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大唐- 第8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坠嗲婊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就有10个,其中位于后套平原东端的乌梁素海面积3万公顷,平均水深7米,最大深度5米,蓄水量20993万立方米。以盛产黄河鲤鱼和芦苇著称。

  农业生产上适合小麦、玉米、油葵、食葵、甜菜、番茄、西瓜等。北部为广阔的天然牧场,俗称乌拉特草原,盛产牛、羊、骆驼及肉苁蓉、发菜、黄芪等名贵特产品。

  矿产资源丰富。巴彦淖尔市处于全国著名的狼山—渣尔泰山多金属成矿带上,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易开采。已发展煤、铜、硫、铁、铅、锌、金、银、稀土、石墨、石灰石、硅石等矿产68种。

  这么好的条件,养活上百万人都不成问题,现在只是用来放牧,真是有点可惜了。

  李愔用了几天时间,从百度上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觉得应该在这里进行开发,建立一个北方综合开发的试点地区。他这样做,还有一个想法。

  李愔太年轻了,他整天混在长安,除了在研究所能够干点正事以外,大量的精力都是在掺和在朝廷那些勾心斗角的事情上,纯粹是瞎扯淡。不如在外面干点事情,心情舒畅。

  于是,他写了奏章,建议在这个地区设立州县,暂时由他管理,进行开发。

  奏章写得很长,足足有20多页。

  

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头金


  

  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李世民用了整整半天的时间,看完了李愔的奏章,觉得有些不以为然,大唐领土广柔,比起突利部王庭条件好的地方多得是。李愔一个亲王,堂堂的草原宣抚使,窝憋在一个突利部的王庭,去干一个州刺史的活,简直是大材小用。

  不过,他提出的一些建议,还是值的采纳的。于是,李世民下发了李愔奏章,让大臣们看过后,然后召集了几位大臣进行商量。

  参加会议的有长孙无忌、房玄龄、工部尚书皇甫睿、户部尚书高静明。

  李愔奏章中提到的铁勒部王庭附近的牧民不再内迁了,在铁勒部王庭,设立一个新的州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一部分牧民停止内迁,给朝廷节省了大量的土地,减轻了朝廷的压力。

  但是,李愔提出的在他解决了草原上布局调整后,由他暂时留在新的州里进行开发的提议,遭到了大臣们的一致反对。

  经过了这两年的观察,李愔在这些人的心目中,已经是个朝廷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了。

  李世民原本也是这个意思,他看到大臣们的态度,也有点吃惊——自己的这个三害儿子,不知不觉中,竟然有了这样大的影响力了。

  一瞬间,他有点恍惚,在脑子里把自己的儿子们过了一遍,也觉得六儿子现在最令自己满意了。想起太子李成乾,他不仅微微摇了摇头。

  大臣们都发现皇上有些走神,他们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却知道在这个时候不去打搅他。

  过了一会儿,李世民发现自己走神儿,笑了一笑,接着讨论。

  最后,朝廷决定,同意突利部王庭极其附近牧民不再内迁,设立丰州,辖14个县,隶属阴山都护府。开发规划由梁王负责,由工部具体实施。

  梁王李愔继续负责草原上全面工作。

  大家都没有意识到,这次的会议,散发出一个不寻常的信号——梁王李愔的地位在不断上升,已经渐渐地进入了大唐重要人物的内心深处了。

  岑文本没有参加这个会议,可是他看过梁王李愔的奏章,也知道了会议的结果。他面色凝重,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中。

  突利部王庭。

  李愔并没有任何感觉,他接到了朝廷的通告,就派人通知了李绩,着手组建丰州官府。

  他征求了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的意见,将他的封号改为丰州郡王,兼任丰州刺史。

  由于朝廷不同意他长期羁留此地,他就在阿史那晴的陪伴下,要走遍整个丰州地区,制定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并且找出当地的矿藏。

  连续一个月来,他们已经走了超过10个县了,找到了铁矿两处,金矿一处,煤矿和铜矿各一处,仅仅这些矿藏的开发,就可以给上万的牧民提供就业机会。

  李愔决定依托这些矿藏,建设炼铁厂、冶铜厂等工业企业,在这里建立一个大型的工业基地。

  在农业上,他计划在种植普通农作物,满足当地人生活需要的同时,大力推广种植甜菜,在这里建设一个食糖生产基地。

  在前期的规划中,一座可以容纳15万人口的城市,已经开始了基础设施的建设,预计今年冬天就可以初步解决3万人的居住问题。

  看到李愔如此卖命,作为直接受益者的阿史那晴,心里甜滋滋的。

  这天,他们来到了最后一个县境内,去寻找那里的一处金矿。

  这天,他们来到了乌拉山东麓的一片密林,按照资料上的位置,这里有一座沙金矿。

  李愔每天查阅资料,对于如何寻找金矿,已经有了一顶经验,寻找砂金矿,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看从山区的河流里有没有沙金的存在。

  在此之前,他们已经找过了几条小溪,但是一无所获。

  这里林深草密,人迹罕至,在山脚下,一条溪流从山上的密林间冲出来,让人感到十分的凉爽。

  李愔等人下马,来到溪流边饮水歇息。

  程处默等人布置好了警戒,来到李愔身边,看到坐在溪水边,脱了鞋,把脚伸进水里,十分享受,也个个学样。溪水清凉,令他们十分舒爽。

  杜荷说道:“太舒服了。”

  李愔说道:“让士兵们轮流值哨,也来休息一下。”

  程处默传达了梁王的命令,士兵们都感激梁王的体贴。

  看到男人们都那么享受,阿史那晴和采纱也忍不住了。她和采纱也躲在大石头的后面,脱下鞋子,将脚放进溪水中冲凉。

  李愔等人吸着烟,在闲聊。

  李愔现在有点怀疑百度上的资料是否有误,他们找了这么多条小溪了,没有收获。他决定休息好后,在这条小溪再找找,没有就放弃了。

  突然,采纱喊道:“有蛇。”

  李愔拔出剑来,就奔了过去。程处默等人不敢过去,因为那边是女人,也知道肯定是衣衫不整,这种英雄救美的机会只能够让给王爷了。

  李愔担心她们被蛇咬伤,这他可救不了她们。他心急如火,三步并作两步,窜到了大石的后面,没有看到有蛇。

  他问道:“蛇在哪里?”

  采纱指着大石头缝里说道:“在那里。”

  李愔一看,不禁笑了起来。原来那不过是一节树枝,有点像蛇头,在水流的作用下不停地颤动。

  他说道:“没事了,你们继续玩吧。”说着就要走了。

  突然,他眼睛盯着阿史那晴的脚不动了,接着就向她的脚走来。

  阿史那晴惊呆了,她有些害羞,想把脚藏起来,可是那样又太刻意了。她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就低着头,紧张地一动不动。

  李愔在她的面前蹲下,把手伸向她白嫩的脚丫。阿史那晴此时的脚伤早已经好了,她不知道李愔为什么又要摸她的脚丫,她的脸色通红,闭上了眼睛。

  李愔伸手拿起她脚趾缝里的一块物件,站起来仔细查看,随后大声笑道:“哈哈,得来全不费工夫。狗头金,狗头金啊。”

  阿史那晴虚惊一场,心里却微微有些失望。

  就这样,他们找到了一处大型的金矿。李愔下令尉迟宝琪带领士兵守卫,直到移交给丰州官府为止。

  

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恪的魄力

  蜀王李恪自从上次受到他岳父的牵连之后,一直寻找翻身的机会,还真是给他找到了。

  9月中旬,关中地区暴雨连连,长安的一条主要通道,水路永通渠被洪水冲垮了,决口长达100多米,永通渠水位下降,船只无法通行了。

  长安城此时还没有修建通往洛阳的水泥路,道路泥泞不堪。长安城的各项物资供应都受到了影响。

  俗话说“祸不单行”恰恰在此时,太子李成乾分管的长安城粮食储备库太仓,却被水淹了,损失了大批的粮食。这下,就连粮食供应也出现了问题。

  粮价飞涨,长安城里人心惶惶的。

  太极殿。

  面对着尴尬的局面,李世民临时召开朝会,动员群臣开动脑筋,解决危局。

  李世民首先询问了太子李成乾的意见。李成乾刚刚因为太仓的事情,受到了李世民的斥责,也受到了群臣的非议。他心中只想着如何推卸责任,已经慌了手脚,哪里还有什么主意。于是,他就一声不吭。

  就在这时,蜀王李恪站出来了,他说道:“父皇,儿臣以为,此时应当疏通陆路,只允许运载粮食的车辆进入长安,同时抢修永通渠,便于南方的粮食调运。”

  其实,这个主意魏王李泰也想到了,不过这个差事风险太大。

  其一,来往长安的车马,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朝廷的权贵所有,这些人中,不乏想趁着长安城物资供应紧张的时候,大捞一把的人。断绝他们的通道,会得罪不少的人。

  其二,修复永通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征调大批的民夫,也是得罪人的事情。而且,现在正是雨季,各种情况都可能发生,如果不能够按时修通,会受到无数的人指责,因为大家都期待永通渠的通畅呢。

  李泰是聪明人,凡是有风险的事情,一概不出头。不做事,就不会出错,总比做事出问题要好。于是,他就不吭气。

  果然,李恪刚刚说完,马上就有人出来反对了。

  李泰的死党兵部侍郎张亮说道:“这可不行,长安城里,不仅缺粮食,也缺其它的物资,你这么一竿子打死,不合适吧。”

  李恪说道:“没有其它物资,只是不方便而已,可是总比没有粮食饿死人好多了。”

  新任京兆尹楚恽是太子李成乾的人,他为了给主子出头,说道:“现在到处都是被暴雨冲毁的民宅和田地,百姓们自顾不暇。修复永通渠需要征调大量的民夫,臣可无法向百姓们开口。”

  李恪说道:“不需要征调民夫,长安城里有数万唐军,抽调一千名唐军就行了。”

  李世民刚才也正在为抽调民夫的事情发愁,李恪的建议一下子点醒了他。他说道:“好办法,就这么办”

  然后他说道:“蜀王李恪接旨。”

  李恪精神一振,大声说道:“儿臣在。”

  李世民说道:“朕现在命令,由蜀王李恪负责抢修永通渠,疏通通往洛阳的管道。兵部和工部听从蜀王李恪的调遣,限期40天内修复永通渠。”

  “臣等领旨。”蜀王李恪、兵部尚书房玄龄和工部尚书皇甫睿一齐答道。

  接下来的日子,由于陆路粮道的畅通,大批粮食源源不断地运进了长安城,极大地缓解了粮荒,粮价平稳了下来。

  于此同时,李恪带着死党他的死党谯国襄公柴绍的儿子柴哲威、兵部尚书房玄龄的儿子房遗爱,没日没夜地亲自在工地上监工,32天时间,永通渠终于修复了。

  李世民上次扣罚了李恪三个月的俸禄,这回一下子赏赐了他半年的俸禄,并大大地赞扬了他一番。这次,李恪大出了风头。

  杨妃娘娘居住的承晖殿。

  杨妃娘娘看到长子李恪黑瘦的面庞,十分心疼,她说道:“恪儿,难为你了,这次你替你父皇解决了这么大的问题,总算是挽回了上次的影响了。没白辛苦。”

  岑文本说道:“恭喜殿下了,您这次处置果断,成效显著,在皇上的心目中大大地加分了。实在是可喜可贺啊。臣曾经听皇上说过,朕的儿子中,李恪最像朕了。”

  李恪大喜,说道:“真的吗?父皇真的这么说了吗?”

  岑文本肯定地说道:“真的,臣亲耳听到的,皇上在书房里,自言自语地说的,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杨妃娘娘高兴地抹着眼泪说道:“好啊,恪儿终于要有出头的日子了。”

  在此期间,魏王李泰也没有闲着,他主编的也有了重大进展。

  是中国唐朝时的一部大型地理著作,由唐初魏王李泰主编。全书正文550卷、序略5卷。它吸收了和顾野王两书编簒上的特点,创立了一种新的地理书体裁,为后来的、开了先河。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原书字数无考,今四卷,约13万字。

  李世民也大大地赞扬了李泰。

  在此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