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求生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求生记- 第4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偃莶幌滤殉刹涣耸裁雌颉;爻前桑褚龟笱纾颐呛煤玫耐匆环 �

陆仁有些无奈地翻身上马。又回过头望了眼那百来具尸身,重重地叹了口气。

数日之后。

入夜的北平城一片欢腾。北疆之战到现在已经历时两年,中间发生了多少地事,现在回想起来也令人心中感慨无限。

如今侵犯北疆的三十万胡虏已尽数全歼,这个战果要远比把胡虏逐出北疆要好得多,而北疆之战至此似乎终于可以画上一个终止符,这对所有的联军将士来说都是件十分令人开心的事。不是吗?仗似乎打完了,大家都能回家了。

庆功大宴,犒赏全军!

四方联军的将士们都凑到了一起。天南地北的吃喝吹牛,时不时的还暴发出一阵阵的欢笑。而在高层将官的大宴上,四家将官更是你来我往地推杯换盏,笑声不断。武将系的在投壶、猜拳,或是口头的交流着武艺心得;谋士系的则在畅谈兵法谋略,相顾微笑。或许在明天的战场上大家将会是敌人,但对敌归对敌,彼此之间实力上的互相认可。也使他们想能够与自己敬佩的对手成为朋友,哪怕只是一时的都好。在这一点上,并不仅有曹操、刘备、孙权会有这种想法地。

酒宴到了后面就有些乱了,大家谁也没理会相对应的阵营,乱七八糟的聚成很多个小团。而在众人当中,陆仁没有说什么,只是在酒喝得差不多的时候一个人皱着眉头走到厅外,望着星空发呆。

“陆夷州,何故一人在此啊?”

陆仁扭回头去。见是贾诩端着酒杯站到了他的身边。贾诩先是帮陆仁倒满了一杯酒,继而笑着问道:“我还记得昔日在许昌酒楼。陆夷州尚且为自身活路而发愁,可时至今日。你陆夷州已雄据夷泉,能与魏公、蜀公、吴候鼎足而立……我贾文和远不如你啊。”

陆仁把玩了一下手中的酒杯,摇头轻笑道:“你求保的只是自身,而我要保的却不仅仅是我一个。我的家人,我地宗族,我的朋友,我地百姓……不过话又说回来。你是最懂得避嫌而自保的人。陆曹刘三家合兵一起一年有余,私人地场合你几乎一句话都没和我说过。现在一个人跑出来和我谈话,不怕惹祸上身吗?”

“现在这种场合,谁又会去在意太多?陆夷州,不妨让我猜猜你心中所想之事如何?”

陆仁浅浅的饮了口酒:“你觉得我是在想什么?”

贾诩望了陆仁许久,微笑道:“若我所料不差,陆夷州是在想北伐一事吧?”

陆仁楞了一下,默然点头。

“陆夷州,请恕我直言。如今北疆失土尽已收回,联军将军征战两年疲惫不堪,亦多有思乡之情,于战不利。再者,你认为曹刘孙三家还能再心无间隙的合作下去吗?”

陆仁继续摇头:“我不知道……”

“你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却不愿去想。陆夷州,该收手的时候还是收手吧,不收手的话只怕会画蛇添足,最终反而会害了你自己。”

“谢谢你的提醒,我再想想吧。不过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贾诩一口饮尽杯中酒,笑而摇头:“我也不知道。”

酒宴散去,曹操在大帐中独坐沉思。沉思了许久,曹操命人请来程昱,见面之后又是一番沉默,半晌曹操才沉声道:“仲德,你看陆仁此人如何?”

程昱沉吟道:“魏公此言何意?”

曹操又是一阵沉默,半晌才开口道:“他变了;但又好像没变……此人不死,孤不得安!”

同样的对话,在孙刘两家地大帐中也一齐出现……又是几天过去,联军地将士们休整完毕,但似乎也到了要分别的时候。

“玄德要回蜀中了吧?你大可安心,沿路我会安排下你蜀中兵马所需地粮草,我也绝不会对你动用一兵一卒,你可以一路畅通无阻的回到蜀中。我也希望玄德你……”

“孟德兄,你我君子之约,心明守诺足矣,无需明言。”

“好!刘玄德果然不负英雄之名!待你回到蜀中,你我各自整军备战,到那时且看你我到底鹿死谁手。”

孙权不用这么麻烦。马上就是冬季,西北季风一起,从海路顺风回东吴就行了。而陆仁的情况也差不多。

此刻陆仁坐在席间望着曹刘孙三人在那里有如惜别一般,心头涌起一阵阵的苦楚。数杯下肚,陆仁向三人轻叹道:“今日一宴是饯别小宴吗?”

刘备道:“北疆胡虏已除,备此行目的已成,自当回蜀。”

孙权的话也差不多。

陆仁道:“侵入北疆的胡虏是已尽除,可是北地新城的袁尚呢?还有尚为高句丽所占据的辽东呢?斩草当除根,我们的仗还没有打完,你们就要回去了!?”

刘备和孙权刚想开口,陆仁直接摆手打断道:“罢了,漂亮话多说无异,很多的事我们心知肚明也就行了。接下来的仗你们不愿再打,怕是在为他人作嫁衣,我也无可厚非。后面的仗,你们不打,我打!”

“义浩,你喝醉了吧?”

陆仁把酒杯倒扣到了桌上,摇头道:“这点酒能醉人吗?此间无人,我也说几句心里话,你们应该都很希望我早点死吧?那就麻烦你们让我死得像样一点,不要在我攻伐袁尚的时候在我背后动什么手脚。我宁可死在讨伐胡虏的战场上,也不愿死在自己家人背后捅的刀子上。”

曹刘孙三人脸上一齐变色。陆仁扫了三人一眼,依旧摇头:“当年的讨董联盟,只是初有小胜就因为诸候们各怀鬼胎而四分五裂,想不到今时今日我们又会重新上演一回……你们要走就走吧,没人拦你们!”

第四卷 何谓英雄

终回

“主公,末将巡营已毕,特来交令。”

“辛苦你了令明。天色不早,你也早些回帐休息吧。”

夷泉军兵中军大帐,庞德交回令符,正准备转身离去,陆仁忽然又把庞德唤住。一只手举在空中空悬了好一阵子,陆仁才低声问道:“令明,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该回家了?”

“回家?”庞德楞了半晌,有些不明白陆仁的意思。

陆仁望了望庞德愕然的样子,轻叹了口气摆摆手道:“罢了罢了,我也只是一时心有感触随口而言,你先去吧。”

“主公……”

“去吧,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庞德望望陆仁,见陆仁双眉紧皱,显然是满腹的心事,却也不知道陆仁是在想些什么,只能抱拳一礼后退出帐去。

陆仁呆了一阵,扭头向身旁的貂婵问道:“荀军师那里有没有消息传回来?”

貂婵摇摇头:“还没有。其实易北山道到北平大概要十天的路程,这几天又一直在下雨,荀军师他们会晚上几天也很正常。”

陆仁看看自己摊开的手常,再用力攥成拳,无奈的摇摇头心道:“关键时刻想找个人商量都找不到……刘备和孙权都已经有了去意,抗胡联盟眼看着就要散盟,我也不好再去拉诸葛亮他们商议什么。唉…

貂婵轻轻的伏上了陆仁的肩头,柔声道:“义浩,这几天你一直都愁眉不展地。是有什么心事吗?不妨说出来听听,或许我能帮你分点忧。”

陆仁沉默了一阵,摇摇头没有说话。许久,陆仁才站起身,在帐门边支起了雨伞道:“阿秀,和我去营里走走。”

夷泉军营宁静依旧。只有天空中降下的雨水声在沙沙作响。陆仁无言的在营中巡了一圈,偶尔也会向巡夜的士卒过问几句,或是在仍有火光的营帐前轻轻撩开帐门,听听里面的士卒在兴致勃勃地交谈些什么。虽然这一路上陆仁什么都没有说过,貂婵却不时的会听到陆仁轻轻的叹息声。

二人回到了陆仁的起居大帐,尚未靠近就听见帐中有柔和的琴声传出,不用问都知道是蔡琰在对雨轻弹。陆仁与貂婵不愿打断蔡琰的琴,就这样站在帐门前静静的听着。一曲奏终。陆仁轻轻的叹了口气,和貂婵步入帐中。一入帐,陆仁也没说什么,只是向蔡琰淡淡地笑了笑,坐到榻边双臂抱怀,人也陷入了沉思。

蔡琰轻抚着琴弦,目光飘向陆仁道:“义浩,你已经犹豫了好几天。到底是在想些什么?能不能说出来?”

陆仁望望蔡琰与貂婵关切的目光,长长的叹了口气道:“我想兴师北伐,可是……该不该打、能不能打,我自己也不知道。孙刘二人已有去意,此二人一去,北平的三十万联军就带走了将近十五万。而曹操也肯定要回调兵力驻防到长安、宛、洛、江北这些地方,以防备孙刘的侵攻之变。他们都一走,这里就只剩下了我的五万夷泉军……按各方打探来的消息,袁尚在北地新城仍有二十余万胡虏兵马未曾动用,我这五万人过去只怕根本就不够用。”

蔡琰道:“义浩。我不怎么懂征战之事,本也开不了什么口。可是我想不通,北疆之战到现在已经打了两年,而司马懿率领侵入北疆的三十万胡虏已尽数歼灭,北疆已无忧患,汉土业已尽复……仗已经打到了这个份上,你为什么还要想着北伐?再者你自己也知道盟散之后。你北伐地兵力根本就不够。还有。平时我在营中走动……”

陆仁摆了摆手:“我知道,营中将士多有思乡之情。一战打完。将士们都想早点回归夷泉与家人团聚。其实不止是将士们,就连我自己也很想回去。可是……文姬、阿秀,你们知不知道我突然想通了一件事。”

“你想通了什么?”

陆仁沉吟道:“我突然想通了我们联军与司马懿在易京对峙几近一年。袁尚在北地新城为什么会只送出相应的粮草军需,却始终没有派出过一个援军……因为司马懿本身也只不过是袁尚的一个替死鬼而已。”

“哎?替死鬼?”

陆仁点头道:“旁人或许不知道,但我却能猜得到司马懿与袁尚之间不过是互相利用。司马懿不惜倾尽家财资助袁尚在北地另起基业,其实与吕不伟的奇货可居差不了太多,他是想利用袁氏在乌桓、鲜卑这些胡虏的旧日名望先令袁尚有兵成事,然后司马懿就可以成为第二个吕不伟,一步一步的掌权……

貂婵道:“这些我们都听你说过。但袁尚呢?”

陆仁道:“袁尚虽然目中无人,但他并不是傻瓜,更何况他地身边还有沮授和田丰这两个智囊。记得在孙权赶来会盟的时候,我不止一次的交待香郡主,他们抢滩成功之后一定要提防袁尚从北地新城加派来的援军,所以当时只是让高大哥带领少量的雇佣军精锐去侵扰胡虏粮道并不是全军出击地断绝。可是自始自终,袁尚硬是没有加派过一个援军,简直可以说是放任我们把司马懿彻底击溃。最初攻克北平的时候我就在想袁尚为什么会这样做,只是一直没想通为什么会这样。直到刚才我无意中听军士们议论这场北疆之战几乎就是司马懿一直是在拖,才突然明白过来的。”

说到这里陆仁喝了口热茶,接着沉吟道:“会盟之初,诘计司马懿做梦也没有想到会触发诸候联盟抗胡之事,而袁尚那边想必也是一样。随后陆曹刘三家会盟,总兵力就已经超过了二十五万。与司马懿率领的三十万胡虏不相上下,单就战力而言犹在司马懿全军之上。司马懿知道拼不过,就选择了扼守易京来拖延时间,直到拖出诸候联盟的内乱与不和……唉,那段时间里我为了维持诸候间地和睦累成了什么样子你们是最清楚不过的。”

蔡琰道:“话是不错,可这又与袁尚有些什么关系?”

陆仁摆手道:“文姬你想想。如果在那个时候,袁尚加派了援军来会是什么情况?”

“这个……我不知道。”

陆仁摇摇头:“双方会陷入一场旷日以久地大战。不论是联军,还是胡虏,都会为了这一战而用尽所有地气力。但总的来说,最不利地是袁尚自己,因为他没有后备地力量,而诸候联盟却不一样,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调动境内的守备军……袁尚他能和整个中原的力量抗衡吗?只要几方诸候仍然一心抗胡。袁尚就绝对不能有所作为。诘计袁尚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扔掉了司马懿这枚棋子,故意让我们联军把他吃掉。而接下来的……袁尚仍然保有着能随时随地南下中原的兵力,可这里的联盟却会因为北疆大胜而散盟!”

蔡琰啊的尖叫了一声道:“你地意思是说,袁尚就是在等诸候联盟散盟!?”

陆仁点头道:“不错。几方诸候能会盟一处,本来就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而这当中我吃了多少的苦也只有我自己明白。可是几方诸候一但散去各归各属,彼此间马上就会为了自身的利益与野心相互攻伐。文◇心◇阁打得难解难分且用尽各自的国力,而到那个时候袁尚再度南下的话,再想劝说诸候会盟就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了……相比之下,司马懿拖延的只是小战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可袁尚拖地却是大局。司马懿这里无论胜败他都有利。司马懿若胜,他便可以直接南下;而司马懿若败,他也一样可以安心等到诸候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