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他们自行毁灭”。因此,传统上印度教徒对佛教徒一直非常歧视。湿婆是印度人眼中的毁灭大神,由于印度人认为毁灭是再生的,毁灭具有重整混乱的能力,因此有些印度人认为,湿婆的本事比梵天和毗湿奴还要大。由于湿婆的妻子雪山神女是丰收和生育之神,因此也有人认为湿婆也“兼管”一些丰收和生育。
作品相关 序一:《万王之王》自序(3)
(四)西方文化的摇篮:希腊神话和圣经简介
西方世界的主要文化传承,一般来说有两大起源,一为古希腊神话,一为《圣经》。至于其他如北欧神话、各民族自己的部族神话等等,多与这二者似是而非,或是有某种传承关系。在古希腊神话中,宙斯和另外十一位神灵一起,构成了奥林匹斯山上的光辉系十二主神。这十二主神是:
天王宙斯:宙斯又名雷神,是万神之王,但别的神似乎也经常敢于公然违抗他。他和五个兄弟姐妹联合起来,在祖母的支持下与父亲开战,并最终夺取了父亲对神界的统治权。他风流无度,跟无数人神生下无数神和半人半神,其中包括引发特洛伊战争的海伦。
天后赫拉:是宙斯的姐妹兼妻子,女神之王,众神之母。她容貌美丽,权势赫赫,对爱情忠贞不渝,并且是“嫉妒”的起源。相传她每年都在卡尼索丝泉恢复少女之身,永远绝对纯洁地与宙斯一起生活。赫拉同时还是已婚妇女的保护神,代表女性的尊严和美德。
海王波塞冬:是宙斯的兄弟。他在和宙斯、哈德斯三兄弟以抽签方式瓜分父亲留下的世界时,成为了海洋之王。由于西方文明很大一部分是海洋文明,因此波塞冬在西方特别受崇拜。他是马的创造者。他的妻子,海后阿穆芙莱特,是老海神涅柔斯的宝贝女儿。
得墨忒耳:是宙斯的姐姐,正义女神,并司万民之本的农事。她的女儿珀耳塞福涅被冥王哈德斯抢入冥间世界,成为冥后。由于得墨忒耳特别珍爱女儿,在失去女儿之后她无心工作,致使大地荒芜,万物失去生机,人类面临灭绝。后来诸神出面寻求妥协,最终迫使冥王答应让冥后每年回家省亲一段时间。由于这段时间里得墨忒耳特别开心,特别愿意赐福大地,于是这段时间就成了世界上的春天。
赫斯提亚:家室女神、灶神和贞节之神。她也是宙斯六兄弟姐妹中的一位。
阿波罗:人人熟知的太阳神。由于太阳崇拜是全人类自古以来共同的本能崇拜,阿波罗的地位显得特别突出。他同时是光明之神、真理之神、音乐之神、弓箭之神、医药之神、寓言之神、英俊之神。
阿耳忒弥斯:月亮之神和狩猎之神,同时也是三大贞节神之一。她是阿波罗的孪生姐妹,兄妹俩共司光明,由她掌管月亮。传统上欧洲人在狩猎季节开始的时候,要隆重祭祀她。
赫淮斯托斯:火神和工匠之神,妻子是爱和美之神维纳斯。在古希腊神话中,神与人除了有神力上的区别外,神还总是极英俊或极美丽的。可偏偏这位火神,却是神中唯一的丑陋者。但火神除了面相丑陋之外,陪伴他的和他制作出来的全都是最美的,传说中他的心灵也是最善良的。他的发怒,是“火山”一词的起源。
阿佛洛狄忒:爱和美之神,其更被人们熟悉的是一个罗马名字“维纳斯”(本书中也采用了此简名)。她是美的最高象征,遭到无数神和人的嫉妒,也遭到无数神和人的追求。由于宙斯追求她失败,宙斯遂强行把她嫁给了以丑陋和瘸腿著称的火神。她的儿子“厄洛斯”(即丘比特)是手执金箭和铅箭的小爱神。
阿瑞斯:战神,力量和强权的象征,阿佛洛狄忒的情人。他的罗马名字为“玛尔斯”或“玛瑙斯”。在后世罗马传说中,他被认为是罗马人的起源。在后世罗马共和国贵族与平民的妥协中,曾经设置了可以否决元老院决定的保民官。但与此同时,双方也达成一个协议,即国家处于战争时期时,保民官无权否决元老院决议,而国家处于战争阶段的标志,就是战神祭殿的大门开着。
雅典娜:智慧女神,生于宙斯的头颅,也是宙斯最宠爱的女儿。她是三大贞节处女神之一,同时还是一位女战神,在一场混战中曾经战胜过战神阿瑞斯。她是法律与秩序、农业与园艺的保护神,她教育人们纺纱、造船、冶金等等技能,并且发明了耕种用的犁。她是希腊人、特别是雅典人最崇拜的神灵,雅典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她在雅典的时候,曾经主持了传说中第一次以投票方式裁决是否有罪的审判,被审判对象是杀母为父报仇后,被复仇女神逼得无路可走的俄瑞斯忒斯。另外,雅典娜还同时是特洛伊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就是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中的那一位。他是神灵之间的信使,灵魂的引导者,体育、商业、旅游、畜牧的保护神,同时还是小偷们所尊奉的“祖师爷”。
此外,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黑暗系之神,一是冥王哈德斯,一是神神都怕的命运女神三姐妹。由于冥王是黑暗的代表,他是神和人的共同敌人。他主管财富、黑暗和公平审判。但是,他自己却首先干了一大件极不公平的事,就是抢了正义女神年轻貌美的女儿珀耳塞福涅为妻。只是因为珀耳塞福涅后来爱上了他,诸神间又达成了妥协,此事才不了了之。
命运女神传说中是三姐妹,其中大姐负责减断生命线,二姐负责揉搓生命线,三妹负责接续生命线。但是一般来说,许多人还是倾向于把她们合而为一,统称为命运女神。在古希腊神话中,命运女神是最神秘莫测的神灵,也是最无可抗拒的神灵。命运女神编织的命运对于一切神灵都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必须被绝对地、无条件地服从。相传宙斯曾经很郁闷地对其他众神说:“命运女神对待我,就象我对待你们一样残酷。”
西方神话的另外一大来源《圣经》,一般被分为《旧约》和《新约》两部分,主要内容是神与人之间立约以及此约后来被执行的情况。由于这两部分的年代、笔触和故事主线都有不小的差异,有人甚至认为这二者所说的上帝其实不是同一个上帝。《旧约》的具体年代无法考证,一般认为是在公元前几百年或更早一些。而《新约》则主要描述耶穌降世后的故事。《旧约》和《新约》之间最重要的联系,一般认为是旧约中预言的救世主“弥赛亚”。
不但大家熟知的基督教信奉圣经,犹太教也信,但犹太教只信圣经中的《旧约》部分。这是因为犹太教认为,旧约中曾预言救世主降临后世界“大同”,可耶穌降世后世界似乎并未大同,因此犹太人不愿认耶穌为传说中的弥赛亚。
许多人以为十字架是圣经成书后才由教会建立起来的标志,这是不对的。西方很早就有十字架的传统,如斯巴达克斯起义军中的许多人,在会战失败后,就是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关于十字架的起源,一说是起源于十字路口的抉择,一说是传说中公平和正义的神灵象征,还有一说与传说中特洛伊的一种太阳崇拜有关系。在本书里,将通过“中华”的“中”字,把所有这些有关十字架的传说全部统一起来。
(五)中华思辩宗教:道家简介
按照男主角行程的时间顺序,现在该介绍中国自己的道统和神灵体系了。中国本土滋生出来最重要的思维体系是儒学,但从很多方面上讲,儒学并不是一种宗教。这是因为,儒学一直是基于中国人本主义精神的,从来没有儒生把自己学系的先人解释为神,也从来没有人把儒学人物当神。中国本土滋生的最有名的宗教,通常认为是道教。
道教既然滋生于中华本土,其道统中的许多人物,自然都早已和中国远古神话融为了一体。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道教的神仙传说,甚至已深深烙印于了中国人的文化灵魂。道教跟诸子百家中的道家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如道教自己认为,道统的起源是世界初始,道教的起源是伏羲、鬻熊、周文王、老子等人。但学术界一般认为,这些人物更主要是道家的人物,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正式起源是汉代的张道陵(即人们熟知的张天师)。
道教最重要的特点是“黄老之术”、“休养生息”、“清静无为”等,不过忌讳似比传统佛教要少一些,也要松一些。但是,道教的封建性也似乎更强一些,道教的天宫设想与中国的朝廷模式很相似。道教被李唐皇室定为国教,老子也被尊为“玄元皇帝”。
道教有十洲三岛、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其中最令普通人熟悉的,是湖北的武当山和江西的龙虎山。其中,武当山是享誉世界的太极拳剑的发源地。由于太极拳剑系列往往在被看第一眼的时候,就能以其特有的哲学式圆转动作征服西方人,遂导致其成为近年来被西方人顶礼膜拜的“思维体操”。龙虎山则是历代中国天师府第所在,是道教“总坛”。
尽管宗教大多从根本上来说是偏唯心的,但相比之下,道教却是世界诸大宗教中略偏于注重实际的。这方面的例证,主要表现在道教不象许多宗教那样只相信“纯修炼”等心理方式,而是总有一大派坚信能够通过研制金丹配方,从而服食成仙。虽然这明显是走上了偏门,但也因此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为世界发明了火药的中国炼丹家们,几乎全是道士。
道教最为大家熟悉的标志是太极八卦图,其主要是有太极图和八卦图组成。太极图的起源一般认为是无极图,太极图的正式创立者一般认为是老子。八卦图的起源,许多人认为是中华人文始祖之一的伏羲。太极图中两条阴阳鱼互相对立而又圆转和谐的形象,给全世界无数人,无论是学者还是普通人,都留下了本能的神秘感和玄奥感。大科学家波尔就特意借用太极图来阐述他的科学观点“对立即互补”,而且这一图解已被科学界普遍接受。世界上第一个乘坐航天飞机的华人王赣骏博士,也是特意携带太极图臂章飞越太空的。
八卦图最重要的寓意,一般认为是那两个符号的顺序组合有二进制的内涵。大科学家莱布尼兹在发明二进制后,由于在当时没有实用性,一度不敢发表研究成果。后来在一次私下交流中,一位朋友告诉他,中国数千年前的八卦图与他的理论惊人暗合。莱布尼兹顿时胆子大了十倍,立刻便在那篇现代二进制的奠基论文中,引用伏羲八卦图以佐证自己的观点。
太极八卦图除了这两点比较公认的“解释”外,还有一些争议较大的的论述,比如量子力学中波粒二象性的解释,近代物理中的“波包说”,黄赤交角回归说,天体轨迹投影说,立竿测影定历法说,脑电图说,生物六十四遗传密码子暗合说(德国学者申伯格首先提出)等等。韩国使臣在被逼赴日谈判时因为还没有国旗,于是就把稍稍改变过的太极八卦图作为国旗,并一直沿用至今。对于普通人来说,也许不太容易真正理解这些大科学家或专业人士们的思维深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对太极八卦图的本能观感。法国达索飞机公司的总工程师在考究战斗机复杂的总体飞行性能时,曾经说过一个返璞归真的原则,就是“看起来好看的飞机就是好飞机”。因此,只要普通人不堕入“信徒比先知更狂热”的怪圈中,那么依然能对中华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一经典图案有基本正确的认识。
道家和道教最重要的经典,是《周易》(西方翻译为“变之哲学”),老子的《道德经》,以及后世如庄子等人的一些经典。《周易》和老子的《道德经》,被世界公认为上古时代最全面的辩证思维百科全书、上古时代最伟大的哲学专著,至今依然是西方国家中最畅销的东方经典之一。《道德经》的开篇“道不道,非常道”六个字,被西方无数研究者认为是人类和辩证思维的第一次“正式”亲密接触。《道德经》除了其中的诸多哲学道理之外,还有一个后人望尘莫及的特点,就是其仅用短短五千余言,便概括了后世不知多少万言都说不清道不楚的道理。因此,“道”字被中国传统文化和许多其他宗教借用,如日常生活中说的“道理”,佛教中的“道场”,基督教中的“布道会”、“讲道”等等。
至于庄子,大家最熟悉的其实就是他的一篇《逍遥游》。在《逍遥游》中,庄子展现了至今依然令人汗颜的想象能力,其中“鲲鹏展翅”、“扶摇直上九万里”等等,全都成为后世的不朽名句。而且庄子也同样是一个写作高手(哈哈),整篇《逍遥游》读起来竟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