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大唐- 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哦,没什么。我只是听说,有人要对你们不利,因此才来提醒你的。”杜构看到他有防备,话锋一转说道。

  “啊?什么人要对荷儿不利?”刘氏吃惊地问道。

  杜构说道:“我听说,二弟他们的研究所,不务正业,搞什么商业赚钱,有御史要弹劾他们。二娘,二弟不好好上学,搞歪门邪道,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杜荷一听,不高兴地说道:“母亲,您别听他瞎说,他才是不务正业呢。”

  杜构说道:“你们研究所能有什么正事儿?不就是和工部那些工匠们一样,能有什么出息?”

  “荷儿呀,你们研究所是不是就是将作监(直接管理工匠的机关)呀?那可真是没有出息的呀。”刘氏说道。

  “看看吧,连二娘都这么说呢。”杜构继续呛火。

  杜荷急眼了。


第五十二章 明枪暗箭


  杜荷有点急了,他说道:“你知道什么,我们研究所干的事情,是关系国家的大事儿。”

  “什么大事儿?吹牛吧?我不信,就你们还干国家大事,你说一件我听听?”杜构故意嘲讽地说道。

  杜荷说道:“切,说出来吓死你,我们愔哥弄来了新粮食的种子,产量能比现在高出好多倍呢!从此以后,大唐再也不缺粮食了。”

  杜构心里一惊,表面上不动声色,说道:“喔,这是正事,了不起。”他担心引起杜荷的警觉,就不在继续问下去了。

  又闲聊了几句,杜构说道:“二娘、二弟,今天,我就是过来问问,既然二弟在干正事儿,我也就放心了。咱们是一家人,有什么事情需要我的,尽管开口。”说完,告辞走了。

  离开了杜荷的家,他没有回家,直接来到了魏王府。

  此时,除了魏王府长史(从四品)麻千里以外,其他人都已经离开了。杜构向魏王李泰汇报了研究所种粮的事情,李泰陷入了沉思。

  良久,他说道:“今天太晚了,外面要宵禁了,你就住在这里吧,咱们好好谈谈。”

  夜深了,魏王李泰的书房里,灯一直亮着,三个人影投射在巨大的窗户上,不时地晃动着。

  三天以后,太极殿李世民的书房。

  户部尚书高静明、工部尚书皇甫睿正在向李世民汇报工作。中书侍郎岑文本也在场。

  工部尚书皇甫睿说道:“皇上,臣这次不辱使命,完成了您交给的任务。”

  户部尚书高静明是前隋朝户部的官员,因为他经验丰富,被李世民留用,并逐步提升到了户部尚书的位置。他因为出身的问题,做事低调,谨小慎微,不群不党。深受唐太宗的信任。

  他说道:“皇上,这次工部可是立了大功,解决了户部的燃眉之急了。工部这次上交给户部铜圆、白银、黄金总价值34万两白银,预计陆续还会有部分收入。”

  “好啊,李世民欣喜地说道。太子、梁王和工部这件事做得很好,没有辜负朕的期望。”

  正在这时,首领太监王德送进来几份奏章,曾文本接过来审阅了一下,说道:“皇上,是御史牛路、周锦等人弹劾太子、梁王和工部的奏章。”

  李世民懒得看一眼,说道:“这些家伙,就会添麻烦。留中吧。”

  留中,就是留在中书省,不与处理下发,说白了,就是不予理睬。

  第二天下午,御史台。

  侍御史魏征很生气,他最近觉得唐太宗太轻视御史台的作用了。留中不发,是最令人难受的事情了。以魏征的脾气,他认为皇上的做法不对,无论御史反应的事情,是对是错,皇上都应该给个态度。

  对了,皇上应该接纳建议;不对,我们御史改正自己的错误。你留中不发是怎么回事儿?!

  听完了御史牛路、周锦的牢骚,老魏火了。决定亲自出马,弹劾李世民。

  这天,太极殿的正殿。

  朝会进行完了,值班太监喝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臣有话说。”魏征站出来说道。

  唐太宗一看,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他知道,遇到这位倔头,又得费半天功夫了。他说道:“魏征,有什么要紧事儿吗?”

  魏征说道:“皇上,御史牛路、周锦弹劾太子、梁王和工部的奏章,请皇上给予答复。”

  唐太宗说道:“朕不是答复了吗?”

  魏征说道:“那不叫答复,留中不发,这算是什么答复?”

  唐太宗说道:“这就是朕的答复,自然有留中不发的道理。你们反应问题,朕表示知道了,这就是朕的态度。”

  魏征执拗地说道:“皇上,臣认为,您这种态度是不对的。无论是对还是错,您应该给个答复,要不然,我们今后如何开展工作?”

  “你呀。”唐太宗无奈地说道。

  这时,户部尚书高静明站出来说道:“皇上,让臣来答复他吧?”

  唐太宗说道:“好吧,你告诉他是怎么回事儿,这个魏老倔。”

  户部尚书高静明给人的印象是,老实木纳,这好像是他第一次在大殿上主动发言。他转过身子,对着大殿上的文武百官说道:“这件事,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大家都知道,去年平定南方叛乱,防御北方的薛延陀人,消耗了大量的国库,而长达140天的干旱,粮食大面积绝收和减产,国库收入减少了近7成。

  你们知道朝廷有多么困难?实话告诉你们吧,上个月底,整个大唐户部的银库里,就只剩下了42000两白银。

  不要说国家军队的开支了,就是你们的月俸(工资),仅仅是长安城的官员,3000多人呢!一个月就要20万两白银。可是,你们的月俸,少给你们一文了吗?”

  高静明有点激动,他停了停,平息了一下情绪,接着说道:“你们知道,这些钱是从哪里来的吗?那是皇上把内务府的存银全部支出来,把皇后和嫔妃娘娘们的首饰捐出来,才给你们发了月俸。

  皇上说,大臣们都很辛苦,不能让大家生活不安,就是砸锅卖铁,也不能委屈了大家。之所以不告诉大家,是为了朝廷的安定。”

  说到这里,他实在是说不下去了,跪在地上哭了起来。

  “皇上!”大殿上的百官们都跪了下去,哭声一片。

  唐太宗说道:“平身吧。”

  过了片刻,大臣们才都站了起来。

  工部尚书皇甫睿说道:“高大人,下面的话由我来说吧。”

  高静明抽泣着点点头。

  皇甫睿说道:“百姓已经很苦了,不能再向他们加征赋税。面对着危机,太子殿下和梁王殿下,想出了建造四轮马车的办法,为朝廷筹集了数十万两白银,才使得朝廷度过了危机。

  他们立了大功,你们却要弹劾他们。

  皇上认为,你们也是出于公心,职责所在。所以留中不发,那是给你们面子,魏大人,你还委屈吗?”

  皇甫睿生气了,不往下说了。

  “皇上。”魏征哭着跪了下去,御史牛路、周锦也跪了下去,三个人一齐说道:“臣等有罪,请皇上责罚!”

  李世民说道:“起来吧,朕理解你们,你们尽忠职守,朕不怪你们。朕只是要求,你们要体谅朕的苦心。”

  弹劾的事情过去了。然而,这只是明枪,暗箭呢?


第五十三章 霍府


  受到了唐太宗的感召,文武百官都表示今后的几个月里,大家都不领取月俸了,支持大唐度过难关。

  唐太宗知道,这些人里面大多数人是真心的,因为他们家境都很好,可是,也有不少人生活困难,迫于形式,才勉强同意的。

  李世民不愿意这样做,可是,朝廷实行的是两税制,六月份征收一次,11月份征收一次。最早的收入,也要到六月中旬才能拿到。

  他只好接受了大家的好意,然而,省下来的这点钱,根本就解决不了什么问题,朝廷的正常运转需要钱,军队的官兵要吃饭,他们的军饷是万万不能拖欠的。

  唐太宗一筹莫展。

  户部尚书高静明建议,提前征收赋税。

  这件事影响太大,弄不好会激起民变,动摇朝廷的根本。

  唐太宗和长孙无忌、房玄龄、岑文本、高静明等人多次讨论,也下不了决心。

  这天,长安城最大的粮商霍弋的府宅。

  霍弋正在家里和儿子霍强谈话,准备让霍强南下扬州,收购夏粮。管家霍忠连滚带爬地进来说道:“老爷,快、快出去迎接,梁王殿下到了。”

  霍弋父子赶忙跑出来,刚一到院子,就看见梁王李愔走了进来。霍弋父子急忙跪下,迎接李愔。

  李愔态度和蔼,说道:“老先生请起。”说着,上前扶起了霍弋。

  进到客厅里,分宾主坐下后,典军杨康递上了李愔的名片。

  霍弋父子接过名片,上面写着:大唐帝国亲王,大唐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李愔。

  对于这位梁王,霍弋父子可是不陌生。这位爷原来是名镇京师的三害之首。不过,自从去年惹祸被罚跪在皇宫门口以后,就再也没有听到过他的丑闻了,反而是神奇的传说不断。

  这次霍弋父子购买了大批的四轮马车,听说也是这位梁王发明的。

  接着,杨康递上了一个锦盒,打开一看,是一颗璀璨夺目的西海宝珠。说道:“这是梁王殿下赏赐给你们的。”

  霍弋父子听说过西海宝珠,可是没有见过,据说每颗宝珠价值数十两黄金。如此贵重的礼物,他们那里敢收?

  霍弋父子急忙跪下,说道:“贱民不敢,请王爷收回。”

  杨康现在是打心眼里佩服自己的主子,看到霍弋父子不给面子,他把三角眼一瞪,说道:“大胆,王爷给你的礼物,你们竟敢不要?”

  李愔训斥道:“杨康,不得无礼,你退下吧。”

  杨康狠狠地又瞪了霍弋父子一眼,哼了一声,退下去了。

  李愔上前扶起霍弋父子,说道:“抱歉,下人不懂事,请你们海涵。”

  李愔的三害名头,毕竟是恶名昭著,霍弋父子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要受到什么祸害。

  李愔说道:“老先生、霍公子,我这次来,是代表太子殿下来感谢你们的,你们是购买了工部四轮马车的客户中,个人中最多的一户。这次工部售卖马车的收入,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所有购买者,也包括你们父子的行为,都是爱国的举动,理应受到大唐朝廷的奖励。

  这颗珠子你们一定要收下,这是朝廷的一种态度。是对商人地位的一种肯定。”

  霍弋父子仍然不敢说话。

  李愔说道:”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这是一种误解。我本人完全不赞同这种说法。

  造成这种误解的一个基本误区,就是大家认为,商业活动不能创造财富,其实不然。

  举例来说吧,一位果农在山里种了苹果,没有商人来卖,结果烂在了地里,社会就损失了这些苹果。

  经过商人的买卖,果农得到了收入,品尝者得到了美味,商人得到了利益,国家得到了税收,甚至,因为运输,脚夫也得到了工钱,整个的社会的财富都得到了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商人是对社会有贡献的,是创造了财富的。你们的劳动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以前从来没有人和霍弋父子说过,他们心里一阵温暖,眼中一阵潮湿。

  李愔今年已经14岁了,开始脱去了顽童的样子。他接着说道:“我今后将大力推进工商业,太子殿下也是这样的想法。商人的地位会逐渐的提高的。”

  他们又聊了半天工商业的事情,谈得十分投机。

   李愔说道:“你们现在手里有我的名片,遇到官员刁难的时候,你就让他们来找本王,本王解决不了的,还有太子殿下。”

  霍弋父子这一生遭遇了多少白眼、经历了多少刁难,什么时候有人这么理解他们?何况还是个王爷!

  两父子感动得鼻涕眼泪哗啦啦的,跪下来给李愔扣头。霍弋说道:“梁王殿下,您对我们父子的恩德,实在是天高地厚,今后,您有什么差遣,尽管吩咐。”

  李愔说道:“提高工商业的地位,仅靠我一个人是做不到的,需要大家的努力才行。现在,就有一个机会……”

  三人又谈了半天,霍弋说道:“梁王殿下,您放心,我们父子一定为您办到此事。”

  几天后,太极殿早朝。

  今天的早朝就一件事,是否要向百姓加征税赋。

  大殿上文武百官各抒己见,整个朝堂就像是菜市场一样。

  魏征瞪着眼睛,大声说道:“不行,去年旱灾,百姓们饿死了多少人,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