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主神王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主神王爷- 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

第240章 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王爷,请恕红玉直言。你造出这珍妮纺纱机,然后织出更便宜的棉布,以规模和产量取胜,打垮的百姓手工生产的棉布?那样何来利国利民之说,百姓失去生计的人只会更多,你这做法,我看欠稳妥!”

    突然,梁红玉想了想,对朱子龙说道。

    朱子龙很刹意的看了她一眼,原以为她会关心其它方面的问题,没想到她这个侠女,看事情的入眼点果然与一般人不同,倒也真是个好人。

    另外,如此一针见血的提问,说明她也是认真思索了一下才说话的。这一点,比起有些只认钱的官员,强的都不止半点一点的。

    朱子龙对她的感观不错,看了她一眼,似笑而笑的又走回来坐下。

    说道:“不错,你的看法让人另眼相看。不过,你并不是第一个见过此机器的人,就在几天前,我还叫来了开封府的张叔夜,他也说过类似的话。想知道,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吗?”

    “哦,愿闻其详!”梁红玉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让朱子龙的话吸引了过来。

    看见梁红玉变好奇宝宝了,朱子龙也不急,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缓慢的说道:“红玉,你可知道。本王这子龙纺织机,哦不对,现在暂时叫珍妮纺织机,其实早在唐朝时就有过类似的发明,而且本王还听说,在江南那边还有个黄婆,也发明了三线纺织机?”

    “竞有这种事?”梁红玉很是惊讶。

    还有个元朝时的黄道婆纺织机呢,只是现在还是宋朝,不方便说出来而已。朱子龙心里暗笑的心想!

    …

    黄道婆(1245 ~ 1330年),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徐汇区华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

    十二三岁就被卖给人家当童养媳,白天她下地干活,晚上她纺织布到深夜,还要遭受公婆、丈夫的非人虐待。

    后来,再也忍受不住这种非人的折磨,逃出去另寻生路。随船到了海南岛南端的崖州,淳朴热情的黎族同胞十分同情黄道婆的不幸遭遇,接受了她,让她有了安身之所。并且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还把他们的纺织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她。

    黄道婆聪明勤奋,虚心向黎族同胞学习纺织技术,并且融合黎汉两族人民的纺织技术的长处,逐浙成为一个出色的纺织能手。

    回到家乡后,一边教家乡妇女学会黎族的棉纺织技术,一边又着手改革出一套赶、弹、纺、织的工具。最终发明了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等等。

    尽管这是元朝时的事情,但是类似的发明,确实是在唐朝时,有人发明过类似的。只是没有传承下来!

    就跟造纸术后世许多人,都以为是蔡伦发明的。其实不是,他只是在前人的发明上面,进行改良。因为他的名气最大,所以人们找不到最早发明人之后,就安在了他的头上。

    其实,历史上许多发明都是有前人发明可寻。只是一般大多数,因为历史和战争的原因,找不到最早的发明人而已。许多西方世界的发明,其实中国早就有人发明过了。

    只是,后来西方人发扬光大,而且找不到记载是哪个中国人先发明了,就给他们西方白人强行说成了,是他们发明的罢了。

    朱子龙也不过是有样学样,现在在暗示梁红玉,就算我不发明出来,早晚也会有人发明出来的潜台词。

    …

    看着梁红玉陷入了思索之中,朱子龙继续补刀。

    “红玉,你只道担心那些百姓人家,比不过我的机器,以后会破产不保。却可知,这年月本王查过官坊记录后,才知道。织布机最多的不是百姓人家,而是江南地方的那些大作坊人家,以及士绅地主家里的大规模织布机数量,占了多数。”朱子龙说道。

    “不仅如此,他们还强行低价购买百姓家里织出来的布匹。每布转手出售给海商,运到蛮国之地,净赚数十倍利润,可曾善待过那些百姓?”

    说到这,朱子龙大手一挥再道:“待本王此机大量生产之时,就是那些吸食民膏之辈,善恶终有报之时。到时每家每户,只要有意愿购买。都可以在本王这里购买纺织机。人人平等,而且那些布匹若是不满意出售给地方商人,只要愿意出售给本王,本王也在计划以后做海商生意。自当当仁不让也!”

    听的朱子龙此话,梁红玉到底也只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妹子,骗起来不要太轻松。

    只听的眼睛里面,小星星直闪,一股侠气和佩服的情绪立生。

    当下站起来,向朱子龙拱手道:“赵柽,本姑娘收回之前那句话。你不是浪子回头做给别人看的,你是真的浪子回头金不换。想不到你,竞有如此大的志向。我辈行走江湖,自认为是为国为民,其实却是不如你也!”

    “哈哈哈,红玉你客气了。只要你以后少拆本王的东西,我就感激不尽了!”朱子龙顺势双手搭在了梁红玉的双肩上,见她没反抗,又摸了摸几下她的头。

    正准备继续前进,向双峰出发时。朱子龙的一双咸猪手让梁红玉打了下来,一双俏眼里全是白光闪烁!

    果然,这女人不好搞定呀,汗!

    朱子龙有些郁闷,不是说好的,原来的历史里,这妞只是几句诗词,就让人骗到手了吗?

    怎么换哥过来,这蝴蝶效应怎么会这么大?

    这泡妞的难度,在她身上何止是提高了几个百分点?简直就是几何倍数的难度提升了,难不成是因为她的见识在自己这里提高了,所以就像女强人一样,不容易让人骗到手变成媳妇了?

    麻蛋,还想在她这,来个爱情和系统点数双丰收呢,看来又坑爹了。

    此时此刻,朱子龙心里泪流满面。

    …

    看着梁红玉像受惊了的小梅花鹿一样跑了,朱子龙收回目光,停在了那还是半成品的木制车床上面。

    “赚钱其实对我来说,并不难。这玩意才是以后大宋强大的根本之一呀!革命还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过,木制手工的还是不太OK呀,看来还是要向水力和电力进行发展。嗯,还有炼钢术也得点一点科技树水平才行。麻蛋,早知道大学选修课的时候,或者打工的时候再多学点了,现在能记起来的真心不够用!”朱子龙举起拳头,暗暗的对自己鼓劲。

    有些东西,可以在故障中的主神系统里查,但有些东西则真心查不到。毕竟一个没有故障前的主神系统都不是万能的,故障后就更不用说了。

    …………………………


………………………………

第241章 自行车!

    简单型号的木制车床,其实古代历朝从古到今皆有之。

    其实想想也是应该如此,古代怎么会没有车床呢?现代21世纪的车床还是抄袭古代的,改了动力系统而已,车轱辘,做紫砂等等原理一样,有个能转的就能做成车床。

    真以为古代人样样不如现代人?

    古代有手工车床,还有水力的,只是用途受官方控制。加上职业不能变动,战争容易爆发,商人又让人看不起,所以发展的缓慢罢了。

    穿越前,朱子龙在电视上,就看过中央四套曾经看过一个节目,找寻失去的技艺。里面有手工做套碗的,纯手工加脚踩的机械,一根牛皮带动一个简单的转动机构,一个很简单的车刀。一套碗就做好啦。很让人欣赏的的速度和技术!

    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不分古今!

    只要上位者可以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分分钟就会让你刮目相看。

    早在,中国秦朝就已经用车床加工战车的轮轴,有加工痕迹证明。先秦已经用立车做陶器了,不过和现代车床差别较大。

    就算是此时的宋朝,朱子龙这车床也是根据现代记忆中看过的网上视频资料,再加合工部那边发现的车床和铣床(以牛为动力),在进行改良的。所以,才说只能算半成品!

    …

    少时,从13区工作室出来的朱子龙,在警卫们很好奇却又不方便询问的眼神中,推着一个三个轮子的纯木三轮自行车出来了。

    比起车床和纱织机,自行车如果不要求舒适度的话,其实远没有现代人类想象中的那么麻烦。

    后世的清朝时期,当年那些洋人的自行车太高价,清朝人大部分百姓都购买不起。不过这并妨碍一些能工巧匠,利用木头,自己做自行车出来装比。

    用木头做自行车的话,可以用藤代替钢铁来制作传动链条。用动物皮革来制作轮胎,当然可能不那么耐用,但至少比纯木质的要好,车轱辘可以用坚硬的木头刨出来,车架和座位还有车把手都可以用木头来做。

    当然,说是木头的,有些部位也是用上了铁的。

    如果朱子龙穿越的年代是三国或者宋以前,他是没这想法的。比竞做出来的自行车,总有一天可能会要量产的,只有到了现在这宋朝,百炼钢出炉了,才有可行性。

    另一个,如果是其它朝代,因为中原不缺马,人家远距离可以骑马,短距离可以让人抬着走。或者走路,也是用不上自行车的!

    但是,宋朝就不一样了,治钢治铁技术不错,却失去了养马地。别说老百姓了,就算是官员也极少有马骑。勉强有些合格的马儿,都是给前线打战用了。

    就算朱子龙贵为王爷,以前也只有两匹马儿,要不是后来发财了,走了些关系,他现在府中的几十匹马儿,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一个多月来,开封来了许多难民。街道上面更多人了,府中的马车送报童们送报,很难等到齐儿,路也不好走。毕竟马车的体积很大,于是朱子龙灵机一动,想发明木头自行车。

    而且,第一代产品是三个轮子的,只能坐一个人,后面可以放一些报纸或杂物。在开封这个街道不错的地方,除了屁股不太舒服外,速度比走路要强的多了。

    那些个送报纸的员工们,有免费的自行车用,教会之后想的只是送报纸的速度。谁也不会管屁股舒服不舒服的,再说了,也就早上送那么几小时。

    …

    “三毛,你过来!”朱子龙骑着三轮自行车,在一路上让人个个都行注目礼的情况下,来到了报社。一看到送报纸的童工们都在,挥挥手向三毛叫道。

    “王爷!”三毛过来行礼道。

    “三毛你看好了,像本王一样,骑一骑这个三轮车看看。”朱子龙在他和众人面前,把三轮自行车骑了一圈,然后乐呵呵的示意三毛也骑一骑。

    结果,三毛在这方面反而似乎没啥天份,三轮车骑了几圈都不太顺利,东歪西转的。

    朱子龙又让那些其它童工们过来,一个个都试试。结果有一个光头的童工骑的最出色,上手也快。

    “你骑的不错嘛!叫什么名字?”朱子龙笑问。

    “回王爷的话,小的姓王,家里排第四,前面一连三个哥哥,大家都叫我小四。”那光头童工弯腰回答道。

    “小四呀,不错。你骑这三轮自行车很有天份,我准备搞一个自行车队,用来送报。先定三组,你先当一组的队长。工钱加倍,这辆车就是你专用了!过几天,我再送来几十辆两轮的过来,三天内谁学会骑车不倒,工钱加百分之三十,五天内学会加百分之十。过期不加工钱!”朱子龙称赞的对小四说道。

    此话一出,引的无数报童为之哗然。三毛更是为之侧目后悔!

    立马跑到朱子龙面前表示,自己肯定三天内学会骑两轮自行车!

    “很好,三毛。本王对你有信心的,那就你暂兼三组自行车队组长吧,学会后转正!”朱子龙如是说道。

    三天后,三十辆早就准备好,只等最后加固的木制自行车,送到了报社。

    “你们每人推一辆车,跟着去练车。”金管家交代道。

    于是,在报社的外面街道上多了一群东倒西歪的人影。

    附近的百姓算是轰动了,一群人跑过来看。

    因为是两轮自行车,而不是三轮自的车。那些报童们在校场和街道上歪歪扭扭的骑行,骑得战战兢兢不说,还不断的有人吓得跳下车来。

    模样很是让人捧腹大笑不已!

    后来朱子龙过来了,亲自指导他们。

    ?“小四你有天份,注意了别老往地上看,你老往地上看当然害怕,要往远处望。望的远就骑得稳!三毛你也是,都给我记住!一旦骑起来就往远处看,脚用力,手要稳,对,就是这样!”

    紧接着,朱子龙亲上阵试范,很快,不少人有样学样成功。除了转弯时还怕,直线骑行己经没有问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