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家当然是真心的,不然我担心干什么?”
“小雪,你是我见过的女人中最漂亮最迷人的一个,从今以后,我要你只属于我一个人。”
“除非你将我玩厌了,赶我走……”
“小雪,我不准你这么讲。”
“那我保证我此身今后属于你一个人所有。”
“这才乖,对了,小雪,你把香芸那鬼丫头怎样了?”
“那女人有什么好,身材又差,又不漂亮,看你倒挺关心她的。”
“小妮子,吃醋了?”
“你敢笑我,我咬死你!”
于是,两个人又开始了爱的升华,在彼此复起的激情中,再次共同去寻找爱的真谛。很快,室中又是一片绮丽的春光。
送走了冷寒雪,常亮是又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自己挽救了一个美丽的女人,担心的却是一旦真与“五蝠血令”这帮干上了,又是怎样的一个局面。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常亮还真的应了这句话,与“五幅血令”之间还没有一个结果,接下来的另一件事却令他心神为之皆震。
这是冷寒雪走后的第二天,常亮在家中忽然接到从“沧州”传来的消息,九艘北运的货船,在沧州运河河面全部沉没,七十二名船工全部遇难,所有的货物也全部报废。
当他听到这个噩耗时,感觉上仿佛是被人用一沉重的棒子狠狠地砸在脑门上。
然而常亮毕竟不是寻常商人,震惊归震惊,事实却是事实。他很快地镇静下来。回过神来之后,他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这次要赔多少钱,而是为什么七十二个水性极佳的船工会全部随船丧生河底。
这个念头一生,常亮马上便敢断定,一定是有人从中搞鬼,因为发生意外再大,也决不可能是七十二个游水好手全部被水淹死,这些船工一定是被人害死之后再沉舟入水的。
劫货谋财,不可能,因为传来的消息明确地肯定九船货物全部随船沉没而报废。不为财,那是什么人会如此丧心病狂干下这种人神共愤的惨案?目的何在?
常亮左思想,得出一个答案:这是针对他,是针对“昌盛船行”。一定有人在背后在整垮他,企图板倒“昌盛船行。”
是什么人如此狠毒?如此恨他?是谁跟他有这么深的仇恨以至牵连无辜”
这些问题,不停地反复在他脑海中运转。,思索。他想到的第一个可能的嫌疑对象是“五蝠血令”,但又马上推翻了这个判断。“河洛五恶”,不可能,因为他们不可能知道常亮是何方神圣;“王观音”吴瑶,也没道理,她决不会猜到折辱她的人根本不是江湖人,而是一个大富商。他自问这些年来,除了以上几个能称得上仇家的人物之外,再未得罪过其他什么人。但这个天杀的凶手又会是谁呢?
接连而来的一些事情,使常亮不得不中止了思绪。为了船行日后的声誉,他必须尽快筹备资金赔偿货主与抚恤船工的家属。
凡事冷静,遇事不慌,是常亮的性格。
他有条不紊地处理好赔款问题,抚好一个个叫苦连天的船工家属,当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这间严禁闲人进入的书房中,已是出事之后第三天的二更时分。
赔偿京师“兴旺宝号”刘大老板的货款,加上九艘货船的损失,以及七十二名船工的抚恤金,常亮合计损失了白银一百二十一万六千八百五十两。这笔巨款,足够让一户有三十余人口的大家庭过上三世富裕的生活。
钱,他赔得起,但七十二条人命,常亮却赔不起。如果倾家荡产可以挽回这七十二条无辜的生命,他会毫不犹豫地将千万家财拱手相让。可问题是钱,并不能代表一切。
常亮暗暗对天发誓,一定要找出这个万恶的凶手。七十二条冤魂绝不能白白送命,一定要替他们报仇,不惜一切代价,不论花费多长时间。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很快,全镇江的居民都知道了“盛昌船行”发生的惨案。人们纷纷议论着此事,有的替常公子挽惜,有的替常公子伤心,当然,也一定有人在暗中得意,幸灾乐祸。
这天一早,知府衙门的总捕头“量天一尺”周万山,带着四名干练捕快,提着刑具手持知府朱大人亲签的捕人拘签,行色匆匆地走在早起的行人中,朝京口码头行去。
“盛昌船行”早起的伙计早已在各忙其事,一见气势汹汹的周总捕头带人直向船行大门行来,早有伙计赶紧向常亮报告去了。
常亮闻报略有惊容,但旋即镇定,心中冷笑:“好家伙,你们好绝好狠的手段。”
当他从书房出来行到会客大厅,总捕头周万山早已在那里恭候。
“周总捕头,怎么这么早就出来办案呀?”
常亮行色从容地跨门而入,拱手为礼,十分客气地微笑着发问。
“常公子,对不起,周某奉知府大人之命来贵府提人。”周万山冷冷地对常亮道。
“哦?到我家来抓人?周捕头,我们船行有人犯法吗?”
“不错,常公子,有人告你涉嫌谋杀七十二名船工,事关重大,我们大人请你到衙门去一趟。”
“哦!原来总辅头要抓的人是我,不过我请问周捕头,是谁告常某涉嫌杀人?”
“这个问题,到了衙门便知道了。”周万山沉声道。
对于周万山的态度,常亮脑中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反常的地方,知府朱大人一向都对他十分客气,这位周总捕头素来对他更是倍加尊敬,但今日不但是朱大人下令抓他,而且这个周万山的嘴脸似乎有某种幸灾乐祸的味道。
难道他们是被那个幕后的阴谋者买通了?这个推断常亮越想越对,很快,他便决定该怎么做。
于是,他没作任何反抗地跟随周万山到了衙门。官字两个口,即咬人又贪财,对这种官场中的人,只要有钱,他们什么都肯干。
常亮十分清楚知府大人的为人,他花了五十万两银子,买通了这个黑心贪官,虽是这样,但却是只准保释,而且不准离开府城,衙门有事要随传随到,这笔钱虽是花得冤枉,但常亮却认为还值得,因为民心似铁,官法如炉,民终归不能与官斗,他不能公然与官府作对,不然的话,“盛昌船行”一定完蛋。
用了五十万两白银,常亮总算暂时相安无事,一些与常亮关系密切的乡绅权贵,也纷纷向衙门担保,但尽管这样,官方仍然昼夜有人监视常亮的行踪,那些衙门中的暗探,眼线,一天十二个时居都有人在“盛昌船行”附近逗留。
这天刚过三更。
夜深人静,专门喜欢黑夜的族类都遵守“过了三更行窃”的行规,纷纷回家睡大头觉去了,但盛昌船行前门后门仍有黑影在监视。
后门不远的一株老槐树下,两个黑影正在低声细谈,大发牢骚。
“他娘的,这鬼天气,该死的蚊子还真他娘的多,一时就是十几个包,真受不了。”右边那位身高大的黑影低声唠叨。
老槐树又大又粗,树干虬枝横结,躲两个人在树下,如果不移动,即使人走至切近,在黑暗中也难以发现树下有人。
“老陈,你就少讲两句,蚊子又不是叮你一人,周头儿派下的任务,你我敢不遵命?说真的,平时大伙儿对这位常公子又尊敬,又客气。周头儿不知是中了邪还是吃错了药?竟然下令要办他。真不明白。”左边的小个子黑影感慨地看着“盛昌船行”偌大一片房舍道,听口气,他对常亮还挺有好感。
“不明白最好。”老陈道:“糊涂人总比明白人活得长些。周头儿既然吩咐下来,也就自然有他的理,我们这些做手下办事的。只管听令就行了”些事情,不知道要比知道的好。”
“老陈,你是不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我可没这么说。你别乱猜。他娘的,我们在儿喂蚊子,姓常的那小子说不定正搂着漂亮妞在床上快活。这小子如果落在我手里,老子定要他看。”
“你算了吧!这以前你老陈起笔见了常公子不是跟见了亲爹似的。如今人家有难你就要狠,日后常公子翻了身,你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翻身?你以为这小子保释在外就没了?告诉你,那是周头儿欲擒放纵之计,这小子,这辈子别指望翻身了。”
………………………………………………
第三章 善恶自有报
……………………………………………………………………………………………………………………………………………………………………………………………………………………
夜更深,人愈困。
两个守夜的暗探牢骚更多。
突然,一条黑影快得有如鬼魅,从“盛昌船行”的后院划空而出。
那种讯捷的速度,让人怀疑是视觉上出现幻觉,左边的小个黑影就有这种感觉,只听得他诧异地道:“咦!老陈,刚才好象有人出来了。”
“见你的大头鬼!有人?连鬼影子也没见一个。有人出来还能逃过我‘夜猫’陈起笔的双眼?小五子,你小子给我把招子放亮点,别地娘的睁眼说瞎话。”老陈用教训的口气说。
“也许是我眼花了。”小五子悻悻地说。。
北城,是“镇江”府衙门所在地。
由于“镇江”府是大城镇,治安较差,因此官府在这里设了三班六房,人手很足。
六房中以捕房占地最广。因为附设在狱官,签押房本身的人手,就比其他五房多一些。平时未牌时分一过,整个府衙便已是人声沉寂,唯一仍在忙碌的地方,就是捕房。
如果发生重大要案,捕房也是昼夜办公的唯一忙碌机构。
今晚,二更未全城即早寂,捕房的议事堂却灯火通明。这表示本城已有重大事故发生。
“量天一尺”周万山自然是唱主角,随他参加的另有四名捕决。这四人全是周万山的得力臂膀。都是最精明的办案专家,捕快中的精英,同时也是他军个总捕头的心腹死党。
外面派有一名心腹衙役把守.堂门外的走廊点了两盏照明灯笼,亮度有限,由这位衙役负责禁止无关的人出入。
“量天一尺”他一只脚踏在一条圆凳上,一只脚站在地上,指手画脚地说了一大堆,然后继续道:“常亮这小子平日在城中人模人样充人王,娇恨狂妄,目中无人,我早就受够他了。这次有机会整他。周某人一定要整得他永不翻身。”
“周头儿,那小子也的确风光得太久了,该是他倒霉的时候了。头儿,你说怎么办,我们几个便怎么做。”坐在他右首的一位中年捕快断然接道。
“我们大家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另有一说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所以讲,这一回,我们想出一条绝户计,整死那小子。事成之后,我们的那笔酬金,你我家人吃上三辈子也吃不完。因此为人为己,这次计划一定要策划得天衣无缝。”
“头儿可有什么妙计?”量天一尺左首的一位尖嘴猴腮的巡捕问道。
“老办法,栽赃嫁祸,屈打成招,然后秘密处决。现在,咱们一起策划一下这次计划中的一些细节。”
三更后不久,会议已散。“量天一尺”如果碰上公忙,通常会留在衙门的办事房歇息。房后的休息室其实可以住宿,有床有帐有简单的家具,一个人住一晚足够使用。
四位手下都走了,他还要好好考虑一下计划中的细节。因为这项计划决不能出差错,否则他可得吃不了兜着走,弄不好连性命都要赔上,所以他一个人回到公事房。自己彻了一壶茶,默默地坐在灯下皱着眉头深思。
他是一个老谋深算,心思细密的人,不然他这个总捕头的座位绝不会一坐十三年,没有把握的事,他是不会贸然去办的。
一阵阴风刮入室中,灯光摇晃。
职业上的经验,与生来便具备的本能反应,令他霍然一惊,猛地放下茶杯,警觉地抬头用目光搜索。
一阵寒颤通过全身,毛骨悚然的感觉震撼着他。
不知什么时候,室内左侧的窗前,站立了一个戴着只露眼口鼻的黑头罩的人,浑身上下一片黑,黑得诡异,黑得阴森,黑得怕人,无声无息地站在那儿,象是一个突然从地狱深处冒出的黑色幽灵。他敬畏天地,但他不信鬼神。人如果做多了亏心事,最好别相信鬼神菩萨,否则他一定会在疑神疑鬼的紧张思想状态之下度日如年,时间长久了说不定会发疯。
“量天一尺”他只相信事实。现在呈现在他眼前的事实,告诉他,这不是幽灵,而是轻功身法超人的高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会有江湖高手来找他?
作贼的往往会心虚,他重新抓起茶杯,倏然而起,在空中持茶杯朝黑影掷去,重抓茶杯是他的本能反应,掷出攻敌是他的自卫反应。平平凡凡的一只瓷杯,在他这种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