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门道教》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门道教-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果不其然,李道宗向李世民躬身后,转对众臣一揖道:“太清圣人曾赐下人教至宝九龙印,言九龙印乃是人皇一脉所传。如今陛下早已获得九龙宝印,可知陛下实乃是天命所归之人,合该一统地界,立无上功德,成就人皇道果。人皇至尊,无上尊贵。见圣人不跪,遇仙佛不礼,逢鬼神不拜,三界之什物予取予夺,众位以为然否?”

  李道宗此言一出,李世民龙心大悦,众臣工也是点头赞同。辅佐圣皇明君立不世之功,正是臣属们心愿,这下就连李淳风、袁天罡也大点其头。当下众臣都道:“王爷所言极是!”

  李道宗见到众臣都附和其言,老脸顿时生辉。很是高兴。打铁趁热,李道宗趁机奏道:“好叫陛下得知!前工部尚书、荆州都督武士生有一女则天,有羞花闭月、倾国倾城之貌,兼之其自小聪明伶俐,知书达礼,又孝顺严慈,实是才德兼备之女。陛下无上至尊,富拥四海,若能得此奇女常侍左右,共享福缘。岂不是人间美事一桩?尚且常听人言,至尊者得享无边福分,人间绝色理应纳取,这武则天便是上天恩赐,陛下不可不纳!”

  众臣闻听李道宗之言,尽皆议论纷纷,而李世民却是一愣。沉吟不语,不过看其脸色红光,可见他心下已是大为意动。虽是心动,但李世民又怕众臣说他好色无道,当下不好当场应允。

  众臣皆是八面玲珑之人,如何看不出李世民已经心动,人人都想赞同李道宗的提议,但又不想担当出头鸟,怕日后李世民沉沦女色,自己落得个佞臣之名。这时。众臣都想到兵马大元帅秦琼,于是俱拿眼望向这位劳苦功高的大唐护国公,希望他带头出面。

  秦琼无法,略微思忖,便只好站出列来,只见他躬身向李世民拜道:“武则天如此人间绝色,陛下固然应当笑纳,但为圣皇明君者,以江山为重,以万民为重。娇颜美色。不过红粉骷髅,他日容颜自会老去,唯有人皇至大功德方是正道。”

  秦琼此言却是驳了李世民的兴头,不过李世民乃不世明君,倒也不曾着恼。丞相魏征也是一正值之人。闻听秦琼之言。立时赞道:“护国公所说甚是!”他又转对李世民正色道:“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千古之训。舟者,江山社稷;水者,天地万民。陛下欲求人皇之尊,便要得万民之心,主四洲之地。万万不可因小失大!”

  魏征前身乃是万世师表孔丘,一身浩然正气,天地无匹,此时认真起来,整个金銮殿众人皆被其所慑。李世民闻言脸色苦涩,勉强笑道:“丞相所言甚是,朕乃一国之尊,所虑者治下万民,却不该被女色所迷。”

  李道宗见状大急,当下也忘了魏征在旁怒目相向,忙出列说道:“陛下,这武则天实在是天命所归!陛下如若不信,可向袁天罡仙师询问一下,当年他曾批语武则天乃富贵至极之人。如果不是陛下枕边之人,如何能够富贵至极?”李世民闻言,大吃一惊,急声道:“果有此事?”

  李道宗道:“不敢欺骗陛下。”

  朝堂上众臣也是一脸惊色,要知道袁天罡相人之术,天下无双,便是徐懋功、魏征、李淳风也是大有不如。袁天罡这时看到众臣都拿眼望向他,无奈,只得出列道:“原是以前胡言乱语,当不得真!”

  李道宗笑道:“仙师何必欺骗于本王!当年武士武大人与我等交好,时有往来,那年仙师路过荆州,前去拜访武大人,一见到那杨氏,仙师便吃惊地道:夫人法生贵子!杨氏把武家两位二子带出,仙师言其可以官居三品;唤出武家大小姐,言其贵而不利夫;直至保姆抱出穿着男孩衣裳打扮的武则天,仙师方道:龙瞳凤颈,极贵验也!。仙师,本王可曾说错?”

  袁天罡双眼斜睨,说道:“此为你杜撰,实当不得真!”

  这下,李道宗急了,大声道:“仙师,当日我亦在荆州,亦曾到过武家,你何必诳我!你急切否认此事,是否居心叵测,欲将武则天推给大宋国皇帝?”

  李道宗话说到此种地步,袁天罡却不好再与其争辩,慌忙出列,向李世民施礼道:“陛下明鉴,贫道对大唐赤心一片,绝无助敌相害陛下之意!”

  徐懋功见到冷场,赶忙出来当和事之人,只见他笑道:“同殿为臣。俱是替陛下分忧解难,原无对错。依贫道看来,这武则天确实是大福大贵之相,有母仪天下之命格!长孙皇后已然香消玉损,天数有定,陛下应该再纳皇后,使得国祚社稷有母。如今看来,陛下把武则天纳进后宫,自无不可!”

  李世民本就想把武则天娶进宫里,现在听徐懋功一说。顿时龙心大悦,金口一开:“朕闻知荆州有奇女武则天,孝顺严慈,和睦邻里,实是才德兼备。朕龙心大悦,今纳其进宫常侍左右,以享浩荡皇恩,钦此!”

  袁天罡闻言,无可奈何,叹了一口气。便随着众臣拜道:“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当下即有报讯官宦,出得皇宫,以八百里加急,把圣旨传到荆州。李世民离得皇位,往后宫退去,众臣也在宦官宣布退朝之后,陆续走出金銮殿。袁天罡、李淳风、徐懋功、魏征、秦琼五人离开群臣一段距离。走在最后。

  徐懋功看到袁天罡一脸沉凝,显然仍在为刚才之事伤神,当下不由笑道:“道兄这却是为哪般烦恼?那武则天生而富贵,本就是天命之人,把她送进宫里配给陛下,正是美事一桩,你何必在此杞人忧天呢!”

  袁天罡苦笑道:“非是杞人忧天,实是不得不担心啊!道兄你只知那武则天乃大福大贵之人,却不知她还是天子之命!你们也许认为我此言荒唐,但我天罡道人相术过人。自问不会看错,当然有所担忧。”

  其余众人闻言,皆是大惊道:“果真有此事?”

  袁天罡正色道:“众位皆知我一身道术,师从文王八卦一脉。贫道不敢言自己算卦之术已有伏羲、文王两位祖师之功,但自出师以来,倒也未曾算错过。武则天乃是女人,却有天子之相,我怕她日后是惑乱后宫,权倾朝野之人,这不是万民之福啊!”

  李淳风闻言道:“老师。你所传道法,我亦已学会,为何看不出来?”

  众人也是疑惑,李淳风一身道行丝毫不弱于袁天罡,甚至有过之。一脉所传。他无理由看不出来的。众人心中都有一个侥幸心理,认为袁天罡可能看错了。

  众人心思。袁天罡如何会不知,只见他笑道:“你是学会了我的道法,却没有学精,哪里看得清!众位,贫道言至于此,信与不信,皆随自便。贫道为人臣子,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也别无它法。”

  秦琼脾气火爆,当下就怒道:“我这便到荆州,把那妖女杀了,免得她果真害了陛下江山,误了众人之事。”

  徐懋功伸手一拦,说道:“此事不急!若武则天真是妲己之流,我们再杀之不迟。再说,”徐懋功一声冷笑:“她是妲己,陛下可不是商纣王,岂是可以任她恣意妄为的!”

  徐懋功如此一说,众人皆感到有理。秦琼心下更是想到:“陛下何许人也!?乃千古一帝!文韬武略,无人能及,再有上将军辅助,小小一个武则天,实在不入流。”一想到上将军,秦琼脑海中便自然闪现那白色身影,那个一身煞气,杀神杀佛的伟岸男子。

  魏征听了,也道:“大家便按徐军师所言,静观其变。那武则天安分守己便罢了,否则,老夫手上玉版可认不得她是皇后娘娘。”一脸正气,便连漫天仙佛,也要退避三分。

  大唐皇帝要纳武则天进宫一事,一下子传遍天下,再通过各类修道之人传遍三界。李世民虽然尚未统一地界,但他仍是地界最强国国君,很可能身登人皇之位。大唐国能人无数,归附其下地大神通者更是数之不清,各类妖魔鬼怪听闻武则天会是大唐国母,纷纷远离并州文水,见到武家之人都退避三舍,以示敬意。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惧怕大唐国之威势,那些人等只是静待机会,引而不发罢了。

  却说武则天收到宫中圣旨,当下大喜过望,对着兄长、大姐笑言:“此正是我武则天欲嫁之夫。”

  待到天使到来,武则天满心喜悦接过圣旨,立即在宫女丫鬟伺候下,沐浴更衣。武则天入宫前,辞别母亲,却见母亲哭泣不舍,当下即道:“侍奉圣明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安慰过母亲之后,武则天当即上轿,荆州众官相送中,随着天使而去。一路急行,逢州郡就进,遇驿馆便住,沿途百官参见,众将开道,好不威风。势头如此之大,倒也没发生什么事,一路前行,武则天倒也省得费心。

  再说,大唐皇帝迎娶武则天,也惊动了一位人物,那便是大宋皇帝赵匡胤。天命之人,自由天命之人迎娶,此为正理,赵匡胤如何能够不心动。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二议封神,祸起红颜(下)

  大宋国都汴梁皇宫里,赵匡胤身穿滚红龙袍,坐定正中,下首正恭谨站立着两人,一人是面色黢黑的中年汉子,一人乃是慈眉慈目的五十老者。赵匡胤双眼紧寐,手指轻敲皇座,紫檀木雕刻而成的珍贵座椅顿时发出“嘟嘟”轻响,在这悄然寂静的房间里,这声犹如着魔般直撞入中年汉子心底,竟使得他们心窝发出砰砰跳声。天子威严,此时尽显。

  突然,赵匡胤睁开双眼,看着下首两人说道:“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中年汉子看了一眼老人,却发现老人此时双目似闭似寐,听得赵匡胤询问,忙恭声答道:“启禀陛下!依微臣看来,此事颇不简单!臣亦略通面相之术,也见过那武则天,此女实是了不得之人,乃人间至尊至贵之相。至尊至贵者,掌社稷神器,享人间至福,这便是天子。一女人,却是天子之相,岂不荒谬?”

  赵匡胤道:“那依你看来,我等应该如何对待此事?”

  中年汉子闻言,突然下跪奏道:“臣恳请圣上降旨,从中破坏大唐天子的婚事,即使因此而引发两国大战也在所不惜!”

  赵匡胤淡声道:“理由!朕要有为此不惜一战的理由!什么利益值得朕如此大动干戈,甚至赌上一国之荣辱?”

  中年汉子道:“人皇之位!陛下要求得人皇之尊位。便不能任由大唐壮大。为把此事弄个水落石出,我便请二教主算一下那武则天地根脚,却发现天机早就被人掩盖住了,纵使我教二教主看那天机运转也是雾煞煞一片,模糊不清。由此可见。此女身上隐含莫大秘密,或是机缘,或是妨碍,或是一股势力,抑或是天地中关键的一粒棋子,但不论是哪一种,掌握在手中才是最安全的。”

  赵匡胤闻言,沉思一会,忽然转身向那老者问道:“丞相意下如何?可赞同广阳郡王的提议?”

  老者闻言。忙从假寐中回过神来,恭声道:“唯陛下圣裁!”

  赵匡胤对老者的附从一笑了之,忠臣、佞臣左右平衡,方是天子驾驭众臣之道。赵匡胤当下说道:“此事便交予广阳郡王全权处理!夜深了,朕要歇息了,你们退下吧!”

  两人闻言,皆施礼道:“微臣告退。”

  待两人退出之后。赵匡胤望了一眼四周,起身在大殿中来回踱步,少顷一会儿,他迈开脚步,直往殿外走去。若是修炼看去,可见汴梁皇宫被一片霞光笼罩,霞光下皇气充盈,几有龙吟之声响起。在那皇宫正中,有一座塔,此塔高而大。四角四方之状,却是恰好镇压在龙脉地源头上。皇气乃是龙气所形成,而龙气又是龙脉所散发出。

  赵匡胤身形快似鬼魅,只是跨了数十步,便已闪进大塔内。塔内深处,有两把剑悬挂在龙头之上,正好把那蜿蜒起伏的巨龙镇压住,使其动弹不得。这两把剑,赵匡胤无比熟悉,因为它们正是他的皇者佩剑。

  在龙头的隔壁内室里。盘腿坐着一位道士,这位道士正闭目吐旧纳新。充盈皇气,正是修炼者所极需,在此吸纳一日胜过在外十天,而且长久以往。便会使得修炼之人隐带天地至尊皇气。实是好处无数。赵匡胤尚未走近道士,道士便已有所察。于是缓缓睁开双眼,徐徐吐出一口浊气。

  道士安坐榻上,施礼问道:“圣皇前来,有何见教?”

  赵匡胤道:“云中子道兄长,事情尽如你所说一般,我亦已按你吩咐安排下去。接着,朕要做何准备?”

  云中子道:“陛下静候消息便是!以后之事,自有我师安排。”

  赵匡胤点了下头,终究忍不住问道:“阐教圣人果真欲借此与佛教见证高下?”

  云中子道:“陛下只要做好自己本分便可,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