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工程师- 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就是和自己没有交情的人,只是县城谁会有这么大能力而自己又不认识呢?

    一想到这里,高峰的后脊就有些发凉,对敌人一无所知,被堵在家口不敢乱动,真是憋屈得要命。最主要的是敌人藏在背后不知道何时会出手,他能做的只有防御。

    只是再好的防御也做不到滴水不漏,万一被敌人抓住漏洞,那可就亏大了。

    好在双方都在试探对方,对高峰来说还有时间,只望宋二蛋那边能够取得突破,若能摸清敌人的实力或找到对方的老巢,就好做出决策了。

    得加快庄园的建设步伐,还要抽出精力来练役兵,必要的时候甚至要整出点新东西来以备不时之需。

    高峰打定了主意,便转回了心思,开始思索水泥的制作流程。

    他前世在水泥厂做过,对其中的程序了然于心,只是那时是机械化作业,无论是效率还是质量都是现在无法比拟的。

    不过,现在他的手下人比较多,而且他对水泥的需求量不大,因此只要对一些生产工艺稍加改进,还是能够满足需要的。

    生产水泥需要三种基本原料,石灰石或圭石、沾土和石膏石。这些材料李松已帮高峰备下,倒不用为之操心。

    水泥的生产流程也很简单,先是碎石,再把石灰石(圭石)粉末和沾土粉末按配比搅拌后煅烧,最后添加石膏,冷却磨成粉末就可以了。

    虽然只有了了几步,却也不容易做到。

    首先就是碎石,没有碎石机,靠人工敲打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就是靠石磨也无法研磨大石块和硬石。

    对于这一点,高峰只能改变原来的工艺,先对石灰石进行煅烧,用浇水的方法使之自行焚化,再对个别的进行研磨,这样的虽然差一点,却也勉强能够使用。

    其次就是煅烧。煅烧虽然温度不需要太高,却要不停地搅拌,特别是石粉混合物,必须让它们充分融合才行。

    没有搅拌器,高峰画了个图样,让人去县城铁匠铺加工一个十分简陋的搅拌装置,这个装置跨立在烧窑的两端,由数人在两端旋转,从而推动搅拌装置运转,实现搅拌功能。

    安排好这些,高峰又做了个小型的模拟实验,确认无疑后方才放下心来。

    烧窑不大,也不复杂,只用半天就砌好了,高峰让老孙头试烧了一下,没有问题。他开始安排人煅烧石灰石,另一部分人进行研磨。

    一天时间下来,收效不少。地基挖了有一多半,估计再用半天时间就完工。石灰石也烧焚了一小半,再用一天时间就能烧焚好。

    第二天,继续头一天的工作,果然只用半天众人就挖好了地基,高峰把众人的成绩按分制的形势记录下来,以备后面结算。多余的半天高峰让人往地基里铺石块,夯平备用,一下午也夯了有一半的工程。

    石灰石在当天也烧焚完毕,下一日就可以生产水泥了。

    第三天一如既往地工作。这一天,又来了十二名佃户,这样总人数达到了五十九名。高峰来者不拒,一一给他们安排了活计。

    搅拌装置已经拉来,第一批水泥很快就出了炉。

    等冷却研粉后,兑砂、加水,做成水泥砂浆,先浇灌在地基之中。

    随后高峰又安排人开始砌墙,用的依然是水泥砂浆。

    高峰之所以费力搞水泥砂浆,一个是考虑这样做出的墙体结实,还有一层考虑就是把这项工艺做熟,为下一步水泥的大用场打下基础。

    激励效果果然明显,到了第五天,一座近一丈高,一尺宽的围墙已完成了一半,再用差不多两日时间就能完工。

    看着这个成就,高峰很满意,这是庄园建设的第一步,也是他营造小基地的开始,只要他把这里建设成无人能进的秘密场所,他的各种计划就可以上马了。

正文 第118章 组建甲兵

    干活用那么多人工,加上激励机制,肯定要花上不少钱,手头不宽裕,高峰就让高有贤送卖了两套沙发出去,这样钱的问题就解决了。

    有了余钱,高峰又让高有贤购进了一些窑砖、石灰石等材料,以备下步使用。

    在庄园建设期间,高峰每日都去看望风小默。风小默的伤情好的也很快,在庄园建设的第二天就能下床走动了,第五天除了左臂还不能活动外,她已能行动自如。

    这时她提出了要去找风小赖,被高峰制止了。高峰让她等几天再说,毕竟外面有人监视,对方虽然没有采取行动,人员进出必然是被盯住的,风小默的伤没有好,万一因此暴露了反而得不偿失。

    风小默虽然着急,却也知道高峰说得有道理,她只好留下来继续养伤。

    胡妞带着十名姑娘的训练也有了不小的进展,站立基本成形,神色表情也有了进步,最主要的是姑娘们喜欢上了这项培训,就是吃点苦也没有人抱怨。

    高峰决定让她们开始训练“行”。在“行”上虽然不能像模特那般要求她们,却也要完全改掉之前扭扭捏捏、小里小气的样子。高峰把要点告诉她们后,交给胡妞继续带领训练。

    宋二蛋每日都会向高峰汇报反侦察进展情况。第三天已摸清了对方只有三波人马,大概十五六人。只是这些人都有一定的经验,想找出他们的老巢一时半会还没有机会。

    高峰自然明白宋二蛋不是没有机会,而是他第一次做这种事,还缺乏一定的谋略,得多经历经历才行,也许他过不了多久就能找出办法来。

    果然,在第五日传来了好消息。那十多人虽然出没在不同地方,可他们的驻地已指明应在县东南某地。

    消息虽然不错,却让高峰谨慎起来。

    居然是城外的人,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朝这方向考虑过,这也是他疏忽的地方。搞错了方向不要紧,关键是他对这一块并不了解。

    城外区域很大,要想秘密发展势力确实让人防不胜防,而且对方对他如此了解,说明其在县城安插了眼线,这些眼线就算监控不到整个县城,也会对一些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实施监控。

    还有,对方可以使用外地人进行盯梢,甚至能联络到四名流匪作杀手,可见其不但势力分布极广,而且还野心不小。

    有这么一个强大的敌手,高峰不谨慎才怪,只是在彻底摸清敌情之前他还不敢乱动。

    直到现在高峰还无法判断对方是为财还是其它,为财还好说,就算杀人越货也只能是偷偷摸摸的进行,若有其它目的,那就可怕了。

    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亡命之徒,若对方有意聚集,完全有可能啸聚一方,到时就是官兵也会拿他们没有办法。

    好在从对方畏首畏尾的情况看,其还未形成气候,就是人数上也不多,这对高峰来说是有利的,他在考虑是不是要出手,以及出手的时机和方式。

    高峰一时不敢借助官府的力量,官府一旦介入,情形又会复杂得多,甚至高峰自己也会陷入被动之中,他能利用的就是手中的这帮人马了。

    让宋二蛋继续探查,甚至活动经费也给他追加了一吊,高峰则着手考虑役兵的组建事项。

    自从保甲制实施以后,役兵就分摊在各保,这些兵又称为乡兵、甲兵,是按户籍丁壮抽选或募集而来的地方武装,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时集结训练,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担负修城、运粮、捕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

    此时国家没有战事,役兵自然没有辅助作战任务,不过这个制度却让高峰钻了空子,他完全可以训练为目的把村民组建起来,这样既可以自保,也可以出击对敌。当然,这种事暂时还得秘密地进行,以免打草惊蛇。

    到第七天围墙砌成的时候,高峰组建甲兵的决心已定。按照当时律令,甲兵的抽选是二丁出一,算下来他也能募集到近三十人的甲兵,有这些人手可用,高峰心里安稳了不少。

    围墙之内,区域广阔,正是他训练甲兵的好地方,他的计划是一边训练甲兵,一边建设庄园,当然,建设庄园这些甲兵就不能参与了。

    围墙建好的当天,高峰把众人集结起来,他让人抬来铜钱,按人头、积分一个一个的分发工钱。

    结算下来,每人都领到了一吊多,个别如老孙头、罗福等甚至领到了两吊钱,比起初高峰所讲的每日一百文要多上不少。

    高峰为之付出了七十多吊,还不到一套沙发的钱,这对他来说压力不大,他的收获却不小,围墙建成,秘密基地小成,只要把作坊建好,大把的钱自然滚滚地流进口袋。

    对高峰来说压力不大,对佃户们来说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只出了七天力就能收获这么多钱,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若是此种活天天有得干,一年下来几十吊的收入,简直比种地强上太多了。

    等大家平静下来,都企盼地望着高峰时,高峰笑了笑问道:“大家觉得跟着我干活有没有钱挣?”

    “东家,有钱挣。”回答声此起彼伏,内容却是一致。

    “大家还想不想继续干下去。”高峰继续诱导道。

    “想。”这次声音出奇地一致,就似排练过一般。

    “你们想,可是有人却不愿意。”高峰神情突然严肃起来,似在向大家传递一个严重的事实。

    只是这话一下子把大家说愣了,众人都感觉到莫名其妙,如果东家说的此人不是他自己的话,那事情就会复杂起来,试想谁会有那么大本事不让大家干活呢?

    “东家,那人是谁?他为何不让我们干活。”终于有一人沉不住气问了起来,此人正是罗福。

    随着罗福的问话,群情激奋起来,众人纷纷询问情况,似有一份不甘的冲动。

    高峰挥手让大家静下来,他以一副激扬地语态说道:“是谁不重要,因为我也不知道是谁,但我却知道我们不能再这么犹豫下去了,我们必须告诉他们,我们要干活,我们要吃饭。”

正文 第119章 四份合约

    “对,我们要吃饭,我们要干活。”高峰的话煽动性很强,引来了众口一词的回应。

    虽然他没有把话说明白,但憨厚的人们并没有多想,他们已经对高峰产生了莫名的信任。这位新东家虽然年轻,可是到来后承诺的事情件件兑现,众人不由得不信服。

    最主要的是高峰能给大家带来财富,看看手中,只用七天就能拿到这么多钱,换成哪个东家也没有那么大方,就是老东家也做不到。

    因此,高峰的话无疑是圣旨,不但说到他们心里去了,而且具有一定的魔力,使他们鬼使神差般的认同。

    高峰也不想扯太远,他直奔正题地说道:“大家想干活是好事,其它的事情呆会再说,我这里有几份合约,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随后他拿出其中一份合约说道:“这是第一份合约,我把它称为一般合约,签定这份合约的每月发五吊工钱。”

    高峰的话自然又引来了一些骚动,不过,很快大家都平静下来,毕竟这个社会卖身的事情很多,谁也不想为了五吊钱而失去自由。

    高峰接着介绍道:“大家放心,这份合约不是卖身契,而且它只和十四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人签定,也就是说现场的众人都可以签定,就是你们的家人只要符合年龄,身体健康的也可以签定,它的有效期是一年,一年后大家可以自行解除合约。”

    看大家听的用心,高峰继续道:“这份合约的内容一会大家可以传看,我在这里先透露一下,凡是签定这份合约的,除了保证每月五吊的工钱外,还承诺免费安排其十四岁以下的小孩读书识字,而所从事的事情也不复杂,就是帮助高家建设作坊和管理作坊,必要时打打零活。”

    随后高峰把合约递下去让大家传看。乡村人识字的不多,却也不是没有一个,罗富以前就读过书,虽然识字不多,却能认识合约,他与大家把合约念了一遍。

    合约自然比高峰讲得更细致,甚至还规定了休息时间,农忙时间,这时都会为大家放假。至于合约要求的保密规定,大家都自动屏蔽掉了,既然决定登上这首船,自然要遵守它的规定,没什么好说的。

    与众人讨论一番,罗富作为代表发言道:“东家,我们决定签这个合约。”

    不得不说高峰的这个合约还是很诱人得。一个月五吊钱,一年下来六十吊,穷惯了的佃户们什么时候敢想过这样的事,那与天上掉下来个馅饼没什么区别。

    更吸引他们的还有孩子读书的事情。穷人家本没钱读书,就是勉强读上了也会把家里折腾光,读书的成本还是太高了,现在高峰免费安排这一项,想想都让他们激动。

    孩子就是他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