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断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话断章-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排。”

  窦太后命内侍抬来肩舆,请玄奘上座,自己与白衣尼、李承乾共坐一车,一
行千余人,出了静轮宫,迤逦还归云中金城。

  将到云中,魏主焘出城迎接,见了玄奘,虽然不喜,窦太后面上,却也不便
形于颜色,当下玄奘一人一马,便到瞿摩帝伽蓝暂且安住,承乾却随窦太后进宫
去了。

  正文第163章

    ………………………………………………………………

  第三十一章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法师远来,且进清茶一盏,
聊解困乏。”丘处机微微而笑,吕岩端上茶来,玄奘也不推辞,向吕岩微微颔首,
在蒲团上坐下,木杖横放膝上,接过茶杯,喝了一口。

  “长春真人,丹阳真人,贫僧有礼。近岁以来,两位真人声名振起,宗门兴
盛,贫僧虽远在南国,亦曾知闻,不知今日唤贫僧前来,有何见教?小徒承乾又
在何处?”玄奘神色不动,合掌为礼,淡淡言道。

  “法师且放宽心,殿下无恙,此刻也在这静轮宫里,量来不久便可与法师相
见,贫道师兄弟久仰法师清名,今日能亲睹法师威仪,实乃我师兄弟三生之幸。”
丘处机道。

  玄奘瞑目垂首神识向四下里弥漫开去,知丘处机所言非虚,承乾果然便在左
近,心中宽了大半,睁开眼来,向丘处机说道:“既是如此,贫僧也正有疑难,
要请教两位真人。”

  “法师请讲,贫道师兄弟洗耳恭听。”

  且说承乾见玄奘而礼拜,那腾腾青气自昏黄落日中旋绕而来,刹那间如坠迷
雾大海,不知所在。待青气散尽,眼前景象回复清明,四面看去,只见所在乃是
一座极其空旷宏伟的大殿之内。

  承乾却也不甚惊异,只把眼周遭打量,此殿广三十丈,高十余丈,金砖铺地,
既无梁柱,亦无诸般陈设等物,只是空荡荡一座大殿,十分清寂。

  殿尽头落日余晖里,有两人背向自己而立,一人黑衣黑裳,白发萧然,似是
一名老妇,一人顶上光光,白袍飘荡,似是一名尼僧。

  两人翘首企足,往西张望,像是在等待着什么人的到来,看那模样,仿佛已
站立了许久。

  听得身后响动,两人回过身来,那黑衣老妇见殿内不知何时多了一人,微微
吃了一惊,低声喝问:“什么人!”声音虽低,却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白
衣尼却不曾说话,手持数珠,抬眼细细打量承乾。

  “咦?”黑衣老妇踏上一步,忽然讶然出声她二人背光而立,承乾一时原看
不清两人相貌,但夕阳此刻斜射入殿,却正照在承乾脸上,金黄色的光辉之中,
根根眉毛都瞧得清楚分明。

  但见眼前这年轻人散发披肩,长眉漆黑,上扬入鬓,唇上微微有些髭须,一
般儿的亦是向上倒卷,本来十分清秀的面容便平添了数分桀骜,数分傲气,数分
严厉这般样貌,黑衣老妇是最熟悉也不过,数十年来,梦魂牵萦,不知已在心间
回转过数百千次。

  不想父子三代,竟都是一般模样,黑衣老妇悲喜交集,身躯颤抖,看着承乾,
一时竟说不出话来。

  那白衣尼亦看清了承乾相貌,虽然也是十分欢喜,却比那黑衣老妇镇定了许
多。

  “那少年人,你叫什么名字,何以会在此地?”白衣尼温言问道。

  承乾不知此二人为谁,本不明言相告,但见那黑衣老妇定定地看着自己,神
情激动,虽然一时间未曾说出话来,双目中却自然流露出无限的亲切、慈爱与关
怀,这样的目光,他只从生母长孙无垢眼里看到过;不知怎地,一股孺慕眷恋之
情从心底直冲而上,脱口答道:“我是当今大唐皇帝的长子,李承乾,敢问二位
老妈妈又是何人?”

  “果然是沙竭罗,我的孙儿。”那黑衣老妇此时方始说出话来,抢上前来,
一把将承乾抱入怀中,“沙竭罗,我是你的奶奶啊。”老妇清泪长流,白衣尼在
旁默默转动着念珠,低声诵念佛号:“南无大圣诃利帝母菩萨。”

  承乾何等聪明,方才见了那老妇目光神情,已隐隐猜知此人与自己必有莫大
关系,只是不敢贸然断定而已,此刻听那老妇称自己为孙儿,心下更无怀疑,此
老妇必是当今北魏皇太后,也就是自己的亲生祖母窦迦陵。

  当日渭桥之会,承乾远在丹凤城楼之上,未曾看得真切,但自此之后,心中
孺慕眷恋之意甚切,只是两国断绝,何由得见?今日不意竟见到祖母,便如见了
生身母亲一般,历年来心中苦恨委屈一时俱涌上胸间,投入祖母怀中,“沙竭罗
见过奶奶”,嚎啕大哭。

  祖孙二人抱头痛哭,窦太后连连道:“我儿莫哭莫,你那狠心的父亲不要你,
奶奶要你。”自己说着不哭,那眼泪却益发滚个不停,白衣尼在旁诵佛不已。

  良久,窦太后忽然想起白衣尼还在身边,放开承乾,抹了抹眼泪:“哎呀,
我倒忘了,只顾自己哭个不住,孩儿,快见过你叔祖母。”那白衣尼便是萧后,
她的事迹承乾自然也曾听说,当下向萧后跪倒叩首:“沙竭罗见过叔祖母。”萧
后微笑受了他跪拜,对窦太后道:“恭喜姐姐,今日祖孙重聚,真是莫大之喜。”
窦太后泪痕未干,心中却是喜不自胜。

  “孩儿,你如今到了北国,有奶奶在此,再不必担忧。”窦太后所生四子一
女,除李世民外,俱已凋零,今日见到这三代长孙,欢喜之情委实是无以言表,
三人席地而坐,窦太后紧紧挽着承乾的手,絮絮说话。

  “奶奶,我师父此刻却在哪里?”承乾忽想起玄奘。

  “玄奘法师乃当世大德,是你的师父,又救了你的性命,老身久已闻名,也
正要拜见。那牛鼻子道士丘处机说要和他论法,此时不知说完了不曾,我们且过
去看看。”

  三人走出空寂殿,穿过重重楼台廊宇,往丘处机所居龙汉殿而来。

  “金刚经云: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堕邪道,不能见如来。”

  “以故可知,凡立寺建塔,祈福造像,燃指供佛,延寿消灾,转经拜忏,诸
有声有色,一切有为之法,皆非佛法,已堕邪见,乃为外道。今之阎浮提生乃深
陷声色外象之中,以妄为真,假空说有,惘惘惑惑,无复忆念瞿昙当日传法真义,
我故借人主之力而悉破除之,伪法破尽,正法独彰,去伪存真,即此之谓也,我
又何过之有?”

  龙汉殿内,丘处机手挥麈尾,侃侃而谈。

  “如真人所言,也不过是皮毛外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尚自沾沾自持。”
玄奘霍然立起,手持木杖,踏上一步,厉声开言。

  “何谓其二,愿闻其详。”丘、马二道微笑如旧。

  “大悲世尊既入般泥洹,阎浮提世界一切有情众生已不能复睹世尊之相好庄
严,不能复闻世尊之微妙言论,使世间亿兆大众,何所依归?故此先有结集,后
有经卷,有塔刹,有寺院,有佛像,皆因深忆念世尊所至,斯又何过之有?声色
外相,固非正法所在,不过权便而已,然而又何害于正法?若重外象而轻正法者,
乃宿业所聚,学法不深,传法不力,罪在我僧,世间大众何过之有?”

  “好个罪在我僧,法师果大仁者。”丘、马二道不怒反笑,轻轻拊掌。

  从是西方,灵鹫山上,大雷音寺,大方广金刚狮子座前,现大圆智镜,放千
光明,内外玲珑,遍照三千大千世界,五乘圣众举目同观,正见玄奘持杖扬臂,
慷慨陈词,身后红马扬尾奋鬣,似欲发足奔腾。

  听到最后一句“若重外象而轻正法者,乃学法不深,传法不力,罪在我僧,
世间大众何过之有?”众圣合掌同念:“善哉!果仁者也,当得传世尊法印。”

  龙汉殿内,丘处机道:“法师,你我各执一端,彼此难伏,只索罢了,且休
争论。只是你适才提到瞿昙般泥洹,若有憾焉,似不满瞿昙住世过速?”

  “诸佛出世,皆因缘乘会,修短有期,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奘虽有憾,
不敢强求。世间今无佛,奘等为僧伽蓝摩,渡世之责,乃在我辈。”

  “若法师将来得成佛道,当如之何?”

  “愿我来世,成菩提时:见我身者,发菩提心;闻我名者,断恶修善;闻我
说者,得大智慧;知我心者,即身成佛。虚空有尽,我愿无穷,如是,如是。”

  此愿发时,大地震动,天雨曼华,那无尽虚空中亿万龙天皆隐隐赞叹:“善
哉!善哉!”丘、马二道微笑不语,瘦老赤马泯耳低头,唯有石台上的四名道人
听若不闻,巍然端坐,不动如山。

  千华台上,文殊师利法王子、普贤王菩萨、观世音菩萨与诸大菩萨摩诃萨皆
合掌当胸,低眉微笑。大悲世尊偏袒右肩,一臂垂地,微微颌首,亦低语云:
“善哉!”举金色臂,轻轻一拂,天镜消融,寂然清净。

  “玄奘法师在哪里,老身特来拜见。”窦太后苍劲慈和声音在龙汉殿外响起。

  脚步声响,几名小道士引着窦太后、白衣尼与李承乾进入殿内,丘处机与马
钰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这一位就是玄奘法师。”

  窦太后见玄奘一袭白衣,清俊轩昂,点头道:“果然是有道之士,法师,信
女迦陵有礼。”窦、萧二后躬身向玄奘合十为礼,玄奘忙合掌还礼,承乾上前拜
见玄奘。窦太后见礼已毕,转头对丘处机道:“丘道士,你可曾难为法师?你若
难为法师,休看你是国师,老身也不能与你善罢。”

  丘处机笑道:“太后说哪里话来,法师乃当世龙象,贫道岂敢无礼,适才我
三人谈论甚欢,太后可请放心。”玄奘也道:“二位真人不曾难为贫僧,太后不
必多心。”

  窦太后道:“这也罢了。老身信佛,你这道士偏偏鼓动佛狸儿,灭佛屠僧,
又受什么劳什子的太平真君名号,老身本来十分嫌恶,念你不曾难为法师,又出
力助我祖孙团圆,便不与你计较了。”丘处机与马钰微笑而已,并不接口。

  “法师,这静轮宫是他一干道士所居,法师且不要待在他的地方,便请到信
女所建瞿摩帝伽蓝安息。”——原来魏太武帝拓跋焘听丘处机之言,灭佛焚经,
北魏数千佛寺几乎全被毁坏,唯有云中城之瞿摩帝伽蓝乃窦太后所建,拓跋焘不
敢废除,以此独存。

  道观佛寺,不过容身之所,在玄奘看来,也无多大分别,但窦太后既然亲自
奉请,玄奘也不好拂了她的美意,当下合掌道:“贫僧恭敬不如从命,但凭太后
安排。”

  窦太后命内侍抬来肩舆,请玄奘上座,自己与白衣尼、李承乾共坐一车,一
行千余人,出了静轮宫,迤逦还归云中金城。

  将到云中,魏主焘出城迎接,见了玄奘,虽然不喜,窦太后面上,却也不便
形于颜色,当下玄奘一人一马,便到瞿摩帝伽蓝暂且安住,承乾却随窦太后进宫

  正文第164章

    ………………………………………………………………

  第三十二章打破顽空须悟空

  苍天之下,大鲜卑山乌桓岭形如白头老者,巍巍立于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西牛贺洲三洲交界处。

  大吉岭、五行山、葱岭、天山、祁连山与乌桓岭遥遥相对,山脉连绵,历一
万三千里,中间只留一线,可通中西,故此得名一线峡。

  此刻山道之上,蹄声清脆,十余骑人马自东北方驰来,马上乘客乃一名僧人、
数名道士,正是玄奘与丘处机、马钰与门下弟子。

  玄奘在瞿摩帝伽蓝住了七日,说法七日,窦太后与白衣尼十分恭敬,携承乾
日日前来听经。窦后一生好佛,本欲请玄奘留住瞿摩帝伽蓝主持法事,玄奘不愿,
只要西行,窦太后无奈,只得允诺,李承乾却被窦太后留在了身边,魏主焘因承
乾是太后嫡孙,又曾是敌国皇太子,位望隆重,以为奇货可居,封承乾为平城王,
参预朝政。

  玄奘重又西行之日,承乾与窦太后、白衣尼送至都门,依依而别,玄奘打马
出得城外,丘处机和马钰率几名弟子却早就在城外等候,一路护送玄奘至大吉岭
下。

  至一线峡前,众人勒住马匹。

  “前去已非魏国地界,贫道师兄弟却要先回,法师一路珍重。”丘处机、马
钰各骑骏马,依旧是青衫飘拂,仪态高华。

  “两位真人请回。”玄奘回马作礼,复又拨转马头,轻夹马腹,径自向前奔
去。

  “法师,就是上了灵山,见了你那释尊,也不得谓我此举为无理。”丘处机
然纵声叫道。

  “贫僧自会向世尊求教,不必真人再言。”玄奘更不回头,那红马虽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