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不过是个乡村的暴发户,他才见过多少钱,就算李奇坤的定力估计也坚持不住,买卖必定是成了。
可是武井一条却发现他错了,只见高峰摇摇头说道:“武井先生,不是价格的问题,秘方是非卖品,其它的都可以商量,秘方却不能卖,还请武井先生谅解。”
这样都打动不了他,难道这人的定力真有那么强?武井一条有些气结。
武井在那边瞎琢磨,高峰也在暗自腹语。
小日本就是精明,想用区区的万金就买走秘方,想得可真美。
他又不是白痴,岂能不知道对方要买走的不仅仅是秘方,而是技术的提前几百年?
这两项技术在大宋都还没有推广,岂能便宜你们小日本?你还回去继续过你们的奴隶社会生活吧。
后世过来的高峰当然知道技术的重要性,别说万金,就是十万金他也不会卖。除非他决定把秘方在大宋公开,在公开前狠狠地赚上一大笔再说,他可不认为公开的技术传不到日本去。
在高峰那儿碰了个软钉子,武井一条把眼光又看向李奇坤,在他认为,秘方是李奇坤的,高峰虽然说的坚定,真正做主的却是李奇坤,只要他点头就可以。难不成一个年青的后辈还能做得了有身份有地位的李员外的主?
事实又出乎了他的预料,只听李奇坤说道:“高公子的意见就代表我的意见。”
这就表示此事谈不下去了。武井一条不由得气馁,他又望向高峰道:“高公子,此事就没有商量的余地?”
“哈哈,武井先生,如果你有这些技术,你会卖吗?”高峰笑问道。
“这—”武井一条不由得语塞。
看看,小日本就是这德性,我早就知道你们了,高峰对他不由得更加鄙视。
“如此,我等只好告辞了。”拿不到自己想要的,武井一条已经灰心,他可是抱着用钱砸出一个缺口的,不想这个缺口太硬,竟然砸不开,既然如此,留在这里也没有意思,还不如及早走人。
至于蜡烛与酒的生意他也想做,只是一时气闷倒想放弃了。
看武井一条站起来要走,高峰岂能不明白他的心思?这是还不死心,于是主动问了一句:“武井先生就没有别的事情要谈谈吗?”
武井一条停下了身形道:“在下专程为秘方而来,秘方谈不成,不知道还有什么好谈的?”
“要是关于源氏呢?”高峰淡淡地说道。
武井一条心中一惊,他昨天就听出高峰的话中有话,还以为他是蒙得,不想他真的对源氏有看法。
不过,武井一条并没有表现出慌张,他不慌不忙地又坐回了原位:“不知道高公子对日本了解几何?我倒想听听高见。”
他既不提源氏,也不提其它,而是讲日本,其意不言而喻,你连日本的基本情况都搞不清楚,还敢妄谈源氏。
“老夫那边还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你们先谈,我去去就回。”事关一些敏感话题,李奇坤自然不想让人误会,便主动提出回避的要求。
武井一条对浩吉川使了个眼色,浩吉川也同样借故出去了,此间只剩下高峰和武井一条。
“源氏、平氏、藤原氏、皇家。”高峰掰着手指数过之后又道:“你们源氏处于什么地位还要我说吗?”
高峰看似轻描淡写的话语却让武井一条大吃一惊,上述四家确是日本最强大的势力,也是决定日本格局的四个大家族,能轻易地说出这些,可见他对日的本了解还是较深的。
最主要的还是后面的那句问话,虽然高峰并没有说出源氏到底处于什么地位,却在暗示源氏的地位不妙。无论高峰说这句话的目的何在,对他来都足以惊掉了下巴。
正文 第94章 达成协议
事实是什么样,武井一条当然清楚。日本目前最强大的四股势力中,皇家自然占据着主导地位,其它三家都依附着皇家,却也在利用皇家谋利,甚至相互间攻伐同样是靠拉拢皇家。
因此,此时日本皇家的地位十分尴尬,就如春秋时期的各国,国家力量都掌握在卿大夫的手中。卿大夫有封地、有军队,浑如国中国的存在,而诸侯王只能在卿大夫中权衡却无法给予铲除,一旦这些卿大夫做大做强,诸侯王也就成了摆设,甚至被取而代之,晋三分天下就是最好的明证。
除了皇家,其余三家自然是左右日本朝局的最大势力,相对来说,源氏正是在这几年从超强到衰败的一个家族。
源氏的衰败主要还是家族自身造成的。几年前家族内部出现了一个叛徒,他起兵谋反,结果被平氏带兵消灭,从此源氏不但实力衰减,还失去了皇家的信任,甚至其地位也被平氏所取代。而平氏也因此成为了仅次于藤原氏的家族。
武井一条不清楚高峰知不知道这些,如此秘辛连大宋官方都很难了解,若是被偏辟县城的一个年青人知道,那也太恐怖了。
细节高峰当然不清楚,但他知道一些主脉络。
长期占据日本统治地位的藤原氏用不了多少年将会被拥有武士集团的平、源氏所取代,而日本也将开始长达几十年的平、源氏之争。保元之战后平氏几乎把源氏歼灭,残存的源氏很快崛起,经源平之战后又彻底把平氏毁灭。这是大脉络,但从局部来看,源氏此刻确实处于实力的一个低谷。
无论日本局势将来如何变化,高峰并不看重,他没想着去左右日本的朝局,实际上也没有这个能力,他看重的是如何利用日本现有的矛盾从中取利。
高峰知道,源氏在国内打不开局面,势必要借助国外的力量来发展自己,大宋就是它要借助的最强大力量。然而,想归想,真要做起来实在太难。
源氏家族和庄园大都集中在日本东部,西南边却由平氏占据着,在与大宋交流的地理优势上,源氏又落了平氏一头。
源氏要往来大宋,势必要从遥远的东部跨海而行,对造船和航海技术低下的他们来说,其风险之大可见一斑。
就算他们千辛万苦地来到大宋,因事先与大宋交流较少,就算是以使者的名义,大宋也不怎么鸟他们,若再有平氏的参与干预,源氏自然不受待见,武井一条一行这次被赶到偏远的地方来就说明了问题所在。
高峰都可预见的事情,武井一条自然清楚,他这次冒着极大的风险来大宋的结果正是如此。因此,当听到高峰说法,他立即有种被剥光的感觉,这个年青人太可怕了。
之前武井一条甘愿出重金来购买两个秘方确实也在打小算盘。这两个方子拿回国内绝对能给源氏带来巨大的利润回报,若能通过它在经济上给其它几方势力造成压力,也是源氏的一磅重拳,可惜的是这个年青人不买帐,对武井一条来讲,失落还是巨大的。
不过,在高峰把他喊住的时候,武井一条已明白自己草率了,无论如何,蜡烛和酒的生意还是要做的,特别是高度酒,在日本绝对是稀缺货,就算是倒把手,那种利润也是很可观的。
最主要的是高峰还有话要说,若他真有能使源氏起死回生的主意,武井一条倒觉得不虚此行。当然,武井一条对此可没抱太大希望,一个大家族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一个年青人能行?
“还请高公子明言。”武井一条恭谨地说道。
高峰笑道:“日本国内的事情我不敢乱说,源氏的事情我也不好评价,我只是和先生做生意。”
你还不敢乱说,把日本国内的四大势力都说出来了,不知道说什么才叫敢说,武井一条心中腹议一番,却没有表现出来,而是陪着笑道:“是,是,我们是在做生意。”
大家都是明白人,自然清楚说话的方式。
“我想先生已经想明白了,蜡烛和酒对源氏来讲确实是条赚钱的门路,而我要对先生说的是此两件物品我们只对源氏交易,不对其它势力交易。当然,这只是其一。”高峰侃侃而谈道。
这句话高峰说的再明白不过,蜡烛和酒的钱在日本只让你们源氏来赚,能赚钱岂不是在增强实力?这对武井一条来说与得到秘方的效果雷同。
“愿闻其二。”这一点武井一条早已明白其中的深浅,自然不用高峰多做解释,他好奇地是高峰还有其二,到底是什么内容?
“其二是我想与先生建立一个通商渠道。”高峰微微一笑道。
“通商渠道?你是说帮助我们在大宋采购商品?”武井一条虽然大致能明白高峰的意思,却不是很清楚具体内容。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武井先生来大宋来做生意,我想还没有固定的商业地点吧。”
看武井一条点头认可,高峰接着说道:“我所说的通商渠道就是建立固定商业地点的一种商业交流模式。武井先生也知道,商品的采购、质量的裁选、价格的协定、货物的贮存和运输,等等都是繁琐而复杂的事情,此事若全部由先生跑来跑去的办理,不但费时费力还会增加成本。我们不同,我们就在大宋,办理这些事情简单而快捷,甚至有些时令性的物品也能帮你们办成。”
看武井一条听得用心,高峰又道:“同样,先生的货物我们也可以帮助销售,也就是说这是双向的,当然,有些特殊商品还是由你们自己来处理,我们不参与。这样一来,武井先生就会省去很多精力,也能抽出时间来做其它。通商渠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日本国内你们负责,大宋我们负责,大家共同合作,才能共同赚钱,取得双赢得局面。”
高峰完全用后世的商贸理念向武井一条讲述这事,道理并不难懂,武井一条一听就能明白,高峰更想让武井一条明白的是,有了这条渠道,源氏的发展肯定会更快一些。
果然不用高峰多做解释,武井一条已经站了起来,向高峰一拱手道:“好一个双赢的局面,高公子大才,令在下矛塞顿开。确实如高公子所说,我们买一些商品要跑很多地方,费时费力不说,还多花了不少冤枉钱,若按高公子的意思建立起一条通商渠道,倒是个好办法,这事我可以全权做主,就与高公子签下这个协议。”
正文 第95章 兄弟情义
看武井一条答应的爽快,高峰当然不会认为武井一条完全相信自己,其看重自己的地方应该还在其它方面,只是大家初次接触,很多话不可能敞开说,还是先保持一份神秘为好。↗,。。
双方都没有把话说透,却也知道建立通商渠道的好处,所以意向很容易取得一致,有了这个意向,剩下的就是协议的细节问题了。
建立通商渠道看似一件简单的事,实则十分繁杂,依高峰目前的人手和势力还做不到,他只能借助李奇坤,当然,这事也是之前与李奇坤协商好的。
与李奇坤之间,从最初的相互利用,到现在几乎无话不谈的兄弟,双方的情义发生了巨大地变化,这有双方能力和实力相互借鉴的原因外,还与彼间的信任和人品性情有关,双方的联合相得益彰,高峰已渐渐感觉到李奇坤在重树信心。
如果李奇坤始终与自己站在一个战壕里,高峰有信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开局面。事实他也能看到,李奇坤有这个想法。
谈协议的细节,自然少不了李奇坤和浩吉川的参与,把二人请来后,四人就一些具体内容又商讨了半天,直到午饭时间,才最终确定下初稿。
对这个协议双方都比较满意,最终都在上面签了字,当然,随着情况的变化还要修改,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本来这事是需要官方公正的,倒是武井一条提出了不用,也不知他是出于对官方的不信任,还是不想把事情公布于众。
事情谈妥,留武井一条俩人吃午饭,李奇坤把升级版的花香袭人拿出来一坛宴客,当然,其目的是让他们再品一品此酒,以增强他们购酒的信心。
因下午各自有事,酒浅尝辄止,没有多喝,最终在武井俩人对酒的赞不绝口声中结束了午宴。
送走了俩人,李奇坤又派人请来了董南承。
董南承对高峰果然言听计从,从昨天下午就闭门歇业。松闲下来的他对此倒没有担心,有高峰帮他筹措,他再操闲心就显得多余了。
三人坐定,高峰拿出自己昨晚制定的方案讲道:“俩位老兄,我是这样考虑的,酒楼原来以狗肉为主,口味比较单一,所以才显得生意惨淡,我们下一步采取的措施就是多种经营、花样翻新、提升格调、与时俱进,做到这四点,酒楼生意保管红火。”
听到高峰的这番话,李奇坤与董南承面面相觑,不知所以然。
“如何去做?”既然理解不了,还不如听听实际内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