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襄公亲帅重兵袭击纪国,夺取郱、鄑、郚三邑属地,并派人传话给纪侯:速速投降,以免灭国之祸!纪侯听说此话,知道齐国和自己算是结下了死仇,但是他宁死不屈,派人去鲁国求救。
齐襄公这边传出号令:有敢救纪者,寡人先发兵伐之!
鲁庄公派使者出使郑国,约郑国一同救助纪国之难。偏郑侯子仪忌惮郑厉公突日夜窥视,不敢出兵,居然就推辞了此事。其实齐襄公杀害高渠弥与亹的惨景,对于郑国来说还是具有威慑之力的。
不知纪国终究命运如何?
第五十五章 随心所欲
齐国大军压境,纪国不得已又向鲁国求救。不料今非昔比,齐襄公一道恐吓口信,就让郑国不敢发兵。鲁庄公独自出兵,总是胆战心惊。鲁军行至滑地,留宿三晚,居然做一短暂旅途,无声无息的返回鲁国。大约鲁庄公觉得如果不发兵对不起纪侯,发兵又肯定得输给齐襄公,不如走一段路程,乖乖回家算了。看来鲁庄公实在没有乃父善良大义之风。
纪侯知道了这些消息,知道单凭区区纪国,是绝无可能击退齐兵的。此时真不知道怨谁好,是该怨祖宗没眼色得罪齐国,还是该怨鲁桓公救人不救到底,或者是鲁庄公见死不救……
纪侯百感交集。
可是无论想什么都无法改变纪国灭亡的事实了。
这时候他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纪侯将妻子、城池交给弟弟赢季,在宗庙恸哭一场,居然就此半夜出城,无影无踪了。想来在乱军之中,纪侯的处境相当不妙。
赢季召见纪国大臣,哥哥的失踪领纪国上下恐慌无比。可是对此他有自己的主意,他问各位大臣一个问题:“为国家而死与保存社稷,那个比较重要?”
各位大臣回答当然是后者。
赢季长叹一口气,“为保存社稷,还能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其实,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他心里已经有了保全国家的计策。只是,这个计策对于他本人来说,太过耻辱。而且恐怕会引起举国愤怒。现在这样启发式的提问之后,想来不是傻子,当能拥护自己做出正确却沉痛的决定。
赢季当下写下降书,原为齐国外臣,只求能够守护宗庙。
一方诸侯,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齐襄公同意了这个投降的请求。在齐襄公看来,既然纪国已经举国投降,并且齐国兵威所致,绝对在诸侯中立下无上荣光,目的就已经达到了。
至于当日父亲齐僖公所言,为祖先报仇云云,不过是借口罢了。别说祖宗不被冤枉也得死,就是被冤枉了,真想报仇还能等到今天?等着加利息吗?不过是齐国强大,欺辱小国的一个借口。就算没有这个借口,齐国也会寻找其他的借口。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父亲齐僖公之所以对纪国念念不忘,主要还是当日被纪国纠合鲁国、宋国击败一事,实在太伤害自尊心导致。
得到了齐襄公的许可,赢季将土地、户口文件、数据全部报至齐国,并且在投降仪式上叩首哀求。他做的很认真,很真诚。这不是为了他自己,是为了纪国的百姓。
齐襄公得意洋洋,命令手下收起纪国送来的户口等物,在纪庙之旁割三十户给纪国宗庙,命令赢季为庙主。赢季的投降,令纪侯从一方诸侯成功转变成为一个小地主。
可是,这屈辱的行为,保护了纪国不致生灵涂炭。
勇敢的面对现实,保护每一个生命,也是一种美德。
纪国伯姬在这场变故中受惊去世,齐襄公命令以夫人之礼葬之。此举当然不是因为伯姬与齐襄公沾亲带故,而是由于伯姬的娘家是鲁国宗室。虽然自己一道命令吓得鲁庄公短途旅游,但是毕竟齐国、鲁国渊源颇深,齐襄公始终不愿意过于得罪鲁国。厚葬伯姬,给她一个君夫人的身份,鲁国面上也算有光。
伯姬的妹妹叔姬,是当年为伯姬陪嫁而来。如今纪侯已经失踪,伯姬去世,齐襄公准备将叔姬送回鲁国。可是叔姬拒绝了。叔姬道,“妇人当然出嫁从夫。叔姬生是赢氏人,死是赢氏鬼。”没有了丈夫和姐姐的庇护,在一个被征服的小国家里,叔姬接下来的生活无疑是艰苦而又难以想象的。可是始终会有这样有人格的人存在,不论男女。齐襄公虽然不能理解叔姬的倔强,可是他依然听从了叔姬的要求。几年之后,叔姬守节去世。
周庄王七年,齐襄公灭纪国。
同年,楚王熊通因随侯未来朝见,在伐随路中去世。要说打仗的决心,还得数此时的楚国。楚王都已经驾崩了,楚国令尹斗祈、莫傲屈重,居然秘不发丧,从小道发奇兵直逼随城。随侯忽见楚军天降,心胆俱碎,痛快求和。屈重还伪造王命,与随侯结盟。大军直到汉水,方才为楚王熊通发丧。侵略者的心不成就,看来死不瞑目。
熊通之子熊赀即位,是为楚文王。
再说齐襄公凯旋而归,文姜居然在祝邱迎接齐襄公。这身份可古怪了,说是妹妹吧,文姜是鲁桓公的夫人鲁庄公的母亲,齐国凯旋,可与鲁国夫人何干?说是情人,那文姜实在厚颜无耻之极。
文姜与齐襄公在祝邱欢会仍不满足,甚至连同齐襄公一同来到禚地,寻欢作乐。齐襄公志得意满之余,居然让文姜写书信叫鲁庄公来此地见面。或许齐襄公觉得,关起门来都是一家人,何不将外甥叫来看看?他没想想,鲁庄公来了何以自处?看看自己的母亲和亲舅舅同居的愉快否?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鲁桓公?
谁知鲁庄公居然接到信,还真来了。文姜命令儿子鲁庄公以外甥之礼拜见齐襄公,鲁庄公不得已从命。齐襄公得意洋洋,居然还将厚葬伯姬之事学说一遍,鲁庄公一看这是卖好邀功呢,不得已又是一番感谢,心里早暗骂千百遍。
齐襄公大喜过望,厚待鲁庄公。
这时候齐襄公宠姬刚诞下一女,文姜为将齐国、鲁国紧紧联系,以鲁庄公还未有夫人为名,命令鲁庄公就娶了此女。
鲁庄公心里恨死了齐襄公,还能娶他女儿?他找了个借口,说这都是亲戚,恐怕不合适吧!文姜反倒发怒,说你是不是想疏远母亲家啊?齐襄公也觉得此事不妥,年龄差距太大了啊!不料文姜说,那就等二十年再嫁也不晚啊!齐襄公恐怕文姜生气,鲁庄公也害怕违抗母亲的命令,居然成就此事。
荒唐之女无出文姜之上。
与亲哥哥的荒唐爱恋,导致丈夫被害。没脸回到鲁国,却借机与哥哥鸳盟重温。现在又逼着儿子娶小于自己二十岁不止的表妹。
这就是文姜。
所以心灵美还是很重要的!
从鲁庄公的角度看,他继承了父亲鲁桓公善良的本质,但是太过懦弱。鲁桓公在齐僖公不同意饶恕纪国的时候,尚能奋起一战,但是到了鲁庄公这,就变成了短途旅行。
既然知道了父亲是被母亲害死的,而舅舅就是凶手,即便不能为父报仇,是不是也应该不再敷衍?和荒唐人见面,难免行荒唐之事。为何不能从根源拒绝?
鲁庄公与齐襄公并辔而行,一起田猎。鲁庄公箭不虚发,路有行人开玩笑说,这是我们主公的假子啊!鲁庄公怒而派人杀之,齐襄公也不以为意。
这时候的鲁庄公,带给屈辱的不止是自己,更是整个鲁国。
文姜自从鲁庄公与齐襄公共同田猎之后,更加肆无忌惮,经常与齐襄公会面,甚至留宿齐国宫中。
齐襄公度假完毕回到齐国都城,首先来见他的,便是被推翻来此避难的卫侯朔。也是齐襄公另外一个妹妹宣姜之子。卫侯朔当然知道齐襄公一举拿下纪国,心情正好,赶紧提出,舅舅啊,快帮助我回到卫国吧!咱们什么时候攻打卫国?
齐襄公说,现在反正王姬也去世了,没什么大障碍。那我们就联合一下别的诸侯看看。
可见齐襄公此人禽兽之心。王姬去世了,为什么?不就是因为你齐襄公所作所为去世的吗?去世了就没关系了吗?难道不曾是你结发妻子?妻子去世了就攻打妻子的姐夫或者妹夫?
齐襄公约会宋、鲁、陈、蔡诸国,一同讨伐卫国。
周庄王八年的冬天,齐襄公出兵车五百乘,先与卫侯朔至卫境。其他四国诸侯宋闵公捷、鲁庄公同、陈宣公杵臼、蔡哀侯献舞各自引兵汇合。
卫侯黔牟一看,这齐国居然能联合五国之众伐卫,这可不是卫国能应付得了的。卫国召开紧急迎敌会议,并且派出大夫宁跪出使周朝,请求支援。
宁跪将五国伐卫的消息带到周朝,周庄王在朝堂之上询问诸位大臣:“谁能帮助我救卫国啊?”
各位大臣面面相觑,心说主公这头一句话就说错了。谁能帮你救卫国,那意思是你准备救啊?你能救得了吗?
周公忌父与西虢公伯都说,这齐襄公此举不念王姬之亲,纠合四国,进攻卫国,实在大不应该。可是以此五国之力,恐怕无人能敌。
周庄王顿时郁闷了,意思是我还救不了了?
最后面忽然闪出一人,大声启奏道:“此言不妥!”
周庄王凝神仔细一看,是下士子突。子突见周庄王已经注意到自己,立马上前仔细启奏道,“立黔牟是得到您的许可的。您既然立了黔牟,那肯定废了朔。齐襄公如今不以王命为顺,反倒以纳诸侯为顺,实在牵强!”
虢公一看,果然二货年年有。现在是实力说话的时候,你论什么顺不顺?谁的拳头大,谁的理顺!但是不得已虢公还是仔细劝说周庄王,要打仗,还是必须量力而行。当年伐郑一役,先王率兵亲征,被祝聃射中肩膀。现在已经历经两世,我们也没处罚郑国。何况现在五国联合,兵力十倍于郑国,如果我们贸然出击,恐怕自取其辱,无济于事。
下士子突目视周庄王,又有进言。
第五十六章 幸福终结者
齐襄公顺风顺水,纠合四国,攻击卫国。
这可给周庄王出了个大难题。
作为周天子,眼看着齐襄公兴风作浪,那肯定说不过去。可是如果出兵救卫,自己又没这个实力。
朝堂之上,诸位大臣争论起来。
虢公的实话,让周庄王心里难过,这天子当到这份儿上太憋屈了!还好下士子突,带给周庄王一丝惊喜。按照子突的看法,千古万事绕不过一个“理”字,如今王命所在,那就是“理”。如果坐看齐襄公胡作非为,那是是非颠倒,天下从此再不会有王命这回事了!试问诸位大夫谁能有脸面说自己是王朝卿士?
这一番话说的虢公和诸位大臣哑口无言。
的确凡事绕不过一个“理”字,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如今一味推脱,虽说是形势所逼,但是也确说明大家都是无能无心之辈。
周庄王此时方觉得长出一口气,朝中还算有敢说话的人。他看着子突,问道,“既然子突言之有理,如果本王兴兵助卫,你能当任其事吗?”
这话问的顺理成章。既然大家都准备装傻了,你把话说明了非打不可,那看来你有这本事。子突启奏道,“行军打仗,这是司马的职责所在。但是如果现在没有人能担任这个重任,我愿意全力行之!”
周公一看,这上来先说自己是非专业的,那得问问,你带军打仗,能胜利吗?
子突慷慨激昂的回答说,“我如果出兵那是奉王命形势,有列位周王保佑,必能让四国幡然悔悟!”
说到这其实周庄王应该看明白,这子突是一个精神胜利法患者。满口仁义道德,但是缺少权变。不懂得世界实际的法则。如果子突能有些巫术法术神术,或者还能有奇迹,但是都寄希望于列祖列宗了,还能胜利吗?
周庄王这时候大概被子突说的也激动了,居然肯定了子突的意见。卫国大夫宁跪先行启程回国,王师随后便行。
却说周公与虢公,见这子突说的大义凛然,倒真怕子突此行建功立业,到时候岂不是将权力拱手让人?有心刁难,只给子突兵车二百乘。
要知道单齐国一国便发兵车五百乘,何况还有其他四国之众?但就战斗力而言,齐国一国就够周军喝一壶的了。加上还有曾经重创周军的鲁军,结果实在不妙。
不料这子突居然不以为意,在太庙祷告一番,大约是祈祷周天子诸位祖宗,快快显灵,保佑我们此次大捷之类的话。
子突率领周军启程。
这时候五国之君已经兵临城下,公子职与公子泄率领卫军拼死抵抗,就盼着援军到来。
谁知子突兵马刚到,五国联军不等子突安营扎寨便大杀一场,周军居然就此全军覆没。
子突感慨道,“吾奉王命而死,不失为忠君之鬼矣!”随后子突手刃十余名对手而死。
恐怕周庄王在现场得跳起来唾骂,你是忠臣了,流芳千古了,你至国家和寡人与何地?
可知贾宝玉平生最见不得文死谏,武死战,说这最是无能可怕害人之辈,实在是很有道理。
这样的人看似仁义道德,实际是沽名钓誉之辈。如果真有能力,真为了社稷江山,黎民百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