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工程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工程师- 第2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李资谦之心当然很多人看在眼里,只是王俣受其控制,其他良臣武将人微言轻,根本无法制约李资谦,因而才显出一枝独大。”

    “但是,这种形势并不是说李资谦就没有人能够对抗,金灿、崔卓等文臣武将还是联合起来与之对抗,虽然暂时处于弱势,却也是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

    听到这里,吴玠心中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低声问道:“那岂不是说高丽国内已无暇它顾?”

    看到吴玠突然转变了神态,倪语臣一阵愕然,还是点头称道:“是这样。”

    “如果我们占据此地后,是否可以借用高丽国内的形势一举将其拿下呢?”吴玠接着问道。

    居然胃口这么大!倪语臣毫不客气地摇了摇头,说道:“不说高丽国内还未乱起来,其实力还保存着,就是他乱成了一锅粥,靠我们这点人马也兴不起多少风浪。”

    这是不同意吴玠的意见了,吴玠并不在意,他又问了一句:“不知公子要把这里的规模搞多大?”

    岂能不知道吴玠的野心不死?倪语臣讲道:“无论此间发展多大,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没有个五到十年,别想成规模。”

    这话倒是不虚,而且还是倪语臣的大胆估计,他要不是把高峰的神奇之处算进去,应该要说十年之后了。

    吴玠听闻,并不动容,只是喃喃地说了一句:“五到十年并不是很长。”

    ……

    离济州岛越来越近,众人眼前的岛屿轮廓越来越明显。这座岛确实很大,岛上有平原、丘陵、熔岩,居中还有一座山。

    据说此岛是一座火山岛,岛上的那座山是一座休火山,在岸边能清楚的看到那些裸露在外面的岩石,那是火山岩浆喷发后形成的一种奇特的火山柱状岩石,看上去十分神秘。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此岛就是一座火山岛。

    岛上没有太高大的树木,最多的还是灌木,不过,从整个岛上看,灌木密布,一片原始景像,显然人们开发的地方不多。

    船队围着岛屿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一座天然港口驶了进去。

    岛上有人似乎发现了船队及其上岛的目的,在港口立马聚集了不少人。

    船队之间通讯,都是按高峰的要求使用旗语进行,可岛上的人不会,旗语自然是无效的。倪语臣急忙叫人向导请来。

    向导会当地语言,可以和他们进行沟通。

    临近岸边,说话声已经能够听清,向导扯起嗓子向岸边的人群解释起来,一番没有恶意的话语终于让当地人平静了,船只这才缓缓地靠岸。

    就算得到解释,当看到全幅武装的乡兵从船上下来,那帮人还是十分紧张。

    乡兵衣甲鲜明,动作整齐划一,一看就是训练有素的军队,那帮人不紧张才是怪事。

    只是再紧张他们也不敢多说一句话,在不了解情况的前提下,还不如看看对方意欲何为?

    倪语臣让向导在人群中寻找负责人,或者是有身份的人。

    这时一位孱弱的青年被推了出来。实际上,他还真不是推举出来的,只是当向导问了一句:“你们这里谁说了算?”

    众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的望向了他,他不得不站出来。

    青年脸色发白,眼神略有些紧张,不过,他的表情还是在尽力镇定。

    青年往前跨上一步说道:“我是这里的王子,你们是何人?来此有何贵干?”

    济州虽被高丽封为耽罗郡,可在耽罗人心中还是以耽罗国自居,因而他们还是接受国王和王子等身份,所以才会有向导一声询问便把目光瞄向了那名青年。

    想不到竟是位王子,倪语臣惊讶之余,上前说道:“我们是大宋派来的特使,专门来这里告诉你们,以后你们还是耽罗国,不再是辖制于高丽的封郡了。”

    说完,他竟拿出一份圣旨,讲道:“请王子带我去见耽罗国王,我要把圣旨传达给他。”

    看到此事不假,而且对方胸有成竹的样子,王子心头大喜,忙引着倪语臣等人朝那座山行去。

正文 第434章 耽罗国王

    一行人边走边聊,好似感觉到倪语臣等人的友好,王子并没有保留,把耽罗国的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遍。

    倪语臣听了暗自感叹,还是生活在这种与世无争的地方好呀,他们心思单纯,想法简单,根本体验不到外界的那种尔虞我诈,如此活着也是一种幸福。

    据王子介绍,耽罗国说是个国,其实就是一个群聚的土族部落。

    他们人口不多,总数还不到五千人,占地也不大,居住地集中在中间的那座山边。他们以捕猎和采摘为生,另外还有打鱼和种植,不过,后者并不是主业。

    耽罗国的老大称为星主,又称为国王,此时的国王兼星主是岷。

    带队的王子是国王的儿子,他叫查,是仅次于国王地位的人。

    王子查还介绍,他们居住的那座山叫汉拿山,相传是一座火山,只是自从有人居住在这座岛上,它就没有爆发过。

    岛上生活简单,却也很有特色。比如,这里有“三多”和“三无”。

    “三多”指石多、风多、女人多。

    石多很容易理解。因为整个济州岛就是由于火山爆发造成的,所以其上石头、洞窟特别多。除了沿岸的柱状节理带,还有万丈窟、双龙窟和挟才窟,这里都是石头地。另外,住房、设施也都是用石头磊成,因而石头成了这里的一道风景。

    就像石多一样,岛上“风多”也与地理环境有关。四面环海,而且每年飓风袭扰,显露出岛上的风特别频繁。

    “女多”则是由于岛上的环境差,男人为了生活经常冒险,结果遇难身亡比例很高,特别是出海捕鱼,返回率极低,因而才出现女人多于男人的情况。

    “三无”是指无小偷、无大门、无行乞。

    这种群居而简单的生活,虽然每家都有屋舍和财产,但整体还是贫穷的,彼此间没有什么可以觊觎的东西,而且长期互帮互助的养成的那种邻里美德,使得大家既不需要乞讨,也不需要偷窃为生,更不需要加上大门以防范。

    所以,每家当主人外出干活时,只需在家门口搭上一根横木,以示家中无人,除此之外,再没有其它设施。

    了解了耽罗国的一些习俗,倪语臣心中有了数,他要带人长期居住在这里,有了这些情况,也好有针对性地制定管理措施,以防自己的手下骚扰到耽罗人的正常生活。

    “之前这里为高丽的耽罗郡,不知高丽如何与你们联络?”倪语臣不失时机地问上一句。实际上他最关心的还是这个问题,高丽人的行踪对他来说还是个谜,他不得不了解清楚。

    倪语臣的身份是大宋的上差,王子查可是知道,这种身份之高贵,可远比他一个小小国的王子强一百倍。而且倪语臣来到后就已表明了态度,他是为耽罗脱离高丽的管制而来,也就是说,他是来帮耽罗人的,至于他怎么帮,只能等见到国王传过旨了。

    对于倪语臣,王子查自然是百般友好,特别是这个问话,他更是毫不避讳,把高丽的做法全部说了出来。

    最后他讲道:“说这里是高丽的耽罗郡,可高丽人何曾把这里当作过郡?高丽人不管我们的吃住,不管我们的死活,除了到年底派一些人前来收取贡物,什么也没做过。”

    居然是这样的,倪语臣心中了然。高丽只知道索取,不知道给予,难怪耽罗人对他们有成见。不过,这样也好,高丽得不到耽罗人的心,反倒更容让二者离心了。

    更主要的是高丽对耽罗人不管不问,只有年底才派人来一趟,现在是年头,岂不是说他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进行发展,真要到了年底,也许一切都已板上钉钉,大势已成。

    大家不紧不慢朝汉拿山下走去,越靠近山边,越看到更多的耽罗人在劳作。倪语臣甚至看到了大片的土地,可惜的是上面的作物生长的并不好。

    劳作的耽罗人看见王子查带着一群陌生人赶来,都好奇地高声询问,王子查并没有傲慢的表现,他很是友好地向众人介绍倪语臣一行。

    且行且近,很快来到山脚下,迎面是一座最大的石屋。

    说是石屋,却分两部分,后面的的确是屋,不过,它并不大,与大宋的平常房屋差不多。

    前面的则是一座石头堆砌的厅堂,厅堂很简单,只用六根石柱支撑,四面皆无遮挡,厅堂内的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其中摆放了一些石桌和石椅,说明此处是耽罗人议事的地方。

    好似事先得到了消息,早就有三人恭敬地站在厅堂内,看他们的穿戴明显比他人好一些,不用问也知道居中的就是耽罗国国王——岷。

    “见过上差。”岷带头躬身行礼。

    就算是国王,在高丽的官差面前也差了一个等级,高丽在大宋面前又差了不少,二者比较便能知道,大宋的钦差走到哪里还是相当吃香的。

    倪语臣非常友好的上前与岷见礼,毫无半点桀骜之气,这份气度反倒迎得了岷的不解。

    上国来使,哪一个不是傲慢无礼?哪一个不是咄咄逼人?这一位却与众不同,原因何在?

    双方寒喧一阵,倪语臣开门见山的说道:“我带来了大宋皇帝陛下的圣旨,请耽罗国王接旨。”

    这句话说来更加令国王岷疑惑,他名义上是耽罗国王,实则是高丽的一个郡首。一个国家的皇帝,居然向另一个国家的郡首下圣旨,这就有点不可思议了。

    当然,耽罗国的情况特殊,它到底是以国还是以郡的方式存在谁也说不明白,就是有另一个国家向它伸出友宜之手也是可以理解的。

    它唯一不可理解的是,这个伸出手的是大宋。

    不说大宋与耽罗国相隔千里海域,大宋皇帝知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还很难说,就算知道又如何?单就他为一个小小的岛国下一道圣旨就不可思议了。

    凭什么一个高高在上的大宋皇帝会下这么一道圣旨?又凭什么远隔千里派人横渡大洋送来?难道这里还有能让一个皇帝动心的物件?

正文 第435章 三板之策

    不得不说,国王岷的想法是对的,只是他一直把思路用在琢磨大宋皇帝身上,却没去考虑圣旨的真假。

    不过,没做这方面的考虑也无可厚非,因为无论圣旨是真是假,他都无法做出辨别,他没见过大宋的圣旨是什么样,就是随便拿个东西放在面前说这是圣旨,他也不知真假。

    倪语臣拿出来的当然是假圣旨,是高峰私下安排人制作的一道圣旨,他敢这样做就是考虑到这道旨不会泄露出去。

    知道此事的一方是自己人,而且人数很少,另外一方就是耽罗人,他们还没有能力与大宋取得联系,无法核实圣旨的真假。因而,这招偷梁换柱还是可行的。

    实际上,圣旨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耽罗人对其说辞能否信任。

    真圣旨又怎么啦?若上面内容耽罗人无法接受,同样达不到效果。相对来说,就算是假圣旨,只要取得耽罗人的认可,那就是好东西。

    耽罗人与世隔绝,虽然臣服于高丽,却还是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这种想法高峰看在眼里,知在心里,因而对症下药,为他们准备了三板斧。

    第一板就是用圣旨把他们从高丽分离出来,同时稳住他们。这一板的要点是耽罗人对高丽没有归属感,也就是说他们依附高丽是被迫的。有了这一点就好办了,一道圣旨就能把他们分化。

    圣旨是以大宋的名义下发的,大宋可是远远超越高丽而存的在超级大国,他的圣旨,一个小小的耽罗国岂敢不从?更关键的是大宋的旨意对耽罗国有好处,他除非傻了才去反对。

    耽罗人也许不知道大宋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无论大宋想干什么,都不可能会危害耽罗人的利益。

    耽罗人一穷二白,唯一有的东西就是这座小岛,只是这种偏远而荒凉的小岛还不值得堂堂大宋觊觎。在耽罗人的想法里,就是大宋把岛得到了又能怎样,他们不可能呆太久,或许一段时间后就会放弃这里啦。

    第二板是炫耀武力。

    大宋皇恩浩荡,那也只是说说,手还伸不了那么远,仅靠一道圣旨就想把事情搞定,根本不可能,就算高丽人慑于大宋威名不敢怎么样,耽罗人也不会忍受长期他们。

    耽罗人以部落群居为主,虽然心齐,却没有军队,也没有进行过战斗,因而战力近无。他们之所以向高丽臣服,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耽罗人连高丽人都怕,若把高丽人灭掉,耽罗人自然会更加胆怯。从而心里产生一种恐惧,再也不敢生出异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