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不明白,如果按照道家典籍的记载,这一大一小两个实体化的元神都是元婴的话,那为什么会是一个一大一小,而且一个小的元婴还存在于大元婴的体内?道家有三花聚顶之说,讲的便是修炼出三个元婴,但那三个元婴也是各自独立存在,并不会像俄罗斯套娃玩具一样一个套着一个。
“难道是寄生胎?”杨斌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一些荒唐地让他自己都啼笑皆非的念头。
杨斌的确有些无所适从,他对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就算是“补天诀”也从未记载过类似的状况。杨斌不能肯定自己目前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然会产生一股无所适从的感觉。
好在,杨斌的困惑并没有持续太久,从他的脚底传来的丝丝凉气引起了他的注意。
杨斌将盘亘于脑海中的困惑暂时抛去,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脚下的巨石上。杨斌分明感到,从脚底处传来的那丝丝凉气分明是经过了高度压缩后的最纯净的灵气。
这岩石中传来的灵气与岩浆中的灵气不同。岩浆中的灵气虽然丰沛,但其中却掺杂着海量的火毒,这些火毒使得岩浆中的灵气根本不可能为普通修道士吸收。杨斌勉强吸收这些灵气地结果。便是在极大地提升了修为的情况下将他变成了一具活着的干尸。而这岩石中的灵气却分明如盛夏之际从高山深涧中流淌出来的溪水一般清凉纯净。不断地滋润着杨斌干涸地身体,让他的肌肉和皮肤渐渐恢复了弹性与润泽。尽管只有一点点,尽管很不明显,但杨斌感觉到了。
修道人对于纯净灵气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杨斌也是如此。他知道,在这岩石的表层下,一定贮存着一团没有受到火毒影响的、自天地初始便存在着的灵气。
“也许是一大团?!”这样地想法让杨斌疯狂起来。他抽出饕餮刀,狠狠地在岩石上劈了下去。他要在这巨石之上开一个口子,好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岩石地表面出乎意料坚硬,以饕餮刀的锋利,也不过在它表面上留下一道道浅浅的划痕。
“妈妈的!”杨斌很是不死心。眼看着一块瑰宝就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得不到,换了任何人恐怕都要如同杨斌这般气得骂娘才是。
杨斌犯了愁,这么大一块石头打不烂、敲不碎、钻不透,偏偏体积如此巨大,连须弥空间都装不下它,想要把它带走都没有办法。这让杨斌伤透了了脑筋。
“带不走?”就在杨斌愁眉不展的时候,一道灵光突然从他的脑海中闪过。
“对啊!我都带不走它,别人更加不可能将它带走了。除了我之外,其他人甚至无法深入到这个地方。我又何必急于一时将它据为己有呢?它只要在这里。它就是我的!”
想到这里,杨斌心中稍安。他仔细地观察这块巨石在岩浆中的位置,却发现无论岩浆如何流动,这块巨石都纹丝不动。
杨斌好奇心大起,他恋恋不舍地暂时离开这块让他清凉舒爽的巨石。重新回到灼热地岩浆之中。找寻岩石形成及其“锚定”在这里的原因。
杨斌如同一条游鱼一般在灼热的岩浆之海中游来游去。因为岩浆的密度要比水高得多的缘故,杨斌地泳姿远没有在水中那样轻松。时不时突然泛起地乱流往往会把杨斌冲到很远的地方,要花很久才能重新游回来。
渐渐地,杨斌捉摸到了这些岩浆乱流的规律。他发现,这些乱流往往会汇集在一起,形成一条条由乱流组成的管道。杨斌数了数,这些管道的数目不多不少,正好是八个。而那块巨石正处于八条管道的交汇之处。
八条管道中冲出的岩浆洪流的力量正好在岩石上获得了平衡,八股力量互相抵消,使得岩石牢牢地“锚定”在了这片岩浆之海中,既没有下沉,也没有随着岩浆流而移动到别的地方去。
“也许这块岩石正是这八股岩浆流力量汇集之下的产物,又或许,这块岩石是这八股岩浆流亿万年来的灵气汇集而成。”杨斌这样猜测着岩石的来历。虽然不完全正确,但离真相却也不远。
事实上,这块岩石正式当年建设京都的阴阳师们的作品之一——尽管他们自己从不知道这块岩石的存在。
为了减少日本列岛频繁的地震、火山灾害,阴阳士们利用从中国偷师而来的风水堪舆之术筑城建基,镇压被他们称为“八歧大蛇”的八条地脉的喷发。但阴阳师们学到了中国风水堪舆的方法,却没有领会中华文明自大禹治水时便已经形成的“堵不如疏”的思想。
“八歧大蛇”虽然被一时镇压,但八条大地脉却并没有停止互相之间的干扰和冲击。千年间未得发泄的压力使得八条地脉所蕴含的浓厚灵气在京都地区的地壳下方凝结成了一个由纯粹的高压灵气所构成的结晶核,这个结晶核越长越大,最终变成了杨斌所看到的巨石。
在杨斌来到这里的时候,这块结晶核的状态已经达到了它本身结构的极限。如果任由它发展下去,不出一年的功夫,这块结晶核就会承受不住自身内部的高压爆裂开来,其产生的巨大能量将彻底打破“八歧大蛇”好不容易维持了千年的平衡。到那时,千年的巨大压力一旦爆发,不要说整个京都,便是整个日本列岛都会被剧烈的地壳运动所摧毁。
杨斌并不知道这块巨石居然会是一个巨大的定时起爆器,他眼前想到的,便是利用这块巨石中所蕴含的庞大而纯粹的灵气修复自己的肉身,让自己不再如现在这般人不人、鬼不鬼。
为了更加有效地吸收灵气,杨斌将整个人趴在了巨石之上,两眼一闭,专心致志地搬运真元,极力从巨石上吸纳更多的灵气。
随着杨斌的自主运功,原本如涓涓细流一般淌入杨斌体内的灵气顿时如决堤的洪水一般涌了进来,而盘踞在杨斌周身经脉的火毒则被这股庞大而纯粹的灵气逼得在经脉中四处乱窜,最后受逼不过,居然全都集中到了杨斌的檀中。
杨斌此时真切地体验到了什么叫做冰火两重天。随着巨石中灵气的涌入,他原本高热难耐的躯体渐渐冷却了下来。冷却的过程不快,从四肢开始,逐渐向身躯蔓延。但在身体其他部位降温的同时,杨斌的胸口却是越来越热、越来越烫。
这种感觉让杨斌感到十分难受,一个人同时享受着清凉与炎热,这种状况怎么都让人觉得别扭。更何况这两种感觉随着时间的流逝居然没有互相中和的迹象,而是各自开始往极端的方向发展。
不一会儿功夫,杨斌已经想要惨叫了。此时的他只觉得胸口如被人塞了一块烧得通红的铁块一般,痛得他眼前发黑。恍惚间,他似乎嗅到胸口传来一股股烤肉的香味。但与此同时,他身体的其他部位却冷得直发抖,尤其是手脚四肢,几乎已经冻得失去了知觉,只有阵阵入骨的刺痛传来。
杨斌想要停止运功,但此时的状况却由不得他自己。巨石中千年未曾泄露的高压灵气仿佛找到了一个宣泄口一般直往杨斌身体里灌,杨斌除了勉力控制其流速外,已经没有了别的办法。而胸口的那图火毒在高压灵气的冲击下被压缩得越来越小,但其应对外界压力的反作用力却也是越来越大。这让杨斌在被极热与极冷折磨的同时,又遭受到了身体鼓胀欲裂的痛苦。
如果有人在现场观看杨斌的状态的话,就会发现杨斌原本如木乃伊一般的干瘪身躯如同被吹了气一般渐渐饱满起来,开始恢复一个活生生的人的模样。
杨斌应该清醒,他此时并不是处于大气压强相对较低的地表,而是身处于同样高压的地下岩浆之中,否则的话,他的身体恐怕会被这灵气如同吹气球一样越吹越大,最终“”的一声爆裂开来。
就在杨斌越来越痛苦,眼看着就要崩溃的时候,突然之间,他的胸口传来“咔嚓”一声闷响,一切痛苦和不适都在同一时刻瞬间消失了。
第二〇四章 极冷和极热
如果按照正统的道家典籍所述,杨斌此时的状态便是修成元婴,成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生死轮回具有大神通的仙人之流了。但杨斌却没有丝毫喜悦,在他的脑子里只有迷惑。
杨斌不明白,如果按照道家典籍的记载,这一大一小两个实体化的元神都是元婴的话,那为什么会是一个一大一小,而且一个小的元婴还存在于大元婴的体内?道家有三花聚顶之说,讲的便是修炼出三个元婴,但那三个元婴也是各自独立存在,并不会像俄罗斯套娃玩具一样一个套着一个。
“难道是寄生胎?”杨斌脑子里时不时地冒出一些荒唐地让他自己都啼笑皆非的念头。
杨斌的确有些无所适从,他对为何会造成这样的状况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就算是“补天诀”也从未记载过类似的状况。杨斌不能肯定自己目前的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自然会产生一股无所适从的感觉。
好在,杨斌的困惑并没有持续太久,从他的脚底传来的丝丝凉气引起了他的注意。
杨斌将盘亘于脑海中的困惑暂时抛去,将注意力转移到了脚下的巨石上。杨斌分明感到,从脚底处传来的那丝丝凉气分明是经过了高度压缩后的最纯净的灵气。
这岩石中传来的灵气与岩浆中的灵气不同。岩浆中的灵气虽然丰沛,但其中却掺杂着海量的火毒,这些火毒使得岩浆中的灵气根本不可能为普通修道士吸收。杨斌勉强吸收这些灵气地结果。便是在极大地提升了修为的情况下将他变成了一具活着的干尸。而这岩石中的灵气却分明如盛夏之际从高山深涧中流淌出来的溪水一般清凉纯净。不断地滋润着杨斌干涸地身体,让他的肌肉和皮肤渐渐恢复了弹性与润泽。尽管只有一点点,尽管很不明显,但杨斌感觉到了。
修道人对于纯净灵气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杨斌也是如此。他知道,在这岩石的表层下,一定贮存着一团没有受到火毒影响的、自天地初始便存在着的灵气。
“也许是一大团?!”这样地想法让杨斌疯狂起来。他抽出饕餮刀,狠狠地在岩石上劈了下去。他要在这巨石之上开一个口子,好进去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岩石地表面出乎意料坚硬,以饕餮刀的锋利,也不过在它表面上留下一道道浅浅的划痕。
“妈妈的!”杨斌很是不死心。眼看着一块瑰宝就在自己眼前。而自己却得不到,换了任何人恐怕都要如同杨斌这般气得骂娘才是。
杨斌犯了愁,这么大一块石头打不烂、敲不碎、钻不透,偏偏体积如此巨大,连须弥空间都装不下它,想要把它带走都没有办法。这让杨斌伤透了了脑筋。
“带不走?”就在杨斌愁眉不展的时候,一道灵光突然从他的脑海中闪过。
“对啊!我都带不走它,别人更加不可能将它带走了。除了我之外,其他人甚至无法深入到这个地方。我又何必急于一时将它据为己有呢?它只要在这里。它就是我的!”
想到这里,杨斌心中稍安。他仔细地观察这块巨石在岩浆中的位置,却发现无论岩浆如何流动,这块巨石都纹丝不动。
杨斌好奇心大起,他恋恋不舍地暂时离开这块让他清凉舒爽的巨石。重新回到灼热地岩浆之中。找寻岩石形成及其“锚定”在这里的原因。
杨斌如同一条游鱼一般在灼热的岩浆之海中游来游去。因为岩浆的密度要比水高得多的缘故,杨斌地泳姿远没有在水中那样轻松。时不时突然泛起地乱流往往会把杨斌冲到很远的地方,要花很久才能重新游回来。
渐渐地,杨斌捉摸到了这些岩浆乱流的规律。他发现,这些乱流往往会汇集在一起,形成一条条由乱流组成的管道。杨斌数了数,这些管道的数目不多不少,正好是八个。而那块巨石正处于八条管道的交汇之处。
八条管道中冲出的岩浆洪流的力量正好在岩石上获得了平衡,八股力量互相抵消,使得岩石牢牢地“锚定”在了这片岩浆之海中,既没有下沉,也没有随着岩浆流而移动到别的地方去。
“也许这块岩石正是这八股岩浆流力量汇集之下的产物,又或许,这块岩石是这八股岩浆流亿万年来的灵气汇集而成。”杨斌这样猜测着岩石的来历。虽然不完全正确,但离真相却也不远。
事实上,这块岩石正式当年建设京都的阴阳师们的作品之一——尽管他们自己从不知道这块岩石的存在。
为了减少日本列岛频繁的地震、火山灾害,阴阳士们利用从中国偷师而来的风水堪舆之术筑城建基,镇压被他们称为“八歧大蛇”的八条地脉的喷发。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