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大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淘宝大唐- 第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四十章 大唐的敌人


  李愔说道:“父皇,马上要开学了,孩儿今后不想再上学了。”

  “混账!”李世民一听大怒,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好感,一下子就没了。

  三位大臣也微微摇头:到底还是那个顽劣的三害呀!

  李世民说道:“你小小年纪,不上学干什么?还是去整天胡闹,你都快14岁了,还这么不懂事?”

  长孙无忌感激李愔,看到李世民发火,就为李愔解围。他说道:“梁王殿下,你父皇是为你好,你就要点别的赏赐吧,毕竟你这次立了大功的。”

  果然,李世民想起来了,自己的儿子立功了,自己正要给他奖励,怎么又发起火来了。他平息了自己的怒气,说道:“好了,上学的事情不准,你要点别的吧。”

  李愔委屈地说道:“父皇,孩儿有些话要说,您能不能听完了再发火?”

  李世民说道:“好吧,父皇不发火,你说吧?”

  李愔认真地说道:“父皇,孩儿不想上学,不是想贪玩儿,而是孩儿认为,孩儿现在的师父,已经教不了孩儿了。孩儿不想再在他那里耽误工夫。”

  李世民一听,火气又上来了,他强忍住怒火,说道:“你们的师父孔颖达,是孔子后裔,是大唐公认的大贤,他怎么就教不了你了?”

  李愔说道:“孩儿最近有些长进,是因为孩儿有了新的师父,从去年开始,孩儿的师父,每天夜间都在教孩儿学问。现在,孔(颖达)师父会的,孩儿都会,孩儿会的,孔师父也未必会,他教不了孩儿了。

  孩儿与其在他那里耽误时间,还不如学点新的知识呢?”

  “你胡说,这怎么可能?”李世民完全不信。

  李愔说道:“您要是不信,孩儿敢和孔师父比试,他要是赢了儿臣,儿臣绝没有二话,乖乖上学。”

  这时,长孙无忌说道:“皇上,臣觉得梁王殿下说得有些道理,他最近的表现说明了,他进步很快,说不定是真的呢?”

  李愔赶紧说道:“父皇,孩儿可以证明,孩儿已经不需要再上学了。”

  “怎么证明?”李世民问道。

  “曹子建七步成诗,儿臣六步就行,不信,您就出个题目吧?”李愔说道。

  在场的人,都是诗词大家。

  李世民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出色的诗人,他留下了《旦日》、《咏雪》、《守岁》等大量的优秀诗篇。

  长孙无忌的诗有《灞桥待李将军》、《新曲二首》等佳作。

  岑文本的诗有《奉和正日临朝》、《奉述飞白书势》等。

  房玄龄的诗没有留下多少,但是他的诗中的佳句却有很多流传了下来。“学之染人,甚于丹青。”“喜怒不形于色。”“未知鹿死谁手。”都是他的名言。

  听完了李愔的话,唐太宗来了兴趣,他说道:“好,我倒要看看,你有没有真才实学?”

  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我朝最重军功,你就作一首边塞诗吧。”

  “皇上,您换个题目吧。梁王自小在长安长大,没有军中经历,更没有去过边塞,这个题目是不是太难了?”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大人,您不必担心,我虽然没有去过边关,但是,边关将士守卫国土,抗击外敌,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染了我,就这个题目吧。”李愔说道。

  他在地上踱步,假装思索,打开百度搜索唐诗边塞诗,立马出来了一大堆。

  他真的在地上走了六步,说道:“父皇,孩儿有了。”

  “好,念来听听。”李世民说道。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从军行》,是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作之一。李愔就抄袭来,毫不客气地成为了自己的大作。

  “好,很好。”李世民在吟诵了一遍《从军行》之后,由衷地赞叹起来。

  长孙无忌拍手说道:“好优美的意境,好豪迈的气势。好,真是好诗呀!”

  房玄龄和岑文本也都交口称赞。

  李世民有些不相信,认为李愔不知道是从哪儿抄来的,可是,他给儿子留面子,没有直说。他想了想说道:“不错,换个题目行吗?”

  “请父皇出题。”李愔说道。

  “马上就要到正月十五了,你就以十五为题,作一首诗吧。”李世民说道。

  李愔继续踱步,又走了六步,开口吟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这首诗的诗人苏道味,距离出生还有16年,李愔就借来用用了。

  李世民十分高兴,他忽然觉得,自己对孩子们关心不够,六儿子这么聪明,他竟然一直忽视了他。他觉得自己以前委屈了他,心里有点酸疼,眼角竟然有了一丝潮湿。

  他说道:“好,父皇相信你的才能了。不过,孔师父那里,还是你自己去说服吧,只要是他同意了,父皇就不阻拦你了。”

  李愔说道:“谢谢父皇。”

  李世民说道:“上学的事情不算,你说说,还要什么赏赐?”

  李愔早就想好了今后的出路,他说道:“父皇,儿臣想在长安县要一块封地,几十亩就行了。儿臣知道,那里的土地基本上有主了。

  儿臣不让您为难,儿臣愿意用自己在襄州的封地,两亩换一亩地就行。”李愔说道。

  “你要地干什么?”李世民不解地问道。

  “孩儿以前顽劣,给父皇脸上抹黑了,也让您费心了。孩儿现在长大了,要为您分忧。”李愔真心实意地说道。

  “好,好孩子。”李世民今天真是有些感动了。说话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

  李愔也被感动了,他脑子一热,接着说道:“孩儿看出来了,大唐现在真正的敌人,不是薛延陀,也不是什么其它的番邦,而是贫穷和饥饿。

  百姓们吃不饱,会流浪,会铤而走险。将士们吃不饱,没有力气去作战。大唐财力不足,无法建设国家。看看父皇您如此节俭,儿臣很心疼。”

  贞观初期,李世民真的是十分节俭,他住的太极殿的寝室,竟然会在夏天漏雨。长孙皇后穿的裙子,竟然会露出脚面。他在对待自己和家人上面比较苛刻,把节省下来的钱,都用在朝廷的公事上面了。

  李愔说道“父皇,儿臣要帮助您打败这个敌人!”


第四十一章 雷人


  大唐农业科技水平很低,粮食产量也就很低。大唐的主要根据地是陕西一带。主要的粮食作物是小麦和谷子(小米)。小麦的产量,水浇田亩产250斤左右,旱田120斤左右。谷子完全靠天吃饭,亩产不超过100斤。

  其他省份的情况也都差不多。江南好一点,但是开发的地方不多,主要产粮区只有扬州一带。

  唐朝此时的人口,只有大约1400万人左右,土地面积广大,因此,如此低的粮食产量,在没有天灾的情况下,也能够维持正常的消耗。

  “混吃等死”是李愔的伟大理想,可是在“吃”字的前面,还有一个“混”字。人活着总得干点啥吧?“混”也得混出个样来。

  李愔自己有封地,实际封地300户,每年上缴的粮食很可怜。他在穿越过来以后,就动了提高粮食产量的念头。

  他对唐太宗说道:“父皇,儿臣有办法提高粮食产量。”

  富民强国是李世民的梦想,他年轻时,精研历史,曾经想过,自己要是有治国的机会,一定要开创前所未有的盛世。

  当上皇帝以后,他更加雄心勃勃,殚精竭虑,奋发图强。在他的领导下,大唐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大唐是建立在千疮百孔的前隋基础上的,饱经战乱。就在百废待兴的时刻,大唐内部叛乱,边患不断,还有各种自然灾害。李世民感到步履艰难。

  在大唐所有问题当中,最急需解决,也最难解决的就是粮食问题。民以食为天,解决不了吃饭的问题,一切都免谈。

  此时的大唐,已经实行了均田制,耕地面积得到了保障,可是,粮食产量实在是很低,加上去年的大旱灾,粮食十分匮乏。

  此刻,唐太宗听到李愔的话,不禁喜出望外。他说道:“有什么办法?”

  李愔说道:“儿臣以为,粮食产量低,主要是耕作方法的问题,耕地的深度,适种品种,播种的时间以及灌溉的次数、时机等等,都会影响粮食的产量。种粮要讲究科学性。”

  这时,李世民打断了他的话,问道:“什么是科学性?”

  “这么说吧,种粮也是一门手艺,要讲究技巧,技巧就是科学性。”李愔说道。

  李世民说道:“哦,明白了。你接着说。”

  李愔翻阅了大量的陕西地区粮食生产的资料,他要给眼前的大唐顶级的智者们上一堂科学普及课。

  他首先给他们讲了陕西地理位置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秦岭南北,关中汉中,云山雾罩地讲了半天,以证明他是下了功夫,不是无的放矢。

  结果,李世民听得不耐烦了,他直接问道:“你就说说,粮食的产量可以提高到多少?”

  李愔说道:“谷物亩产300斤以上。”

  他的这个产量是有依据的。一般品种的谷子产量为600~800斤,出米率70~75%。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杂交谷子相继问世,在亩产量上也是飞速增长,如:张家口市下花园的一块试验田上,“张杂谷5号”最高亩产达到了1720斤,创造了世界纪录。

  李愔在计算谷子的产量时,充分考虑了灌溉条件,化肥,农药等因素,在他可以搜索来科学的种植方法,以及淘宝来高质量的种子的情况下,给出了一个很低的数值。

  “什么?”李世民吃惊地坐直了身子,他说道:“多少斤?你再说一遍。”

  李愔肯定地说道:“谷物亩产300斤以上。”

  “太好了,谷子要是能够达到这样的产量,几乎是提高了整整两倍呀,皇上。”长孙无忌激动地说道。

  “是呀,这可是令人难以相信呀。”房玄龄也有些激动。

  “这才哪儿到哪儿呀。”李愔心道。他接着说道:“小麦的生产,亩产可以达到400斤。”

  2014年,咸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亩均596。67公斤,其中一处高产方,平均亩产724。16公斤。西安8区县实施小麦高产创建,最高亩产超过600公斤。

  李愔也给出了三分之一的亩产量。

  李世民激动的站了起来,他问道:“你有把握?”

  李愔肯定地说道:“儿臣有把握。”

  李世民双手狠击一掌,说道:“好,如果是这样,大唐粮食问题就可以全面解决了。”

  说到这里,他对李愔说道:“愔儿,你要是真的能够做到这样,你要什么,父皇就给你什么。”

  接着,他对长孙无忌说道:“辅机(长孙无忌的字),这件事由你来牵头,让李愔具体负责。先在长安附近搞个试验,成功了,明年大范围推广。”

  “臣遵旨。”长孙无忌答道。

  李世民兴奋地在地上走来走去。

  “父皇,儿臣还有话要说。”李愔说道。

  “哦,你说吧。”李世民坐回了榻上,说道。

  李愔说道:“儿臣可以在关中和汉江流域种植南方的水稻,亩产800斤。”

  2016年,新华网西安9月12日电:近日,经水稻测产专家验收,陕南优质水稻产区城固县龙头镇新华村程玉萍、邹根等55户101.5亩水稻,亩产767.1公斤,较普通大田高出260多公斤,创造了陕西水稻高产新纪录。

  李世民有点晕了:在北方种水稻,还亩产800斤!

  接下来,李愔说道:“秦岭以北每年一季,以南每年两季。”

  “什么?”李世民激动得又站了起来。

  看到李世民的样子,李愔有点害怕,他退后一步说道:“父皇,儿臣还有一种粮食可以在种植,这种粮食叫做马铃薯,也叫做土豆,亩产4000斤!”

  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讯 2015年6月16日上午,汉中市汉台区铺镇狮子村,创新使用春播“双覆盖”技术种植的土豆,亩产达到9600斤,比传统种植土豆产量高出1—2倍。

  土豆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的秘鲁和智利一带。明朝时引进中国。李愔有淘宝系统,弄来种子不成问题。

  “啪”,的一声,李世民上前一步,手掌打在了李愔的头上。

  “哎呦,父皇,您干嘛打儿臣。”李愔委屈地说道。

  “有这样的好东西,你干嘛不早说?”李世民欣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