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是位于前院的僧兵习练所,也是个二层楼,在演武堂的南面,武功书籍在二楼,存书不多,一楼是僧兵们研习高级武功的地方,至于以前在电影里看到的那种地砖有坑的练武场所则有很多,且大多在周围比较偏远的地方,好位置是给文僧的。这一点与以前看过的小说不一样,这个时代的少林寺不靠武功显世,而是以佛学著称,武学仅是维护治安的。
第四个是位于前院东边一点的抄经所,这里是抄写经书的地方,所有曾抄写的经书一般都在这里有备份。虽然这个时代早已经有活字印刷了,书籍也很普遍,但一些贵重的书籍是必须由专人抄录的,首次抄录之后先对照勘误,留底存档,然后再次抄录并勘误,这次才是为刊售做样本的。我们的目标,就是档案室里的武功书籍,也就是普通武僧可以习练的武学。
佛教经书的讲究很多,手工抄录不刊印,这样才体现诚心,据说连抄录时的心态及修为都能体现出来,据说天竺高僧的贝叶书是少林高级人物才能看的(当然是高僧亲手写的了,这个时代的印度还没有活字印刷技术呢,他们连纸张都没有,是写在大树叶上的,所以叫贝叶书),不仅参悟其书中的内容,也参悟天竺高僧的修为方面,都在藏经阁。抄经所的书一般是不很宝贵的经书及威力不大的武功著作。
看着标志性建筑藏经阁周围的那一圈火把,我轻声地对唐庆道:“时间还早,你先去西南角埋伏,严格按计划行动,丑时与寅时交接的时候放火,然后在我这边乱起来之后,直奔东南角的抄经所,这次来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来,因此一定要全力搜集!”
唐庆坚决地点着头,伸出左手合拢成拳:“囊括!”
我笑了,道:“不管是否能搜集到所有秘籍,千万不能明火执仗的硬抢,他们人数超多,管理混乱,等到深夜的大火一起,肯定更加混乱,只要你化装一下就能混水摸鱼,要利用他们的惊慌,要利用他们的混乱,要利用黑夜,见机行事的时候要小心,不要漏了底,毕竟他们之中有高手……”见唐庆有些跃跃欲试的神情,我改口道:“你把山禄和兴禄的火铳都要回来,是不是想明着来呀?就没想过负重的问题?书是很重的,别到时候背不动。”
唐庆摸了摸腰间的六把火铳,嘿嘿笑着。
忽然想到很早以前我们俩在县城的合作,我有些不放心,道:“别的就不说了,千万别太贪,安全第一,即便只拿到一本秘籍也是胜利。”
点着头,唐庆耸了耸肩上的二十多的空口袋片,道:“您放心,少林寺也不会有这么多口袋的好东西,决不会有事。”
想了想计划,觉得应该没什么毛病,我最后叮嘱道:“尽力而为,注意安全,路上小心,去吧!”
这个夜晚不是黑暗而安静的。
这个时代的夜晚,连城市里都没有灯光,天一黑就睡觉是全社会的习惯,可一直到将近子时(晚上十一点)的时候,藏经阁附近居然依旧保持着灯火通明,松明火把全部点燃,武僧来回走动,文僧不停吟唱,这是很不寻常的。这是计划中的唯一漏洞,是不是被人发现了?是不是得到消息了?是不是出现什么意外了?是不是每天晚上都是如此?可惜白天的时候没问问普能,必须提前动作,起码要混到附近去,如果真的整晚都是如此,恐怕到时候就来不及了。
可究竟如何靠近呢?抬头见今晚的天气十分糟糕,虽说有云,但不是乌云,是薄云,根本遮不住圆圆的月亮,十分不利行动,可自己的轻功应该是这个时代最好的吧?紧张思索之后,决定冒险:飞天!
周围没人,我施展龙跷腾空而起,离地近三十米,十层楼的高度。如果平飞的话,留在地面的影子太大,任何人一看就知道是个人影,因此我象在地面行走一样竖着来。
地面上的影子只剩下直径半米左右,还凑合。鉴于整个少林寺的屋顶上全没有人,我尽量将地下的影子射到屋顶上,利用各个连接的屋顶,朝藏经阁慢慢靠近。
火把持有者们没发现天上有人,我用望远镜仔细看了看,他们穿着统一的衣服,和普能的衣服有些不一样,估计不是一般的武僧,是僧兵。
没有扎堆的说话,也没有站立不动的,僧兵们在藏经阁周围随意巡视,来回行走,手里全是棍子,有长有短,长的大约三米,扛在肩上象旗杆,短的只有胳臂长,拿在手里象警棍。外围没有岗哨,里面没有暗伏,看他们的表情也不象是发觉了我们的行动,心里安稳许多。
藏经阁的后面有个大殿,虽只有一层,可高度达到了藏经阁的三分之二左右,这些人的巡逻地点只在藏经阁周围,先前的计划是降落到大殿屋顶潜伏,以我的轻功造诣,能趁他们注意力不集中的时候一纵而至,但亲身来到这里之后,我发觉还不如直接降落到藏经阁的屋顶上呢,只要藏经阁三层的窗户能悄无声息地打开,甚至能现在就翻进去!
放火的时候是丑时与亥时的交接,也就是凌晨三点左右,现在不到十一点,还有四个小时,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干脆现在就进去?
说干就干。
我调整身形,轻轻平着降落到藏经阁的屋顶,没敢真的将身体放到屋顶瓦片上,仍以龙跷轻功调控身体,迅速藏到屋顶的斜角暗处,趴到一个雕刻与屋檐的夹缝里。中国的建筑有个特点,那就是屋顶的四个角上有高挑的大屋檐,大屋檐上还有隆起,隆起上雕刻动物图案。藏经阁是唐朝的建筑,屋檐四角上的隆起跟小墙似的,雕刻也不是平面的,是立体的,正方便藏身。即使有人朝屋顶张望,轻易也看不出来,月光不比太阳,雕刻只是比往常厚了一点而已。
内力充斥到手中,无声地抠下一小块雕刻,再掰成两块,趁人没注意,朝屋后远处分别弹出,根据我的手劲和指力,第一块应该是屋后僧舍的屋顶,第二块应该是僧舍的窗户。
声东击西,指南打北,都去看热闹吧!
第三卷。 金国 第五十章。 贼
(更新时间:2006…10…31 9:25:00 本章字数:3269)
轻微的“啪”声,房屋后面的僧兵陆续朝那个地方聚拢,可房屋前面的依然保持巡视,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我愣了一下,随即发觉声东击西不是这么简单的,起码要让人听见才成呵!前方二百多米远的黑暗墙角有个僧兵在看着我呢!
看见了又怎么样,有本事上来呀?他要是嚷嚷,我肯定被许多人发觉,然后我就带着他们跑,跑到丛林,趁他们搜查丛林的时候再飞回来,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应对策略立即在心中产生,我朝那个僧兵眨了眨眼,半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那个僧兵却没有声张,站在墙角上下左右微微地动着头,不知什么毛病。眼睛也不是直直地看着我了,在周围晃着看,我立即意识到他其实并没有真的看见我,是刚才扬手扔石头的动作吸引了他的眼角余光,可距离及阴影掩护了我,使他以为是个错觉,正轻微调整着眼神。
要是临来的时候带个猫就好了!真奇怪,周围那么多人在巡视,还拿着火把和灯笼,怎么会让一点照明工具没有的他察觉到呢?
“师弟,怎么了?”一个僧兵问他。
他眨了眨眼:“没什么,刚才忽然觉得藏经阁的屋顶有些不对劲,却又看不出什么。”用手擦了擦眼睛,摇头的动作稍微大了些,随后道:“可能眼花了,没事。”跟着他的师兄继续巡视,走着走着又朝屋顶看了几眼,可眼光是朝着前端隆起看的,不是朝我周围看的。
我抿嘴笑了,发现他们一个巡逻的弊病:灯笼火把!
这个时代没有路灯,晚上行走的人习惯拿着灯笼或火把,可这两样东西实在太影响视觉神经了。少林的灯笼好象是用牛皮纸做的,比较厚,看不到里面的蜡烛,可即便如此,灯笼散发出的光也比月亮更耀眼。当周围黑暗的时候,灯笼使他们只能看到光芒照到的地方,根本看不清比较暗的地方,连稍微远些的地方也只能勉强看清楚,还不如不拿呢。
再说了,巡逻是为了抓坏蛋,要是拿着发亮的东西,那还不如直接告诉大家自己在哪里,只能对一般人起到威慑的作用。嗯,回山之后一定要把这个道理给手下们说说,咱们可不能犯这种错误。这些少林僧兵肯定抓不住坏蛋,呸呸,我是坏蛋吗?我是好人耶!自然更抓不住了!
灯笼如此,火把的影响就更大了。燃烧的火是不安分的,是耀眼的。难怪刚才那些人都没发现我,只有这个正走在暗初的人有所察觉,他没拿灯笼火把,拐弯的墙角恰巧挡住了其他人发出的光,不过当他站到墙角处的时候,其他人的光就影响到他了,于是他也就自然看不到我了,仔细看了看他们巡逻的情形,肯定是这么回事!
周围红光一片,都是灯笼火把,而由于屋檐的遮挡作用,绝大部分屋顶是十分黑暗的,幸好这个时代没有手电呵!时间还早,估计唐庆还没赶到地方呢,我躺在屋顶上看着天空。
分不清楚周围的梵唱究竟在嘀咕什么,嗡声一片。
檀香的味道比白天淡了许多,微风传来清爽的感觉。
皎洁的月光中,带有一种镇静中隐约含有些激动的能量。
舒服呵!要是能永远这样就好了。我微闭双眼,仔细体会着,吸收着月光中的能量。
渐渐地,感觉到周围出现了一种有凝滞作用的庞大能量,慢慢将我笼罩起来,逐渐向我身体里渗透,正是当初混入少林时所感受过的。
这种能量对身体有好处,应该多吸收一些,不过既然是被恬淡引来的,那么只要保持这种心情不就可以吸引更多能量了吗?福灵心至的我瞬间想明白了这个道理,没有刻意感觉这种能量,甚至没理会,继续保持与月光及微风的交流,继续吸收着月光中那如水的能量。
水,阴在外,阳在内;月光,平静在外,波动在内。古代人将月光比做水,还真是十分正确,微微感叹了一下,不知不觉有些昏沉,急忙睁眼。
修真时,睁眼使气散,闭眼使气昏。刚才闭眼了,体内真气昏沉了,只有睁眼使气活泼一些才能继续保持平稳,这是不是阴阳呢?这个想法一闪而过。
转眼睛,左九圈,右九圈,将手搓热干洗脸,轻微晃动脖子、肩膀与脊椎,差不多了。
半睁半闭,两眼对视,眉心。我沉入修炼中,浑然忘记所处环境及任务。
这个地方蕴涵的能量真是多!一个从天上来,一个自地上来,月光能量混杂在少林能量中,将我夹在中间,舒畅呵!
感觉到了,好象亲眼所见,月能中的波动能量来自两个地方,一个是月亮的边缘,一个是月光本身,月光是月亮反射的太阳光,那是不是太阳光在被反射的路径中有某些波动呢?不愿意想这些,只愿意继续沉浸在能量里:清澈柔和、细微的波动,仿佛将小溪里的水变成了十分干净的水蒸汽淋洒在身,微风顺带着清凉干爽,仿佛浸泡在纯净的能量中。
如果说月光能量是无所不在的细雨,那么从下面顶起的少林能量就是山丘。虽然面积及体积不如月光,但磅礴的气势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仔细体会,能发觉凝固的核心中另有一股自在,这就是佛家修为的特征。刚明悟一下,就发觉了藏经阁内的情况。
从外表看,藏经阁是三层,但其实只有一层,里面有且只有个大厅,地板很光滑,四周全是书架。大厅靠近后面墙壁的正中间,有个台子,台子上供奉三尊很大的佛像,佛像很高,离屋顶不到两米,身上正散发出大量能量,前面摆放着一个香炉和许多新鲜水果。香炉里有三根香,正烧到一半左右。台子前面还有个大条案,上面摆着八件用具,条案的前面是个有斜角的类似蒲团的坐垫,大约一尺左右厚,坐垫后面另有三个蒲团,再后面就是大门了。
书架的下面有大约半米高的柜子,书架仿佛陈列架,书卷并不多,更多的是珠子串、玉石板、金板、不明用品及佛像,下面的柜子里全是书。
从外面看的第二层,在里面看却是壁橱,壁橱的外侧挂着黄色丝绸,里面摞着许多书,这些书上只有少量灰尘,有几本书居然也能散发出类似佛像的能量。
从外面看的第三层,从里面看则是许多挖在墙壁上的窟窿,每个窟窿里都有一个小佛像,很多佛像前横放有写着字的大树叶,其他佛像前放着木头匣子或金银器皿,甚至有个佛像身前有个竹卷。我有些惊讶,不是因为自己能感觉到里面的情形,也不是因为这种由竹签卷成的书是中国古代所特有的,而是因为:这里究竟是藏经阁还是藏宝阁呀!
屋里没人。大门有锁。屋顶的外围由瓦片构成,瓦片的下面是稻草,稻草下面有许多木头梁,梁与梁之间是一层泥巴,仿佛烤制过,比较硬,再下面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