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士见赵鞅说的如此真诚,看来不会有假。
一席话打消了降卒的心理阴影,他们所担心无非是赵鞅会对他们进行清算,这下他们的心就放下了,赵鞅不但不会追究他们的过错,还会按照军功给大家分配土地,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我等跟着赵大人的诚心天地可见,绝无二心。”
“绝无二心。”
所有将士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在这种欢呼声中,赵鞅听出了信心和希望。
安抚完降卒之后,当晚赵鞅拿出晋阳城最后的食物犒赏各营士兵,与大家一起共聚晚餐,直至深夜。
第二天一早,赵鞅整顿兵马率领近三万兵马一起杀往绛都。
都城绛都。
虽说智跞做了完美的安排,由韩魏两家守城,自己领兵从外围包抄范氏等二卿的兵马,但是他们还是低估了范氏二卿的实力,特别是范吉射的实力。这次范吉射与中行寅带来围攻都城的可是二卿的主力兵马,战斗力非同一般。城外的智申带兵冲击了几次都没打破二卿对都城的包围。
已经是当年的腊月了,随着籍秦与赵籍带领的残兵败将的到来,城外二卿的实力明显增多了不少。经过简单商议,范氏、中行氏二卿决定加大对绛都的进攻。他们非常清楚,若不能及时拿下绛都,等到赵鞅带领着晋阳的大军赶来,要再想进攻都城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由于他们这些人中唯有籍秦是真正的将领,便决定由籍秦具体指挥这场战斗。
虽然籍秦在晋阳之战的事情上背叛过赵鞅,但一点也不影响他是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
在籍秦的指挥下,二卿的兵马疯一般冲向绛都,很快就有不少的兵马冲到了城头之上,城上韩魏二卿不敢怠慢,韩不信、魏侈亲自上城督战,城外智跞的兵马从后面也不断攻击二卿的军队。
但已经杀红眼的双方,谁都不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有所松懈。
战斗从早晨一直打到黄昏。
天快黑的时候,气温迅速降下来,原本就已经阴沉沉的晋国都城绛都,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从天而降,越来越大,不大一会整个城下都成了白茫茫的一片。
厮杀了整整一天,双方都有些筋疲力尽了。
越是到了这个时候呀,双方越是清醒的认识到,谁能够坚持到最后,谁就是最后的赢家。
刀剑继续挥舞着,力度越来越小;
战马继续嘶鸣着,声音越来越小;
城下的将士们继续向上攀援着,一次比一次人少。
但是城上被射死、杀死的二卿将士的尸体越来越多,被无情的推下城墙;城下依然是刀光剑影、血肉横飞,雪白的大地上被残缺的肢体,鲜红的血液染成一片。呐喊声、战鼓声、刀剑声、呼啸的北风声,响成一片。
无论是城上的魏侈、韩不信,还是城下的范吉射、中行寅都很清楚,战斗已经打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谁坚持到最后,谁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冲啊………”中行寅发出嘶哑的喊声,命令手下的将士继续向绛都冲过去。
“将士们睁大眼睛,敌人又冲过来了,杀啊…………”城上,魏侈挥舞着手中的佩剑,巡视着整座城池。不远处一名二卿的士兵顺着绳索快爬到了城上,魏侈见状三步并作两步冲了过去,一剑劈向士兵的刚刚探出的头颅。
“啊………”刚刚爬上城的士兵大叫一声,坠落下城头。城上的将士们都睁大眼睛,生怕不经意之间又有人爬上城头。
腊月的风越吹越紧,风跟刀子一般,城头上的将士们缩了缩脖子,不由得打了个激灵。但不管是城上还是城下的将士们都睁大眼睛虎视着对方,随时都准备着把对方撕碎。
半夜时分,风比前半夜更紧了,不时发出凄厉的呼啸声,城上城下将士们的尸体早冻硬了。二卿命令将士们把尸体堆积起来作为垫脚的东西,将士踩着这些冻硬的尸体,向城上冲去。
一波又一波,不断有城下的将士冲上城头,死伤实在是太多了,城上的魏侈也受伤了,跌坐在城墙角落里穿着粗气。
他实在是太累了,已经杀不动了。
韩不信握着冰冷的佩剑,失神的望着辽源空旷的晋北,“赵鞅啊赵鞅,你到底在哪里啊?再不来这绛都城就丢了。”韩不信无助的想道。
“大人,南边又有敌人冲上来了。”风雪中,探马拉着受伤的腿边跑边喊道,明显能够看出他的腿上还留着敌人的箭簇。
“快走,跟本将过去看看。”虽然韩不信一直以来没有打过多少仗,但面对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局面,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上阵了。
跑出不远,就看见儿子韩庚正挥动长戈跟冲上城的二卿将士厮杀,或许是太累了,韩庚已经有所不支。
“快过去帮公子。”韩不信老了,跑不动了,看见正在奋力劈杀的韩庚,命令身边的将士过去帮忙。
众人一起上手,终于把冲上城的二卿将士给杀退了,但是尸体已经堆到了半城高,城下的将士攻城已经容易的多了。
“父亲,赵大人怎么还不来啊?”浑身是血的韩庚问韩不信道。
“我相信他该来了。”虽然远处依然是空旷辽源,但是多年的友谊让韩不信坚信赵鞅不是一个见死不救的人,更何况这件事情还是因他赵鞅而起。
风继续吹着,雪继续下着,血继续往下滴着。
风雪中,二卿的士兵突然之间好像凝固了一般,爬到半道的士兵不由得向后退去。
远处也隐隐约约能够看见二卿的军队发生骚动。
“父亲大人你看………”指着远处开始混乱的二卿军队,韩庚对父亲说道。
韩不信摸了一把脸上的血迹,露出了谁也看不见的笑意,“赵大人赶过来了。”
“真的吗?”不仅仅是韩庚,还有身边的将士们都惊喜的呼道。
是的,赵鞅带领的大军过来了。
围困了长达半年的赵鞅确实是带着军队赶过来了。
第三十七章归来的赵鞅
赵鞅来了。
赵鞅终于来了。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里,带着三万大军来到了绛都城下。
“啊?赵鞅带着晋阳的大军来了。”原本正在加速进攻绛都的二卿将士们都愣住了,怎么会这么快呢?
得到消息的中行寅,摸一把身上的血迹,赶紧驾车来到范吉射跟前,“范大人不好了,赵鞅带着三万晋阳将士赶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啊?”
就算是中行寅不说,范吉射也知道了赵鞅已经带兵赶过来的事情,怎么办,怎么办呢?
绛都城旦夕之间就能拿下,如果此时退兵无异于是自毁前程;如果此时不退兵,那么二卿军队就会遭受到内外夹击,全军覆灭也不是没有可能。
范吉射的头脑飞速的旋转起来。
“范大人到底该怎么办,你快说啊!”中行寅急的都快要疯了。
“中行大人,命令大军赶紧撤离晋阳,向东南方向撤走。”稍稍想了一会,范吉射对中行寅说道。
向东南方向撤走?
“范大人,绛都城旦夕之间就能够攻下,现在撤走我们可就要前功尽弃了。”中行寅也知道赵鞅赶来很快就能够扭转战局,但是面对即将被攻下的绛都城,他还是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攻下绛都?中行大人一点可能性都没有了。此时城内的韩魏两家也都知道了赵鞅赶来的消息,他们早就是士气大增了,我们还怎么攻得下来。再说了一旦赵鞅带着大军赶来,就算是我们攻下绛都又能怎么样,还不得再次被人家攻下去。”
中行寅点点头。
“当下之际还是保存实力的好,赶紧带人向东南撤走吧!”
“好,我这就带兵赶紧撤离。”
赵鞅的到来,迅速打垮了二卿的信心,原本经过绛都一战,二卿军队的损耗非常之大,加之赵鞅本人在军中的影响,很快在实力上形成鲜明对比。
范吉射即刻下令退兵,他很清楚年初之所以能够将赵鞅困在晋阳城,那是因为自己具有绝对优势的兵力。而现在,韩赵魏三卿加上智氏的兵马,无论是人数还是战斗力都在自己之上,及时撤兵保存实力,才是当务之急。
围困都城多日之后,二卿带领剩余兵马向着东南方向而去,最后越过边境逃亡到卫国的重要城池朝歌,范吉射、中行寅被赶出了晋国。
晋国大殿。
围困在晋阳长达半年之久的赵鞅回到都城绛都,见到晋公姬午,赵鞅深深拜道在地:“罪臣赵鞅拜见国君。”
望着地上的赵鞅,晋公姬午心情极其复杂,既惋惜又愤慨的说道,“爱卿回来了,起来吧。”
赵鞅起身回到了自己原来的位置。
随后整个大殿上意外的出现了安静,赵鞅回来了,是作为功臣回来的,还是应该作为罪臣回来的呢?
大家都不说话,看待事情该如何向前发展。
稍作停顿,晋公姬午说道:“赵鞅既然已经回朝,诸位就赵鞅的功过议一议,该如何处置?”
韩不信出列,“君上,赵鞅违反国家法令擅自杀死国家官员邯郸令赵午,按律应由世卿大夫讨论处理意见,但是赵鞅又在范氏等二卿围攻绛都的时候,带兵援救,对于打败二卿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微臣认为可以功过相抵,让其官复原职。”
“嗯………”国君听罢微微的点点头。
韩不信话音刚落,魏侈跟着说道:“微臣也是这个意思,应该让赵大人官复原职。”
听完二人的话,晋公姬午道:“诸位臣工还有意见没?”
“我等没有意见。”
见其他大臣没有意见,最后国君的目光放在了智跞身上,“正卿,说说你的意思?”
智跞出列,“微臣也觉着在国君有难的时候,任何一个臣工都有义务求援,所以说在绛都危难之际,赵鞅救援绛都乃是一名臣工的分内之事,不足以抵消他曾经擅自杀死国家官员的罪错。”
“啊?”
智跞话音刚落,大殿上立即出现一丝不安和躁动。
所有臣工都知道二卿败后,赵鞅无疑是晋国最大的世卿,无论是地盘还是兵力都在别的世卿之上,智跞竟会在此时向赵鞅发难,大家都静静等待智跞的下面的话。
“那以爱卿之意,应该如何处置赵鞅?”晋公姬午不由得问道。
智跞话音一转,“微臣建议让赵鞅官复原职。”
“哦,原来是这样。”大臣们不由得轻轻惊叹了一声。
智跞继续道:“虽然臣建议赵鞅官复原职,但是必须继续领兵追缴范氏等二卿,以将功补过。君上,诸位大人,虽然中行寅、范吉射等二人当下看似被打败,但绝不等于他们就彻底从晋国的土地上消失,目前在国内二卿的影响依然很大。要想消除二卿的影响,务必彻底将二卿及他们的随从从晋国剔除出去,只有这样晋国才能得到真正的稳定。赵鞅既然回朝就应继续领兵追剿二卿残余势力,直到彻底胜利,唯有如此,才能抵消他擅杀国家官员的罪过。”
智跞这个看似很平常的建议确十分具有杀伤力。几十年的政治经验告诉智跞,现在的赵鞅无论是从人脉还是势力上都比智氏要强一些,若任由其发展下去,肯定对智氏不利。
但是赵鞅却有把柄在自己手中,也正是因为赵鞅的这个把柄才引起了晋国的内乱,不能随便就说没就没了。但他也知道要想处理赵鞅,朝堂上也不会通过,于是左思右想之后,智跞才建议让赵鞅领兵继续围剿二卿的残余势力,实际上就是为了消弱赵鞅的实力,毕竟打仗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事情。
智跞的话一结束,朝堂上出现了一阵寂静,此时谁的话都是多余的,谁都清楚现在该站在哪一方。
既然没有臣工发言,晋公姬午说道:“寡人以为执政的这个建议很好,但是维护晋国稳定不是赵鞅一家的事情,需要所有臣工共同努力,特别是你们四卿的共同努力。寡人提议四卿在此盟誓,共同讨伐二卿残余势力,当然具体到领兵打仗的事情,还是由赵鞅主持。”
国君在这个时候突然提出让四卿盟誓,实在是形势所迫。谁都清楚今天晋国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情,还不是晋国的这些世卿为了争夺利益而导致的吗?
为了晋国的未来,也为了四卿之间的团结,晋公姬午才不得不提出这样的倡议来。
既然国君都已经发话了,四卿还能说什么呢?
于是在晋定公的主持下智跞、赵鞅、韩不信、魏侈四卿在宫殿里盟誓,誓死讨伐中行氏、范氏及其余党,除死方休。
晋国表面上出现了一团和气的局面。
第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