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地书之上,毫不受佛光佛音影响,竟是无比轻松,惊奇之余。她不由感叹大千世界玄法无边。
“哈哈镇元子大笑起来,“不过如此而已!”
镇元子大笑同时,一指点向地书,就见地书倏然变长,驮着穆桂英直贯而去。穆桂英只看到周边环境不停转换,树木山峰不断倒退,片刻工夫之后。就不知远到多少距离之外。就在这时,穆桂英忽然感到脚下地书一轻,身子便不由自主从上空掉了下来。穆桂英回过神来,忙施展一个飞翔术。稳定身形,接着准备飞向汴梁。
突然,穆桂英看到身旁倏然冒出两个光头童子,一人执金刚铃,一个执金刚杵。穆桂英骤然间看到两个比丘僧,先是一惊,随之笑道:“两个小和尚。也敢前来拦截我的道路?”
两个比丘僧闻言。皆忙道:“我们只是接引幢佛接引幢里的接引童子,不敢拦截大仙之路。”
穆桂英听到两僧说自己不是佛教派来拦路之人,也不感到意外,说道:“你们纵使不是拦路之人,身属接引幢门下,也是帮凶,须饶不得你等。”
两位接引童子闻言,暗暗叫苦,原以为穆桂英不会与他们等小人物一般见识。哪知穆桂英被人三次拦路劫道,心下一片恼火,正欲借机向他俩发泄一番。你道这两个接引童子是如何在此的?原来穆桂英被接引幢佛施法迷住时,这两位接引童子便从接引幢里现身,欲把她拉上接引幢。哪知风云突变。镇元子及时到来。解了穆桂英之难,顺手把两人也禁锢在在地书之上。
两位接引童子知道无法从穆桂英手中逃掉。于是都苦苦哀求:“大仙饶命!”
穆桂英忽然心神一动,遂改变主意,对两人道:“我这时不杀你们,先把你们擒住了,待以后再拿你们问罪。”
言罢,穆桂英施展道教妙法,把两位接引童子束缚起来,又唤来黄巾大力士,吩咐道:“把他们扛起,随我送到汴梁去。”
黄巾大力士领下法旨,使出神通,把两位接引童子扛起,随着穆桂英往汴梁飞去。正是路上合该有三劫,过了这三劫,穆桂英一路便出奇顺利,再走数程路,就看到了大宋国都汴梁。
汴梁四野平原,一马平川,做龙兴之地有余,王霸伟业难成。虽是如此,仍有无数高人术士前来投靠大宋龙庭,盖因为王霸之业靠地是众多臣将扶持,多算则多胜,少算则难胜。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人间帝皇之气利于修炼,借助帝皇龙气盈身,接引下紫薇帝星星辰之气入体,往往可减少修炼时间,做到事半功倍。这种修炼之法,有一名称叫“入紫薇”,又唤“扶龙庭”,效果胜过在一般仙境里修炼。
穆桂英来到汴梁,颇为感慨,从拜师修道到下山至今,可说历经千辛万苦。穆桂英施个法术,走进汴梁城内。大宋皇宫龙脉里,云中子心神一动,便掐指一算,顿时知道事情经过。当下他出得龙脉,进入皇宫去见赵匡胤,待看到天子,云中子稽首道:“陛下!那封神之人,道教骊山门下穆桂英已进得这汴梁城内,你须得前去迎接她,好显得你地仁圣。”
赵匡胤闻言,大喜道:“浑天侯回来,朕当然得亲自前去迎接。”
言罢,赵匡胤吩咐宦官敲响金钟,召集众位臣将上朝,然后列队前去迎接穆桂英。皇帝出行,羽林军、御林军先行,皇宫侍卫保护在左右,又有奇人异士隐身在暗中戒备。赵匡胤坐在龙辇之上,由仙马骏驹驮着而行,上首是凤羽华盖遮着烈日,旁边是宫女妃子掌扇。皇帝出行,龙气翻腾,皇气滚滚,妖魔鬼怪莫敢近前。
赵匡胤按云中子地指示,一路前走,恰好在当年骊山收穆桂英为徒的桥头上,见到了穆桂英。此正是天数有定,穆桂英如何离去,便如何回来,情景一般无二。穆桂英看到赵匡胤等人到来,忙上前拜见大宋天子。赵匡胤不敢失礼,也是赶忙回礼,倒是以平辈相待。
拜见赵匡胤之后,穆桂英对云中子道:“穆桂英见过云中子师伯。”
云中子慌忙回礼道:“不敢!我俩却是一般,道友平辈相交即可。”
穆桂英见云中子执意,只得道:“道兄降架前来迎接,穆桂英心中颇为不安,过后定然上门拜见。”
云中子笑道:“贫道随时恭候道友大驾光临。”
穆桂英道:“待建立封神台之后,少不得要叨扰道兄。”
云中子道:“正事要紧。”
第一百九十四章 登坛拜圣,上告苍天
当下赵匡胤领着众臣把穆桂英迎回皇宫御苑,命宫女摆下盛宴。众人入座进食,酒过三巡,赵匡胤方和颜悦色说道:“十年之前,卿家辞去尘世一身烦恼,入得道门,求得大道。现在爱卿修道有成,再回到我大宋,朕虽然没有什么大德,却也知道收尽天下奇才尽为己用之理。”
众臣闻言,都道:“如今唐宋两国交战在即,陛下应该让浑天侯挂帅北伐。”
赵匡胤点头道:“正要如此。穆桂英上前听封!前西征元帅穆桂英忠心为国,允文允武,修文德于内,扩疆土于外。今又学得玄术妙法,东征西讨,降妖伏魔,无一不能。朕封其为北伐都讨大元帅,统御三军兵马。钦此!”
穆桂英闻言,忙上前拜道:“陛下圣明!穆桂英已然出家,乃方外之人,虽奉玄清圣人之命入世,却不能沾染红尘因果,实在不宜居此重职。”
赵匡胤见到穆桂英推却圣旨,面上顿露不豫之色。开封府尹包拯看到穆桂英不受皇命赐封,勃然变色,出列道:“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为万乘之尊,身份与天帝一般无二,浑天侯抗旨不尊,实在是无君无父,大逆不道之极!”
众人闻听此言,皆是大惊失色,就连赵匡胤心下也怪包拯出言无状,落了穆桂英的脸皮。穆桂英听到包拯之语,循声望去,立即看见一位面色黝黑、额头正中有一月亮胎记的官员满脸正色地看着她。穆桂英啧啧称奇,这位包黑子满身浩然正气,可比肩儒家至圣孔子的转世魏征,竟是诸邪退避。
穆桂英不认识包拯,施礼问道:“不知大人是哪位?”
包拯一拱手道:“不敢!我乃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
原来包拯是穆桂英修道之后。大宋开科取得的进士。丞相蔡京察言观色,知道赵匡胤不喜,忙出来打和场道:“浑天侯莫怪!包龙图性子耿直,说话直来直去,得罪之处。尚请海涵。”
穆桂英笑道:“无妨!包大人也是忠君正直之人,自然为陛下分忧。”
云中子见到事情就将解决,于是出来向赵匡胤躬身道:“穆道友既然已为出家之人,自然不该再任人间官职,但可担任国师之位。”
众臣听到此言,纷纷赞同,都道:“正是此理。”
又有一人出列道:“微臣上奏一人,可代替浑天侯挂帅北伐。”
赵匡胤正不知如何收场。闻言笑道:“韩卿家莫非毛遂自荐?”
众臣听到此语,哄然大笑。原来这位韩琦元帅乃是一位老将军,却一直不肯服老。韩琦摇头道:“并非微臣,而是现在的西征军大元帅狄青。”
韩琦所推荐之人,众位大臣皆是赞同。赵匡胤见有台阶可下,便见机收好,遂拜穆桂英为大宋威正讨伐佑圣国师、狄青为北征大元帅。穆桂英得到赐封。也不再推辞,三拜领受圣旨。如此一来,大家得了个皆大欢喜。
穆桂英被封为国师之后,向赵匡胤讨得一道圣旨,命令工部监督建造一座封神台。工部收到圣旨之后,忙招集齐人手,选好地址,拜过土地神,破土动工。封神台落在汴梁城正中央,正是大宋龙脉龙身之上。经过一个月的赶工之后。封神台终于及时建好,倒没有误了良辰吉时。
待封神台建造完毕,赵匡胤率众臣前去祭拜,上告各教圣人、三皇六御、九天十地众仙神。赵匡胤等人来到封神台时,就见穆桂英早就等待在旁。穆桂英见到赵匡胤到来,忙上前拜礼,随后沐浴焚香,登坛祷告。穆桂英上得封神台,取出黄卷宣道:“盘古开天辟地以来,有人族圣母女娲娘娘造人。待到三皇五帝治世,人族方始大兴。其后又经无数年月,人族终至昌盛,为万灵之首。鸿蒙开辟,有无数因果。因果纠缠。酿成劫难。如今恰逢天地一无量量劫,合该人族再次大兴。遂有五教三商封神,重立天地人三皇。今有大宋国师穆桂英,秉承天命,拜坛封神,特此敬告五教圣人、至圣女娲娘娘、三皇圣帝!尔其钦哉!”
言罢,穆桂英取出封神榜张挂在封神台上,又命黄巾大力士抗来两位接引童子。穆桂英对赵匡胤道:“陛下,尚需一人前来斩将祭旗才算完事。”
赵匡胤道:“卿家需要何人斩将,说出来,朕无不应允。”
穆桂英道:“广阳郡王童贯合该斩将祭旗。”
大宋天子听到此话,当即唤来童贯。童贯听得传唤,知道避不得,只得上前领旨。童贯执起法刀,一脸杀气腾腾,大步走向两位接引童子。接引童子听到穆桂英之话,早就吓得浑身颤抖,看见童贯到来,忙苦苦求饶。童贯看见两人,不由叹道:“天数如此,我也违逆不得,你们休要怪我。”
语毕,童贯手起刀落,把两位童子杀了,就见两道真灵飞进封神榜里。杀了两位接引童子,童贯上前向穆桂英复旨。既然祭了旗,穆桂英又取出一卷黄纸,宣道:“大宋国师穆桂英受五教圣人法旨封神,执掌封神法器,专打应劫之神。今上告上清真君、六御大帝、五方五老、三垣二十八宿、周天星辰并九天十地众多仙神,穆桂英既掌封神,当替有道伐无道,匡扶人间正气。王军所行,诸邪退避,仙神莫近,使得封神之事顺利进行。尔其钦哉!”
言罢,穆桂英把这卷黄纸点燃,自有土地神、日游神禀告玉皇大帝尊,再传旨三界六道众生。做完此事,穆桂英复向上苍拜了三拜,才走下封神台来。
穆桂英才下得封神台,云中子便走了过来,对赵匡胤道:“待会儿。将有五教弟子到来,陛下快快搭建芦蓬,燃香迎接。”
赵匡胤听到此言,忙令人搭建芦蓬,燃起檀香。没过多久。果然见到五教弟子陆续到来。众位仙、佛、神,或乘龙骑虎,或驾着白麒麟及白鹤,或乘着天马与华丽的车子,或腾云驾雾,或御使法宝仙器。首先到来地是阐教弟子,由南极仙翁带领,其后跟着太乙真人、广成子、赤精子、赤精子等。接着到来的是佛教门人。由燃灯上古佛带领,其后随着释迦牟尼、宝生如来、不动如来、药师佛、弥勒佛等。
两教弟子到来,泾渭分明,各站在一方。不多时,截教弟子由无当圣母率领,也降下云头来。赵匡胤前生乃是颛顼,与阐教、截教皆交好。但现在很显然却是站在阐教一方。截教、佛教支持的人皇正统乃是大唐国,正是大宋赵匡胤的死敌。
赵匡胤见到阐南极仙翁、太乙真人,忙上前拜道:“赵匡胤见过两位大帝。”
南极仙翁、太乙真人闻言,皆笑道:“我俩是仙界天帝,你是人间帝皇,我们身份同等,你倒不必行此大礼!”
赵匡胤仍旧恭敬有加道:“两位大帝乃是圣人门下,我如何能与你们相比。”
赵匡胤此语,乃是奉承,两位阐教高人自然知道他所谋。都含笑不语。就在众人纷议之时,道教门人由云霄领着,也各使神通到来。
穆桂英看到骊山众多师长到来,顿时大喜,忙上前拜道:“弟子拜见老师。”
骊山看到穆桂英,也是欣喜,让她拜过三霄、嫦娥几位师伯、师叔。穆桂英见礼之后,又拜见凌昊、青松、彩云仙子、菡芝仙、红孩儿等同门师兄弟。樊梨花看见穆桂英,心下着实欢喜,不由对她笑道:“师妹日后有事。不妨前来华国,我与夫君自会帮助于你!”
薛丁山、许仙两人闻言,不由苦笑连连,穆桂英却是大喜,拜道:“多谢师姐。”
云霄看到其他三教弟子向她们走来。忙说道:“我们且上前见过各教道兄去。”
嫦娥赞同道:“我们虽然不与他们一道。却也不可失了礼数。当下众多道教弟子皆走上前来,与阐截佛三教弟子相见。四教弟子碰面。云霄领着众门人施礼道:“见过各位道兄。”
三教弟子见状,也都不敢怠慢,忙回礼道:“见过道教各位道友。”
无当圣母正欲上前与云霄等人叙叙旧,就见两位道人驾云而来。众人见到那两位道人,皆上前见礼。无当圣母心下一叹,知道天数如此,事不可为,只得也领着截教弟子上前拜见。两位道人降下云头,赵匡胤才看清这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