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门道教- 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当圣母正欲上前与云霄等人叙叙旧,就见两位道人驾云而来。众人见到那两位道人,皆上前见礼。无当圣母心下一叹,知道天数如此,事不可为,只得也领着截教弟子上前拜见。两位道人降下云头,赵匡胤才看清这两人乃是玄都大法师、镇元子,忙领着众臣上前拜见。

  穆桂英看到镇元子,忙感谢他的相助大恩。镇元子看到此种状况,不由笑道:“你合该返还大宋,登坛封神,我不过顺天行事罢了,你倒不必感谢我。”

  穆桂英执意拜了三拜,说道:“大仙出手相助乃是慈悲,穆桂英当然要感激。”

  佛教知道镇元子坏了自家好事,自然不会对他有好脸色。不动如来闻言,冷笑道:“大慈悲便是大恶!这原是我们五教之间地事情,与你地仙之祖无关,你何必偏偏跑来坏了我们的好事!”

  镇元子道:“你道大慈悲就是大恶,岂不是说你们佛教众人皆是大恶魔?既是恶魔,自是人人喊打,须怪不得我。”

  太乙真人抚掌赞同道:“道兄之语,正说在我心坎上。”

  佛教众人闻言,皆不由冷眼怒视,却又奈何不得他们。云霄看到众人火气上来,忙劝解道:“各位道兄,休要为此小事争执!众位圣人即将到来,快快焚香恭候圣驾方是正理。”

  众人闻言,焚起檀香,只一会儿功夫,果然见到天光大开,透出万丈霞光,照耀普天大地。正是圣人出行,天必定降下异象!异象现,众生皆匍匐在地,感圣人大恩。叩拜恭迎。云霄等人看到此景,知道各位圣人已然到来,忙不迭上前拜迎。

  一阵鹤鸣响起,仙气缭绕,便见元始圣人跨坐四不象随着仙鹤而来。随即仙音阵阵。五气翻腾,通天教主坐在奎牛之上,降落圣驾。紧随在两位圣人之后,女娲娘娘跨坐凤鸾而来,香气袭袭,虹光阵阵。女娲娘娘才落定身形,天上猛然响起阵阵梵音,云上涌出金莲。西方两位教主驾驭莲台飞来。待五位圣人都见过礼之后,老子这才骑着青牛,施施然下来。

  五圣上前见礼,老子打量一眼,说道:“道教两位圣人既然还没来,我们还需等一会

  老子话音方落,就听阵阵钟声响起。响彻天地,震动寰宇。钟声过后,黄清、卢圣两位道教圣人现出身来。只见两位圣人分别顶着鸿蒙钟、混沌钟,而卢圣还执着量天尺,圣人威严,显露无疑。老子看到黄清到来,皆上前行礼拜见。

  黄清看了一眼封神台,说道:“我们为混元圣人,这浊世毕竟不宜久留,既然大家已经到齐。现在就登坛受拜,如何?”

  众圣闻言,皆道:“大善。”

  当下在五教弟子、赵匡胤及大宋众多臣民的恭迎下,众圣登上封神坛。老子、黄清坐定中间,老子右手依次为元始、卢圣、准提,黄清左手依次为通天、接引、女娲,正是身份有异。众圣坐定之后,穆桂英上前三拜,然后向五教弟子失了一礼。五教弟子受穆桂英一礼,大劫之中遇到穆桂英身殒。须怪不得她。

  参拜完毕,老子道:“四教弟子相争人教正统,兵戎相见,生死由命,各凭缘法。所谓天数有定。无法成仙道者便入神道。各教门人弟子不得因此相互怨恨,导致因果更加加深。非五教弟子。须得紧闭洞门,不惹尘事,否则一旦身殒,便化恢恢,再无挽回之理。尔等谨记,须得遵守!”

  云霄、太乙真人等皆拜道:“自然不敢违抗。”

  老子言罢,当即起身返回三十三天外兜率宫。接着黄清说道:“各教相争人教正统,乃是鸿蒙开辟以来无量因果纠缠所致。因果纠缠之下,解无可解,这才封神以解因果。封神之后,人教教主重立天地人三皇,而我当重开天地。尔等须得匡扶正统,辅佐人皇!”

  三霄、骊山、无当圣母等皆拜道:“谨尊法旨!”

  当下黄清也起身离去,返回混沌天。接下来,元始天尊等圣人也各自劝告一番,方自返回道府。五教封神,乃是定数,改无可改,此次前来,劝告一番,只是聊尽人事罢了。

  众圣既然离去,众位仙真也不宜久留,也相互打个招呼,皆告辞而去。骊山离开之前,对穆桂英道:“你虽为封神之人,但亦有劫难临身,不经过众多劫难,你难以完结此场功德。若遇劫难,你须得前去拜见各位同门,自会有人帮你。”

  穆桂英闻言,拜道:“弟子晓得!弟子不在身边伺候,老师原谅则个。”

  骊山点了点头,亦使出神通离去。众位仙真既已离去,穆桂英召来一女,吩咐她看好封神台及封神榜。此女名唤杨排风,却是穆桂英曾经的手下女兵,现在看见穆桂英归来,便又重归她的驾下。杨排风得到穆桂英吩咐,当即认真执着打神鞭,守候在旁。

  回头再说大宋天使日夜兼程赶去映辉城,向狄青宣布圣旨。狄青拜接圣旨,领下皇命,不敢怠慢,忙引自己部众赶去唐宋交战之地。狄青赶到营地,种师道出城迎接,交接一众事宜。种师道对狄青道:“狄元帅,我已备好北伐粮草,还请验收。”

  狄青道:“狄青多谢种元帅。”

  种师道道:“你我同殿为官,何必客气!都是为了陛下雄图伟业!”

  说完,种师道与狄青相视一眼,皆不由自主大笑起来。两人都是执意北伐之人,现在终于等到北伐之时,如何能够不高兴万分。 


第一百九十五章 狄青身殒,青龙归位(上)

  一夜无话,待到次日,狄青辞别种师道,领着大军北伐而去。军未动,粮草先行,狄青令先锋陈曙在前遇山开山、逢搭桥,又令监军任守忠押解粮草在后,他自领一军居中。

  任守忠得到狄青的命令,闷闷不乐,心道:“我是陛下派来的监军,自然应该跟着中军,狄青你却派我去押解粮草,实在太藐视咱家了。你既然不把咱家放在眼里,咱家也不让你好过。”

  想罢,任守忠找到先锋陈曙,对他说道:“陈将军,狄青元帅可是命令你不可轻易出击?”

  陈曙见到监军问话,不敢怠慢,忙恭敬答道:“正是。”

  任守忠当即笑道:“将军,你好不识事,那狄青如此做分明是怕你抢夺了他的功劳。你现在不思如何建功,我真替你可惜。”

  陈曙心怀私利,心下本就有擅自出击的打算,现在听到任守忠之言,不禁颇为意动,回答道:“末将正有此意!奈何军功无论大小,均需元帅上奏天听,所以末将不得不保守,不敢建此奇功。”

  任守忠闻言,顿时知道应如何行为,当场拍胸口说道:“将军尽管放心,咱家自会上报天子,使得将军威名传遍朝野。”

  既得保证,陈曙忙拜道:“有劳监军大人费心了!日后末将若是果建北伐第一功,定然不敢忘记大人今日之恩。”

  任守忠需要陈曙抢先出击,便放下身份,与陈曙暗中谋划不已。两人气味相投,竟大有相识太晚之感。待到商量妥当,任守忠回转后军押解粮草,陈曙领着先锋前军一路开山搭桥,直往大唐军营奔去。

  安西城原属于大宋国土,但在十年前被大唐攻占之后,就成了大唐与大宋交界的边境城池。安西守将乃是荆州都督、左骁卫大将军郯国公张公谨。此人兵法武略样样精通,奇门术法拈手即来,他是大唐有数的名将。张公瑾正安坐府邸,忽闻兵士上报说大宋一军在城外叫阵,顿时大惊失色,忙穿上铠甲出去。

  张公瑾看到大宋军只是在城下叫阵,不由对左右裨将党仕仁、党仕杰笑道:“这大宋领军之人倒也稀奇!千里奔袭,就是为了趁敌人不备,出其不意,一战而定。这位宋将却放弃了那么好的机会。跑来叫阵,这是为何?”

  党仕仁闻言,也笑道:“说不定他意欲归附我大唐,以此作为晋见之礼!”

  言罢,张公瑾三人哄然大笑。大唐军兵看到主帅如此轻松,士气立即上升,放下了畏惧之心。竟也跟着大笑起来。党仕杰看到士气起来了,吁一口气,接着眼中寒芒一闪,然后转身对张公瑾道:“大将军,待末将下去会一会宋将。”

  张公瑾闻言,点头道:“你下去须得小心,若是不敌。便退回城内。断不可逞匹夫之勇!”

  党仕杰道:“末将遵命。”

  陈曙赶到安西,既不按狄青部署潜伏起来,也不依兵法突然奔袭,竟然跑到城下叫阵。陈曙看到张公瑾三人取笑于他,顿时大怒,待见党仕杰打开城门出来,立即骑马上前,挥刀大喊道:“好贼子!吃我一刀!”

  党仕杰看到陈曙杀来,夷然不惧。执着兵器便迎了上去。两人俱是武艺高强之人,枪来刀往,你招我架,一时之间杀得昏天暗地,难解难分。陈曙见不可取胜。忙策马逃奔数十步。回头望去,看到党仕杰尾追杀来。脸上顿时露出喜色。城楼上张公瑾看得分明,急声提醒道:“提防有诈!”

  张公瑾话音方落,党仕杰就见眼前寒光一闪,一件东西往脸面打来。党仕杰躲闪不及,被陈曙一击即中,倒在地上翻滚数下,便就一命呜呼。一道真灵飞向封神台,被杨排风引进封神榜。可怜曾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一身异术未曾施展,就已身殒。陈曙看到党仕杰中招落地,大笑不已,策马上前割下脑袋,取回法宝。

  只见那件杀人凶器不是一块金砖罢了!三界里用金砖当法器的仙真,一是三坛海会大神哪吒,一是火部元帅马灵耀,而陈曙正是偶得哪吒金砖祭炼之法。

  张公瑾、党仕仁看到党仕杰身殒,俱是心痛,党仕仁更是忍耐不住,策马冲出城门。党仕仁悲怒交加道:“贼子,你杀我兄弟,我绝不与你干休!”

  陈曙临场斩杀一将,心下正喜,见到又一功劳送到,挥刀迎上党仕仁。两人拼杀一阵,陈曙故技重施,掉转马头,又祭出那块金砖。党仕仁知道陈曙行为,只是冷笑一声,从袖口取出两张玉符往前一掷,就见两张玉符忽然化作黑白两股阴阳气,迎上金砖。金砖碰到黑白之气,犹如春阳化雪,竟被化为粒子。

  党仕仁看到陈曙错愕,不由叫道:“我此为玄都大法师所炼的太清符,你有何能耐敢与之相比?”

  言罢,党仕仁驱使太清符困住陈曙,策马上前一棒捣去,把他的脑袋打了个稀巴烂。陈曙元神慌慌忙忙逃出,却被太清气连魂魄带真灵抹杀掉。待杀了陈曙,党仕仁一马当先,挥军杀向大宋军兵。宋军失了大将,群龙无首,被唐军杀得丢盔弃甲,鬼哭狼嚎,狼狈而逃。一时之间,哀嚎遍野,收降无数。

  狄青正领军来到,突然碰到残军逃来,顿时大惊失色,忙截住一位将官询问事情经过。待得明白事情原委,狄青勃然大怒,叫道:“可恶!陈曙竟敢误我大事!”

  当下狄青一边把此事上奏给赵匡胤,一边挥军急攻安西城。张公瑾看到狄青大军到来,知道难以匹敌,便强下命令紧守城池。宋军一鼓作气急攻猛打,却难登城楼一步,狄青见状,颇为心痛士兵损失,出言激道:“曾闻张公瑾乃一代帅才,狄青今日一见。才知传言不可信!这分明是一个缩头乌龟!”

  张公瑾闻言,毫无动怒之色,反而大笑道:“我也听闻狄青乃是谋略出众、百战百胜的不世战将,为何却如此不智,对我张公瑾用激将计?”

  狄青见张公瑾不受激,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先围住安西城,再做其他打算。大宋军人数远多于大唐守军,但真个论起战斗力,实在不能与之相提并论。张公瑾见宋军退下后。暗吁口气,狄青威名远扬,他也不敢掉以轻心。张公瑾吩咐党仕仁道:“好生看守城防,休要出了纰漏,被敌人夜袭进来。”

  张公瑾生怕党仕仁被仇恨蒙了心,不分好歹,鲁莽行事。所以不得不再三叮嘱。党仕仁口上应允,心下却另有算计,想杀遍敌军,报得大仇。如此过了数日,宋军依然攻伐不下安西城,而张公瑾看到党仕仁没有异动,以为他暂时放下了恨意。便也不再时刻看住他了。

  这日。党仕仁认为宋军连日攻城,定会疲惫不堪,放松警惕,遂决定凌晨偷袭。凌晨时候,党仕仁喝令兵士打开城门,领着亲军直奔宋军偷营而去。待到宋军营地,党仕仁看到守卫稀疏不严,心下大喜,竟领着人马直冲向中军营帐。一进到大营。党仕仁发现竟空无一人,心下叫遭,知道中了狄青之计。

  就在这时,本是一片漆黑的营地,忽然亮了起来。无数士兵执着火把照亮整个宋营。弓箭手、陌刀手、投枪手里里外外团团围住。党仕仁发现己军陷入了死潭之中,毫无脱逃地可能。此时。一将带着獠牙青铜面具骑马走了出来,党仕仁认得这是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