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工程师- 第2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只是,蔡攸不同于蔡京,他无才无德,给了他职务却不思处理政务,只知道在赵佶身边论道家神变之事,演市井**之戏以邀宠,为了争权,他甚至还与父亲反目为仇。

    现在蔡京下台了,挡在蔡攸前面的却有两人。一个是王黼,他此时正任枢密使,也是蔡攸瞄着的位置。不过,王黼下一步可能会去任宰相,与蔡攸冲突不大,所以蔡攸并没有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

    没放在王黼身上,那他放在哪里了呢?当然是当前风头最盛的童贯身上。童贯领兵十多年,多有战功,这次更是被任命为宣抚使,负责剿灭方腊,一旦事成,必然会被任命为枢密使,这样一来,蔡攸的想法便无法得逞了。

    出于这种原因,他站了出来。

    “陛下,素闻宋江勇猛,领千余人转战十多个州府而来去自如,由此可见并非浪得虚名,臣以为,既然宋江如此,何不令他带兵前去征讨方腊呢,若胜,最好,如此可除去方腊的危害,不胜,也可问其个不力之罪,如此岂不是两全其美?”

    此话猛听上去很有道理,可谓是一箭双雕之计,既打击了方腊,同时又把宋江推到了火坑边上,若能让二者拼个两败俱伤,更令朝廷省心。

    赵佶一听,对呀,让这两人火拼一把,倒可消除两大隐患了。

    正待他要答应时,猛听得旁边一人大喊一声:“陛下,此事万万不可。”

    众人一看,不由得一惊,原来站出来反对的竟是他们老蔡家自己人。

    蔡翛,蔡攸的三弟,因老二早已死掉,实际上是蔡攸最大的弟弟了。蔡鯈官居保和殿大学士,是蔡京在朝堂上的代言人,因而说话很有份量。

    没想到他会站出来反对,众人都纳闷起来。

正文 第494章 意指高峰

    毕竟是亲兄弟,就算蔡鯈和蔡攸不对付,按理说也不应该在这种场合出声反对。

    蔡攸再不好,只要在朝中讨得了便宜,也是蔡家占光,蔡鯈反对既得罪了蔡攸,也把好处拱手让了人,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做法怎能去做?

    只是,此时蔡鯈有苦说不出,他必须出这个头,而出这个头确是为蔡攸好。

    蔡攸的一石三鸟之计很好,既算计了宋江,又算计了方腊,更主要的是算计了童贯。

    童贯掌兵,一旦打败方腊,回来必然是枢密使,这样蔡攸盯着的位置便会花落他家,他自然不甘心。

    若是让宋江讨伐方腊,胜后功劳自然算不到童贯头上,这样对蔡攸来说就有争夺的机会了,而他自信与赵佶的关系,很有可能拿到手里。

    只是蔡攸的算计瞒过大部分的朝臣,却瞒不过少数聪明人,其中就有王黼和蔡鯈。王黼自然不会多话,谁当枢密使与他无关,他只要盯着宰相的位置就行啦。

    蔡鯈则不然,他知道此计看似不错,却有一个最大的漏洞,而这个漏洞将会令蔡攸名声扫地,因而,他必须出言相救。

    赵佶看到兄弟俩有了分歧,有些莫名其妙,还是问道:“蔡大学士,此事为何不可?”

    蔡鯈被蔡攸盯得不自然,他已看出蔡攸眼中的火光,可是没有办法,还是上前一步说道:“高大人传话过来,说宋江原意是与方腊会合的,是受阻才没有得逞,至于招安一事,多半是被逼无奈,因而千万不能派宋江去征剿方腊,他不敢保证其会不会一去不复返。”

    还有此事,蔡鯈的话音一落,赵佶和群臣一片惊呼,就是蔡攸也面色一沉。

    若是宋江非真心招安,还真是个大问题,特别是征剿方腊根本不能派他去,他要去了无疑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此事为大功臣高峰所说,已是不争事实,再加上道理明显,已勿用置疑。可是这样一来,宋江的安排反倒更加棘手,因为实在没有人能想到既合适、又放心的位置给他。

    无奈间,赵佶只得再次问向群臣:“既然高爱卿说宋江不能委派江南,那就不用委派江南,只是该给宋江一个什么职务呢?”

    这是旧话重提,是既否定了蔡攸的提议,也肯定了高峰的意见,可见赵佶对高峰有多么的重视和认可。

    诚然,高峰不光是这次平叛的大功臣,更是赵佶认定的福星,特别是这次平叛,从宋江踏上济南府起,前后不过十来天就把宋江平定,若从高峰接任算起也不到两个月。如此短的时间,要说不是福星,连赵佶自己也不相信。

    所以,作为道家的信徒,赵佶一旦认定高峰是福星,那是对他的建议连判断都不用做的,直接就接受了。

    只是他接受高峰的建议却把群臣害苦啦,因为实在没有人能想出个安置宋江的办法。

    想不出来也行,反正群臣那么多,只要自己不说话,谁也不会得罪,就是连皇帝陛下也不可能怪罪。

    就这样,一时间朝堂上反倒鸦雀无声了。

    赵佶看得着急,脸色渐渐不愉起来,养这一帮子人,关键时刻连个出主意的人都没有,真是怀念蔡京在位的时候,那可是从来没让他做过难。

    就在这时,一直阴晴不定的蔡攸突然站了出来,他说道:“陛下,臣认为,解铃还需系铃人,宋江是高大人所收,高大人对他了解应该比较深,因此,怎么安排应采纳高大人的建议。”

    这个说法看上去十分中肯,而且把高峰抬了起来,好似高峰有莫大的面子一般。

    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蔡攸在给高峰出的难题,大家都没有好的建议,高峰要能给出来才是怪事,因而,让高峰出丑才是蔡攸的主要目的。

    当然了,若是高峰胡乱建议,也会拉低他在官家眼里的地位,这同样会令蔡攸高兴。

    高峰与蔡攸并不认识,也没有过接触,为何他要针对高峰呢?

    事实上,蔡攸很小心眼,小心眼到连他自己的父亲都容不下,更不用说没有什么根基的高峰了。

    这次他建议宋江打方腊的方案,无论是不是正确,总之是因为高峰才被否决的,莫名的,这股火气要发到高峰身上。

    这还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便是高峰杀了他的人,就是那个营指挥使董樵。虽然他看不上此人,但毕竟是他的人,而且高峰是在知道具体的情况的前提下杀掉的,明显不给他面子,这就让他难以接受啦。

    只是,现在高峰的势头正胜,搬倒他或者明目张胆的收拾他,都不可取,唯一能做的就是利用离帝王近的便宜,使诡计阴高峰。反正,无论怎么着,只要能让高峰出丑或丢人,他都会很开心。

    蔡攸的做法很多人看出来了,但并没有人多嘴到去说破,反正大家与高峰也不熟,谁愿意为他去得罪一个皇帝的宠臣?

    有人看出来了,却不代表赵佶也看出来了,他一听蔡攸的建议,立马双手一拍,道:“是呀,高爱卿定然有好办法。”

    说到这里,他转头问向蔡鯈道:“高爱卿可有话说?”

    蔡鯈上前一步,讲道:“高大人倒是有个建议,只是微臣觉得不妥,这才没有讲出来。”

    “噢?那是什么建议?”赵佶反倒感起了兴趣。

    蔡鯈答道:“流放。”

    “流放?”一听到这个建议,群臣,包括赵佶在内齐齐惊呼出来。

    这个建议确实不怎的样,难怪蔡鯈不敢讲出来。为何?因为高峰说得完全不正确。

    从心里讲,大家都想如高峰所言那般,把宋江流放出去。可是事实不能,否则一群人也不用为之伤脑筋了。

    宋江是招安而来,是要授予职务的,而流放针对的是犯人,哪能把犯人与朝廷官员的待遇放在一块,那还不乱了套?

    只是,按高峰长年的做法,他不可能犯如此低劣的错误,其中定有隐情,定了定,赵佶问道:“如何流放?”

正文 第495章 互利互惠

    太师府。

    蔡鯈对坐在堂上的蔡京讲道:“父亲,我已按高知州的意思在朝堂上把处理宋江的意见讲了出来,陛下和诸位大臣对明着授官、实则流放的建议没有反对,只是,此事宋江能答应吗?要知道他可是要流放到海外的小岛上去。”

    蔡京摆了摆手,道:“此事高知州会处理好,毋庸担心。”随之又道:“就没有别的意见?”

    蔡鯈明白蔡京的意思,这是在问蔡攸什么看法,于是他把蔡攸的整个表现都讲了一遍。

    蔡京听闻,皱了皱眉,却没有说话,他侧身从桌上拿出一封信递给蔡鯈道:“你看看这个。”

    蔡鯈很快看完,却是一头雾水,不明所以然。

    “父亲,这是高知州的回信,满篇都在讲教育学社,这是何意?”

    蔡京两眼露出一种光彩,他微微一笑道:“我已经退了下来,朝堂上的事自然无力再管,可又闲来无事,便寻思找点事做,于是我给高知州写了封信,隐晦的提到了这件事。这就是他的回信,你说他什么意思?”

    “难道他也想让父亲办教育学社?”蔡鯈问道。

    “正是。”蔡京心情舒畅地说道。

    看到这里,蔡鯈立马明白了,原来自己的父亲考虑的更多。

    蔡京为三朝元老,中间虽几起几落,却已位极人臣,其权势之大就算退了下来也能影响朝政。

    然而,能影响朝政与当政还是两码事,退下来的他少了太多的算计,也少了太多的被算计,这就让他有了闲暇思考自己的过往。

    蔡京之才,古今憾见,连王安石都对其才华深为折服。可惜的是,他没有用到正地方,全都搞权谋去了,甚至为了取悦赵佶,不惜劳民伤财搞花石纲。

    这就是标准的有才无德,而且才能越大,对国家的损害越大。

    蔡京闲下来思考的就是这个。

    论地位,他曾经辉煌至极;论权势,随时可以左右朝局,哪怕退了下来;论金钱,那是多不胜数,几辈子也花不完;论子孙,家中子嗣一个个都在朝中担任要职。

    这是一个羡煞很多人的身份,别人家哪怕有其中一项都要烧高香了,可蔡家,因他蔡京的存在,一切都有了。

    只是蔡京还是不满足,他知道自己的一些过往,单凭那些手段和阴谋,只能得到荣华富贵,却得不到青史留名,更有甚者,还会得到奸臣的名头,从而遗臭万年。

    到了他这把年纪和地位,岂能还做他想?他能做的也只是为身后计,这个身后计就是名垂青史。

    只是,名垂青史何其难矣,蔡京虽有很多可以利用的资源,却依然找不到可以令自己名垂青史的事情来,特别是他一个罢了职的老人家,更加难以找到出路。

    所以,他借机会给高峰写了封信,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

    这是对高峰的一种信任,更是一种赤果果的拉笼,他希望高峰能给他一个好的建议。

    高峰很快就回了信,正是蔡京给蔡鯈看得那封,信中详细介绍了教育学社的情况,其意不言而喻,若能做好此事自然会名垂青史。

    朝廷有太学,各地官府也有学府,更有众多的私塾也在招收学生,所以说,大宋的教育还是相当到位的。

    但是,这些教育机构无一例外,不但收费昂贵,而且课程单一,他们主要的目的便是为了入朝为官。

    如此一来,既造成了贫民家的孩子上不起学,使得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还造成了读书人的拥堵,使得人才浪费。

    教育学社就不存在这一问题,它免费供学生上学,而且培养的人才都流向了社会。这些人避开了入仕这条路,反而前景一片大好。

    因而,若能把教育学社办好,绝对是树立名望的好机会。

    蔡京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笑得嘴都合不上,而蔡鯈显然也看到了这一点,他在佩服高峰的同时,也在为父亲高兴。

    也就是说,这两人都认定了办理教育学社的事情。

    当然,教育学社并不是第一家,高峰与谷元早在多年前便办理了一家,而且已培养出了好几批学生。但是,这对蔡京来说并不算事。

    一个小县城办起的教育学社,充其量影响就在那一小块,哪有在汴京城办一所来的效果好?再者说,蔡京一旦行动起来,可不仅仅办一所,他准备铺开了进行的。若是在全国各地办上十所八所的,他蔡京的名望还不高到天上去?

    值了。这是蔡京的心里话。

    从了解高峰起,他就感觉这个小伙子不错,因而不遗余力的帮他,还让他做了官,后来又多次维护,直到推荐他任青州知州。

    目前看来,他的选择是对的,高峰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事,都远超他的想像,把宝压在他身上,比压在几个儿子身上靠谱多了。在蔡京眼里,高峰的成就将远远不止这一点,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