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帝- 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贱民”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奴婢,其数量是相当大的。第二类是佃仆,也就是地主、富户、官僚等家庭以契约合同雇的家庭仆 人、仆户。他们的身份比奴婢身份稍高一点,但人身关系也部分隶属主人。也是“贱民”。第三类是社会上未被承认的一般平民,包括乐 户、丐户、惰民、(音d  n蛋)户、世仆、伴当等等。第四类是雇工 人。这四类人同属“贱民”等级,无社会地位,人身受到歧视。但这四类“贱民”的等级又不完全相同。奴婢地社会地位最低。他们是贱民的最低等第。他们不能与“良民”通婚,他们的子女也为“贱民”;佃仆和主人也存在着人身隶属关系,他们不能参加科举考试。连穿戴都不能与“良民”一致。要穿有“贱民”标志的衣服、鞋子。他们和奴婢有所不同:佃仆为主人服役是按条文规定的。而奴婢是无条件的,佃仆的人身只是部分隶属主人。佃仆有自己的家庭、生活等。乐户、丐户、惰民、户等虽无固定主人,但其法律地位基本上与佃仆相同。雇工人在契约规定的期间内和主人存在着人身隶属关系,契约结束,和原主人的隶属关系也结束。确切些说,雇工人应属于良民与贱民之间地一个等级。 

明永乐皇帝夺取天下时,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永乐帝登基后,除加害这些政敌本人外,还将他们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世代相传,久习贱业。她们想脱离卑贱处境,但因身陷乐籍,政府不准,而且地方上的绅衿恶霸也以她们为蹂躏对象,也不容她们跳出火坑。此 后,凡有犯官子女皆充入贱籍,遂成定制。 

后世之人所知地“秦淮八艳”都是这种出身,只是这个时候大明这座大厦已经到了倾覆之际,身入贱籍的人虽然可以在别人的帮助下脱 离,但地位依然不如良民,贱籍出身的女子纵使日后从良嫁人,在家中也不能获得很高地地位,而从良之后她们也未必能有好日子可过,大多从良的贱籍女子都不会有一个幸福的结局,尤其是在明末这个在王阳明“心学”大行其道地影响下,矫枉过正,性解放运动来地太快太猛烈,虽造就了明末中华五千年来“妓文化”地繁荣昌盛,这靡靡之音出现的太不时候,却一举断送了大明地江山。 

这世上只要都男人,有女人,娼妓就不可能消除,人的生理欲望虽然是最基本的,但恰恰是最需要的,所以娼妓的存在只能控制,却不能消除,操持这种皮肉生意的人,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社会最底层 的,哪怕是再又名,再有影响力,他都是被人指点嘲笑的对象,而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封建等级是何等森严,朱影龙自问有天大的本事也改变不了,只能随时间的改变而逐渐变化,但是虽然等级不可消除,但朱影龙还是可以改变一些现状的,他可以将所有人都按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士农工商贱,只要他们一出生,他就可以给了他们同样的身份,至于他们能达到什么阶级,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也好,还是出卖肉体的下贱妓女,这都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他要施行的就是国民身份证制度。 

这个制度下,不管你是大官还是妓女,都将获得大明帝国国民的身份,也就是国籍,在取得自己身份的同时,任何人都是平等,没有什么特殊,每一个大明人都有拥有一个特殊的编号,这个编号是一个享有 的,从出身的那一刻起这个编号就固定了,这是每一个大明人所拥有的唯一编号,不可更改! 

然后就是户口登记制度,同时也将是一次巨大的人口普查,先前由于国内战事频发,百姓为避战祸四处逃散,人口普查是在耕地普查的同时顺带进行的,从数字上看只能是个约数,所以这一次朝廷推行新的户籍制度,登记户口,将会统计到个人,也就将来的丁税的征收以及户籍管理带来巨大的帮助。 

新的户籍制度还会大大的增强国家对流动人口的控制,而且人手一证,将会取代以前的路引,只要不是作奸犯科,便可天涯海角游遍天下畅通无阻,这对喜欢在外到处跑经商的商人来说可是个巨大的福音,有了这个,天下都可去的,这财源自然是滚滚而来了。 

人口普查司成立,黄道周任人口普查司的司使,抽调了一部分从全国各地送进京培训的官吏,这批官吏可都是持证上岗的朝廷正是公务 员,今后朝廷除了科举之外,将会吸纳大批年轻的读书人参加官吏培 训,合格的,将会发放证书,朝廷将会分配他们到各级官府任职,虽然他们只能从一个小吏做起,但对于一些读书人来说,绝对十二不错的选择,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科举这条路太难了,不是什么人都能功成名就了,况且即使做了小吏,只要功名在,日后还是可以参加科举的,起码现在还谋了个差使,生活无忧,而且朝廷选吏,地方主官是无权辞退 的,因此也不需要看主官脸色行事,做那种阿谀奉承的违心事。 

在坐的重臣都知道皇帝想从根底上改变整个大明朝,这可是亘古未有的壮举,一旦完成了,将会是一个新的大明朝,不亚于太祖开元建皇的功业。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

第十章:布局天下(三)

朕决定开豁贱籍,立为良民!”朱影龙环顾了徐光启 文武心腹大臣之后,缓缓的道出了自己的决定。 

一石激起千层浪,天下贱民何止百万,一下子都豁贱为良,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权贵们岂不是无人可使?还有那些编入乐户的女子一下子都从良了,日后岂不是少了许多乐趣?要想将所有的贱籍都开缺为良难度太大,也太不容易办到,尤其那些卖身的家奴,世代给人奴役的贱 户,一旦他们变成良民,享受的可是普通百姓的待遇,虽然变成了良 民,但等待他们的就是失业,吃不饱,穿不暖,就算身份转变了又能怎么样? 

这些都是朱影龙以及朝廷要考虑的难点问题。 

“皇上此举虽然大善,不过做起来却是很难,乐户还好办,朝廷只要一道旨意便可去了他们的贱籍,可家奴、佃仆、自愿卖身为奴的这些人虽然也在贱籍之内,可却不是朝廷能决定,毕竟他们都属于私人性 质,朝廷若是强行要求交出卖身之契,这也于理不合,于法也不容。”徐光启道。 

“徐老爱卿的话的确有些道理,这件事不可太过于急于求成,须一步一步来才是。”朱影龙虚心受教道。 

“皇上,老臣不反对您推行这个国民身份证制度,这可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好事,不过朝廷眼下没有这么资金,若是将所需费耗加到百姓头上,恐怕会惹起民怨,老臣的意思,能否暂缓,等朝廷财政宽裕了方可推行!”财政部尚书大臣,政务院副总理大臣孙慎行担心道。 

“老爱卿担心的有道理。不过资金的问题老爱卿不必担心,朕已经有了解决的办法,不会加诸到百姓头上。”朱影龙微笑道。 

“如此老臣也没有意见。”孙慎行欠身道。 

“诸位爱卿可还有什么顾虑或者意见,都说出来,刚才两位老爱卿的思虑地非常周全,有些方面朕还思考的不全面,经过两位老爱卿的这么一点醒,朕也就明白多了。”朱影龙道。 

刑部尚书大臣杨鹤想要开口说什么,却发现自己身边俱是支持皇上的人,自己就算说什么。恐怕也不会有人支持,他真正的感觉到自己有些被孤立起来了,周围全是与他意见相左的人,不由的一阵心灰意冷,他所坚持的治国理念得不到皇上的支持,儒家正统的学说正一点一点地退出朝堂,长此以往,儒家的地位必将动摇,这可怎么办才好?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朕一会儿就让秘书处草拟圣旨,签发各省府道州县!”朱影龙一锤定音道。 

“今天召集诸位爱卿来,还有一件事,那就是这一次‘诸王之乱’虽然已经平息。但怎么处置这些人,朕还想听一听诸位爱卿的意 见。”朱影龙继续道。 

诸王反叛,这是诛灭九族的大罪,可有福王、蜀王圈禁在先。先后都是大罪,朱影龙都开恩,法外留情。只是抄没身家。贬为庶民。甚至还暗中多加照顾,因此几乎所有的大臣都认为这一次这些造反的王爷们最多跟前面两位王爷一样。圈禁了事,应该不会有性命之忧,毕竟他们跟皇上都是血亲。 

但是恐怕没有知道,朱影龙这一次可是动了杀机,他不打算将这些人留下,浪费粮食,而之所以问一问臣子的意见,不过是想了解一下臣子的反应罢了。 

“杨鹤。” 

“老臣在!”杨鹤心中一紧,心跳到嗓子口,忙应声道。 

“你是刑部尚书,你来说说,这些人该判个什么刑?”朱影龙随意的问道。 

“按大明律,谋反当诛灭九族,主犯凌迟,从犯男子八岁以上处 斩,八岁以下发配流放三千里,妇孺没入贱籍,家产抄没。”杨鹤紧张的回答道。 

“列为爱卿可有不同意见?”朱影龙环顾了一下,问道。 

“皇上,念他们也是受人蛊惑,才铸成大错,老臣肯请皇上从轻发落!”孙承宗一看情形不对,皇上这是动了杀机了,若是真把这些宗室王爷们都杀了,那可就天下大乱了。 

“嗯,要朕开恩也可以,但起码也要让朕知道这开恩地理由才行,朕要是开恩不杀他们,那被他们无辜牵连枉死的百姓又怎么办?他们难道不是被蛊惑的吗?他们的命到金贵了,百姓地命就该如蝼蚁一般 吗?”朱影龙有些怒气道。 

“皇上爱民如子,是天下之福,也是百姓之福,可几位王爷毕竟是皇上您的亲叔叔……”徐光启也站出来道。 

“好了,杀不杀的也由不得朕一个人说了算。”朱影龙不耐烦的一挥手道,“杨鹤,这次诸王造反地案子就由你刑部配合大理院审理,一切罪行等审理结束后量刑之后在禀告于朕!” 

“老臣遵旨,只是不知这一次主审是老臣的刑部,还是何腾蛟大人的大理院?”杨鹤道。 

朱影龙想了想,大理院地职能接下来可就是全国最高司法地审 

 ,当下也不管杨鹤想那想瞥清关系地小算盘,道:“ 吧。” 

杨鹤心中一喜,这个烫手的山芋总算没落在自己手中,何腾蛟反正是皇上身边地人,到时候那些跟这一次被抓的宗室王爷们有关系的宗室皇亲们要恨也恨不到他的头上! 

杨鹤心里的那点小九九朱影龙是心知肚明,可这种事搁到谁的头上可都是一道雷,弄不好就会被雷劈了,要不是自己强行制定,这件案子恐怕朝中官员都是避之不及的。 

两件事都已经议定,朱影龙便让散了,只是单独的将孙承宗和徐光启两人留了下来。 

两位老臣都是深谙官场的老手,这一看就知道接下来的事情非常机密重要,自是更加小心谨慎起来。 

“朕昨夜亲自去见了那多尔衮了,果然是位不世的雄才,可惜不能为朕所用。”朱影龙叹息一声道。 

孙承宗和徐光启皆是一惊,相互对视了一眼。孙承宗道:“皇上可是想劝降于他?” 

“没有,这样人又岂会被轻易的劝降?”朱影龙摇头道。 

孙承宗分析道:“皇上,那多尔衮身为后金王族中人,本身就极富野心,岂能屈曲人下,老臣认为想让他归顺我大明,怕是千难万难。”

徐光启对多尔衮了解不多,因此只是站在一旁看二人你问我答。 

“是呀,多尔衮才智敏捷,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可惜他更是一位有野心地枭雄,不能为朕所用,便是朕的敌人!”朱影龙有些恨声道。

“那皇上何必秘密将其处决,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后金也早已认为多尔衮死于大沙漠,也不会知道他实际上死在我大明。”徐光启道。

“徐爱卿所说,朕不是没有想过,只不过现在杀他并不是时候。”朱影龙摇头道。 

“皇上不想杀他,莫非是想放他回去不成?”徐光启脑袋灵敏道。

“是呀,朕正在为这件事犯愁呢。放吧,日后增添一强敌,不放 吧,眼睁睁的看着后金被皇太极拢成一块了。不出三年,必定要挥兵南下,到不是朕害怕了,而是朕想安静的休养生息。发展国力,然后再一举荡平后金,一山不容二虎。放多尔衮回去。必然会牵制皇太极一小半精力。拖住他南下的步伐,这样我大明就会多出几年来修养生息。发展国力,到时候,后金、蒙古将是我大明的沃土,朕的天下!”朱影龙睥睨四周,两样放射出凛然精光道。 

徐光启和孙承宗是早已知道朱影龙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却没有想到朱影龙的野心这么大,太祖皇帝虽然起兵推翻了蒙元,可从来没有想过灭掉蒙古,只能将其威服,后两百多年蒙古屡犯边关,搞地大明筋疲力尽,只能处于守势,有时还要用金银财帛贿赂才能饱自己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