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书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另类书僮- 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冯鹤娘立刻给了杜风一个白眼,满脸不信的表情,“你就装吧,你跟个人精似的,这些东西你会不懂?” 

  杜风满脸的小无赖样子,“嘿嘿,的确不知道啊,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要是我么,就喜欢性子泼辣点儿的,可是我家少爷就不好说了。” 

  冯鹤娘听见这话,也明白杜风只是没有直说,依照她自己对于杜牧这么些年的了解,又怎么会不知道杜牧究竟更喜欢什么样子的女子?拉着杜风出来询问,不过是想从杜风这里找点儿安慰,可是杜风就像是个木头疙瘩似的,浑然不觉的说了实话。冯鹤娘看看院子里树影晃动,心中不禁渐渐升起一股愁怨…… 

  看到冯鹤娘的样子,杜风也有些不忍,但是也不知道从何劝解。别的东西杜风基本上没什么问题,但是这男女之间的事情,就不是本事大就能摆平的了。想到这些,杜风也只能微微叹了一口气,心里默默的说到,没办法,自己解决吧! 

  这种男女之间的事情,就好像是春天已经到了或者提前来临,一个欲火焚身的少男却找不到倾泻的方式。没有女朋友,也没有人跟他一夜情,更加没有钱去嫖妓,于是乎只能独处暗夜之中,躲在自己的房间一角,面对着电脑上那白花花的人体自己勤奋的用双手劳作,所谓下半身的性福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就是这样。 

  陪着冯鹤娘看了会儿天,天上也没什么好看的,无非月朗星稀清风拂面之类,冯鹤娘大概又感慨了几句良辰美景奈何天之类的话,两人也就又一前一后的进去了。 

  进去坐下,众人看他们俩的眼光有些奇怪,显然,在他们站在外头的时间里,许浑这个大嘴巴肯定是拿他们俩之间斗嘴的事情打趣儿了,所以这会儿这些人看见冯鹤娘和杜风好像亲密了一些,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他们。 

  许浑哈哈一笑,站起来说,“今日机缘凑巧啊,半天工夫让在下见识了这许多奇人,尤其是这位杜风杜子游,虽然年龄尚小,但却丰采照人……” 

  他这儿说着恭维的话,杜风却抬起眼皮看了看他,心想这个许浑是不是喝多了?怎么满嘴跑火车,说的都不知道是个什么意思。 

  “好了许公子,你就别跟这儿恭维我了,我一没钱,二也没有姐姐妹妹,你拍我马屁可是一点儿好处都捞不上。”杜风夹了一筷子鱼肉,放进嘴里之后,慢悠悠的打断了许浑接下来越说越恶心的溢美之词。 

  许浑显然有点儿尴尬,好容易他夸杜风两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这马屁似乎又拍在了马腿上,这个小书僮的架子未免也太大了。 

  小辣椒止小猜开口了,“行了,你们俩别耍贫嘴了,刚才在门口,你俩骑在墙头上的事情都还没跟我们解释呢!现在赶紧说了!” 

  杜风苦着脸,看着杜牧满脸的愕然表情,倒是冯鹤娘扑哧一笑,杜风之前骑在墙头上的表现她已经看过了,这次听说许浑也上墙了,不过也就是一笑而已。 

  杜牧心说,这个小书僮,越来越没章法了——这是杜牧的揣测,他当然不会认为家风浑厚的许浑就自己莫名其妙的就爬到墙头上去,肯定是杜风搞的鬼。而杜牧和许浑认识很久了,许浑这人浑浑噩噩的,耳根子特别软的脾性他是特别清楚的,所以一下子就猜出是杜风的主意。 

  可是那头许浑一听到这话,又重新兴奋了起来。 

  只见他手舞足蹈的就站了起来,大笑着用手里的筷子敲打着酒杯的边缘,得意的说着,“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吟完这首诗之后得意洋洋的看着其他几个人,“不知道诸位以为这首诗如何?” 

  众人都是懂得诗文的人,于是细细品味这首《游园不值》,一品之下,都说是好诗。 

  “可是这首诗好跟你们俩骑上墙头有什么关系啊?你可千万别告诉我说你们俩打算爬上墙头去冒充那出墙的红杏!”止小猜果然快人快语,就她这种性格放在大唐,恐怕也只有杜风这样的人会喜欢。 

  许浑依旧趾高气昂的,“这个你们就有所不知了吧?杏花乃是春花,且娇楚艳丽,特别是当杏花成雨的时候,就跟小月姑娘这姿容堪有一比了。当然,还有小猜姑娘也是一样。你们二人从门外走来,岂不是应了那红杏墙外春色无边之句?我与子游骑在墙头,这便叫做骑在墙头等红杏,乃是大大的妙事啊!”说吧,气宇轩昂,终于露出了点儿风流才子的气质,只是这气质不知道为什么,总让人觉得来的特别不是时候。 

  众人虽然对许浑的态度不知可否,但是对于这番解释却是忍不住哑然失笑。这一听就知道是出自杜风的手笔,除了他,没有人会这么古灵精怪搞出这样奇怪的花样。不过众人对于杜风的奇特已经逐渐开始适应了,因此倒也没有过多的话好说。 

  反倒是止小月,端起了一杯酒,施施然站起,娉娉的走到杜风身边,“小杜公子,虽然这解释有些牵强,不过这本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那首诗却是做的回味悠长,不知是否公子所做?” 

  杜风连忙也端起了酒杯,站起来一饮而尽,随后摇头说道,“那倒不是我所作的,而是我的义父年轻时所为……” 

  “此诗可有名字了?”止小月也将杯中之酒倾尽。 

  杜风还没来得及说话,那边许浑又急急忙忙的向美人献媚,“有了有了,叫做《游园不值》。” 

  止小月低头沉思,口中喃喃,“游园不值,游园不值……” 

  杜风连忙帮着解释,“这是义父当年在江南的时候,途经一个花园门前,听闻那里花草繁多且品种不凡,便想进去把赏一番。于是他就在门口轻轻叩门,可是那花园的主人性格孤僻,向来不喜有人叨扰,只是从里边丢出一句让我义父速速离开的话,便再无声息。义父多少有些扫兴,郁郁之间正打算离开,转到后院之时,却看见墙头之上探出一枝红杏,当时心生感慨,便即兴做了此诗……”这其实就是叶绍翁作出这首诗的真实故事,杜风将其按在那个莫须有的义父身上,说出来倒也是煞有介事显得就像是真的一般。 

  众人听完,纷纷赞叹,“子游义父果然高才,难怪能教出你这般的才情来。只是,你义父为何不想着考取功名,也好为官从政,为朝廷出力。”这后边,就是杜牧一个人的话了,他这种士族出身的人,想的总是为官为宦,所以一看到有才学的人就想着怎么给他拉到朝廷里去。 

  杜风微微一笑,这是他早已想好的托词,“义父生性懒散,虽然高才,但是却无心功名,加上这科考的文章与平日里的文章不是一回事,义父自觉做不来那样的文章,即便勉强参加了科考,恐也只是落得不中的下场,于是倒是不愿强求了。况且,义父一生虽然颠沛,但是那皆为战乱之苦,到前些年,我与义父去了庐山白鹿书院,义父倒也算是老得所终,得以颐养天年,在庐山脚下度过了一段与陶潜先生一般的日子。” 

  杜牧闻听此言,虽然心下有戚戚然,但是同时那文人的脾气也起来了,禁不住击节而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杜风笑着也轻轻敲打起桌沿,嘴里念的,可就是另外一段了,“先生醉也,童子扶着,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这是段元曲的小令,杜风也是情之所至脱口而出,说完就觉得不好,立刻补充了一句,“义父生前常说陶潜先生高节,因此老了才想着要去陶潜先生居住的地方养老,他曾画过一幅图,便是那陶潜先生采菊东篱于南山之下的图案,边上便配了这半阙残令……只可惜,过后不久,他老人家便……”杜风还真有点儿演戏的天赋,这莫须有的义父被他这样一说,不禁形象就生动了起来,而且,说到这里,他似乎悲不能禁,满脸的苦楚,眼眶也红了,好似因为怀念义父就要哭出来的模样。 

  众人见状,也自然只是好言安慰,还是冯鹤娘反应快,说了一句,“早听子游说小月姑娘色艺双绝,那琴艺只应天上有,我看不如由小月姑娘操琴一曲,以解子游悲楚吧!” 

  要知道止小月的琴艺究竟如何,请看下回…… 

   




第一卷 寄人篱下 第十二章【止小月的海豚音】


   
  第十二章【止小月的海豚音】 

  止小月闻言,冲大伙儿微微一笑,欠了欠身,倒是不推辞——这本来就是她的工作——走到一旁,将带来的琴从布套之中取出,随手和了和弦,兀自便在琴弦上弹拨起来。 

  杜风听惯了现代曲子,虽然也听过一些民族乐,或者是号称中国风的那些曲子,但是听到止小月的琴声响起之后,不禁还是觉得跟以往听过的那些曲子大相径庭。 

  一段曲子过后,大家只觉得耳目都为之清新了。 

  这时候止小猜竟然也离席而起,慢慢的走到止小月的身边,也不知从哪儿摸出两块小小的铁片来,漆成红色,右手手指一夹,和着止小月琵琶的节拍,敲打了起来。只听得止小月手里的琵琶忽然调子一转,急促起来,忽高忽低,婉转促昂,与那铁片的铿锵之音相互和应,竟是配合的天衣无缝。 

  众人听在耳朵之中,忍不住一同叫起好来! 

  好声过后,就听见止小月手里的琵琶之声慢了下来,在那低音之处慢慢徘徊,而止小猜手里的铁片箜箜作响,也不知道那铁片怎么能发出这么浑厚的声调,这就显见出她手上的工夫了。 

  不多时,调子逐渐的平稳了起来,而止小月也微微一抬头,往众人的方向瞥来。只见她双目之中仿佛两点黑星,眼波流转之间宛若秋水,便像是那白水银之间裹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扫,坐在下边的人便感觉到止小月仿佛是在盯着他看了,神清气爽之余,就连冯鹤娘也不禁领略到止小月的美丽绝不止她那过人的姿容而已。 

  就听到止小月慢启朱唇,从两排洁白的皓齿之间吐出一丝声音,那一声幽幽的叹息,仿佛带着无尽的愁怨,只是这简简单单一声轻微的叹息,便将诸人带入了那秋思之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终于,止小月开口吟唱了起来,那唱词,赫然便是前几日杜风在墨香楼,“所作”的那阙《相见欢》,也真的难为了止小月,不过几日工夫,便将这阙词配上了曲调,并且与那坊间流传的《相见欢》的固定曲调完全不同,显然是对症下药的新近之作了。 

  众人此刻已经完全被止小月那宛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般的嗓音震惊了,连叫好的忘了去叫。 

  可是,待到止小月的声音突然拔高,开始第二遍唱词的时候,众人这才将心中的惊愕彻底表现在了脸上,一个个瞠目结舌,完全不知道一个人是如何发出这样的声音的。 

  止小猜手里的铁片敲击开始急促了起来,隐隐和着止小月的歌声,竟以速度上的优势强调了止小月的高亢嗓音,相互攀爬着,扶摇直上。可是,明明众人皆以为这声音已经到了最高点的时候,却发现在那高峰之上还能回环转折。这就很像是那爬山之时,行着行着但觉脚下已然无路了,可是绕着山缘转过半道弯去,却又发现一条羊肠小径直通顶峰。好容易又爬上了顶峰之后,却又看见还有一条软梯,在风间晃荡,却原来顺着软梯还能爬上那更高些的尖顶之上,并且那软梯会在风中左飘右荡,就像是止小月的嗓音一般,在风间飘忽着,左右晃动,吊人心弦。 

  杜风听在耳朵里,产生了一丝错觉,怎么感觉这个场景异常的熟悉,仿佛在哪儿见过似的。后来突然醒悟,这不是跟《老残游记》里的王小玉一般么?似乎也是如此。以前读这书的时候,还以为这只是刘鹗的夸张之词,今天听到止小月的歌声和琴艺,才知道,原来这不仅仅的夸耀之词,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出现这样的非人类的海豚音。海豚音啊,想当初,张靓颖不就是凭着这一手,虽然仅仅是那年的超女第三名,却最终在发展上远比前两名要好么? 

  就听到止小月喉咙里的声音逐渐低了下来,简直就像是在喉咙管里来回波动翻滚,仿佛那开水发出的咕噜声一般。 

  人声逐渐淡去消失,而手里的琵琶弦且越发的快了起来,全用轮指,忽大忽小,比起白居易《琵琶行》里所说的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似乎又高了一个境界,若是白居易当年在九江郡任司马的时候,见到的那个商人妇所弹的那曲,绝对是只有往上不会朝下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