人的劲力相撞之下同时化作碎末炸将开来,飘荡而下。
童姥一挥掌,劲风扑面,夹着两团还未散落的筷粉向着沈醉击来。沈醉也是一掌挥出,两道劲力隔空相撞,发出“嘭”的一声响。劲力散将开来,震的桌上碗筷摇荡不已,“咣咣”作响。这却还是两人都只是用了一成的力道都不到,否则两人当中的这张桌子立马便要被掌力相撞后扩散开的劲力给震碎,一桌碗筷自是不能幸免。
沈醉却是怕童姥还要发招,一掌挥出,连忙叫道:“别再打了,你要不小心用的力大点,可就把人家这酒楼给拆了!”
童姥冷“哼”了一声,收回掌,道:“这个不算,你另说一个!”
沈醉无奈地笑了笑,叹道:“这个怎么就不能算了?”
童姥腾地站起身来,身上气劲鼓荡,衣衫发丝无风自动,喝道:“姥姥说不算就不算!”
沈醉见她那一言不合,便要立马开打的架势。苦笑着摇了摇头,压着手示意她坐,道:“你别激动,我另说一个就是!”
“说!”童姥道了声,却是没坐下的意思,仍是站着。
沈醉也不在意,收回手笑道:“嗯,我想要那个‘生死符’,这个你总肯给吧!”他却是觉着这东西既可控制人又可折磨人,以后说不得却是有机会用得上。
气劲忽地消散,童姥飘扬的乌发与衣衫垂下,道:“‘生死符’不是东西,而是武功!”
沈醉道:“那你教我便是!”
童姥坐下来道:“我这‘生死符’是从‘天山六阳掌’里转化来的,你要学‘生死符’,便需先学‘天山六阳掌’。你既会北冥神功,又内力深厚,学起来便也省事许多。不过便是再快也得需三五日功夫,若是你笨的话,那可就不知需多少时日了。”
沈醉笑道:“我学武是天才!”
童姥“嘿嘿”笑了两声,上下瞧了他一眼,眼中很是怀疑之色。
教练武艺,需得寻个专门的地方。在这酒楼雅间那是不行的,两人已吃罢,沈醉便即招呼小二会了账。然后在城中寻了家客栈,包了间小跨院,以作住宿教习之地。
~~~~~~~~~~~~~~~~~~~~~~~~~~~~~~~~~~~~~~~~~~~~~~~~~~~~~
请支持我我的新书~!!
第146章 阳关三叠
更新时间2008…6…18 13:05:21 字数:5509
三日后城西十里亭
沈醉正在此处为童姥送别,三日的功夫他已是从童姥那里学会了“天山六阳掌”与“生死符”的制造、发射手法。当然还是不能跟童姥比的,只待日后多加练习便是。该教的教了,便也到了分别之时。童姥十分干脆,毫不拖泥带水。一经教会了,便就告辞要走。沈醉也不挽留,等着童姥收拾完东西,带着童姥在城中买了食物马匹,便即出城相送。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人对坐亭中,沈醉带了酒壶与酒杯,为童姥斟上了一杯送别酒,双手捧杯奉上。
童姥瞧了他一眼,伸手接过,等到他为自己斟了一杯与他遥对了一下,举杯而饮。饮完酒转头望了望外面天色,转回道:“我这便走了!”说罢,将手中的空酒杯抛到了沈醉怀里,转身便走。待得沈醉接过她抛来的酒杯,连着自己的一块儿转身放到身后的凉亭横凳上时,再转回时,见她已解了自己亭外拴着的马儿缰绳,跨上了马鞍。因她人小腿短,骑那高头大马甚是不便,沈醉却是特地为她买了匹这川陕交接之地所产的矮马。
这种马体小精悍,耐力持久,擅走山路,童姥这一路回天山所经山路甚多,正是合用。且她身材矮小,九岁女童的身高,骑上这三尺来高的马儿却也十分相配。
童姥骑在马上,深深地瞧了眼沈醉,道声“后会有期!”便即拨转过了马头,驱马向前而行。
沈醉出了亭中,瞧着她远去了三四十步外的身影,嘴角露出个玩味的笑容,在后道:“小云,一路平安!”声音虽不大,却是远远地送了出去,十分清晰地传入了童姥的耳中。
童姥闻言面上一愕,随即大怒,拨转过马头,戟指着沈醉喝道:“放肆,姥姥的名讳也是你叫的吗!臭小子,找打!”喝罢,单手一撑马鞍,人已离鞍而起,在空中一个细腰巧翻云,横跨了三四十步的距离,挥掌便朝沈醉击来。
沈醉却是早料得有这般情况,见得她跃空而起,笑了句“小云,后会有期,哥哥不多送你了!”便即施展开无影千幻,带着一溜残影连闪了几闪,就消失在了远处路边的一片林子里。
“小子,你给姥姥我等着!”童姥一掌还未打落,便见沈醉已仗着轻功高明跑得不见了踪影,更是心中大气。但她知沈醉轻功高明,与自己比起来也是只高不低,现在追之已是不及。瞧着沈醉消失的那处林子,她咬牙暗恨了一会儿,恨恨地道了这一句。抬手一掌,“轰”地一声,将面前的凉亭一掌击碎,稍发泄了下心中怒火。
土木碎瓦飞溅中,她又转身跃回了马儿背上,拨转过马头。双腿一夹马腹,马儿四蹄翻飞,忽喇喇往前而去。
谁知她刚走不远,那被毁了的凉亭前蓝影一闪,沈醉又已返了回来。瞧着童姥那娇小的身影远远而去,心中忽地有些不忍她这样孤单单一人上路。轻轻叹了口气,他伸手从腰间的金龙壶中取出阿碧亲手所做送他的碧竹箫来,将吹孔凑在唇上,悠悠地吹了一首《阳关三叠》。箫音以内力送出,远远地直送了开去。
远处已成一个小黑点的童姥听到这曲箫音,忽地勒马停了下来,回头往沈醉处望了一眼,略停了片刻,便即又拨转马头策马而去。
沈醉吹罢了这曲《阳关三叠》,瞧了瞧远方童姥已然消失的地方。又轻叹了一口气,转过身来瞧了瞧那被童姥一掌击毁的凉亭,摇头苦笑了下,便即转身跨步而回。
送走童姥后,沈醉也并未在长安多作停留。只当晚在城中的客栈中又住了一夜后,第二日一早吃过早饭便即结账退房,又到城中的马市买了马匹上路返还洛阳。
路上非止一日,这一日到得了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潼关。过了这潼关,便即进入河南境内,离洛阳已是不远矣。不过他到潼关时,却已是日落时分,只得在城内找了家客栈投宿,明日再行上路。
入住之后,洗漱一番,便即到楼下大厅用晚饭。四菜一汤,一坛好酒。菜虽不多,却做得甚是精致,乃是店里的招牌菜。酒也是好酒,鼎鼎有名的山西汾酒。潼关乃是秦、晋、豫三省交汇之地,只隔一条黄河便是山西。三省交汇之地,也是三省货源流通之地,这里有山西汾酒也是不足为奇。
一杯汾酒下肚,沈醉不由“啧”了两声,闭着眼回味了下口中的余味,才轻哈出一口酒气,心下甚觉爽快。茅台乃是酱香型白酒,而汾酒则是清香型白酒,两者都是各自香型中的代表酒类。他细细品味,只觉两者各有千秋。不过他平日喝惯了茅台的酱香型口味,偶尔换一回清香型的好酒,只觉甚是清爽。
山西汾酒,唯有汾阳杏花村的才最是正宗最具原味。沈醉是现代过来的,对这个是知之甚清。现代时,那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可是名扬海内外,比之国酒茅台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记得在现代时曾看过一篇报导,说是杏花村汾酒一年的出口量就等于全国其它名酒出口量的总和。且物美价廉,是全国名酒中成本最低的,因此其知名度与普遍率也最高。若说这个可是实话,茅台虽是当之无愧的好酒、国酒,可就是一个字儿——贵。那不是一般人能消费的起的,若论及消费者的普及率,茅台还真是比不上。就拿他来说,在现代时喝过的汾酒也是要比茅台多。尤其学生时代,更是汾酒伴着他成长。因此他现下喝来,不觉倍感亲切。
想到此处,不禁心下感叹了一番自己的学生时代。想罢,忽地想到此时的杏花村这汾酒之乡去看上一看。反正这潼关离山西不远,渡过黄河就是。趁着就近到了此处,便去杏花村走上一遭,喝上一回地道正宗的杏花村汾酒,然后再由山西折返洛阳也是不迟。虽对燕千寻想念的紧,但美酒佳人在他这酒鬼心里还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