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借袁门的“烟火神雷”遮住众多同道的耳目,先行回峨嵋山,打算给掌门青天真人禀明一切,再图后论――反正已经让萧如云跟在了“仙师”身边,青云门算是捷足先登,接下来,就是怎么让仙师对青云门多加照拂的具体事宜了,由掌门出面,才是顺理成章。
袁门的袁臻不知道青山真人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总之肯定与JN府内有人得道飞升有关,掺上一脚绝对没有坏处,也就欣然应允。
只是……袁门的“烟火神雷”固然名不虚传,可华山之巅聚齐了八十多位有道之士,这里头比“名不虚传”更加“名不虚传”的人物还真有那么几位。
尤其是天医门的华九。
天医门,又称“华佗门”,相传为三国时的名医华佗所创,历来以医道传世,门下子弟不多,神龙见首不见尾,江湖少见。天医门下精擅医术与养生之道,大都长寿――虽然人寿有穷,道门中寿数最高的也过不了五百岁的坎儿,但天医门中的几个老怪物到底多大了,却是谁也说不清楚。
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天医门门人一现江湖,便免不了有宵小窥伺,厚着老脸请人赐点儿丹药的不算,想要暗下毒手来个连人带药一锅端的家伙也有不少。为此,天医门门下除了医术之外,最擅长的就是潜踪隐形、外加万里奔逸――说白了就是逃跑――的本事。
在烟火神雷护庇之下,青山真人拉着玄心门的天涵子一起跑路,别人一时晕了头看不见追不上,可在天医门的华九看来:这几位跑的还真有点儿慢。
要说追人,华九一追一个准。本来华九是琢磨着自己追上去,想法子分一杯羹也就罢了,但青山真人偏偏跟天涵子在一起。青云门的名声不错,玄心门可就有点儿臭大街了――万一也追上了,也让天涵子把自己给一勺烩了呢?
想来想去没辙,华九只好拉上几个跟自己交好的同道壮胆,这下倒好,同道再拉同道,同道的同道再拉同道,这一同道来同道去的,差不离华山上的所有人都跟青山真人和天涵子走了个前后脚。
青山真人想得挺好:兵法云实者虚之虚者实之,自己这一跑,大多数人动点儿脑子肯定会以为自己不可能直接回峨嵋山这么简单,再说大伙儿也不能轻易下决心离开出了神仙的JN府,就算有几个个别直肠子的冲到峨嵋山兴师问罪,一推六二五的太极拳可是道门的传统,让掌门出面说几句不咸不淡的风凉话也就把人都打发了。
哪成想,青山真人回山不到一个时辰,连在JN遇见仙师的来龙去脉还没给掌门青天真人交待清楚呢,接二连三地就有人来拜山了。
大伙儿的想法都差不多:青山真人和天涵子按师门渊源论属于那种一见面就该咬牙切齿的,怎么这回就相亲相爱了?事有反常即为妖!与其在JN盲人骑瞎马跟瞎猫似的去找那只死耗子――啊,罪过罪过,飞升的仙师跟死耗子的区别还是很大的――倒不如逼青云门和玄心门把他们知道的事情公诸于众的好。
这可把青天真人给气坏了。
顾不上冲青山真人这位不争气的师兄和玄心门的掌门天涵子两人发火,青天真人跑出前堂,跟天医门的华九等一众同道打开了太极拳,一口咬定:“啊?青山不是去JN了吗?什么?他回来了?不能!我怎么就没见呢?大伙儿都看花眼了吧?哎呀,虽说天医门的华先生在这儿,我算是班门弄斧,可我们青云门的眼药水也不错,要不然大家分点儿?”
但分明是众目睽睽,大伙儿眼睁睁看着青山真人和天涵子抱头鼠窜进了峨嵋山,任凭青山真人说下大天来,没人信!
也算青云门掌门的份量够重,大家虽然不忿,却也不敢指着青天真人的鼻子开骂,可话说回来,别的东西大家或许没有,“掌门”这玩意儿倒是谁也不缺。
有关飞升的事情太过重要,到JN勘察的道门中人身上大都带着类似“青云令”的东西,青天真人睁眼说瞎话没关系,没过十二个时辰,跟着华九一起过来拜山的诸多门派,打掌门往下数,来了个齐集峨嵋!
数千年来,道门传承,各种门派林林总总少说也有几百家,当然这其中规模各不相同,既有青云门这种门下弟子数百、能人辈出的大派;也有龙虎山的天师教这种弟子众多却人才凋零的“正派”;类似天医门这种弟子没有几个,偏又名满天下的也能数出不少。平均下来,一个有名有姓的门派,一两百个弟子还是有的。
换句话说,一天之内,峨嵋山上就到了将近一万人。
再怎么样,青天真人也没法继续隐瞒下去了。
于是,青山真人“匆匆回山”,向掌门青天真人禀告了在JN的发现,而青天真人“不敢擅专”,“本着天下道门俱是一家”,“理应互通有无”的“友好精神”,愿将个中详情公诸于众,共商大事。
既然青云门愿意做出让步,摆出了利益均沾的高姿态,明知一捅就破的窗户纸也就没人再去多事了。
更何况,青山真人说出来的事情让人根本就顾不上追究其他。
――JN府出了个大罗金仙!还是活的!
这一下,群情鼎沸。
用青天真人的话说,“天下道门之盼仙师,如久旱之盼甘霖孤儿之盼父母”,那是一点儿也不错。三百年来道门中人不得飞升,突然从天上掉下来一个大罗金仙,不管从哪方面来看,那都是得恭恭敬敬小心翼翼地供奉起来的祖宗啊!
接下来就是开会了。
连同青云门在内,四十八派共聚一堂,急切商议该如何去拜见仙师――刚才还在心里埋怨青云门太过“小气”的各派掌门象是忽然忘了道门中远不止在场的四十八派,大伙儿绝口不提要把“仙师现世”的消息告诸天下,只是争着要自己的门派去做“先行官”。
这一争执就差不多争执了一个月。
到最后,大家总算定下了一个基调:仙师现世,这是何等的大事?我道门中人,自当整肃容颜,沐浴焚香,以最高礼节同去谒见为是。
这些掌门都是几百年没下过山的,平素看惯了前辈留下来的典籍,没人把“惊世骇俗”四个字当回事儿,一打算就要把现在峨嵋山上的一万来人全都拉到JN去。
亏了青山真人多少还知道些现实社会的事情,怎么想怎么觉得好象这打算都有点儿毛病,拼死力陈,这才拦住了兴奋过度的掌门们,要大家重新考虑。可再怎么考虑,掌门们都觉得去谒见仙师的人数如果太少,那实在不象话,根本配不上仙师的身份,也显不出大家的诚意来。
结果,除去天医门等实在凑不出太多人的几个门派之外,去JN的人数总共:四百七十二位。
――这就是众道士堵住了云山三十一中校门口的缘由。
至于那个“袭逸瓯……”是大家觉得既然要顾及“凡间”的“习俗”,那就不如彻底一些――但实际上,就连青山真人,也搞不清楚所谓的“袭逸瓯”到底是什么东西……
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些其他的插曲,诸如青云门的青云令被祭出,断剑出鞘等等,可这些事情远比不上大家为挑选谒见仙师的人选而绞尽脑汁重要,居然就这么给无视掉了。
第四集 第二十一章 这年头,身份就是智慧。(下)
等到叶扬天现身出来,把众人让进了云山三十一中的会议室,大伙儿见礼已毕,青天真人、连同四百多位有道之士,这才有空按捺住兴奋的心情。
虽然是久违尘寰,不问世事,四十八派到场的这些人差不多都是年老成精,大家静下心来细一琢磨,也就觉出了几分不对。
仙师是板上钉钉的仙师不错――先不说这么大的事情,无论青山真人也好天涵子也好,谁也不会更不敢拿着天下道门三百年来仅剩的一点儿希望开玩笑;只打眼看去,是不是肉体凡胎也一目了然――但仙师现身以来,神态多显尴尬,行事似有顾忌,这却让大家奇怪了。
世上的事情最怕的就是先入为主,道门中人想飞升想得疯了,在心里先把“神仙”摆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上去――这本来也没什么不对,可具体到叶扬天这个半路出家的“兼职神仙”身上,就有点儿不太合适了。
这,却是谁也想不到的。
青天真人脑子转得快,心中暗道:仙师虽被吕祖度化为大罗金仙,但说来这不过是数十日之前的事情,难免尘缘未断,此其一;而大罗金仙临凡,必有缘由,仙师游戏风尘,自是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要办,此其二。我们没等仙师宣召,自己就闯来拜见,难不成……误事了?
青天真人越想越心虚,脊梁上直冒冷汗,一张嘴,话还没说,先跪下了:“仙师在上,可怜我等苦盼三百载,望眼欲穿……若有处事不当,还望仙师千万原宥……千万原宥……”
别人的脑子也不比青天真人慢,听到“处事不当”四个字,众人齐齐打了一个哆嗦,只听“噗通”之声不绝,刚站起来,又都矮了半截。
叶扬天站在前面,眨着眼睛,抬头无语。
――你们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知道闯祸了?
“这个……大家先起来……有话慢慢说……”叹口气,叶扬天把青天真人扶起来。
跟萧如云相处了这么久,叶扬天对道门中人的年龄已经有了一个起码的概念,再怎么样,会议室里的这一群道士,只论年纪,最小的也得是自己太爷爷以上的辈分,叶扬天也还知道要敬老尊贤。
“大家远道而来……辛苦了啊。”叶扬天有点儿没话找话。
“仙师此言,真是折杀我等。”青山真人“蹭”地从青天真人的背后冒了出来。
“啊?我倒忘了,你也在来着。那就好办了。”看见了熟人,叶扬天松了一口气,“那个……哦,对,青山真人,你们这到底是演的哪一出?”
“仙师面前,怎敢当真人二字?”青山真人顾左右而言其他,不接叶扬天的话。
叶扬天狠狠瞪了青山真人一眼,心说:老狐狸,你再装?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乱七八糟的局面是你弄出来的!
“仙师,得闻仙师消息,道门欣喜若狂,我等原打算布法阵、设法坛,昭告天下,以彰我道门容光,显我仙师威仪。只是不知仙师意下如何,这才唐突赶来,一则为谒见仙师,二则请仙师示下。”青山真人一脸的微笑,看上去极尽谦恭之能事,口中滔滔不绝,“仙师临凡,此道门千古幸事,我等奔走相告,无不喜上眉梢;但终究过于仓促,今日有缘谒见仙师的,无非四十八派而已。若仙师不弃,可登峨嵋,顺宇内之推心,掌道门之权柄,正所谓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
“你先等等。”叶扬天忍住了没一拳打在青山真人的脸上,“你们还嫌今天来的人不够多?你们想过怎么收场没有?”
收场?叶扬天这算是问道于盲了。
就连青山真人也没把外面的“小小场面”放在心上。是,道门不问世事已久,可自古传下来的架子却还没丢,大伙儿都觉得:不要说有“仙师”在这儿坐镇,就是在场的四十八派掌门,随便拎一个出来,那起码也得享受“国师”级别以上的待遇。
“仙师,些许小事,何足挂齿?”青天真人接口,“若是仙师不愿多见外人,待晚辈去与当今皇帝讲明,不教他过来聒噪便是。”
“当今?还皇帝?”叶扬天好玄没吐出一口血来。
“是啊,是啊,有事弟子服其劳,天下道门俱以仙师马首是瞻,仙师又何来忧虑?只是不知仙师既已登仙班,却又为何羁留凡间不去?若我等能为仙师效命,还请仙师尽管吩咐。”玄心门掌门天涵子语出惊人,这一问,绵里藏针。
天涵子自然认得叶扬天正是那天晚上在云山大酒店陡现“三头六臂”的少年,“仙师”的身份不假。但是,为什么好好一个大罗金仙放着天上不去,却非要在“凡间”逗留?说不得,这其中一定有些古怪。事实上,在场的所有道士心中都有同样的疑问,只是不敢真问出来罢了。
天涵子今年已经四百多岁,眼看飞升无期而寿数将尽,这份焦急自不必提,和别人比起来,也就少了一些顾忌――要不是自知没可能对付得了大罗金仙,天涵子说不定早就一把揪住叶扬天的脖领,要他把飞升之秘交出来。
人都要死了,哪儿还在乎什么神仙不神仙?
但叶扬天可不吃这一套。
从小耳濡目染的,叶扬天最不怕的就是笑里藏刀勾心斗角。刚才他还为了不知道怎么收场着急,现在天涵子一来探他的海底,叶扬天反倒不在乎了。
“众位,三百年来,天下修道之士虽多,却无一人能得以飞升,这是为何?”叶扬天故意把半文半白的句子说得不伦不类,他可是清楚得很:什么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